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期 •2007年8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

2006 年全球景氣呈現增溫情勢,全球經濟成長率創下 5.1% 的榮景,但台灣經濟成長率雖由 4.03% 上升至 4.68% ,但竟然不如全球平均經濟成長。儘管去年進出口值再創新猷,但反映在 300 大貿易商的總體表現上,卻呈現出有點疲軟的跡象,個別貿易商的表現更因個別產業景氣和個別企業的經營起伏,有越來越不同步的趨勢。



撰文/劉任(中華徵信所總編輯)


2006 年全球景氣呈現增溫情勢,先進國家的美國、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3.3% 、 2.2% ,都較 2005 年微幅成長,德國和英國經濟表現更是大步邁進,前者經濟成長率由 2005 年的 0.9% 上升至 2.9% ,後者也由 2.0% 上升至 2.7% ;全球經濟成長率因而創下 5.1% 的榮景。

相較之下,台灣經濟成長率雖由 4.03% 上升至 4.68% ,但竟不如全球平均經濟成長,更不用說經濟成長在亞洲四小龍和東協四小虎均屬敬陪末座。民間固定投資雖由負 1.3% 轉正為 3.3% ,但資本設備進口成長率繼續第二年呈現負 0.5% 的衰退,民間消費微幅成長 1.5% ,也遠不如 2005 年的 2.8% 衰退。在政府內需用力不足,以內需市場為主的服務業表現尤其差的情況下,雖說總體經濟表現已屬差強人意,大體上台灣經濟維持成長率 4% 上下,僅能算是持平,未來需突破 5% 才算是真正的重溫榮景。


景氣外熱內溫,倚賴進出口貿易創生機


台灣景氣呈外熱內稍溫,仍然倚賴進出口貿易為台灣創造生機,出口值和進口值雙雙創下 2,240 億美元(約 7 兆 2,869 億元新台幣)、 2,027.1 億美元(約 6 兆 5,944 億元新台幣)歷史新高,尤其是賺取中國大陸的外匯,讓台灣得以出超 212.9 億美元。

不過,儘管去年進出口值再創新猷,但反映在 300 大貿易商的總體表現上,卻呈現出疲軟跡象,個別貿易商的表現更因個別產業景氣和個別企業的經營起伏,也越來越有不同步的趨勢。以下就 300 大貿易商總體及個體表現做一簡析。



總體成長呈現疲軟,動力明顯不足


就整體營運來看,去年我國 300 大貿易商營收總額 8,127.41 億元,雖創下歷史新高,但實際上卻僅較 2005 年的 8,104.08 億元微幅成長 0.29% ,為 2002 年 300 大貿易商出現營收 8.09% 的負成長以來,營收成長率首次低於 1% ,營收成長幾乎原地踏步。

300 大貿易商平均營收成長率為 6.92% ,不僅較 2005 年平均營收成長率的 12.57% 近乎腰斬,也是 2001 年以來平均營收成長率的新低,同樣呈現總體成長疲軟的景況。另外, 300 大貿易商營收成長家數為 165 家,也只比 2005 年的 164 家增加 1 家,更突顯出產業景氣曲線的不同調,產業的景氣差異,讓個別貿易商營運出現極大的反差。至於營收衰退家數 105 家,則較 2005 年的 107 家略減 2 家,表現只算持平。值得注意的是,自 1998 年以來, 300 大貿易商在 1998 年、 2001 年及 2002 年曾三度出現營收負成長,去年營收成長又近乎持平,除令人感到憂心之外,其成長動力不足的原因,也值得探討。

若由獲利面來看, 300 大貿易商的稅前純益總額為 130.40 億元,倒是較 2005 年的 114.37 億元成長了 14.02% ;平均純益率的 4.76% 更是比 2005 年的 3.09% 有顯著的上升,並且創下 10 年來的平均純益率的新高,似乎顯示在成長動力不足情況下, 300 大貿易商對整體成本的控制得宜,才能提升獲利率。



