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期 •2006年12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

品牌與代工獲利之懸殊,可以相差到 57:1,台灣勢必得擺脫「純代工」的產業模式。被喻為21世紀最有效的商業模式之一的「品牌授權」,可以創造年營業額高達1,753億美元的龐大市場 。 透過「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台灣中小企業可以跳脫以往 OEM代工困境、讓企業跨進「微笑曲線」的品牌事業經營區塊,也是取得經營品牌know-how的另一條捷徑!

撰文/董珮真


無論是「 Hello Kitty遊台灣花花胸章」、「櫻桃小丸子全家福」或是「Doramo環遊世界磁鐵」,近2年來台灣的便利超商,利用卡通人物磁鐵贈品「小兵立大功」,成功刺激了消費者蒐集與購買的慾望,不僅掀起了粉絲們的收集熱潮,也帶動便利超商的業績竄升。這股Hello Kitty的熱潮,曾在活動推出一個月後,提升單店的日營業額達一成,單月營收一口氣增加10億元以上,創下單月歷史新高。這就是「品牌授權」(Brand Licensing)的魅力,也明顯看出這塊授權商品市場的龐大商機。




品牌授權,被喻為 21世紀最有效的商業模式之一。根據國際授權協會(LIMA)公布的品牌授權報告統計,2004年全球品牌授權商品的年營業額高達1,753億美元,光是「權利金」總共收取了58億美元。日本三麗鷗集團的年營業收入,有一半以上就是由Hello Kitty所貢獻的,而Hello Kitty所創造的營業收入,就有三分之二是來自品牌授權業務。這些年來,Hello Kitty已經出現在全球2萬多種商品上,其中每3種就有2種是透過授權而來的。

品牌授權,是指「品牌授權商」( Licensor),如迪士尼公司將自己所擁有的商標或品牌等,以合約方式授予「被授權商」(Licensee)使用;被授權商必須按照合約規定,從事經營活動(通常是生產、銷售某種產品或者提供某種服務),並且向授權商支付相對應的費用(即權利金),同時,授權商則給予被授權商包括品牌經營方面的指導與協助。而「品牌代理商」則是指品牌授權商指定的、全權代理某一地區授權業務的公司。




在品牌授權的產業鏈當中,製造商付出一定的權利金給授權商之後,便可以使用該品牌,在本身的商品設計上,並搭上該品牌知名度的順風車,有助於提升商品的銷售額與盈利率。

被授權商透過專業化的品牌授權途徑,購買一個被消費者認知的知名品牌,憑借該品牌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經營理念,能夠以較低成本、較快速度與較低風險,讓產品進入市場並被接受。對品牌擁有商來說,一個強勢的品牌不僅可以強化產品地位,作出市場區隔,還可累積一群死忠顧客,使產品持續長銷熱賣,並提供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贏得進入潛在市場的機會。換言之,對授權商而言,利用品牌優勢,授權品牌給其他製造商使用,或延伸品牌、開發新產品,滲透到新的市場;而透過同一品牌眾多種類的授權商品,在市場密集滲透,更容易造成消費者的認同度與忠誠度。




進 4年來積極推動「國際知名品牌策略聯盟IBA」專案計畫的外貿協會市場拓展處黃文榮處長認為,品牌授權的成功關鍵在於產品本身的品質要夠好,而且能做出差異化的市場!並非任何產品都適合做品牌授權,所以,「產品的屬性與品牌的形象能否『速配』並產生關聯性,是很重要的關鍵。」

品牌授權,絕非只是把一個品牌掛在商品上而已。唯有產品具有高品質與特殊性,能創造差異化,才能透過品牌來加分。如果能做好這兩點,透過品牌授權,企業不僅能將商品鋪貨到以往進不去的大型通路,還能創造更高的商品價值。 品牌之所以成為名牌,一定有其條件。因此,不是每個品牌都可以用來授權任何產品,有些知名品牌從來不做授權;有些品牌相當保守,不希望授權壞了本身形象。對品牌擁有者而言,通常會對授權對象精挑細選,外貿協會曾協助一家國外大廠來台灣找對象,花費一年多的時間才找到適合其品牌形象的授權廠商。

而對被授權商而言,透過品牌授權,不應只是提升商品銷售數字,而應能夠引進品牌經營的 know-how,進而學習到企業經營與品牌管理的精髓,這也正是台灣廠商最欠缺的一環。 市場拓展處消費產品採購服務組專員劉瓊婷舉例說,好的品牌,通常都擁有一套十分嚴謹的品牌經營管理之道,例如,每一季都會出版一本「聖經」( guidebook),由龐大的市場調查部門,針對該品牌的特性、設計理念、元素及相當圖檔,彙整成冊,等於幫授權商提供了一套精心策劃的行銷指引,包括一個商標要如何配置,甚至一個皮包的扣環的角度等細節,都清楚載明。這就是品牌授權能提供給廠商的豐富資源,也是廠商可以從中學習到的know-how,才是品牌授權最寶貴之處。




