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譯自科法斯集團(Coface)剛出爐的《2008國家貿易信用風險評等報告》精華內容,主要針對亞洲、美洲、歐洲三大洲的主要國家進行貿易風險評估調查。2007年亞洲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率為8.3%,預計2008年將繼續保持強勁成長;北美地區2008年經濟成長將趨於緩和,同時將波及對家庭消費較敏感的產業及企業;而西歐經濟成長在2006年末、2007年初達到頂峰之後,今年趨勢將減緩。

 

 




亞洲? 受美國經濟興衰考驗


2007年亞洲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率為8.3%,預計2008年將繼續保持強勁成長,至於因次級房貸風暴所造成美國經濟衰退的因素,將不會對這些新興國家產生嚴重影響。其中,中國與印度的GDP相加占整個新興亞洲GDP的55%。除去中、印兩國,地區成長率在2007年為5.7%,2008年預計為5.6%。



穩健的財務狀況 增強對抗信心危機的能力


亞洲新興國家之所以可以對抗美國經濟衰退的衝擊,主要由於亞洲國家國內需求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日益增強,因此較有實力來面對出口減緩的情況,且部分地區的區域發展貢獻甚至高於淨出口。中國大陸經濟預估為穩健發展,高投資率成為經濟成長的最大驅動力。這個地區中,僅有台灣與韓國的內需呈現相對弱勢,其他新興國家因穩健的財務狀況,大大增強了對抗信心危機的能力。

不過,在美國經濟衰退及信心危機的雙重因素下,仍然對地區內相對弱勢的國家造成局部影響,影響範圍包括三方面︰在貿易方面,對於開發中國家,尤其是對美國出口降低將對出口總額占GDP55%的新興地區造成一定衝擊。其中,出口高達GDP197%的新加坡及163%的香港地區首當其衝。金融方面,那些倚賴外資的國家可能會受金融機構所害,不過由於地區內多數的國家有大量帳戶盈餘與外匯存底作為後盾,因此影響十分有限。第三種潛在的影響則是與信心相關,美國經濟衰退可能產生信心動搖,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就會產生對中國國內需求不信任的衝擊風波,並可能引發投資停滯的現象,這樣極有可能發生大型破產案的危機。



亞洲經濟表現 取決於中國經濟發展


亞洲新興國家地區的經濟表現很大程度是取決於中國經濟的發展,而後者近期卻顯示過熱及產能過剩的不安信號,尤其鋼鐵、汽車、分銷和房地產領域特別明顯。印度經濟相對於其他亞洲國家較封閉,以自有市場為主,其經濟狀況受到美國或中國的影響甚微,因此,印度有限的進口額也還無法與美國、中國相提並論,國內需求仍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

亞洲新興國家的負債率持續改善,平均負債占GDP的20%。外債利息與外匯收入的比例也較低,相對全部新興國家9.1%的水準,亞洲新興國家的相應比率為4.6%。因此,亞洲國家普遍具有良好的外部財務狀況。此外,亞洲國家外匯存底已達歷史新高,2007年全體新興國家外匯存底為平均9.5個月的進口額,而亞洲國家平均為11個月。不過各國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差別,越南、印尼、菲律賓的外匯存底保持低位,因此必須注意隨之而來的匯率風險,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情況則更為糟糕。

目前亞洲新興國家對外匯存底的運用有新的趨勢,例如代表新加坡政府對亞洲進行投資的新加坡淡馬錫(Temasek)控股公司,以及2007年9月中國成立主權基金,即中國投資公司,中國以巨額儲蓄為後盾,對國外投資從2003年的2億美元,躥升到2007年的260億美元,搖身一變成為資本輸出國。



經常帳盈餘持續擴大


亞洲新興國家的經常帳戶累積的大量盈餘,掩蓋了各國之間財務狀況的差異。東協各國、韓國及中國累積了大量盈餘,2007年,中國頗為可觀的盈餘又再增長,中國官方對此情形感到憂心,也已實施多項限制出口的措施,但影響有限,因為中國出口商品的市場區域及產品越趨多樣性,使得經常帳戶盈餘持續不斷的擴大。

雖然出口市場佔有率已從1990年的32%降至2006年的15%,但是在紡織服裝產業,仍憑藉著低成本的勞工而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而電子產品、機械等的出口也有快速成長的趨勢,目前占中國出口比重的55%,人民幣溫和升值,2007年對美元升值5%,預估2008年為7%,但預估很難對中國的價格競爭力產生太大影響。