營收淨值前 20 大貿易商


→ 今年,雖然前 20 大貿易商營收都在 50 億元以上,但較去年第 20 大營收的 67.03 億元,實際取決門檻是下降的,同時 20 大貿易商有一半去年營收出現衰退;另外,連續兩年,前 20 大貿易商中外資都占 13 席之多,日商不但占有 9 席,並且首度包辦前五 5 名,顯示本土大型貿易商還需力爭上游。



台灣東芝國際採購六連霸  


從 300 大貿易商營收淨額前 20 名的排名表現來看,台灣東芝國際採購,去年營收淨額達 1,846.63 億元,較 2005 年的 1,416.10 億元,再度成長 30.40% ,連續三年營收成長超過 30% ,維持成立以來連續六年來穩坐我國第一大貿易商的地位,在我國服務業排名也上升到第六名。集團旗下台灣東芝電子去年營收淨額 269.05 億元,也名列我國第五大貿易商。

近年來日本東芝集團是最支持台灣的外資領導集團之一,除台灣東芝國際採購,在台加強採購電子周邊產品及零組件外,集團旗下的台灣東芝數位資訊(今年已改列電子零組件批售業)也在台擴大營運規模,去年營收已超過 600 億元。

旗下在台事業還有從事重電工程承攬業的台灣東芝通訊科技、台灣東芝機械、台灣東芝先進半導體,再加上同屬日本東芝集團一員的次集團日本芝浦(從事半導體、 LCD 面板、光碟 Robot 等設備製造),在台灣投資的台灣芝浦先進科技、台灣芝浦電子,泛東芝集團在台灣七家企業一年合計營收估計超過 3,000 億元,尤其台灣芝浦先進科技看好台灣半導體業前景,去年起已把部份 LCD 機台設備交由台灣設備商負責生產,顯示東芝集團不僅為台灣最友好的外資集團,並且在台灣半導體及資訊電子相關產品具有相當影響力。今年東芝又領先同業,推出世界第一款專門為筆記型電腦所設計的薄型 HD DVD-RW 燒錄機,雖然短期不會交台灣廠商代工,但長期對台灣廠商下單仍具潛力。



台灣新力國際營收創新高 居第三大貿易商


日商松下產業科技,去年營收雖然小幅衰退 2.16% ,但仍以 662.98 億元營收淨額連續七年維持我國第二大貿易商的地位。日商松下集團在台除松下產業科技外,亦有包括台灣松下電器(營收 180 億元)、台灣松下技術服務、台灣松下電腦(營收 33 億元)、台松電器販賣(營收 135 億)、松下資訊科技( 23 億)、生產乾電池用炭精棒、開槽炭精鋰電池封裝的台松工業( 48.37 億元)、松幵電器技術開發等七家投資事業,去年集團在台合計營收也超過 1,100 億元。

近兩年致力整合旗下事業的台灣新力國際,去年營收成長 25.70% ,營收淨額首度突破 400 億元( 402.24 億元),不但創下營收新高,也蟬聯我國第三大貿易商。該公司為日本 Sony 集團在台成立的統籌營運中心,除負責在台銷售 Sony 旗下各事業部的產品外,也是集團在台的資訊科技技術中心及採購中心,資訊科技技術中心主要任務係協助日本 Sony 在台發展軟體技術,而採購中心主要係為日本 Sony 在台尋找相關零組件及代工夥伴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力集團第三號人物執行副總裁井原勝美今年四月上旬來台期間曾與鴻海、華碩、廣達、友達、奇美電等供應商接觸,並擴大對台釋出液晶電視面板、 PS3 遊戲機等產品訂單,今年度對台採購總金額可望達到 70 億美元新高,躍居對台採購第三大外商。



本土第一大貿易商特力 致力轉型流通業


排名第四大貿易商的日商傑太日煙國際,主要從事香煙進口行銷業務,進口的香菸品牌包括 Mild Seven 、 Winston 、 YSL 、 Salem 、 Camel 等,其中又以旗艦品牌 Mild Seven 最受歡迎, 1998 年營收僅 137 億元, 2000 年則成長到 167 億元,躍居我國第六大貿易商,其後將國內七星菸草的代理權收回,形成在市場上獨大的局面,每年台灣菸品市場總進口量超過 400 萬箱,其中該公司約佔三分之一,居香菸進口商之冠,去年營收達 285 億元,更進一步成為我第四大貿易商。

