179期 •2006年5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

台灣,已 躍居全球第四大的 專利權大國。這些活躍的發明人與創新的大、小企業,以專利為軸, 創造出競爭優勢, 不僅拉出了企業新的成長曲線,更畫出了 台灣創新研發的微笑曲線! 專利權如同一張機會門票,企業的成長 一再超越,往往來自創新!但 台灣的 專利空洞化, 發明能成功商品化比例,卻只有千分之三,連 專利 權利金也呈現大幅逆差 ,未來 想要打造「專利=獲利」的創新方程式, 必須追求專利權的「質」更勝於「量」。尤其是 從研發創新到市場經營, 後半段的「商品化過程」才 是 成功的 關鍵!

撰文/董珮真


寬豐工業以一顆自行研發的鎖心,轉出了 3億6,000萬種變化,不但打破世界紀錄,目前仍無人能打開這把鎖;童心園將簡單的塑膠材料,融入了中國太極與數學原理,轉化為高附加價值的益智玩具;全球每3台筆記型電腦就有一台配備建準的微型風扇馬達,因為建準能做出世界最薄、最小的風扇馬達;心內閣創辦人何榮華成功研發出的魔術胸罩,連國際知名內衣廠商「維多利亞的祕密」都搶著要授權上市……。

這些企業都是以研發創新起家,靠著專利,創造出競爭優勢,翻身成創新企業。而這些活躍的發明人,不僅是台灣創新經濟的表徵,更頻頻遠征國際,在瑞士日內瓦、德國紐倫堡、 iF 設計獎、美國匹茲堡等發明大展上一再揚威。在知識經濟時代,他們以專利為軸,不僅拉出了企業新的成長曲線,更畫出了台灣創新研發的微笑曲線!



2005 年,台灣發明人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專利的總件數,已將近 8 萬件,比起 10 年前( 1996 年)的 4 萬 7,000 多件,成長近七成。尤其是最近 4 年成長幅度最快,平均年增率近 10% 。同一時間,台灣企業在美國這個世界專利主戰場的新增專利權數量,也從 10 年前的第 7 名,躍居為全球第 4 大,僅次於美國本土、日本和德國。 2004 年台灣在美獲准專利件數已高達 7,376 件。如果除以人口,台灣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專利大國」。 台灣擁有 6 個發明人相關協會,其中曾得過發明獎、取得專利的正式會員已超過 1,000 人,每年申請專利案約 1 萬件,平均每 1 人每年提出 10 件專利申請,佔本國人專利申請案件兩成(法人申請比例為八成)。台灣發明人到海外一樣耀眼, 2005 年舉行的第 57 屆紐倫堡發明展上,台灣代表團 29 件參賽作品中就有 23 件得獎, 7 金、 6 銀、 10 銅的得獎比例,創下了歷年最高,比日、韓都要風光。 從本島到海外,這些飛躍成長的專利數量,背後代表的是台灣人對研發創新投入的資源、與用心的努力,愈來愈受肯定。而台灣發明人與企業,屢屢以研發創新為國爭光,更形成一股「發明外交」的新力量。童心園創辦人吳文鶯說,「這就是創新的價值,也就是知識經濟的可貴,更是別人仿冒不來的致勝之處。」
「這是個全民拚創新的時代!」台灣傑出發明人協會理事長陳鴻偉指出,台灣唯一能賣的,就是「腦筋」,也就是「創新」!由於台灣仍以中、小企業為主,但生命週期往往相當短暫。「產業若不創新,很容易就結束了!」




在《商業周刊》 2005 年首度針對台灣專利權所進行的品質與數量調查中,能躋身「專利一百強」排行榜上的專利明星,包括台積電、鴻海與友達等科技產業,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面孔。其中,喊出挑戰兩兆營收的電子一哥鴻海,就將「專利=獲利」的創新方程式,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再超越,正是來自創新!」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從無到有創業僅 33 年,比經營之神王永慶少了 20 年,但集團市值已與台塑集團相當。鴻海去年在台灣提出專利申請的件數已達 1,886 件,獲准 1,018 件,連續第 3 年蟬聯台灣年度專利申請及獲准的「雙料冠軍」。證明了企業的創新能量究竟能不能落實,看的就是專利權。 「專利權是一張機會的門票!」台積電法務長杜東佑說得好,沒有這張門票,公司沒有賺大錢的權利,甚至連生存、或與別人同台競爭的機會都沒有。台積電總共擁有超過 3,600 件的美國專利權數,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專利大王。 再以美國專利申請法人排行榜冠軍 IBM 來說, 2004 年單憑藉技術授權,貢獻就達到 10 億美元 (約合新台幣 320 億元)。專利,更是洪銀樹一開始創立建準電機時,就採取的經營策略。他只要一有資金,就投注在研發上。他認為企業要永續經營,就必須有源源不絕的發明與創新做後盾。起初他申請專利只是想「築一道牆」,而經年累積的專利權,卻拉大與競爭對手間的距離,由於很早就在專利領域卡位成功,建準如今已開始收網取魚 。