將生產基地大規模的轉往中國大陸的趨勢,使得這些電子企業在本國開始轉型,朝高附加價值產品來保持競爭力,這些技術不僅有風險,更可能產生激烈競爭。為了因應此情形,台灣、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及泰國不斷投入研發經費,政府並鼓勵服務業,大力發展基礎設施。



A1評等 台灣、新加坡、香港、日本


台灣出口額持續上升,對外財政狀況良好

台灣2008年預估經濟成長率4.4%,出口額持續上升,然而,台灣因為70%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又再出口到美國的情形,受到主要貿易夥伴美國經濟成長趨緩的影響,2007年台灣經濟成長也略為趨緩。2008年對外貿易將不再是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不過內需市場的復甦可能部分抵銷淨出口下降所造成的影響。由於大部分企業已將勞力密集型產業移往中國大陸,台灣漸轉型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尤其是電子產業,已有良好成績。

台灣仍擁有龐大的外匯存底及經常帳盈餘,儘管盈餘呈減少趨勢,對外的財政狀況尚稱良好,但持續累積的財政赤字,導致大量公共部門債券。議會中兩大黨對立,使得透過稅務改革方案遲遲無法通過,銀行體系不得不進一步重組。

此外,影響台灣經濟政策推展的政治因素,隨著1月的立法院改選及3月的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國民黨的馬英九政府上臺後,與中國北京的緊張關係將有所緩和,並可望逐步開啟兩岸的對話管道。

新加坡經濟成長速度減慢,經常帳減少

受惠於亮眼的出口業績及急速增加的家庭消費,新加坡在2007年經濟呈現高成長。但2008年,由於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的需求減緩,預估經濟成長速度將會減慢,對外貿易的貢獻比率將會下降。不過海外銷售中,亞洲所占的比重現已達60%,加上產業結構多元化的幫助,預期經濟仍維持穩定成長,達到令人滿意的水準。

經常帳戶在今年預計有所減少,但不會對該國優異的財務穩健度構成威脅。尤其在總理李顯龍上任後便積極施政,扶植高附加價值產業以因應來自低成本的亞洲其他經濟體的競爭,政府更加強基礎設施及研發投資政策。有效率的法律制度及高度透明的財務,加上全亞洲最佳的經營管理能力,使得新加坡一直都是投資風險相當低的國家。

香港經濟成長減緩,家庭消費力復甦

由於國外需求,尤其是美國需求的降低,使得香港的經濟成長開始減緩。但是在利率和失業率下降的因素下,促使家庭消費力復甦,加上股市和房地產價格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可以減輕美國經濟下滑帶來的影響。

受到強勁的國內需求和貨物出口趨緩的影響,2007年香港的貿易赤字呈現擴大趨勢。預估2008年經常帳盈餘應該會萎縮,但由於服務出口的成長,將維持在良好的水準上。國內需求活躍,公共部門餘額在今年應仍保持盈餘,香港政府將繼續推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計畫,使香港保持亞洲貿易轉口港的主導地位。

日本經濟持續疲軟,出口成長阻力大

管家庭消費略有反彈,2007年經濟成長減緩,出口和企業投資亦是如此。今年經濟將會進一步的疲軟。日圓升值和北美經濟衰退將繼續對目前仍很強勁的出口成長構成阻力。能源和部分原物料的上漲,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導致價格競爭力難以維繫,也限制了勞工薪資的增漲。面對昂貴的能源及食品價格,家庭將削減開支,間接影響零售業的成長。汽車、住宅及消費電子等銷售也將減緩,鋼鐵生產雖然在今年有所減緩,但因有高品質的造船和汽車用鋼鐵,因此仍享有競爭優勢。



A2評等 南韓、馬來西亞


南韓韓圓升值,影響小型企業的利潤

南韓在強勁出口、可支配收入增加、房地產股票市場上漲的財富效應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使得家庭消費需求大增,加上2007年因國外市場需求旺盛,電子、汽車和造船業受益,使得南韓經濟達到4.8%的成長率。2008年,因為對美國出口僅占15%,因此受美國經濟低迷的影響較低。即使韓圓升值,大型企業仍將高獲利,但從事國內貿易的小型企業因受到較大衝擊而使利潤減少。

