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景氣一如2007年般呈現先盛後衰,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受美日歐消費銳減及中國大陸出口衰退影響,經濟成長率更由5.7%,大幅滑落到0.06%,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綜觀去年300大貿易商的表現,除了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外,跨國性採購也加速壓縮了中小型貿易商的生存空間,必須以進銷數量較少、異質性較高的商品或爭取地區性代理權,以避免在這場貿易商轉型及淘汰的大戰中將成為率先出局者。


撰文/ 劉任(中華徵信所總編輯)

 

2008年全球景氣一如2007年般呈現先盛後衰,上半年呈現的榮景,下半年受美國金融機構發生嚴重流動性不足衝擊,不僅造成金融海嘯,第3季受雷曼兄弟投資銀行倒閉的影響,國際主要金融機構先後告急,美歐日消費驟降,釀成經濟大衰退。

美、日、德、法、英等國的經濟成長率亦由2.0%、2.3%、2.5%、2.3%及3.0%,衰退到1.1%、-0.7%、1.3%、0.4%及0.7%,輕者腰斬,重則成長趨近於零或負成長;新興國家經濟成長率最高的中國大陸和印度也因出口衰退,經濟成長率分別由2007年的11.9%、9%,雙雙滑落到2008年的9%、7.5%。全球經濟成長率因而從2007年的5.1%,下滑到2008年的3.1%。

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同時受美日歐消費銳減及中國大陸出口衰退的影響,經濟成長率由2007年的5.7%,大幅滑落到2008年的0.06%,趨近零成長,又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顯然在金融海嘯中受創最深。

進一步觀察發現,儘管去年台灣創下2,556.29億美元的出口新高,但事實上,若非上半年創下1,345.11億美元的高出口額,下半年的出口實際較2007年同期衰退了8.75%之多。其中對中國大陸出口由2008年9月衰退14.6%,一路大幅滑落到12月的衰退53.2%,對我國出口影響最大。進口情況也與出口相仿,雖也創下2,044.48億美元,但亦從10月衰退7.4%,下滑到12月衰退44.6%,致使出超金額僅151.81億美元,創下2004年以來的新低。

至於金融海嘯對我國300大貿易業的總體影響,不可謂不深,但亦有相當吊詭的趨勢。以下就300大貿易商總體表現和個別表現作一簡析。



◎ 營收總額小幅成長 對大型貿易商影響大


就總體表現來看,表面上300大貿易商營收總額8,308.55億元,較2007年的7,991.24億元,小幅成長3.97%,創下歷史新高;其次,300大貿易商的取決點亦由2007年的2.80億元,回升到3.12億元,似乎金融海嘯的衝擊有限,但實際上卻非如此。

首先,第100大貿易商的取決點由2007年的11.50億元,更進一步下降到10.94億元,同時這也是第100大貿易商取決點連續第三年的下降,顯示越大型的貿易商其受影響越大。

其次,300大貿易商營收淨額達10億元以上的貿易商,僅107家,其家數也連續三年下降。再由營收成長家數僅149家,更創下成長家數的歷史新低,亦反映出有逾半貿易商受景氣丕變影響,成長停滯或衰退。尤其,前100大貿易商中,營收衰退者也多達55家,更令人擔心。



◎ 平均營收成長率創新低 低純益率成常態


再就300大貿易商的平均營收成長率僅1.2%,也是2001年以來的新低。就300大貿易商的獲利表現看,平均稅前純益率為3.19%,雖較2007年的3.10%略上升,但已連續二年純益率低於4%。同時稅前純益率達10%以上者僅有14家,即使以300大貿易商稅前純益達5%的家數來看,也僅45家,而前100大貿易商稅前純益率超過3.19%者僅27家,在在顯示低純益率恐成300大貿易商常態。

300大貿易商去年的總體表現與台灣整體經濟表現呈現出一致低迷的走勢,如果再把進口商的因素扣除,300大貿易商的表現或將比帳面上更為難堪。

另一方面,在個別貿易商的表現上,亦不如往年亮麗,2008年也僅有少數貿易商營收成長力道和獲利能力表現突出,以下我們可從不同財務指標的10大貿易商的表現,看出金融海嘯的端倪。