連續三年排名我國第六大貿易商、本土第一大貿易商的特力,去年營收淨額 166.92 億元,較 2005 年小幅衰退 5.64% ,不過由於特力近年正致力轉型流通業,並積極佈局大陸事業。

實際上,特力集團去年合併營收達 340.6 億元,轉投資特力屋和力和樂營收與獲利都節節上升。旗下的鴻利全球則在 2006 年底提供七個專屬供應鏈平台,上線供應家高達 8,000 家,另一家旗下事業中欣實業,除大型居家主題商場高雄左營和台南仁德店穩健經營外,工務方面也對外擴展。

尤其近期特力集團斥資新台幣 21.78 億元,吃下東隆五金 63.08% 股權,未來,特力將則可以藉著這一次的併購,從單純的貿易商轉進製造業,尋求與國際品牌廠商合作的機會,特力的轉型成功,也使其前景更為看好。

至於第七大至第 10 大貿易商依次為日商建台豐(汽車零組件等進出口)、日商台灣瑞薩(半導體零組件進口)、德商台灣拜耳(化工原料、工程塑膠等進口)及元禎企業。其中最值得提的是台灣瑞薩,去年營收成長 13.89% ,營收淨額 135.22 億元創下新高,不僅連續三年排名上升,更為首次進入前 10 大貿易商之列,排名仍有再上升潛力。

總體而言,雖然前 20 大貿易商營收都在 50 億元以上,但較去年第 20 名營收的 67.03 億元,實際上的取決門檻是下降的,同時 20 大貿易商居然有一半去年營收出現衰退,顯見去年大型貿易商營運也很艱辛。

值得注意的是,連續兩年,前 20 大貿易商中外資貿易商都占了 13 席之多,日商不但占有九席,並且首度包辦前五名,除見證外資貿易商在台的實力外,更顯示本土大型貿易商還需力爭上游。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 大貿易商


2006 年經營績效綜合指標最佳的 10 大貿易商中,台灣瑞薩及中貿國際為連續兩年入榜,其他 8 家貿易商則為新進榜;同時有 6 家營收達 10 億元以上,顯示大型貿易商的績效仍較一般貿易商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最佳 10 大貿易商中有 4 家外資企業,印證外資大型貿易商在台發展的潛力。



德商海德漢 技壓群雄封王


2006 年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 大貿易商,由德商海德漢以綜合得分 80.41 分摘下年度最佳貿易商頭銜,這也是歷年罕見由外資貿易商獲年度最佳貿易商的特例。

該公司主要從事線性編碼器、角度編碼器、旋轉編碼器及數字顯示器及數值控制器等進口組裝買賣業務。其商品屬於工具機之關鍵零組件,貨源係由其德國母公司 Dr Johannes Heidenhain GmbH 供應,目前客群以國內自動化機械廠、自動化生產線業廠商為主。

近年來,因工具機需求持續增加,使其營收逐年提升,營收由 2004 年的 4.7 億元,上升至 2006 年 9.9 億元,稅後純益為 1.43 億元,純益率則高達 14.44% ,而資產報酬率、淨值報率表現也在 300 大貿易商中名列前茅,因此能以平均績效出色而登上王座。

日商台灣瑞薩 2005 年也曾高居年度最佳貿易商第三名,去年則更上層樓,登上第二名,顯示該公司的營運績效是連續的。瑞薩在日本汽車導航系統的市占率約 80% ,而在台灣,瑞薩則以汽車 AV 系統為主力,透過與軟體公司、作業系統和中介軟體業者、系統整合商及內容供應商的合作下,提供 SH- Navi 、 CIS 應用處理器解決方案。