馬來西亞經濟多元化,總體經濟成長不停滯

到旺盛的民間投資及驚人的個人消費成長推動,馬來西亞在2007年保持非常強勁的漲勢,但因為占該國出口額20%比重的美國市場下滑,預期在2008年可能稍有放緩的趨勢。不過受惠於經濟多元化的特性,總體經濟成長情勢不會停滯。除了佔出口比例53%的電子產業,零售業、金融服務、建築、旅遊及因原物料上漲而推展的農業發展,都為經濟成長帶來不少貢獻。在充裕的經常帳戶盈餘及高額的外匯存底支撐下,馬來西亞的財政非常健康,但公共支出依然高居不下,導致高額的財政赤字及超過GDP50%的公共部門債券。



A3評等 中國、印度、泰國


中國冷卻經濟措施,減緩經濟成長速度

受到大量投資所致,2007年中國大陸經濟加速成長,成長率達11.5%。政府擔憂汽車、鋼鐵和建築業出現產能過剩,將可能擠壓利潤空間而進一步引發財務困難,因此,將繼續控制貨幣政策,以緩和升值速度,並公佈一連串冷卻經濟的行政措施,因此預期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速度有可能逐步減緩。儘管如此,企業信貸風險仍在增加,而產能過剩的現狀,預告了輕度經濟衰退將不可避免。

受到食品價格上漲影響,2007年通貨膨脹率加速上揚,而為此情況所採取的因應措施--8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5次上調利率的措施,在去年成效不彰,因此,今年的貨幣政策將更為緊縮。

印度保持強勁成長,工業和服務業為主要推手

印度的經濟成長在2006年和2007年財政年度創下新高,達到9.4%,儘管之後稍微放緩,但仍保持強勁增長,預估在2008年的財政年度成長率將可達到9%。工業和服務業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推手,但中型企業的財務訊息或是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仍然很難獲取。

經濟過熱的現象,對外收支帳戶狀況有所惡化、通貨膨脹現象持續,但長期資本的流入滿足了外部融資的需求。龐大的基礎建設和教育需求則是抑止經濟成長達到理想水準的真正瓶頸;仍占財政收入三分之一以上的公共部門債券,則縮減了亟需的公共投資。

泰國政治因素成隱憂

泰國儘管受到2006年軍事政變及政治不穩定的影響,但由於強勁出口,尤其是高科技及旅遊業的蓬勃,2007年經濟成長率還是達到了4.2%的水準,但內需不振則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2008年國內需求將隨著政治逐漸正常化而復甦,抵銷了頭號客戶美國經濟下滑所造成的負面效應。但是政治的不確定、軍隊及官僚的充斥及企業財務的不透明化,仍為該國的隱憂。



B評等 印尼、越南、菲律賓


印尼貨幣政策縮緊,影響經濟成長速度

憑著蓬勃的國內需求及暢旺的出口,特別是對中國的出口,2007年印尼的經濟成長率達6.2%。但是隨著石油價格上漲,今年的通膨壓力將增加,因此該國貨幣政策將縮緊,並影響經濟成長速度,但成長率仍將維持在5.8%的高水準。但是企業缺乏透明度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很少有企業提供帳目,即使有,也十分不可靠。此外,政治腐敗問題仍十分嚴重,法律系統費時且成本高昂。去年公共部門債券從2000年占GDP98%減少到36%。但是出口,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成長明顯減緩,加上進口受國內需求大增而表現強勁,導致2008年的經常帳戶盈餘萎縮。

越南通膨率高,過熱風險仍存在

受到出口、消費成長以及僅次於中國的高投資率激勵,越南經濟在2008年應該保持強勁。不過由於旺盛的需求對產能壓力較大,2007年的通膨率高達8%,且在今年情況並不會好轉,過熱風險依然存在。在企業訊息公開性方面有顯著進步,但司法系統仍不完善,幾乎不能解決經濟糾紛。不過,政局穩定加上低成本勞動力與加入WTO利多消息的吸引力,外國直接投資仍源源不絕。但財經政策缺乏透明度,而銀行改革的費用將使公共部門債券繼續膨脹。

菲律賓? 出口將趨緩,電子產業仍是重要支柱 菲律賓的出口和家庭消費表現強勁,帶動高度的經濟成長率,2008年總體趨勢仍不會改變。不過受到披索升值和美國需求下滑的影響,預估今年出口將趨緩。但國內服務、電信、零售業、建築及電子產業活力十足,電子產業仍是經濟的重要支柱。而企業公開的財務報告通常不十分可靠。來自國外的投資率因受政治及腐敗形象所致而偏低。