◎ 跨國性採購 壓縮中小型貿易商生存空間


綜觀去年300大貿易商的表現,除了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外,跨國採購加速壓縮了中小型貿易商的生存空間,使得廠商必須以進銷數量較少、異質性較高的商品或爭取地區性代理權,以避免在這場貿易商轉型及淘汰的大戰中,成為率先出局者。

此外,由於大型通路商與企業集團的崛起,行銷通路有整合為大型連鎖店的趨勢,且具規模的通路商也造成市場向買方傾斜,更促使包括製造商和貿易商在內的供應商,要具備商品行銷、客戶服務、物流配送、財務穩定的能力。

簡言之,貿易商所扮演的角色呈現多樣化發展,不能再承襲過往接單、下單、買空、賣空的運作;也就是說,在報價及交易外,要能提供產品及設計開發、融資、清關、配送、交貨,甚至對末端消費者售後服務等能力,才能在競爭中維持領先地位。



◎ 營收淨額前20大貿易商 台灣東芝八連霸 營收淨額成長近10倍


儘管金融海嘯威力驚人,但也沒撼動台灣東芝國際採購的龍頭地位,該公司以成長36.13%、營收淨額首度突破3,000億元,高達3,067.35億元的高姿態,完成八連霸霸業。八年來其營收淨額成長了近10倍(2001年營收為319.33億元)之多,成長速度驚人。

該公司係東芝集團在台採購處,在全球金融海嘯中,所有品牌業者積極砍單時,東芝集團逆勢操作,不僅在台灣設立NB研發中心,肩負新機種的開發任務,更擴大釋出NB組裝代工訂單,占其採購5成之多。其次,液晶電視代工訂單也由200萬台倍增至400萬台,亦是營收大幅成長的主因。歷年來東芝集團為我國重要貿易夥伴,近年來以採購支持台灣的態度更為積極,尤其兩岸直航實現,勢必更加深東芝集團將其發貨倉庫留在台灣的信心。

松下產業科技為日本PANASONIC集團在台主要負責進口銷售及採購出口的子公司,近三年營運遭遇瓶頸,去年受景氣反轉影響,營收更衰退23.59%,營收淨額下滑至494.95億元,不過排名仍由第3名上升到第2名,從台灣索尼(原名台灣新力國際)手中奪回第二大貿易商的地位。

受到韓國三星及樂金在台搶攻市場及金融海嘯的雙重影響,台灣索尼也備感壓力,去年營收因而出現7.62%衰退,營收為475億元,排名也退居第3名。去年液晶電視市占率9%的韓商台灣樂金電器(LG;第12名),今年志在與勁敵台灣索尼搶當台灣液晶電視市場龍頭,不過台灣索尼在今年1至4月液晶電視銷售金額仍為龍頭,面對競爭對手,台灣索尼也有所因應。同時,看好「宅經濟」前景,SONY集團旗下的台灣索尼電腦娛樂6月底宣布在台灣成立數位內容合作研發中心,將與台灣遊戲軟體開發商共同開發PS3、PSP平台的遊戲產品,希望與台灣業者共同投入網路連線遊戲(PSN)的研發,也是拉大與競爭對手的策略。

受制汽車產業低迷的影響,以汽、機車零件、材料及鋼板、模具等進出口的台灣豐田通商(由建台豐更名),雖仍維持第4大貿易商的地位,不過去年營收也呈現15.9%的衰退,營收淨額下滑到137.43億元。不過在豐田集團大力振衰起弊的改革下,公司前景並未看淡。

本土第一大貿易商的特力,依然維持第5大貿易商的地位,但營收淨額也不免衰退了10.8%。儘管營收衰退,但其毛利率卻逆勢上揚到16.4%,實屬不易。零售通路價值和家居飾品品牌為特力集團主要發展策略,但對基礎的貿易事業,也一直有系統的循序漸進,去年除了在客戶的採購代理有多項斬獲之外,仍持續對新產品開發、新客戶開發、新產品設計、新品牌授權及新潛力地區開發等五大計劃進行延伸。