瑞薩母公司在行動通訊領域有自行開發的短距離藍芽通訊模組, Wi-Fi 則和系統廠商合作, GPS 也有完整的產品線,包括基頻 GPS 解決方案;尤其手機下一階段殺手級的應用,包括用手機看電視、玩遊戲及 IP Base 的 PDA 等,瑞薩母公司皆已布局,且有完整的解決方案,因而未來在台業績仍具有爆發性。

最佳貿易商第三名則由偕森獲得,該公司係從事印刷電路板( PCB 板)、電子產品出口買賣,所銷售的產品以印刷電路板為主,約佔 70% 以上的營收比重,另外還有被動原件電容等電子零件。

據該公司表示,其產品有部份出口至台商位於中國大陸地區的工廠,而其外銷國家則是美國為主,另也有美國科技公司位於歐洲之分公司。其營收自 2002 年的 11 億元開始翻升,去年營收更大幅成長 89.63% ,營收淨額由 2005 年的 24.01 億元衝至 25.53 億元,除了印刷電路業景氣復甦外,主要的美國三大客戶 Kingstone Technology 、 StorCase Technology 及 Payton Technology 加碼下單採購,使得業績格外突出。



中租貿易 10 大最佳貿易中營收成長最高


合機電線電纜旗下的洋華光電雖獲最佳貿易商第四名,不過該公司現在的主要業務已從單純的貿易商,轉型為光電觸控面板之電子模組設計生產整合製造,去年,因光電部門發揮效益,營收大幅成長 76.73% ,高達 22.76 億元,但其中貿易部門實際只貢獻了 6.83 億元,稅後純益不但由 2005 年的虧損 0.68 億元,轉虧為盈,高達 2.97 億元,因公司整體營運出色,也可算是貿易商轉型跨入製造業相當成功的案例。

該公司初成立係從事電線電纜出口到西非一帶,乃國內出口西非的大貿易商之一, 1999 年下半年更投資設立光電事業部,從事觸控面板的液晶模組、液晶顯示器產品整合應用服務,並在 2000 年第四季量產。

該公司強調其擁有豐富完整的 LCD / TOUCH PANEL 整廠設備,以及規劃經營管理 LCD / LCM 經驗,穩定的日本上游原料供應來源,以及將大部分後段組裝檢測生產線移往中國大陸,使得產出更有競爭力。

綜觀其成功跨入日本市場,並積極爭取其他大廠訂單,且光電事業部門在 2006 年已轉虧為盈,近期正籌備中國大陸惠州市新生產廠,前景看好。

最佳貿易商第五名則由首度入榜的寶成工業獲得。如前文所述,貿易部門在寶成工業營收比重雖高達六成,不過獲利貢獻則來自大陸各廠認列的投資收益,去年稅後純益高達 57.71 億元,而純益率更高達 40.58% ,純益率高得驚人。

至於 2006 年最佳貿易商第六名至第 10 名,依次為羅昇企業、香港商史麥威、中貿國際、中租貿易及曄華企業。其中香港商史麥威是以雜貨、電腦設備零件出口買賣為主,近兩年來業績表現出色,去年營收淨額更達 7.26 億元,但稅後純益竟高達 3.9 億元,純益率也高達 53.72% ,為 10 大最佳貿易商中獲利率高者。

中租貿易原為中租迪和貿易處,為使運作更為靈活,於 1994 年獨立為公司,該公司依業務類別分為四大事業處,包括化工原料事業處(泛用塑膠、工程塑膠、光學 PC )、產業設備事業處(光碟射出機、射出成型機、高速沖床、 PC 板熱壓合機)、電子設備事業處(表面黏著設備 S.M.T. 、半導體構裝設備 C.O.B. 、液晶顯示器構裝設備 LCD )、消費產品事業處(葡萄酒、酒櫃、水晶杯)。

其業務範疇為代理進口各類設備及產品,在出口方面,則幫助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的台商引進最新設備。去年營收雖只成長 14.18% ,但獲利則頗為豐盛,稅後純益達 1.69 億元,較 2005 年的 0.92 億元成長 82.81% ,而擠進最佳貿易商前 10 名。