美洲經濟持續衰退
  北美地區 經濟成長趨緩,將波及多個行業


美國(評級為A1)在2007年的經濟成長減緩並未對企業償付能力造成傷害,企業仍繼續公布歷史新高的盈餘報告,儘管出口表現平穩,但衰退趨勢仍存在。美國家庭深陷債務泥淖,由於財產貶值及抵押貸款條件緊縮,家庭違約率將持續攀升;但出口卻會因美元貶值及新興地區需求旺盛而獲益。

企業負債水平及現金流比率還令人滿意,但信貸緊縮還是會有影響。企業欠款在2008年將增加,不過總體看來,形勢還不算惡化。欠款主要集中在對家庭消費趨勢較敏感的產業及企業,包括建築業、大型零售業、造紙、化工等。



拉丁美洲 美國經濟走弱為該地區蒙上陰影,內需貢獻至關重要


在美國經濟成長趨緩的國際環境下,拉丁美洲今年的GDP成長將回跌,由2007年的4.8%降為4.2%。因此,該地區國家總體成長率仍然落後新興國家近7%的平均成長率,不過拉丁美洲已經通過了國際金融風暴的考驗,國內需求成為經濟成長的重要驅動力,消費占GDP的比例較2007年將有所減少,但GDP的成長仍有三分之二來自家庭消費。

大部分國家增加公共支出,信用擴張、信貸及僑匯轉帳持續流入,尤其是墨西哥、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國家,投資將發揮更大作用,尤其是在巴西和墨西哥。雖然亞洲對原物料需求依然可觀,但全球對原物料需求可能稍有減少,這將影響這個高度依靠原物料出口的地區的經濟擴張。



結構性缺陷反映出 投資對GDP的貢獻太低


拉丁美洲的主要經濟體將分為三大不同的族群。其一是經濟擴張強勁的國家,包括阿根廷(經濟成長上升6%,主要是由於有利的經濟政策刺激內需)及受強勁的內、外需刺激,經濟擴張維持強勢的秘魯(成長7%),至於委內瑞拉,雖然石油產量穩定,但成長會有減緩,其成長率也會達到5.5%。其次則是成長沒那麼強勁的智利(上升4.6%,公共投資及私人消費是主要的經濟驅動力)、巴西(成長4.6%,公共及民間投資表現突出)。比較差的則屬墨西哥(成長2.9%)和厄瓜多爾(成長2.6%),前者受北美經濟低迷所累,後者則是由於個人消費成長緩慢及企業投資減少所致。

拉丁美洲比較難出現像亞洲式的高成長率,主要的阻礙包括收入分配依然不平等、教育水準低下、實際就業率遠比表面數字低、公共部門的債務削減了用於當地現代化的支出。此外,當地制度不夠健全、企業治理能力不足及商業環境差也是根本性的問題。這些結構性的缺陷反映出投資對GDP的貢獻太低,整個地區大概僅有20%,無論從絕對值及與其他新興地區約28%的數字相比都顯太低。



經常帳勉強保持 收支平衡


拉丁美洲地區主要國家的經常帳戶盈餘在經歷5年的盈餘後,今年將由於進口成長11.5%,幾乎是出口成長(6.0%)的兩倍,經常帳戶狀況趨緩,勉強保持收支平衡。

因此,在主要的破產國家,像智利(銅)和秘魯(金、銅、鋅),出口成長將非常有限。而該地區主要產油國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墨西哥及委內瑞拉,將繼續受惠於高油價。而墨西哥、巴西及阿根廷(受益於比索值的低估),由於出口較多樣化,因此較不容易受到衝擊。但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仍與亞洲的產品競爭,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區的某些出口外包廠商,獲利仍相當辛苦。

近5年來經常帳盈餘的累積後,使多國快速建立了外匯存底,到2007年底外匯存底已達到創紀錄的4,000億美元,今年預計將只略微成長至4,500億美元左右,這些龐大的儲蓄,不僅可協助償還外債,也將構成一個重要的安全網。

在此背景下,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開始削減外債,預期今年國際融資條件會更困難。無論如何,外國投資還是外部融資的主要來源。拉丁美洲公共部門的平均負債率將繼續減少,減少至占GDP比重約50%的水準(新興國家的整體平均水平41%)。除了智利,其他拉丁美洲國家仍繼續受公共部門沈重的債務負擔拖累。巴西今年的債務將占GDP約64%的比率,而阿根廷儘管公共債務有所減少,但負債率仍高過GDP的56%。整體來說,拉丁美洲的公共部門債券大致上是趨於改善的。