◎ 台化出光首進前10大 營收成長41.34%


首次參與排名,即以第6名登榜的台化出光石油化學,是由台塑集團的台灣化學纖維和日商出光興產株式會社合資成立,主要係鑑於台灣聚碳酸酯樹脂(PC)市場需求量大,且全數仰賴進口,而由兩方出資興建PC廠,再交由該公司進行聚碳酸酯樹脂(PC)買賣、出口業務,並在市場上以「塔夫龍TARFLON」品牌銷售。目前內銷雖居多,並透過日商台灣伊藤忠公司協助開發亞洲地區市場業務。雖然去年營收大幅成長41.34%,不過因為當期石化原料成本高漲,且市場受韓國LG、CHEM等國際大廠投入低價競爭行列,因此該公司營運反而出現虧損。聚碳酸酯樹脂(PC)是光碟片的生產原料,但隨儲存媒體如隨身碟等成為主流設備,造成光碟片需求衰退,在國際大廠產能未減少下,單價不易回升,該公司未來應積極開發其他應用市場。

由於台化出光石油化學的崛起,也讓台灣三井物產排名由第6名下滑到第7名。不過以電子零件及化學品為其營運主力,受到半導體和面板業景氣嚴重衰退的影響,營收淨額也衰退了16.34%,僅120.12億元。但其稅前獲利仍維持在2.9億元以上(2.92億元),顯示競爭力很強。

排名第8名至第10名的貿易商分別為台灣拜耳、元禎企業及寶成工業。不過除了寶成工業貿易部門勉強維持0.72%的微幅成長外,台灣拜耳和元禎企業營收淨額分別衰退13.56%及18.73%,其中台灣拜耳已連續營收衰退,元禎企業則為2005年以來的首次衰退,顯示化工產業受到金融海嘯影響不小。

前10大貿易商中仍有6家為日資色彩的貿易商,且繼續包辦前4名,足見日資貿易商對台灣的重要性,且日資貿易商營運涵蓋廣大,並不限於電子產業,尤其日本是台灣重要高科技技術的重要來源,因此在強化兩岸貿易外,維持台日的貿易關係變得極為重要。



◎ 菸捐措施影響 商真和三商福寶營收衰退


去年貿易商第11名至第20名,三商集團所屬的商真(排名15名)和三商福寶(排名16名),營收都出現不小的衰退,顯示菸酒市場的轉變,特別是香菸市場在政策顧及國人健康福祉及提高菸捐的措施下,市場正處於調整期。其次,近年成長快速屬奇艾集團旗下的佳美貿易、日商消費電子品牌商先鋒,營收衰幅亦逾10%,排名因而下滑。其中先鋒營收衰退34.39%,從11名下滑到18名,最令人詫異。雖然該公司家庭影音劇院市場,具有專業領導地位,然而其品牌知名度和指名度有下滑之虞,是其未來營運上的最大隱憂。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營收成長達25%和31.74%的中貿國際和台灣雙日。其中屬中鋼集團旗下的中貿國際,主要係代理中國鋼鐵、中鋼鋁業產品之出口,於2007年增加代理中鴻鋼鐵產品外銷香港、中國大陸業務,2008年7月開始並負責中鴻鋼鐵平板鋼材外銷業務,再加上向唐榮鐵工廠(股)採購不鏽鋼捲出口,進口方面則視市場需求進口鋼捲、鋼品、廢鋼、鋼鐵工業用材料、設備等售予國內鋼鐵廠商,故能維持高度成長。台灣雙日則以經營產品線眾多(包括液晶、樹脂、機械設備、乙二醇等原料、化學品原料、非鐵金屬等進出口買賣業務),且保守穩健的經營作風,反而在金融風暴中維持著高成長。

