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多家國際機構皆一致認為200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低於2008年,但在次貸風暴趨緩、油價大幅回檔、各國央行聯手降息、國際股市回升等因素影響下,將有助於2009年全球經濟回溫;加上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祭出一系列搶救經濟的紓困案,可望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動能!

撰文/董珮真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經濟學人(EIU)等多家國際機構最新預測,一致認為200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會低於2008年,且還低於1980年至2007年的長期平均值3.3%,象徵全球經濟將邁入「衰退期」。

2009年已開發國家國內生產毛額(GDP)恐將轉為負成長,預估美國、日本、歐元區及英國等多數先進經濟體,都不可避免陷入衰退;而新興經濟體的成長也將趨於縮減,中國大陸經濟相對樂觀,但恐陷入「保8」或「保7」之戰。

儘管如此,這些機構皆認為,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將因需求大減及原物料價格下跌而降低,在次級房貸風暴趨緩、油價大幅回檔、各國央行聯手降息、國際股市回升等因素影響下,將有助於2009年全球經濟回溫,加上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祭出一系列搶救經濟的紓困案,可望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動能。



◎ 亞洲經濟貢獻良多 呈L型復甦


亞洲地區近年的經濟表現亮眼,據世界銀行區域報告指出,2008年在不包括日本、但包括中國大陸的東亞地區,大約貢獻全球經濟成長三分之一,預期GDP成長率為7%。2009年由於出口萎縮,商業投資放緩,東亞地區GDP成長率將比2008年還低,只有5.3%。

國際貨幣基金發布最新半年報,受到主要工業國家經濟衰退,衝擊亞洲國家出口及金融機構緊縮融資的效應下,亞洲地區2009年經濟成長率將下修至4.9%,可望於2009年末開始回春,但復甦腳步將為循序漸近。亞洲主要金融風險,在於資金流動不穩定、外部融資不易、加上出口衰退,導致信貸急遽緊縮及經濟疲弱。

與十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相較,世銀認為,東亞經濟體在因應當前的金融動盪時,更有心理準備,決策者也更能「快速採取行動」來因應,這些行動也將有助於東亞穩定及全球經濟成長。為了在當前危機處於較有利地位,建議亞洲國家應該保持整體經濟穩定,將出口轉移至成長較快速的地區,加強國內需求,並繼續致力結構改造。

由於大環境仍然展望不佳,美林證券指出,2009年亞洲總體經濟將呈現「L型」復甦,亞股有機會於2009年上半年反彈,但仍將呈現劇烈波動走勢。根據歷史經驗來看,若是目前各國政府刺激經濟的措施,能夠使領先指標於2009年初落底翻揚,那麼亞股就有可能於上半年見到反彈。但企業獲利僅是跌深之後的反彈,難以快速成長,甚至遠低於市場預期。



◎ 中國大陸經濟相對樂觀 經濟成長率「保8」或「保7」


花旗研究也顯示,亞洲國家的狀況將優於中東歐、中東及非洲等其他新興市場。花旗目前對中國經濟保持較為樂觀態度,相信中國大陸仍能依賴內需方案及刺激消費政策來振興經濟、並配合龐大的外匯存底作後盾,使經濟成長率「保8」,但不可否認,中國最近表現已有下滑跡象,2009年經濟成長率將從8.5%下修至8.2%。

世銀也認為,中國大陸2008年經濟成長率為9.4%,2009年將下降成7.5%。但中國政府最近宣布了4兆人民幣的振興經濟方案,可提升GDP約2%,足以達到「保8」目標,並可能在2010年將經濟成長率推上8.5%。

環球透視(Global Insight)預期,中國大陸受外部需求減弱影響,2009年經濟成長雖放緩,但仍處高檔,預估經濟成長率為8.4%。經濟學人預估,中國大陸2009年經濟成長率可達7.5%,與衣索比亞並列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國家的第4名,但成長率遠不及過去幾年表現。

亞洲四小龍的經濟表現將無法避免呈現衰退;中國大陸只能提供亞洲一股穩定力量,但還不到拯救亞洲、甚至拯救世界的地步。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蒐集2008年各國海關統計發現,台灣有30%出口市場在中國大陸,南韓同樣也有23%出口市場在中國大陸、日本有16%,其他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大陸出口依存度也都高達10%。一旦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停滯,對台灣及亞洲經濟的衝擊極為可觀。環球透視預估,台灣是亞洲負成長最嚴重國家(-2.9%),其次是新加坡(-2.2%)、南韓(-1.7%)、香港(-1%)。

