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很難嗎?面對即將來臨的改變,領導者該如何為自己和組織做好準備?革新先革心,只要掌握「目睹-感受-改變」的基石,按部就班啟動變革行動,「變革,一點也不難!」

撰文/李婕

 



在一座迷宮中,住著兩隻小老鼠-好鼻鼠和飛腿鼠、以及兩個名叫猶豫和哈哈的小矮人。這四個主角每天都為了生活在迷宮中尋找乳酪而忙碌不已。

故事一開始,兩隻小老鼠和兩個小矮人都找到乳酪了,大家都覺得很幸福安穩,日復一日地安心享用自己所擁有的乳酪。突然有一天,乳酪不見了!

好鼻鼠和飛腿鼠就像一般的小老鼠,運用牠們強烈的直覺,使用簡單卻沒有效率的方法,重新尋找新的乳酪。兩個小矮人剛開始時,無法接受這種突如其來的轉變,他們怨天尤人,分析又討論,就是一點也不行動。直到其中一個小矮人哈哈努力克服自己的怯懦,重新出發去找乳酪;猶豫則因為害怕改變,永遠只是在那裡懷念過去,而不敢離開已經沒有乳酪的熟悉地方。

史賓賽.強森( Spencer Johnson )在《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Who Moved My Cheese? )一書中以寓言的方式,藉由兩個小老鼠和兩個小矮人在迷宮裡找乳酪的過程,來說明人們在面對工作中或生活中的「變化」時的種種反應。

書中的 4 個角色就如同在現實生活中的你我,當賴以為生的有利條件發生改變、甚至逐漸消失,你該怎麼辦?面對問題時,你是因循守舊、還是力圖革新?環境變化時,你是手足無措、還是冷靜分析?遭遇無法逾越的障礙,又該如何克服,並找出最佳解決途徑?

個人如此,組織亦同。面對即將來臨的改變,領導者該如何為自己和組織做好準備?彼得.杜拉克( Peter Drucker )說:「處在劇烈變動的時代,我們無法駕馭變革,只能設法走在變革之前。」面對如今迅速變化的環境,任何企業都必須有能力比他人更迅速而有彈性地改變;而管理者的最大挑戰,已不再是追求組織的安定和效率,而是帶動變革。



變革基石:從「眼見」「感受」到「改變」


「變革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改變人們的行為」,《引爆變革之心》( The Heart of Change )作者約翰.科特( John P. Kotter )強調,人們之所以改變,常常是因為所看到的事實影響了感受,而較少是因為分析而改變想法 —— 良好的分析結果很少能撼動人心,它會改變想法,但無法引爆變革的行動。換句話說,變革應建立在「目睹-感受-改變」上,因為感受的改變會帶來行為上的顯著改變。

一位採購經理為了突顯公司在整個採購程序上的浪費,特別收集了各事業單位廠區內所使用的手套種類,然後在每種手套都貼上當初的購入價格。結果發現,全公司各廠區總共購入 424 種不同的手套,每間工廠都有自己的供應商及採購底價,同樣的手套在這間工廠的買價是 15 元,但在另一間工廠則花了 40 元。當採購經理把所有手套堆放在會議室桌上,然後邀請各事業部經理前來時,在場的每個人都啞口無言,更因這成堆的手套而馬上感覺到「浪費有多嚴重」。

我們常聽人家說,「不要那麼情緒化!」情緒往往被視為改變的最大障礙,藉由「親眼所見」更能深入打動人心,視覺的感受能激起內心的反應,強化改革的情緒。

但並不是說縝密的數據收集、分析就不重要了,在上述案例中,對手套種類及價格分析的結果而導致行為改變,致使人們進入「目睹-感受-改變」的過程;有時因感受深刻而激發的改變,會創造出更好的分析方法。



轉型過程:告別過往 → 灰色地帶 → 向前邁進


變革有賴心態上的改變,一種心理層面的重新適應。因此,變革不是領導者下令改變、或是遵循著計畫地圖走就可以了,甚至即使變革出現可能成功的跡象,仍要考慮時機的問題。

因為在每個變革的過程中都會發生轉型,變革是外在的(領導者試圖引發的不同策略、方法或結構),而轉型是內在的(在變革發生作用前,人們必須經歷一種心理上的重新適應)。《變革力》( On Leading Change )一書指出,通常轉型的步調要比變革來得緩慢,因為人們必須要經歷 3 種不同的過程,最後才會形成真正的改變。