品牌授權在國際上已是個成熟產業,全球最大美國紐約國際授權展( Licensing 2006 International )今年已邁入第26屆,為全球授權產業年度最大盛事。劉瓊婷分析說,品牌授權商品的市場規模仍以美、加地區為主,約占64.5%,其次為西歐占23.7%,再來才是亞洲9.2%。但品牌授權對台灣廠商並不陌生,早在1990年代,迪士尼授權商品風靡全球,多數就是由台灣代工廠製造,「Made in Taiwan」也透過品牌授權,行銷到全世界各地。

品牌授權的種類可分為:肖像及娛樂品牌( 43%)占最大宗,其次是企業商標品牌(18%)、流行品牌及設計師品牌(14%)、運動品牌(13.9%)、藝術品牌(11.1%)等。不過,近年肖像及娛樂卡通類的商品過於氾濫,不斷上演殺價競爭,反倒是企業商標的品牌授權商品,年產值成長率3.8%,超過全球產值的1.5%成長率。品牌授權的經營範圍相當廣泛,服飾、文具、玩具、禮品等是最受歡迎的授權商品,此外,還包括運動用品、電子遊戲、食品、文化娛樂、資訊視聽類產品等。

台灣,更是進軍亞洲的跳板,由於台商在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國,都有很大的投資比重,因此,透過在台灣的投資,不僅可擴展亞洲市場,更可進行全球布局。台灣今年的外人投資( FDI)金額已經創歷史新高,是去年的兩倍,目前已達到88億美元,預計將達到100億美元,主要便是因為外商看好台灣正在起步的金融保險、通訊媒體、資產管理等服務業前景,及早來台卡位的緣故。外資持續看好,台灣更應該加把勁,為未來的進步爭取更大的空間。




台灣廠商應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品牌?黃文榮認為確實是一門大學問。不過,透過專業的品牌代理商或如外貿協會的媒合機制,應該可以協助廠商找到適合的品牌。品牌授權要能合作順利,他建議有幾個原則可以把握:首先,產品屬性與品牌形象一定要符合。雙方的企業文化相近,可以達到相乘效果;其次,要秉持著雙方並非是做買賣,而是夥伴關係;要成為成功的被授權商,必須與品牌授權商共同經營,並與通路商保持密切聯繫。透過與國際業者合作,運用「品牌授權」,創造雙贏。

而且,廠商一定要能掌握被授權領域的行銷與通路,也就是要能夠做到那樣大的市場,否則,授權領域越大的市場,權利金往往越高,如果廠商做不到這些市場的生意,其實並不划算。而且,生產成本能否控制到符合經濟效益也很重要。廠商還要考慮生命週期的問題,像某些卡通品牌,會有一定生命週期,一旦生命週期已過,可能對商品反而造成不利影響。




協亞智權管理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陳雯娟認為,想要做全球生意,不能沒有品牌!但台灣廠商比較缺乏品牌管理的技術與經驗,取得國際品牌授權,可以當作是「練兵」的一條捷徑! 而品牌授權,讓匹歐匹實業公司在創立的第 9個年頭,終於轉虧為盈,反敗為勝!在董事長林國清看來,品牌授權能夠自動提升企業價值,讓他這隻小蝦米,竟做到以往想不到的大鯨魚生意! 邁入 80周年的故宮博物院,近年透過品牌授權,帶動了龐大的經濟效益,每年授權商品的營業額皆以倍數成長。故宮將透過品牌授權計畫,提升國內文化創意產業,未來更希望行銷全世界,打響品牌知名度,擦亮「故宮」這塊金字招牌。

台灣今年也參加了紐約授權展,以「 Creative Taiwan」為主題,參展廠商分為東方藝術風、個性生活風、學習科技風3大類,預估9間品牌的零售消費商品,共締造約新台幣近4億元的授權產值,較去年約成長1.6倍,可見這個市場的潛力有多大。




長久以來,台灣的外銷產業建立在為世界大廠 OEM代工的架構下,此舉雖奠定了優越的研發、設計與製造能力,但面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等國家低價商品的快速崛起,台灣整體代工優勢逐漸式微。產品要如何能在日趨競爭的紅海市場,創造屬於自己的藍海,除了品質與創新外,藉由品牌與通路所創造的效益與附加價值,才能超過代工利潤。

《商業週刊》( Business Weekly)曾公布一份「全球前100大企業」調查分析,這100大消費性產品企業在2002年共創造盈餘2,280億美元,然而,供應這前100家國際企業的亞太區代工製造商的利潤,卻僅有40億美元,兩者獲利比率為相當懸殊的57比1,可見品牌與代工在獲利能力上的失衡。

但對台灣許多中小企業而言,自創品牌談何容易?而台商企業在 OEM領域非常強,卻獨缺品牌設計與品牌行銷管理的know-how,距離發展國際品牌,也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對於希望自創品牌,但不知如何運作,或目前資本還不足以發展自有品牌者,透過「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可以跳脫以往OEM代工困境、讓企業跨進「微笑曲線」的品牌事業經營區塊,也是取得經營品牌know-how的另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