從事電子零組件、家電產品進出口買賣業務的曄華企業為日本艾克賽爾在台關係企業,去年因銷售摩托羅拉之次面板量大增,因此整體營收已達新台幣 33.26 億元,並較 2005 年營收成長 123.5% ,亦為 10 大最佳貿易商中營收成長最高者。

2006 年最佳 10 大貿易商中,台灣瑞薩及中貿國際為連續兩年入榜,其他八家貿易商則為新進榜。同時有六家營收達 10 億元以上,顯示大型貿易商的績效仍較一般貿易商突出,而這與大型貿易商的多角化經營有著密切關係。值得注意的是,最佳 10 大貿易商中有四家外資企業,印證外資大型貿易商在台發展具潛力。



營收成長率前 10 大貿易商


營收成長率前 10 大貿易商中,只有前四名成長率超過 100% ,顯示營收成長率前 10 大貿易商的成長不如前一年。另前 10 大中有七家貿易營收都達 10 億元以上,顯示大型貿易商去年成長高於中小型貿易商。



美商奇異國際拔得頭籌


2006 年 300 大貿易商營收成長率前 10 大排名,由美商奇異國際以營收成長率 198.62% 拔得頭籌。該公司係從事塑膠原料、照明產品、電廠設備、飛機引擎,以及資訊處理設備等 GE 系列產品進口銷售業務,去年在景氣回升下,業績因而大幅成長。

第二名則為曄華企業,成長主因係來自摩托羅拉之面板訂單量大增。第三名為力福實業,該公司係專營 NABC 為商標的自動門,停車場設備及鋁帷幕牆等的買賣業務,其所銷售的商品,大部份均由日本進口,再銷售予國內廠商。

該公司 2003 年業績曾一度大幅衰退, 2004 年下半年在建材業景氣回升下,營運逐漸回穩。去年來高科技產業景氣復甦,其新建廠房鋁帷幕牆需求增加,進而營收成長率高達 102.36% ,營收淨額創下 16.27 億元的新高。由於國內高品質之建築材料均需由國外進口,而大部分高級建材均向日本採購,因此將有助其未來業務拓展。

營收成長率第四名為翰可國際,該公司從事塑膠原料及成品、光電材料、印刷電路板、化學原料等進出口買賣業務,產品涵蓋塑化、光電材料、印刷電路板與薄膜科技等,包括背光模組、 LED 用光學原件、貼合機、包裝材料等,去年在電子材料需求成長下,營收成長率也達 101.09% ,營收也由 10 億元激增到 20 億元,營收排名也因而由 2005 年的 121 名上升到 63 名。

該公司與日商有著良好關係,並在台灣的桃園、高雄設有營業所,上海、日本有分支機構。以亞洲地區之經營及整體電子產業之蓬勃發展下,營運應仍有成長空間。

專業於 CNC 線切割放電加工機及雷射加工機等自動化五金工具機械進口買賣業務的新武機械貿易,以營收成長率 93.11% 擠進營收成長率第五名,該公司目前產品計有代理日本三菱電機之線切割放電加工機、放電加工機、碳酸瓦斯雷射加工機;村田機械的鈑金設備、沖孔機等,而其營收能由 17.36 億元加到 33.53 億元,主要為中國大陸市場佈局的成果。

近年在隨著國內相關廠商陸續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興建生產據點的發展下,使得中國大陸市場對自動化五金工具機械的需求相對增加。

有鑑於此,該公司除已於 2001 年及 2002 年相繼於蘇州及東莞地區投資成立「新武精密機械維修(蘇州)」及「新武精密機械維修(東莞)」外, 2005 年又再成立「新武精密機械維修(天津)」,期以提升其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整體的銷售與服務能力。去年進一步於廈門再成立一處服務據點,以提供客戶更完整的產品行銷網絡,並進一步積極開發中國大陸當地業務市場。



