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從事遠洋漁業的見發先進總經理黃枝樹,看準未來全球趨勢一定會朝著環保、節能的方向發展,於是投身電動車產業。「高捷小白」的誕生,不僅成為見發的熱賣產品,也成為該公提升該公司品牌知名度的「帶路雞」。

撰文/張鴻

 

隨著油價不斷飆漲,加上全球暖化效應越來越嚴重,強調節能與環保的產品也開始受到重視。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便是高雄捷運公司在5月底亮相的首件授權商標商品「捷運版摺疊式單車」,推出後即受到不少通勤族的青睞。 而負責生產這款「高捷小白」的見發先進科技,在8年前即已投入電動車產業。見發先進總經理黃枝樹強調,由於國內的電動車市場規模原本就不大,加上又必須和美利達(Merida)、捷安特(Giant)、功學社(KHS)等知名品牌競爭,讓見發先進沉潛了8年,也因此累積相當的研發動能,「高捷小白」只是一個引爆點,之後會陸續推出更多產品。



抓住時機,推出利基產品


2007年亞洲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率為8.3%,預計2008年將繼續保持強勁成長,至於因次級房貸風暴所造成美國經濟衰退的因素,將不會對這些新興國家產生嚴重影響。其中,中國與印度的GDP相加占整個新興亞洲GDP的55%。除去中、印兩國,地區成長率在2007年為5.7%,2008年預計為5.6%。



穩健的財務狀況 增強對抗信心危機的能力


從學生時代就對環保產業相當感興趣的黃枝樹,大學畢業後先是進入家族事業從事漁業貿易,在2001年創立見發先進後便全心投入電動車產業,4年前開始涉足摺疊車的領域,主要即著眼於全球環保趨勢,各國紛紛推行以腳踏車代步,像是法國里昂早在2005年便推出都會腳踏車計畫,在市內200多個車站外提供腳踏車,供民眾付費租用。

「當時我的想法是,要改變民眾搭乘交通運輸的習慣,接駁代步的交通工具就一定要能夠摺疊,而且(摺疊)速度要快。」黃枝樹強調,目前市面上的腳踏車都是向左或向右摺疊,但他要求研發團隊朝著「不是上、就是下」的原則去做;一來是為了和現有產品做出區隔,二來是因為不論向左或向右摺疊,都已經發展到極致,只有向上或向下摺疊(其實正確說法應該叫做「縮展」),速度才會更快。

見發的電動摺疊車早在3年前就已經研發成功,並已取得專利,但遲遲未將產品推出上市,主要原因即在於黃枝樹認為國內市場時機還未成熟。直到他得知高捷有意推展使用摺疊腳踏車成為代步工具後,便將摺疊電動車的技術移轉到摺疊腳踏車上,並在3個月完成測試,最後終於以「1秒鐘能快速收摺並推走」的優勢,從11家廠商中脫穎而出。



利少量多,搶攻底層市場


如果以銷售額來看,「小白」確實為見發的熱賣產品,但利潤是最薄的,主要原因在於黃枝樹把這項產品定位為公司的「帶路雞」,就是利用母雞帶小雞的方式來提升見發的產品能見度與品牌知名度,因此當初在訂價位時,就朝著一般消費大眾能接受的範圍來考量(相較於目前摺疊車的市場行情約1至2萬元,小白售價僅4,980元,為最便宜的車種)。

「以我們的資源無法跟大車廠直接相抗衡,所以要找到一個引爆點,只要這個引爆點出來,然後再從摺疊車的板塊去做發揮。」黃枝樹表示,除此之外,公司計畫每年要推出2至3款新車,例如目前的摺疊車是交叉摺疊、僅需1秒鐘即可完成,除了這些架構不會改變之外,未來也不排除跟一些大專院校的工業設計學系合作,設計出更符合大眾需要的造型。



借力使力,大家一起獲利


黃枝樹從一開始就用「見發先進」(eKENTFA)做品牌,每年固定提撥2,000萬元的研發費用,近年來更積極與工研院等學術研究單位合作。

由於以往電動車產業在台灣還不成熟時,他不敢貿然投資設廠,大部分都是委託工廠代工,但他也強調,同業中其實有很多優秀的產品,如果能把這些好的產品和見發的專利產品做整合,就能發揮相乘的效果。換句話說,見發是上游,主要是研發、設計,然後再委託下游廠商生產、製造,把整個供應鏈整合起來,目前身為台灣電動機車協會理事長的黃枝樹強調,「借力使力,出少力,大家一起獲利。」

看準未來全球趨勢一定會朝著環保、節能的方向發展,黃枝樹對電動車產業信心十足。從目前見發的電動車銷售狀況來看,以前1個月差不多賣20台,現在1天就賣2、30台,照這樣的情況,市場需求有可能會是以往的好幾倍。

他看到這塊商機,同樣地,別人也看得到,面對其他強大的競爭者,黃枝樹倒是樂觀其成,「因為多人參與反而會進步,有競爭才有進步,而我們已經蹲了8年,研發產品從電動車、電動腳踏車到摺疊電動車、摺疊腳踏車,一應俱全,先站穩了腳步,問題只在於如何讓更多人了解公司的產品。」也因此,黃枝樹從今年開始將全力拓展通路,預計全省據點將從現有的4、50個點,擴展到400多家通路。



不求暴利,確保資金活水


一路走來,始終對電動車產業深具信心的黃枝樹堅信,「因為這是一個新的產品,新產品從無到有需要很長的時間,打的是耐力賽。但要打耐力賽有一個很重要關鍵,就是資金,如果資金活水不夠長,可能也沒辦法繼續撐去。」

現階段是重要時刻,不僅有捷運的加持,環保意識的提升、對減碳的要求,加上油價高漲,各國政府莫不積極研擬電動車取代機車的可行性。由於電動車充一次電差不多8毛錢,可以騎30公里;如果是摩托車要騎30公里,現在的油價成本1公里大概是1.4元,30公里就要42元,差距近50倍。但電動摩托車因體型大、續航力不足,現在鋰電池出來以後應該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因為電動車在性能上現階段還無法跟摩托車相提並論,目前電動車的時速大概在40至60公里。

「另外還有充電的問題,但其實我們也已經研發出用油電混合車來替代,也就是當時速超過40公里時是用汽油、40以下是用電力。」黃枝樹強調,甚至更高級的替代能源瓦斯,也都已經接近研發尾聲,只等最適合的時機就會推出上市。 「雖然公司還沒推出相關產品,但已經有很多消費者詢問、預訂。如果再結合政府配套措施,預料未來台灣的電動車市場應該會大好,公司今年要做到10億元的目標應該不是問題。」黃枝樹信心十足地說。

 
     
     
 
 
     
   
 
 
 
 
 
 
 
 
     

205期 •2008年7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