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在銀樓學煉金術的學徒,到聯電、華碩等電子大廠指定的電腦廢棄物回收廠商,回收經驗超過30年的佳龍科技董事長吳耀勳所依靠的關鍵技術,就是在廢電腦裡淘金。佳龍科技從電子廢棄物中提煉出一噸噸的黃金,這些年更加強海外布局,揮軍白金市場,企圖成為亞洲環保產業的指標。


撰文/ 林錦蟬

 

環保風潮席捲全球市場,越來越多國家針對廢棄物訂定嚴苛的法令,朝「零廢棄目標」邁進。如日本要求2010年的廢棄物掩埋量將較2000年減少50%;且越來越多的歐盟國家也開始立法,禁止有機廢棄物進入掩埋場,紐西蘭、美國喬治亞州、澳洲首都坎培拉更訂定2020年要達到零廢棄目標。對許多企業來說,生產產品所衍生的廢棄物,已不能直接丟棄,而必須交由回收廠商再利用。



◎ 完整資源回收體系 最具規模電子廢料處理廠


回收經驗超過30年的佳龍科技董事長吳耀勳表示,這股環保趨勢不但為佳龍科技創造更大的價值,對需要回收廢棄物的企業來說,佳龍也因為提供高品質的回收服務,讓更多的企業不必承擔環保責任的壓力,甚至因此避免各國環保法規的處罰,也為許多企業創造出更多的貿易機會。

早在30多年前,還在銀樓當學徒的吳耀勳,就將提煉黃金的技術應用在各種物品上,而在台灣印刷電路板產業逐步成形之際,吳耀勳看到含有大量貴金屬的廢棄電子產品的回收商機,先在1987年成立昌蒲實業,建立完整的廢電子產品回收機制,再於1996年9月成立佳龍科技。

佳龍成立之後,先是歷經長達4年的技術研發,2000年起引進整套電子廢料回收設備,結合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的輔導,成功建立自行回收及資源化處理有害事業廢棄物的能力;同時也自德國、日本引進最先進技術與設備,佳龍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具規模的專業電子廢料資源化處理廠。

但對佳龍而言,回收廢棄物及提煉黃金還不夠,除了設法提煉更高價值的白金,佳龍也開始積極投入最下游的提煉後再生技術,以及最上游的材料技術的研發,為台灣積極建構完整的資源回收體系。

所謂「完整的資源回收體系」,可從生產及應用金屬原料的國際金屬市場講起,以科技產業為例,生產產品的過程,往往會產生不良品,此時就得靠清理廠商進行同質分類及處理的工作,然後交由回收業者從中回收各式金屬後,讓回收品最後又回到國際金屬市場,佳龍不但可藉由這個循環創造價值,也為製造廢棄物的業者解套。

這些年來,由於相關產業對處理事業廢棄物越來越重視,加上全球環保意識抬頭,如歐盟更制定WEEE指令,要求提高報廢電子電器產品的回收及再迴圈率,已迫使電子電器設備生產商,必須加快環保綠色產品的研究、設計和產業化生產,這也讓台商因為在歐洲設廠回收的成本太高,因此寧可將廢棄物運回台灣讓佳龍處理,而這也讓佳龍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 資源回收再利用  創造更多附加價值


有趣的是,雖然是以廢棄物回收處理的業務為主,但佳龍的競爭力,卻與台灣IT產業息息相關。

吳耀勳指出,許多回收業者因為削價搶客源,選擇用成本較低的焚燒法,將廢棄物燒毀,這樣不但會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如果被抓到,對於委託的大廠商譽,更是一種無形的損失。

因此,佳龍總經理吳界欣表示,佳龍堅持用「物理方式」處理電子事業廢棄物,因為這麼做才不會造成環境的再次負擔,對佳龍客戶的商譽也有正面幫助。但這種回收方式,前提是必須先了解客戶產品製造的過程。

吳界欣表示,因為台灣的IT產業供應鏈非常完整,有利於佳龍掌握每一個階段怎麼做回收,也因此,佳龍很快地就以傑出的回收處理能力,得到包括聯電、華碩、微星、華映、英業達等電子大廠的青睞。

目前佳龍每月處理的電腦、印表機、筆記型電腦、螢幕等產品的數量,約為3至4萬台,每日處理能力更可達300噸之多,相當於國內相關產業的事業廢棄產出量(約每日2,000噸)的15%。也因此,佳龍2008年的營收就達43.46億元,較2007年的36.01億元,成長了20.69%,稅後淨利更高達1.58億元,每股盈餘1.86元,在金融海嘯肆虐的同時,佳龍堪稱是台商典範。