其次,排名12名的台灣樂金電器,去年營收淨額雖微幅下滑1.03%,但其家電產品在台市場占有率則節節高升,對日系大廠形成壓力。台灣樂金去年銷售8萬台液晶電視、9%市場佔有率,排名已居第三大,該公司在台灣已有完整銷售據點佈局,加上產品品牌具有高知名度,今年透過迎合市場需求,推出強調形象的高階產品、提高銷售量的中低階價位的液晶電視,以及因應依據家樂福、燦坤等不同量販及3C通路的市場客層需求,而推出不同產品規格的液晶電視,訂出今年銷售量提升至15萬台,市佔率提升為17%的營運目標,其市場雄心可以想見。

其次,排名14名的和泰興業,早期以不鏽鋼餐具、廚房設備、瓦斯爐具、熱水器等產品產銷起家,1984年起調整經營結構,逐步增加貿易業務,1992年與日本大金(DAIKIN)合作,成為大金空調產品專業代理,並達成變頻五冠王、連續八年變頻空調銷售冠軍的目標。

2007年變頻冷氣銷售約已占台灣變頻冷氣市場的34%,去年下半年景氣開始出現反轉,加上加入變頻冷氣市場競爭品牌廠商增加,但仍繳出漂亮成績單。因台灣銷售大金冷氣台數年年增加,對於建廠的需要性日增,已向日本大金提出在台灣建廠的建議案,獲得日方的重視,目標是三年內在台灣設立自有的空調工廠,進一步打入半導體等產業用空調市場,擴大在豪宅、辦公大樓等空調占有率。其未來發展值得注意。

前10大貿易商有半數為外商,除顯示外商貿易商對台灣的重要性外,也凸顯本土貿易商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10大貿易商
  中貿國際 以優異財務績效笑傲群雄


在金融海嘯肆虐下,2007年最佳企業經營績效10大貿易商,僅有中貿國際和車美仕2家貿易商能在2008年蟬聯入榜,其中又以中鋼集團旗下的中貿國際最為風光。

該公司為經營績效10大貿易商常客,2005年曾高居第2名,2006年雖略下滑到第8名,但2007年又回升到第3名,去年終於以優異的財務績效,攀上枝頭笑傲群雄。雖然有中鋼母公司的庇蔭,不過中貿國際精準的掌握通路,也讓所代理的母子公司各種產品均能夠快速去化,這才是其價值所在。
儘管飽受毒奶事件和金融海嘯的雙重衝擊,但因危機處理得宜,代理母集團豐力富奶粉、貝氏羊奶粉、安佳奶粉、安怡奶粉、芝司樂起司等產品的香港商遠東恆天然乳品仍然成長超過20%,尤其是淨值報酬率和資產報酬率表現亮眼,高居企業經營績效第2名。

排名最佳貿易商第3名的中華全球食物,係成立於2001年,它是母公司英屬蓋曼群島商中華食物為設置「中華食物網」台灣營運據點而成立的公司。

英屬蓋曼群島商中華食物是2000年9月由中國糧油進出口集團、台灣大成長城集團主導,並網羅在農糧食品或電子商務領域之多家集團共同出資成立,主要經營國內外糧食、畜牧及農業產品之B2B線上交易市集業務,對外稱為「中華食物網」。

由於為集體採購營運模式竄起的大宗物資原料通路商,同時食品大宗物資又為國內重要民生物資,其客戶包括國內大型農產、飼養頭數在5,000頭以上之畜牧場及相關業者,因此去年非但未受景氣波及,反而逆勢成長46.1%。成長主因與鎖定無法開立信用狀的中小型使用者提供服務有關,在整合小型買家需求後,其採購量已占國內現貨市場的四分之一,前景仍然看好。



◎ 泉盛佈局光電產業 多角化經營、眼光獨到


2007年排名最佳貿易商第6名的車美仕(隸屬和泰汽車集團旗下的專業汽車用品公司,主要供應TOYOTA汽車專屬配件用品),去年不但蟬聯入榜,並更上層樓上升到第4名。儘管汽車產業為金融海嘯下受創最重的族群之一,其母公司也出現衰退,但車美仕仍維持小幅成長,特別是在車用先進影音系統和導航系統受到客戶青睞,因此在獲利率和淨值報酬率和資產報酬率表現出色。