但台灣的專利累積數量雖大幅增加,卻尚未帶動台灣的創新經濟起飛,也沒有提升多少附加價值。新發明商品化不僅困難重重、專利仍重量不重質,台灣迄今更是「技術授權淨輸入」與「專利權利金淨流出」的大國。若從專利權的權利金收支狀態來看,台灣企業所獲准核發的專利中,有授權他人收取權利金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二至五,與發明成功商品化的比例相近,象徵台灣的專利權雖多,卻收不到錢。 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就對此相當憂心。「台灣的智慧財產權是呈現大幅逆差!」他指出,台灣的傳產與科技企業,每年要繳交給國際大廠的權利金多達 1,400 億元,相當驚人。因此未來的新思維,應該是追求專利權的「質」比「量」更重要。 根據經濟部「台灣創新系統之競爭力評比」計畫指出, 2004 年台灣地區研發投資前 300 大企業,仍以資通訊產業為主,約占 82% ,合計研發投資金額比重為 88% ,「研發投資集中度」相當高。 而在「中小企業對我國研發競爭力的貢獻與發展」調查中,台灣的專利競爭力,排在 7 大工業國 ( G7 )之後,甚至不如韓國。因為台灣很少有「願景」式專利,多半是製程、元件改善,僅能做防禦之用,或只是外觀功能上的新型或新式樣設計,不僅技術門檻低,被取代性相當高,在原創性上也遠遠落後他國。



據智慧財產局分析,台灣發明能夠成功商品化上市的比率,只有「千分之三」,遠遠低於國際間平均「百分之三」的水準,落差將近 10 倍!儘管台灣創意一再揚威國際,擁有這麼多種專利,正等待商品化的機會,卻出現「專利空洞化」的窘境。因為,很少有人去探究,接下來如何將 「發明專利」,轉化為「商品獲利」?甚至有很多發明人,會陷入「發明 = 獲利」的迷思中。 有用的專利才等於金錢!因為擁有 DVD 規格專利,可向台灣光碟機廠商收取權利金的飛利浦公司,在全球擁有 11 萬 5,000 項專利,每年提出 3,000 個新專利申請案,排行世界第一。但外界卻不知,飛利浦每年默默投資高達 25 億歐元 (約新台幣 1,000 億元)。研發支出占營收比率就超過 8% ,光是等光碟片市場成熟就等了 20 年。 在長期關注研發創新的寬豐工業董事長何義輝看來,台灣商品化的機率低,實在很可惜!事實上,從「發明→專利→商品→獲利」這個流程中可以發現,「前半段簡單,後半段反而困難!」而以量化數據來說,智慧財產局也分析指出,創新的後半段:「商品化過程」要投入的資源,應該要占到八成,才可能成功。「發明工作很有趣、取得專利也不難,但在取得專利證書的那一刻起,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從研發創新到市場經營這一段,是最關鍵性的過程!」邱義誠分析,台灣應積極建立從研發、製造、物流、市場銷售及售後服務的價值鏈。台灣廠商有幾 10 年的產業發展經驗,貿易商的進、出口經驗豐富,所以現在要做的是把創意化為商品,做產業價值鏈的整合! 「創新是一條不歸路!」同心園總經理何義輝從自身經驗分析,發明往往是憑著一股熱力,但商品是需要燒錢的。而中、小企業的資金畢竟有限,從「商品設計、開模、備料、生產、量產、品質測試確認,到庫存、行銷、財務、資金調度、客服維修」等,每一個細項,都是進入「創新後半段」必須面對的重要環節。 「專利商品化」是一段非常辛苦的過程。陳鴻偉認為,創新要變成成功的商業模式,一定要具備「產品符合大多數人需求」的條件。何義輝則叮嚀,在研發產品之前,務必要蒐集完整的資料。研發出來的產品,應具有「成本回收快、附加價值高、產品壽命長、市場接受力強」等條件,未來商品化的成功機會越大。因此,他建議推行「全民發明活動」,政府也可設置專利商品化的專案評估小組,協助將發明順利商品化。 過去的台灣,曾贏得許多世界第一,從玩具、雨傘、鞋子、成衣,當過去累積 3 、 40 年的製造優勢不再,現在已淪為「保二總隊」(代工毛利只有 2% )。然而,台灣人好思考、富創意、又有彈性,台灣的貿易商更是全世界走透透,進出口經驗豐富,幾乎與海外市場沒有距離。 因此,只要願意,專心致力於創新研發,整合產業的價值鏈,便能把微利變高利,以專利為軸,畫出台灣創新研發的微笑曲線,打造台灣成為「創新之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