資源整合 大型貿易商有較大成長空間  


至於營收成長率第六名至第 10 名依次為偕森股份營收成長率 89.63% 、晉裕峰興業(從事各種纖維及纖維製品出口)營收成長率 79.37% 、洋華光電營收成長率 76.73% 、欣蘭企業(水泥熟料進出口買責)營收成長率 66.32% 及泰允環球實業(不鏽鋼捲進出口)營收成長率 59.37% 。營收成長率前 10 大的貿易商中,只有欣蘭企業為連續兩年入榜,顯示其成長性很高;另外,只有前四名的成長率超過 100% ,其家數遠低於 2005 年九家,顯示營收成長率前 10 大貿易商的成長不如前一年。

不過,前 10 大中只有晉裕峰興業、洋華光電、泰允環球實業營收在 10 億元以下,其他七家貿易營收都達 10 億元以上,則顯示大型貿易商去年成長是高於中小型貿易商,這點和 2005 年有八家為中型貿易商截然不同,這是否代表未來大型貿易商在資源整合下,反而比中小型貿易商有比較大的成長空間,則有待觀察。


稅前純益前 10 大貿易商  


稅前純益前 10 大貿易商的稅前純益都達 3.7 億元以上,維持 2005 年水準。大型貿易商去年營收成長雖然較少,但相對來說卻能提升獲利能力,顯示除了提高營收外,大型貿易商更重視獲利品質。

台灣新力國際排名第一

去年 300 大貿易商賺錢最多(稅前純益最高)的前 10 名,由台灣新力國際以稅前純益高達 15.65 億元排名第一名,顯示該公司近兩年的整合發揮效用,提升了獲利能力。

嘉新國際則以稅前純益 7.43 憶元的成績排名第二名,非但是 1997 年該公司進入排名以來獲利最高的一年,也比 2005 年的 1.94 億元成長了 2.82 倍,不過獲利部分來自轉投資認列。

名列稅前純益第三名的台灣瑞薩其稅前純益為 4.56 億元,該公司稅前純益連續三年都呈現明顯成長,且連續兩年都入榜稅前純益前 10 大,顯示獲利性極佳。

順益貿易雖然以 4.55 億元排名第四名,該公司已經連續兩年入榜稅前純益前 10 大的貿易商,不過,受到車市景氣不佳影響,其稅前純益較 2005 的 5.02 億元略微衰退。特力則以稅前純益 4.43 億元屈居第五,但其稅前純益也是低於 2004 及 2005 年的獲利高峰。

至於稅前純益第六名至第 10 名依次為中貿國際( 4.27 億元)、香港商史麥威( 3.9 億元)、東貿國際( 3.88 億元)、順發電腦( 3.79 億元)以及建台豐( 3.76 億元),其中香港商史麥威、東貿國際、順發電腦稅前純益都創下獲利新高。

稅前純益前 10 大貿易商的稅前純益都達 3.7 億元以上,維持了 2005 年的水準,平均稅前純益 5.62 億元,其整體表現都較 2005 年為佳。由稅前純益前 10 大的貿易商看來,顯示大型貿易商去年的營收成長雖然較少,但相對來說卻都能夠提升獲利能力,顯示除了營收成長之外,大型貿易商更重視獲利品質。以下由稅前純益率 10 大貿易商的表現,更可進一步印證這一點。



稅前純益率前 10 大貿易商


去年獲利率(以稅前純益率比較)前 10 大的貿易商,仍由嘉新國際蟬聯榜首; ? 而 2006 年稅前純益率第 10 大貿易商的稅前純益率 14.56% ,遠高於 2005 年的 11.71% ,印證了大型貿易商的獲利能力的提升。



嘉新國際蟬聯榜首


去年獲利率(以稅前純益率比較)前 10 大貿易商,仍由嘉新國際蟬聯榜首,該公司稅前純益高率達 188.36% ,不過超高的獲利率與其認列轉投資收益有著密切關聯。

香港商史麥威則以 53.71% 的稅前純益率排名第二。欣蘭企業則以歷史次高 24.04% 排名第三,去年稅前純益創新高的羅昇企業稅前純益率也高達 23.66% ,排名第四。經營績效排名入榜的海德漢,則以 22.31% 稅前純益率排名第五。