但佳龍以物理方式分解廢棄物的成本,還是比掩埋或焚燒的方式來得高,為了避免價格上的競爭,佳龍選擇設法研發更上游的材料技術,並建置半導體設備清洗部門及靶材部門,提供光碟片廠及晶圓廠靶材及半導體零件清洗服務,與客戶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



◎ 與客戶建立夥伴關係  客戶處理廢棄物最佳顧問


「佳龍的特色,在於有完整的處理電子廢棄物的垂直整合能力。」吳界欣指出:「佳龍未來不只是客戶的夥伴而已,還將成為客戶處理廢棄物的最佳顧問。」
然而佳龍在幫助客戶處理電子廢品時,吳耀勳也驚覺到,佳龍提煉完貴金屬後,剩餘的廢棄物如果直接丟棄,其實有違佳龍成立時,希望能為環保產業盡一份力的初衷。

因此佳龍目前也已投入用資源回收剩餘原料再製造的產品研發工作,包括人造建材,如大理石地板、大理石桌面、百歲磚、水溝蓋等替代品的生產,由於天然石材日益短缺,佳龍認為這些替代品具有市場潛力。而佳龍自己工廠的外牆,就是用PCB板裡的玻璃纖維粉末再製而成的磚牆。

此外,在佳龍二廠的新廠房內,還有一間藝品工作室,只見師傅用資源回收產品製成的原料,化腐朽為神奇,重新捏成一尊一尊的關公、彌勒佛、觀音像、招錢蛙等。吳耀勳表示,未來還會與國內藝術出版或博物館洽商版權,讓資源回收再利用產品的價值,有更進一步的提升。



◎ 加強海外布局  揮軍白金市場


而因為大批台商至中國大陸設廠,也讓佳龍海外布局的第一站,就選在中國蘇州。
「環保意識的落實,必須建立在高素質人才上,當地政府認同佳龍的理念,且有超過48%的台商在蘇州設廠,以佳龍蘇州廠為例,和艦、友達這些科技大廠就在隔壁,這也是佳龍選擇在蘇州建廠的主要原因。」總經理吳界欣分析指出。

佳龍蘇州廠在2007年2月已經開始正式接單生產,今年光是第一季就已獲利達人民幣261萬元(約合新台幣1,300萬元),但目前佳龍業務範圍仍以國內為主,主因是資源回收產業必須考慮地緣性及機動性,但隨著蘇州廠進入軌道,佳龍海外營收的比例可望逐步提高。

但就在今年2月25日,佳龍又在桃園環保科技園區以2.13億元買下6,950坪的土地,相當於佳龍現有兩座台灣廠房加起來的兩倍大,而計畫興建三廠,也象徵佳龍下一波的產業布局策略正式啟動。

雖然從回收電子零件中提煉的黃金、白銀、銅等貴金屬,讓佳龍的營收在5年內成長逾2.5倍,但也因為貴金屬銷售佔佳龍營收比例超過九成,一旦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國際行情下跌,對佳龍科技的營收衝擊勢必會相當明顯。

為了將影響降至最低,佳龍除了謹慎控制回收提煉的速度外,更決定揮軍白金市場,由於白金價格遠高於黃金,以今年4月的報價來看,一盎司白金價格高於黃金三成以上,如果提煉純度夠高,可望對佳龍挹注相當程度的營收。

由於國內並無提煉白金的技術,佳龍選擇與日商小島化學藥品株式會社策略聯盟,共同在台灣投資成立白金回收公司。

吳界欣表示,日本小島化學具有100年的悠久歷史,主要營運項目為電子資源回收精煉可利用的貴金屬、石化業用於觸媒的貴金屬回收及精煉,以提高貴金屬化合物的純度,以及化學藥品的製造及銷售3大領域。其中的電子資源所回收精煉後的黃金純度可達到99.99%以上的純度,可滿足其在工業用市場上的品質要求。



◎ 未來發展重點 高科技環保回收產業


佳龍科技與日本小島化學預計未來在台合資成立公司,股本預計1億元,由佳龍科技出資持股60%、小島化學持股40%。三廠廠房的部分廠區將會提供給新公司使用,預計在2009年年底前即會動工。

這項合作案的意義,不僅讓佳龍擁有更強的回收技術,由於白金並非從廢電腦回收,而是要從汽車和石化產業等回收,佳龍未來也需要重新建立客戶關係,但吳界欣指出,台灣的環保技術不輸歐美日,人工及土地成本又相對較低,而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的回收提煉技術,短時間內又追不上來,台灣其實有很好的環保產業發展條件。

對佳龍科技而言,與小島化學的合作,不僅是擴大營運規模,更象徵著佳龍企圖成為亞洲環保產業的指標,佳龍甚至規劃要將三廠設計成白金級的綠建築,由此可見佳龍未來的企圖心。

 
     
     
 
 
   
 
 
 
 
 
 
 
 
     

219期 •2009年9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