排名第5名的安達康,為西德商安達康(股)IC INTRACOM Vertriebs GmbH於1988年來台投資設立之子公司,為一跨國性電腦週邊產品整合通路商,受此波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微小,主因是經營迄今已超過20年,建立完整市場行銷基礎,掌握市場變化能力強。

目前除以經營電腦、電子電訊產品買賣業務,另有從事代理報價業務。產品除由國內相關廠商供應,另外,亦自韓國、中國大陸地區直接進口,出口以歐洲及美洲各地區為主要銷售市場。在與母公司互相配合之下,若能持續開拓海外業務市場,以及積極強化整體財務結構與獲利表現,應有助持平發展。

至於最佳貿易商第6名至第10名,依次為泉盛、台灣雙日、羅昇企業、台灣拜耳及長春石化集團旗下的長江化學。其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泉盛(股)。

該公司成立於1969年,係從事橡膠、填充劑、橡膠藥品、樹脂、接著劑、鋼絲、汽車零件、各式膠管進出口貿易業務,早期為日本Kawaguch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Nippon Zeon Co., Ltd.、Mitsubishi Chemical Industries Ltd.、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之台灣總代理,引進各種最新橡膠材料,陸續再獲得德國 Olbo Textilwerke Gmbh、日本Tokyo Material Co., Ltd.、Matsuda Seisakusho Co., Ltd.、比利時Bekaert等公司之台灣總代理權及販賣權,亦為國內台橡(股)及南帝化學工業(股)合成橡膠之國內經銷商,並替關係企業協機工業(生產汽車用及非汽車用橡膠管,為台灣最具規模橡膠管生產公司之一)橡膠管製品辦理外銷。因此目前代理經銷產品頗多,而產品以內銷為主,其中又以橡膠類商品為銷售大宗。

同時,看好開發中國大陸市場發展,除先後成立上海泉福國際貿易(有)及廣州泉銘貿易(有)外,亦於北京、廈門、常州、寧波、青島、瀋陽、鄭州、武漢、重慶等地成立辦事處,目前中國大陸服務據點已達11處,儼然已具集團經營架構。

此外,看好光電產業發展,早在2001年與日本瑞翁(ZEON Co., Ltd.)株式會社合資成立泉瑞(股),從事行銷光電化學、高機能材料事業,多角化經營佈局頗具獨到眼光。
過往為最佳貿易商常客的羅昇企業,2007年被擠出前10大(第11名),去年則以業績證明其經營能力,重回最佳10大貿易商之列。

整體角度看,最佳貿易商前10名中,除羅昇企業(111名)外,均為營收淨額排名100名內的貿易商,顯示在金融海嘯影響下,大型貿易商的因應能力較強。其次,最佳貿易商前10名,具外資色彩的貿易商(香港商遠東恆天然乳品、中華全球食物、安達康、台灣雙日、台灣拜耳)占有一半席次之多,也顯示外資貿易商在台灣所佔有的優勢。



◎ 營收成長率前10大貿易商
  安達康以成長率274.1%掄元 景氣影響小


2008年營收成長率前10大貿易商,由安達康以274.1%的成長率掄元。不過據該公司表示,過去營收基礎是採佣金收入,所以帳面營收不高,但2008年改採銷售收入,所以營收達到15億元。儘管如此,該公司仍是此波經濟衰退中受影響最小的貿易商。

吉門企業則因採多角化產品線策略,得以143.88%的營收成長率排名第2名。該公司成立於1968年,成立初期原係以從事雜貨進出口為主要業務,經營商品種類繁多,並可依據客戶需要而調整商品項目;而近年有鑑雜貨市場競爭激烈,業務不易拓展,乃逐漸轉型經營行動電話電池、電腦及其週邊設備、電線及電纜、太陽能模組等高科技產品,目前並代理有美國「TYCO」連接器、線材;「BELDEN」電線電纜等產品。所經營之產品主要係由國內相關廠商供應,部份則以自中國、香港及美國等地採購;而產品以外銷為主,並以歐洲、美國及中東等地區為主要外銷市場。

