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綠色環保議題持續受到國際間的重視,各國環保法令與國際環保貿易規範日趨嚴格,在潔淨生產與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要求下,綠色潮流已成為產業發展趨勢。本文將從食品、紡織、汽車零組件、太陽光電等產業剖析,探討這些產業的綠色發展趨勢與商機 。

撰文/董珮真

 


我們居住的地球,正面臨相當巨大的環境變化。近年來因為全球暖化效應,導致大型天災的發生頻繁、自然生態的系統變異,讓我們的生產製造或是服務條件亦隨之改變;而且,隨著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崛起,消費量與生產量大增,國際油價及原物料價格漲聲不斷。這種種現象,都使得企業營運成本持續增加、獲利空間也不斷被壓縮。



新一波綠色工業革命席捲全球 


面對氣候異常與原物料狂飆這些困境,新一波的綠色工業革命,正席捲全球各地!因此,標榜環保、節能、高效率、低碳,甚至無碳技術的「綠色產業」因此應運而生,成為企業降低營運成本、擴大營業獲利的新選擇。而在相關技術不斷突破之下,綠色產業的成長契機與發展潛力,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從2005年「京都議定書」協議開始生效以來,包含歐盟、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國,都必須在2012年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6%至10%。而全球環保意識的覺醒,也使得人們開始注意,該如何因應高油價、高物價的通貨膨脹時代,如何尋找可再生的永續能源、或是如何將資源再回收、再利用?這些新挑戰,都將改寫未來的商業運作模式。因為不管是何種產業,未來都將受到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在這個趨勢之下,綠色環保概念的產品與服務,將會大行其道,且會成為該產業當中的「金礦」!

近來,在全球氣候變遷、資源短缺的大環境下,綠色消費、環境保護、與生態永續的觀念,逐漸注入各產業鏈之中,包括食品、紡織、汽車、太陽光電、電子科技、原物料與水資源等產業,都開始積極往具有綠色商機的市場發展,希望挖到下一座金礦!



綠色科技市場成產業發展主流


無論是哪種綠色產業,皆與科技研發的成果息息相關。在綠色消費的精神下,包括原物料、運送、生產、及銷售過程,都必須考量是否會對地球生態帶來更多的耗能與更大的污染,如何減少對環境生態的衝擊,成為最大課題。低碳、節能、低污染、可回收、再生材質、省資源、綠色能源等特性,便成為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 以綠色能源來說,可分為再生能源與節能,其中太陽能是相當重要的再生能源,在各國政府的積極投入下,全球太陽光電產業近年以平均三成的成長幅度順勢而起,也帶動對太陽電池的高度需求。然而在矽材短缺的壓力下,用矽量較少或不需要使用矽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成為近來備受矚目的焦點,台灣不少科技大廠也相繼規劃投入卡位。

除了發展再生能源外,「節能」更是政府與產業界大力推動的方向。在節能要求下,我國電子資訊產業首當其衝,「零碳」已成為國際各大品牌評估代工廠商的重要指標,科技產業鏈也不得不重視並改善製程。其中發光二極體照明(LED)與冷凍空調尤其受到矚目。空調是建築物內主要的耗能系統,不斷提高空調產品的能源效率,是空調產業技術創新的原動力。而LED路燈則為LED照明產業中的新興應用方向,近年LED路燈的示範計畫在各國如火如荼地展開,龐大的市場商機也吸引眾多企業積極切入。 發光二極體照明(LED)的耗電量僅為一般白熾燈的一成、使用壽命卻可達100倍,具有低耗能又耐用等特性,加上應用領域相當廣泛,未來產業發展潛力受全球矚目。2006年全球LED市場規模超過70億美元,年成長率超過20%,預計未來10年全球LED市場規模可達1,000億美元。據美國能源部預測,2010年LED在美國照明市場的市占率將達到55%,市場規模約為500億美元。中國大陸也預測,2010年中國照明市場將有3成為LED,每年可為中國節省下一個三峽水壩的發電量。