階段 1 :告別過往

「當你還有一隻腳踏在一壘,就不可能盜上二壘。」轉型的第一項要求是要人們放棄過去的事物,有時不只要放棄個人的偏好,甚至還包括那些曾經給予他們動力或成就感的方式。

階段 2 :轉入灰色地帶

即使人們放棄舊習,卻發現還是無法重新開始,此時正進入第二個困難的轉型階段。這段充滿不確定和混亂的過渡時期,稱為「灰色地帶」,處於灰色地帶令人感到極度不安,導致大家迫不及待想要離開。然而,一次成功轉型,需要組織和員工在灰色地帶花上一些時間。花在灰色地帶的時間絕非浪費,因為這是尋求轉型創意與活力階段,同時也是真正轉變的起點。

階段 3 :向前邁進

有些人無法度過轉型期,是因為不願放棄舊習;有些人則因灰色地帶的特性而變得害怕不安,在尚未見到任何成效前便先退離;還有一些人雖然已度過前兩個階段,但由於第三階段要求人們開始以新的態度和方式做事,很可能讓人倉皇失措,因而使人的能力和價值觀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展前企劃的六大關鍵


參展商執行一個展會,一般劃分為「展前企劃」、「展中行銷」與「展後行銷」等三部曲,以下我們將簡要說明各自所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在「展前企劃」的操作部分,可劃分為六大關鍵作法:

關鍵一:廣深的展前企劃

首先,由於展前準備事項繁多,各涉及不同領域的專業,故有必要以專案團隊方式進行,包括慎選專案經理統籌、協調,建立專案的組織架構,明訂各單位的職掌,且分配人員工作內容,並召開會議就參展目的、主題、目標、預算及應注意事項擬定成各項的工作計畫書(如展品、裝潢、展覽行銷、人員訓練及後勤支援計畫等)。而後,再經由執行各項作業計劃,並確認計畫的可執行性,或據以修正、改訂,以達成有效的展前企畫作業。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的展前企劃準備是上市公司參展的作法,對中小企業是小題大作。但事實上,企劃與書面化的過程是必要的,內容的粗細則是可以逐步落實,如此不但可做為未來企業展前企劃的範本,也是邁向展覽成功的基本步伐。

關鍵二:精選展品項目

選擇錯誤或不適合的展品是邁向成功展覽最大的致命傷,而為確保展品能符合觀展者的需要,參展商必須要有嚴謹的挑選展品步驟。前先,要擬定展品主題的內容,並確認展品的開發方式(包括:展品項目、展品數量、展品價格帶、新產品開發等),再據以執行繪製圖稿、製作樣品、驗收樣品、計算成本等開發作業。

在完成開發作業後,便進入選定最終展品、製作基本資料及展品包裝與裝箱的階段。此時,即將所開發出來的展品與設定的主題及目標客戶需求相較,再據以決定最終進入參展的展品。其次,應就最終選定的展品製作基本資料,以供展場接待客戶人員介紹展品之依據。最後,則就展品的特性,選擇安全性高、經濟性佳、易裝與易上架的方式進行包裝與裝箱。

關鍵三:凸顯特色的攤位裝潢與展品陳列

一般而言,小型攤位( 9? 27 平方米 )的裝潢重點在於突顯展品效用與功能,以製作照片燈箱、聲光效果、展品文宣為設計重點,在區域規劃上則可設置產品陳列區與交易洽談區。

而中型攤位( 36? 72 平方米 )的裝潢重點在於突顯展示主題及創造視覺印象,以動線安排、裝潢材料應用、展品主題為設計重點,在區域規劃上則可設置服務台接待區、產品陳列區及展示區,以及交易洽談區。

大型攤位( 81? 162 平方米 )裝潢重點在於突顯企業形象及傳達明確參展主題,以動線安排、裝潢材料應用、參展主題概念及企業CIS 為設計重點,在區域規劃上則可設置服務台接待區、產品陳列區及展示區、交易洽談區、獨立客戶洽談區,以及活動區。

關鍵四:周詳的展前行銷

展前行銷的基本功能在於告知參展資訊,進而激發買家觀展意願,或根據買家意見進而修正展覽計畫與內容。在行銷工具上,則包括:邀請信函、專業期刊廣告、網頁宣傳及媒體報導等;而在實務上,應要求先寄發邀請函,未回覆者再以電子郵件通知,最後則再以電話直接邀請,以確認邀請買家的意願,而不是寄了邀請函就置之不理、逕行參展。

關鍵五:嚴謹的人員訓練

由於,展期短暫,參展商必須訓練一批展場人員,要讓買家在短時間內即能明瞭展示產品,並立即解決詢問內容,以留住或接待更多的有效客戶,否則將會平白流失許多交易的機會。首先,在展場人員的遴選上,以具專業知識、表達能力強、具有健康身體與旺盛精力,以及且有參展經驗者為最佳。