歐洲 經濟減速,成長趨緩
  西歐成長趨緩,增加部分行業與國家風險



西歐經濟成長在2006年末、2007年初達到頂峰後將趨緩。這種情形在夏季金融危機爆發前就已經開始,並在今年持續下去。同時,信貸狀況惡化,數家金融機構接連告急。近幾年來成長的主要動力房市建築業成長速度已大幅減緩,並很有可能陷入低迷期。這對房市建築市場跳躍式成長的國家,如西班牙、英國及愛爾蘭等國經濟,將帶來巨大的影響。

儘管匯率升值帶來不利,美國經濟成長減緩,對歐洲以外國家出口將會上揚。來自新興國家持續走高的強勁需求加強了這種情況。同時,歐盟內部貿易將受到全歐洲經濟活力降低的影響,只有英國藉英鎊兌歐元的價位優勢,而使其對歐洲貿易夥伴的銷售更為活絡。

歐洲的家庭消費能力也會因能源與食品價格上升、就業成長低而減速,不過雖然各國都還不能回到公共部門財務平衡的局面,相對較為有利的稅收政策還將持續,就業市場情況持續令人滿意,將抵銷貸款緊縮的負面影響。德國、法國、葡萄牙、阿爾卑斯地區各國以及瑞典等國的家庭將會保持甚至增加其消費支出。

住宅相關行業(銷售、建築、原物料、設備、家具及電器)等,包括製造、銷售或是裝潢等,都將受到房屋住宅投資下滑的拖累。幾個被評為A1的國家(西班牙、英國、愛爾蘭及冰島)已被納入負面觀察之列,原因就是因為住宅建築業在經歷了黃金十年的發展後,開始出現急遽下滑。

公路運輸將不得不面對經濟成長減緩及不斷增加的燃料成本。食品產業以及飼食業將承受來自大型零售業的壓力,而原物料價格上漲更讓這個情形雪上加霜。

尤其是餅乾、麵粉、乳製品生產商及肉類加工商受害最深。餐飲、酒店、文化與娛樂等休閒旅遊產業,也將因為美國遊客減少及消費意願低迷受到影響。電信產業則將面臨匯率升值和金融投資方面的不利因素影響。



中歐及土耳其 變數多,但仍保持成長


儘管2008年全球經濟環境的變數更多,本地區的經濟仍保持成長。2008年地區成長率輕微減速,從平均6.0%回跌到5.2%。匈牙利和土耳其經濟在2007年因施行限制性政策而出現成長減速的情況,未來將會隨著這些措施的影響力減弱而重新走強。中歐其他地區由於工資上揚、就業情況改善、來自歐盟的援助及外國投資等利多因素,國內需求旺盛,而大幅抵銷因信貸條件緊縮及西歐需求衰退的不良影響。地區GDP成長保持領先歐盟15國3個百分點,顯現中歐經濟正持續追趕歐盟的情形。

匈牙利的經濟成長率將提高到3%、土耳其5%,在持續的經濟擴張政策下,羅馬尼亞(5.2%)的成長腳步稍微放緩,至於塞爾維亞(6.0%)和保加利亞(6.0%),則保持著稍快的成長率。至於波羅的海諸國,多數國家會由於施行控制經濟過熱的政策而使成長率大幅回落,但斯洛伐克仍然是本區成長幅度最大的國家(7.0%,較去年下滑1%),波蘭則有5.2%的成長率、捷克4.6%。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造成的金融危機對中歐地區的影響有限。除了少數例外,尤其是羅馬尼亞,該國貨幣自去年夏天金融動亂以來,都有所走強。不過歐洲新興國家仍是最易受市場信任危機衝擊的對象。在部分經濟體中,一旦發生危機,這些國家的巨額經常帳戶赤字和過量外債(民間企業為主),將導致匯率乃至經濟成長率突然調整。與其他多數地區經常帳戶盈餘情況相比,中歐各國的赤字水平為GDP的7.7%。

總體來看,中歐各國在加入歐盟的過程中,各國商業環境有顯著的改善。其中改善最明顯的國家,包括匈牙利、捷克及斯洛伐克。波蘭和多數波羅的海國家由於企業財務訊息較差,對債權人保護較遜色或是基礎設施稍差及腐敗程度較高等各種原因,風險稍高,不過仍令人滿意。至於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土耳其,以上情況則更為嚴重。

 
     
     
 
 
     
   
 
 
 
 
 
 
 
 
     

205期 •2008年7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