綠色思維帶動紡織與食品業商機


紡織產業正積極往綠色市場靠攏。傳統的紡織品供應鏈,往往會引發環境污染、水資源短缺、燃料耗用、原料消耗、及氣候變化等環保問題,因此只要能從原料端到成品生產的整個供應鏈中,節能減廢、且不存在任何危害人體健康的中間體物質、到最後紡織品使用後的處理方式不致對環境造成污染,就可稱為「綠色紡織品」。 目前炙手可熱的綠色紡織品,包括有機棉、回收聚脂、回收耐隆、聚乳酸、竹原纖維、彩色纖維等。台灣由於具備雄厚的回收技術根基,目前在聚酯纖維方面的質量兼備,年產量180萬噸,高居世界第二。

以國內很早即踏入環保紡織品的世堡公司為例,早年良率較低,成本過高,成效並不彰。直到近年結合慈濟回收系統,蒐集大量的寶特瓶,利用紡織抽絲技術,目前已發展出50丹尼的布料,適用於嬰幼兒紡品。另以竹炭纖維揚名國際的台灣百和集團,也利用寶特瓶做成環保紗織帶,並已通過Nike、Reebok等世界名牌的認證。此外,在節能紡織品方面,以太陽能紡織品運用最廣,利用薄膜太陽能之輕薄特性,縫製在各類紡織品中,即可獲取電源。 再以食品產業為例,近來也開始投入減碳運動,因為有些食物可能要繞過地球半圈,才到達消費者手中,這些運送過程都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有人推廣盡量不要吃遠道而來的食物,希望透過減少「食物里程」,以減少對環境的衝擊,這一趨勢未來勢必將對國際貿易造成影響。像可口可樂公司協助南美洲國家保護水源,並積極研究減少製程中消耗的原料及能源用量。星巴克公司也大量採購公平交易認證的咖啡,並協助拉丁美洲農民改善耕作技術。

「健康加值食品」的概念也廣為運用,由於強調天然,因此保留了食物中的營養與機能成分;以低鈉、減過敏、低熱量、低糖來減少人體負擔;提高食品營養或機能的完整均衡性;或添加有益健康之機能成分。從全球暢銷商品來看,這類標榜健康加值的新產品,上市第一年後銷售額達到5,000萬美元的機率高達25%,比平均值5%高出許多。另根據AC Nielsen調查發現,具有健康加值食品的成長力道,明顯高於一般食品,因此驅使全球主要食品廠商,如雀巢、聯合利華、家樂氏,甚至如麥當勞、肯德基等連鎖速食業者,皆陸續導向健康加值之路邁進。



綠色汽車 輕量化、可回收、效能節能並重


油價高漲也讓以電力發動的「綠色汽車」更受消費者青睞,成為近年汽車零組件產業的訴求方向。綠色汽車的發展重點包括:輕量化、效能與節能並重、可回收性等三項特色。在輕量化部分,鋁、鎂、鈦等21世紀的綠色工程材料,皆能達到減輕車輛重量、降低耗油的功用。在節能部分,油電混合車促成如Hybrid等環保車市場的銷售成長、電子動力轉向(EPS)系統等也都是未來潛力產品。在可回收性部分,因為汽車材料中,有近80%的比率是金屬類,為因應環保議題及能源油耗兩大主流趨勢,車體結構的改進最為關鍵。 電動車目前分為純電動車、燃料電池電動車、複合電池車三種,預計到2010年,全球產值約48億美元。目前電動車的技術領先國家是日本,全球第一部電動車就是日本TOYOTA車廠所研發出來的,日本以國家力量帶動電動車的發展,並制定相關環保法規,日前最受矚目的是富士重工電動車Subaru R1e,將於2009年正式上市。此外,電動車的發展快慢,主要在於電池、馬達與車體結構這三項關鍵零組件的技術開發,值得廠商關注。