其次,對展場人員的產品專業知識訓練上,則必須包含:產品賣點或服務特色、產品或服務規格、包裝方式及製造流程、產品或服務的價格、交易條件等內容。

最後,則必須針對接待技巧進行演練,如客戶蒞臨攤位、接近客戶、展示攤位、現場報價、締結簽約及送客等方面的接待技巧。

關鍵六:精準的後勤支援

在完成展前展品、人員、行銷等各項展前企劃後,便只剩下正式開展前的後勤作業,這包括:展場人員的交通、食宿安排、展品運輸,以及展中促銷工具的製作與送達等工作。



成功變革的 8 個步驟


每一位高階主管絕對有必要了解轉型的過程,然而當組織正在轉型時,要如何化解變革的阻力?在不同的情況下如何建立變革管理、達成企業願景?又要怎樣以現在的壓注,創造有實力的未來?哈佛商學院教授科特在《領導人的變革法則》( Leading Change )中提出企業轉型的 8 個步驟,教領導者如何從容面對變革:

步驟 1 :升高危機意識

當組織要推動變革時,公司的各個角落可能充滿著各種聲音:「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整合作業程序沒那麼重要」、「他們幹嘛硬要我接什麼『整合』的鬼玩藝兒?」「這套軟體浪費錢又沒好處」 ?? 。因此,變革的第一步便是幫助大家意識到變革的必要,以及馬上採取行動的重要性。

步驟 2 :建立領導變革團隊

接著,便是要集合有志之士,形成改革共識,以群體之力帶動組織轉型。《從 A 到 A+ 》( Good to Great )作者吉姆.柯林斯( Jim Collins )指出,從優秀到卓越的企業領導人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並不是員工凝聚力的問題,而在於如何組成一個團隊,引領大家做出所需要的改變;這個團隊必須是具有公信力、溝通技巧、權威、分析技能和危機感的領導團隊。

步驟 3 :提出正確願景

領導團隊絕大多數時候不是缺乏正確指引方向,就是擁抱不切實際的願景。要促使人們採取行動,就必須讓大家確實認知變革前後差異,新組織的願景為何、需要什麼樣的變革、什麼事物不需要變動,並清楚預見願景實現的步驟。

步驟 4 :溝通變革願景

成功變革的願景和策略不能只讓改革團隊孤芳自賞,必須要溝通、傳播給眾人知道,改革方向不但要讓眾人了解還得買帳才行。願景溝通失敗的原因很多,最明顯的原因就是缺乏明確性,良好的溝通不只是資料的轉送而已,還必須讓人們看到具體事物以化解他們的焦慮,激發他們對願景的信心。

步驟 5 :授權員工,移除變革障礙

常見改革阻力就是所謂體制,在以往,體制是指壓得讓人喘不過氣的官僚體制,一堆職等及繁文縟節,就算員工想改革也會感到力不從心。此外,如果考評及獎勵與變革方向背道而馳的話,也會成為一大阻力,例如:新願景及策略要求「大家大膽躍向未來」,然而體制則是「大膽躍向未來,成功不獎勵,失敗滿頭包」。因此,要盡可能為那些願意投身變革的人掃除障礙。

步驟 6 :創造快速戰果

盡快創造足夠的快速戰果,鼓勵支持者,啟發悲觀者,打擊冷嘲熱諷者,蓄積改革動能。總的來說,成效越是明確清楚,越有助於改革進程,就越少人質疑成效的正當性;成效越是貼近員工關心的議題和價值,就越能打動人心,也就越有助於革除積習。

步驟 7 :鞏固戰果並再接再厲

第一階段的快速戰果出現後,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危機意識逐漸鬆懈,成果反而成了絆腳石。最好是營造一些狀況讓人們有能力面對最棘手的問題,經常尋求保持高危機意識的方法,隨時利用新契機發起下一波改革。

步驟 8 :讓新做法深植企業文化中

要讓變革深植人心,必須要靠一個強而有力的新企業文化來深耕,方法之一便是透過晉升。把吸納新文化的人放在有權力的位置,就可以建立一個越趨堅固、穩定的基礎;決定晉升的規範越明確,晉升的人選就越好,形成更多正確的行為,出現更多經營成果,又使得新規範深入人心,然後又促成正確的晉升決定,如此周而復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變革的過程涉及多種複雜的程序和變化,甚至存在著許多困難,有時未必得嚴格遵循 8 大步驟的流程,如果你的組織已有足夠的危機感,領導變革團隊也已就位,那變革的第一步就是建立願景。

儘管組織都傾向守成,不太願意跨出改革大步,但故步自封亦於事無補,而這 8 步驟確為成功變革指出了可依循的方向。在這個不進則退的時代中,你只能求更好 。
 
     
     
 
         
 
     
   
 
 
 
 
 
 
 
 
     

201期 •2008年3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