至於稅前純益率第六名至第十名的公司,依次為台灣格雷蒙( 19.27% )、東貿國際( 18.04% )、奇郁國際( 16.49% )、中租貿易( 14.94% )以及永日建設機械( 14.56% )。其中東貿國際、奇郁國際、中租貿易以及永日建設機械,其稅前純益率都高於 2005 年。

總的來說, 2006 年稅前純益率第 10 大貿易商的稅前純益率 14.56% ,遠高於 2005 年的 11.71% ,印證了大型貿易商的獲利能力的提升。

且其中有嘉新國際、香港商史麥威、東貿國際 3 家貿易商同時名列稅前純益前 10 大,顯示這三家貿易商有極強的獲利能力。其次,另有嘉新國際、欣蘭企業、羅昇企業、東貿國際、永日建設機械等五家貿易商為連續兩年入榜,也顯示這些貿易商獲利的優越性。



每一員工銷售額&每一員工純益額前 10 大貿易商


2006 年每一員工純益額前 10 大貿易商的每位員工至少能為公司賺取 6,500 萬元,高於 2005 年的 5,848 萬元,顯示大型貿易商的獲利能力維持平穩上升。



台灣東芝國際採購連續第六年排名第一


衡量員工對公司經營貢獻度的高低,主要可從每一員工銷貨額(平均每位員工為公司做了多少生意)以及每一員工純益額(平均每位員工為公司賺了多少利潤,又稱「生產力指標」,係以稅前純益計算)等兩項財務指標來評估。

2006 年 300 大貿易業僱用員工人數為 20,894 人,較 2005 年的僱用員工人數 22,849 人下降約 8.55% ,顯示大型貿易商對用人政策開始緊縮。不過晉用員工人數增加,會增加公司薪資和後勤支出,如果營收沒有成長但增加員工,必然會降低經營效率。

去年前 300 大貿易業每一員工銷貨額前 10 名,仍由台灣東芝國際採購以平均每位員工銷貨額 46.16 億元,連續第六年排名第一,並且每一員工銷貨額又較 2005 年的 35.40 億元成長了 30.39% ,在其員工人數維持不變的情況下,每一員工銷貨額的提升,顯示出該公司員工的確最會幫公司做生意。

蟬聯第二的商真,其每一員工銷貨額為 3.88 億元,但同樣員工人數不變的情況下,每一員工銷貨額則略低於 2005 年的 4.53 億元,應與香菸市場的變化有關。

排名第三的長江化學雖然名次上升一名,惟其每一員工銷貨額 3.76 億元,略低於前一年 3.88 億元,不過該公司已連續第六年入榜每一員工銷貨額前 10 大。

排名第四的曄華企業,每一員工銷貨額 3.69 億元,並且略高於 2005 年的 3.66 億元。第五名為住工,每一員工銷貨額 3.60 億元。

第六名至第十名依次為松下產業科技( 3.18 億元)、燁宏企業( 2.78 億元)、香港商誼家貿易( 2.65 億元)、玉瑪國際( 2.30 億元)以及六和實業( 2.23 億元),但其中香港商誼家貿易、玉瑪國際每一員工銷貨額都高於 2005 年。

如與 2005 年比較,每一員工銷貨額前 10 大的取決門檻也從 2.33 億元下降至 2.23 億元,不過前 10 大貿易商平均每一員工為公司創造 7.42 億元營收,仍高於 2005 年的 6.52 億元。另外每一員工銷貨額前 10 大貿易商中,有七家為營收排名前 40 名的貿易商,繼續突顯越大型的貿易商員工為公司創營收能力較強的特性。

而在每一員工純益額前 10 大企業(表七)方面,包括欣蘭企業、長江化學、中貿國際、環中國際、夏普光電都是蟬聯入榜的貿易商,顯示這五家貿易商員工替公司賺取獲利穩定性高,但僅有長江化學連續六年同時名列每一員工銷貨額和每一員工純益額前 10 大貿易商。

總體而言,每一員工純益額前 10 大貿易商的每位員工至少能為公司賺取 6,500 萬元,高於 2005 年每位員工所賺的的 5,848 萬元,也顯示大型貿易商的獲利能力是維持平穩上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