電動自行車的平均每公里駕駛成本僅為機車的三成、汽車的一成,甚至遠低於大眾運輸成本。由於電動自行車具有超低使用成本與環保節能等優勢,因此全球電動自行車的出貨量,已從2001年的120萬輛成長至2006年的1,511萬輛,年複合成長率超過五成,年總產值約為50億美元。加上全球95%的電動自行車市場在中國,未來在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快速成長潛力可期,而電動自行車之需求,也將帶動全球省能電池產業的商機。



消費者覺醒與政策配合獎勵 帶動綠色產業發展


消費者的覺醒與需求,往往也是綠色產業的研發動力之一。據國外調查顯示,廠商實施「綠色包裝」的動機,有四成是法規要求,其餘三成則是來自消費者的要求。目前歐洲、美國及日本等國家,都針對包裝材料制定相關法規,大型企業也紛紛以行動來表示支持,如美國可口可樂公司也相繼對PET瓶與鋁罐,實施回收再利用政策。英國最大零售商特易購(Tesco)就取消了酒類玻璃瓶容器的使用量,並減少不必要包裝;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也公佈產品包裝評估模式,並要求供應商提供包裝資訊,以減少包裝使用量。 在產業界嗅到綠色產業發展前景的同時,許多國家政府也已深刻體認,綠色產業也需要政策面的支援及規劃。

例如以國家之力量,投入綠色產業研發,並規定相關的環保法令或政府採購法令;或是以綠色交通為前景,不僅增設了自行車專用道、路徑、或相關公共設施,更運用BOT機制,實施道路自行車租用計畫,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例如中國面對LED產品之需求,已開始投入相關研發,包括在廈門、大連、上海等地,設立第一批國家LED照明的研發基地,並訂定照明產品的相關法令標準、營造業的建築照明節能標準,並針對LED產業的研發與產品推廣應用,建立相關獎勵或稅收機制等。 台灣身為全球最大的自行車與半導體技術及製造國,在電動自行車、LED、太陽能光電板等綠色產業的發展上,其實有不錯的基礎條件,只需要政府更快速體察全球產業發展及相關變化趨勢,以前瞻的思維來規劃台灣下一步的產業發展,包括獎勵綠色科技研發、推廣企業改變傳統能源結構以降低生產成本、結合周邊協力製造或服務業,協助企業轉型開拓綠色產業市場、增修產業、交通、內政等相關法令,以提高綠色產業的市場競爭地位與公平性,也可以讓消費者市場的產品選擇更為多元化;並使相關產業足以衍生更多商機與創新服務,以強化我國產業的競爭力。

年台灣汽車零組件的產值已達到1,539億元,其中出口約有1,479億元,顯見國內汽車零組件多以外銷為主,並以美國為最大宗市場,其次為中國大陸。未來為了因應綠色汽車來臨,金屬中心也建議,台灣應培養輕量化材料及相關製程技術的能量,其中的輕金屬可以參考國外相關發展軌跡進行評估。國內業者也應切入國外輕量化成長性較高的汽車零組件產品,尤其是包括鎂輪圈、異形截面彈簧及避震器等輕量化模組,有利切入精品市場。而為了因應節能模組及電動車市場的需求,國內也應積極投入車用馬達的研發製造。同時也應強化國內的廢車及零組件回收機制,建置更符合經濟效益的廢車回收再利用系統。 綠色風潮是21世紀全球產業必須面對的課題。面對一個能源逐漸匱乏、經濟持續發展、又希望能兼顧環境永續的新世紀,綠色科技將會是永續發展的關鍵!面臨國際上CO2減量的壓力與可能的貿易制裁,所有政府皆必須面臨經濟發展和環境永續的兩難問題,所有產業皆必須積極嘗試在環保與獲益之間取得平衡,並發展對人類與環境友善的綠色科技。

 
     
     
 
         
 
     
   
 
 
 
 
 
 
 
 
     

204期 •2008年6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