去年遭逢歐美市場經濟大幅衰退衝擊,吉門第四季起營收雖也呈現下滑,惟採多角化產品線策略,加上前三季大幅增長,因而全年成長率仍維持超高水準。

雷仁貿易以成長近一倍(94.85%)的營收成長率排名第3名。該公司營運迄今已逾30年,為專業之運動器材出口貿易商,於市場已累積有相當之基礎。早期以出口各式球拍為主,有感於球拍利潤微薄,近年來逐步轉型出口各種瑜珈墊及其相關產品,並逐漸開花結果,去年更開發新產品而受美國市場垂青,成為營收爆發的動力。

午陽企業也不畏經濟衰退,以營收成長率78.22%,登上第4名。該公司係午陽集團旗下的一員,經營汽車零配件、塑膠射出成型機之出口及有線電視器材、洋酒之進口等買賣業務,惟汽車零配件出口約佔其營業比重達95%以上,出口遍及美國、歐洲、澳洲、東南亞、中東及摩洛哥等地區。有線電視器材、洋酒大多自法國、英國、美國等地進口,洋酒透過其關係企業黑騎士洋酒(股)行銷於國內市場,有線電視器材則除供應其關係企業威達超舜電信多媒體(股),另亦行銷國內有線電視業者使用。考量國際新興地區的削價競銷,侵蝕獲利能力,對該公司陸續引進高單價、高品質、高附加價值的相關產品,對其因應經濟衰退頗有助益。



◎ 寶民貿易逆勢成長 躋身100大貿易商


以營收成長率75.54%擠進第5名的寶民貿易,係專業於尿素進口以及磺胺酸、硫酸鋁等出口買賣業務。其尿素等產品除少數向國內廠商採購外,主要係自印尼、中國大陸等地進口,再銷售予國內如長春石油化學、永豐餘造紙等企業,而進口業務約佔七成的營收比重,另外,磺胺酸、硫酸鋁等方面則由關係企業貝民(股)及台灣塑膠工業等公司供應,外銷地區以日本、東南亞、南韓為主。由於其主要客戶為國內大型石化集團,因此不僅逆勢成長,且由2007年的貿易業營收141名,躋身至100大貿易商(82名)。

至於營收成長率第6名至第10名貿易商,依次為邦泰貿易、台灣農林、漢旭、泰允環球實業及大定行。其中,大定行成立於1985年,近年與關係企業大美貿易共同以進口美國玉米、黃豆佔大宗,其商品主要售予國內飼料廠為主。該公司近年業績表現大致平穩,2008上半年因國際大宗物資物價仍在高檔,因此營收也隨之水漲船高,出現高成長。



◎ 稅前純益前10大貿易商
  台灣索尼蟬聯獲利榜首 衰退幅度近44%


2008年10大貿易商中有7家的稅前純益較2007年下降,而這正是金融海嘯最大的殺傷力──侵蝕企業獲利,大型貿易商也難例外。

例如台灣索尼,雖然蟬聯300大貿易商的獲利榜首,但其稅前純益實際由2007年的16.82億元下降到9.43億元,衰退幅度近44%之多。排名第2名的震旦行,在落實資源整合、精緻服務、精緻經營的策略下,稅前純益6.38億元,較2007年只衰退4.92%,表現已屬難得。排名第3名的中貿國際,稅前純益5億元,僅較2007年微幅衰退1.77%,則顯示因應經濟危機得宜。

至於第4名的台灣拜耳,營收雖然衰退13.56%,但因上半年原物料價格調漲,全年獲利反而暴漲達4.11億元,較2007年大幅成長87.79%,排名也因此從12名大幅躍升,是稅前純益10大貿易商表現最亮麗的。

向來為300大貿易商績優生的東貿國際(98年7月已更名佳醫健康事業)雖以稅前純益3.42億元排名第5名,看似較2007年的13.28億元呈現明顯下滑,主要是2007年有處分佳特健康事業(股)51%股權給策略投資夥伴德國FMC醫療集團,而有高收益所致;事實上以本業而言,東貿的表現還強於2007年。