至於日本,2009年經濟仍顯欲振乏力,IMF認為,日本將是1998年爆發金融危機以來,連續兩年出現「經濟萎縮」。多家機構估計,日本的經濟成長率約為負0.4%至負3%。

受到金融危機和景氣衰退,造成日本對美出口大幅下跌、設備投資也將大幅減少,日前全球最大車廠豐田汽車就已率先提出空前虧損的警訊,當企業獲利下滑、破產家數上升、失業率攀升,將導致民間消費乏善可陳。花旗預估日本將於2009年初將利率降至0.1%,但恐仍無法力挽頹勢。



◎ 美國將推大規模振興經濟方案 規模比擬大蕭條時期


不可否認,全球景氣主要還是得看美國的表現。展望2009年,主要經濟預測機構預估美國2009年的經濟成長率約介於0.2%至負2%之間,尤其是2009年前兩季恐怕皆為負數,但第3季後有可能由負轉正。

面對1980年代以來最嚴峻的經濟挑戰,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新政策將成為全球矚目焦點。目前準備推出為期兩年、總值約達8,00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復甦方案,包含創造就業機會、擴產替代能源、擴增社會援助、稅收減免措施及改善醫療保健等。方案規模已超過2008年初布希政府通過的減稅政策,也可比擬大蕭條時代(1929年至1945年)的美國救市措施。

花旗台灣區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也預測,包括美國聯準會等主要國家央行,都將採取更寬鬆且「非傳統」的貨幣政策,並預估美國2009年將走向零利率政策。由於2008年美國有250萬人失去工作,還有340萬人從全職變成半職,如果政府還不採取行動,今年美國失業率勢必會飆上9%,因此歐巴馬希望國會能盡快通過預算,並在未來創造250萬個工作機會。

台灣經濟研究院第六所所長楊家彥指出,如果美國政府決定要對三大車廠紓困的話,雖然短期可讓美國失業人口不再遽增,但可能會讓經濟成長復甦的時間拉長。中、長期而言,美國可能會採取貿易保護主義,如此一來,也會連帶影響中國大陸及台灣的經濟。



◎ 歐洲經濟狀況不樂觀 新興地區仍有成長


歐洲經濟也將隨著全球景氣而明顯放緩,面臨內需萎縮與外需不繼,造成投資不振與出口市場走弱,歐盟所有行業信心在2008年都紛紛下降,其中工業與營建業已下滑至長期平均信心指數以下,歐洲房市也受信貸緊縮將面臨大幅調整,為2009年添加不確定因素。

由於歐洲各國受金融海嘯影響程度不同,多數機構預測歐元區的經濟成長率較為分歧,大約介於1.7%至負2.5%間,第3季將會逐漸轉正。預估中歐的波蘭與斯洛伐克GDP還可「保4」,但英國、西班牙等國則為負成長。

IMF已於2008年金援受創最深的冰島與匈牙利,目前英、德、法等歐洲各國,也已紛紛推出大型紓困基金,歐盟委員會也已通過高達2,000億歐元的振興經濟計畫,約佔歐盟GDP的1.5%,將可提供經濟動能。

相較於已開發國家今年GDP將轉為負成長,IMF預期新興市場GDP仍然能保有5.1%的成長,可見新興市場的經濟展望遠優於成熟國家。

環球透視也認為,除了中國大陸仍處高檔外,俄羅斯、巴西、中東、印度等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率雖大幅下滑,預測分別仍有4.2%、3.3%、4.2%、5.7%的成長;顯示新興市場受金融風暴衝擊程度相對較輕。

經濟學人則預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將優於其他新興地區。拉丁美洲將是全球信用緊縮受創最嚴重的地區,外銷出口成長將減緩、觀光客人數減少,原物料價格下跌。

不過,光是七大工業國「G7」(美、日、加拿大、英、德、法、義等7大工業國)占全球GDP的比重就高達51%,但在2009年卻全部都是負成長;而在終端市場需求沒有回穩之前,這些新興經濟體,未來是否仍可繼續維持高度的成長力道,仍然有待觀察。

 
     
     
 
 
   
 
 
 
 
 
 
 
 
     

212期 •2009年2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