至於稅前純益前10大貿易商第6名至第10名,依次為特力、台灣三井物產、元禎企業、美商奇異國際及羅昇企業。其中除美商奇異國際因無2007年稅前純益資料比較外,其他四家貿易商稅前純益均較2007年下滑。



◎ 稅前純益率前10大貿易商
  嘉新國際連續四年居榜首 下滑幅度大


去年獲利率(稅前純益率)前10大貿易商,嘉新國際連續四年居榜首,其稅前純益率由2007年的102%大幅下滑到20.49%,主要是該公司雖身為貿易商,但其轉投資收益向來是獲利主要來源,去年受金融海嘯影響轉投資收益大為減少,獲利率也因而下降。

進行資源整合成功的震旦行,則以20.19%的稅前純益率居第2名。羅昇企業雖由2007年的第4名上升到第3名,但其稅前純益率也較2007年的29.34%下滑了9.64的百分點。排名第4名的金儀(股)稅前純益率18.6%,也遠不如2007年的28.23%。惟有永日建設機械稅前純益率15.09%,較前一年的12.66%為佳,由第11名上升到第5名。

至於稅前純益率第6名至第10名的公司,依次為大成國際鋼鐵(14.48%)、台灣漢高(14.17%)、美商奇異國際(14.10%)、東貿國際(13.16%,已更名佳醫健康事業)及奇郁國際(12.49%)。其中大成國際鋼鐵為上市公司大成不鏽鋼於2007年所創立的子公司,現階段係專營合金鋼等材質螺絲螺帽產品出口買賣業務,外銷至美國等地區之通路據點。不過已規劃了朝鋼材二次加工業務發展,直接投入製造產銷。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嘉新國際、震旦行、羅昇企業、金儀、台灣漢高、東貿國際(已更名佳醫健康事業)、奇郁國際等逾半數廠商稅前純益率都較2007年衰退,這與稅前純益的下降有密切關係。



◎ 每一員工銷貨額&每一員工純益額前10大貿易商
  用人精簡 提升獲利


每一員工銷貨額(平均每位員工為公司做了多少生意)以及每一員工純益額(平均每位員工為公司賺了多少利潤),這二項指標所代表的意義在於檢視員工對企業的貢獻度,過去企業較不重視這二項指標,現今緇銖必較的微利時代,員工生產力與企業的競爭力關係則越密切。

與其他行業比較,貿易業在服務業當中算是用人精簡的行業,但自2005年以來,300大貿易業的僱用員工總數達22,849人的高峰之後,即呈現逐年緩降趨勢,到2008年,更降至19,276人的新低點。顯見即使就業型態而言已屬用人精簡的族群,但遭遇金融海嘯,貿易商仍在尋求降低人事成本,以提升獲利。

2008年300大貿易業每一員工銷貨額前10名,仍然由台灣東芝國際採購以平均每位員工銷貨額68.16億元,連續八年排名第1名,同時也創下平均員工銷貨額的新高,顯示其員工的長期業務效率。即使第10名的取決門檻也從2007年的2.11億元,上升到2.58億元,則反映出用人精簡對員工的業務效率確實有提升作用。

同時,與2007年相較,每一員工銷貨額前10大貿易商,有高達8家為蟬聯入榜,新進榜的則為排名第2名的台化出光石油化學及第3名的大成國際鋼鐵。蟬聯入榜家數多,顯示員工效率的培養不是一蹴可幾,是需要時間磨合。

其次,理論上員工銷貨額的效率也常反映在員工的純益額上,但由每一員工純益額前10大貿易商(表七),可看出同時在這二項指標入榜前10大的貿易商僅有三家,分別是大成國際鐵鋼、長江化學及商真,突顯這三家公司的員工業務能力和賺錢能力是一致性的。尤其是長江化學連續八年同時在這二項指標入榜前10大貿易商,顯示其為長春集團貢獻良多。

 
     
     
 
 
   
 
 
 
 
 
 
 
 
     

218期 •2009年8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