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企業集團看好熟年及銀髮市場,競相投入興建退休養生事業,台塑集團也投入這塊市場,建立了「長庚養生文化村」。除了軟、硬體設施,並結合醫療與照護資源,整合為一個豐富多元且自給自足的退休養護體系,讓退休生活能活得自在又有尊嚴。


撰文/ 董珮真

 

現在的熟年族,跟以前傳統的形象不一樣了!」長庚養生文化村最高主管李陳菁淵主任指出,這群戰後嬰兒潮的最大特色,是「他們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5至10歲!」



◎ 活躍的熟齡 積極互動與健康學習


李陳菁淵分析,熟年族的經濟能力比起上一代好很多,他們通常也掌握近5成的社會地位控制力,想法與價值觀也跟傳統有所差異。他們會積極的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想依賴子女奉養,他們捨得為自己花錢,消費不僅是為了快樂,也追求品味,像哈雷機車的擁護者,有很多是熟年族群,因為那代表他們可以「追求過去無法追求的夢想」。 因此,長庚養生文化村的規劃,也是源自於這個出發點。村內許多硬體設施與軟體課程,都是讓入住的長者可以更年輕5至10歲,達到所謂的「活躍的老化」(Active aging),也就是讓大家「活得好、病得輕、老得慢」!所以從一開始,這個養生村的設計,就不是「養老院」的概念,而是希望創造一個積極互動與健康學習的生活圈。

正如創辦人「經營之神」王永慶認為,人生最後的這段時光,其實可以成為一段相當精采的階段,不僅沒有孤獨感,還可以活得自在又有尊嚴,並奉獻本身的寶貴智慧,建構豐富而多元的精神生活。長庚養生文化村的出現與實現,正代表了這種可能性!



◎ 連續性的照護體系  晚年生活無後顧之憂


近年企業集團紛紛看好熟年市場,競相投入興建退休養生事業。以台塑集團為例,在經營之神王永慶的理想與遠見之下,也投入了這塊市場,希望興建一座能完全符合他心目中的安養機構,因此以新台幣一百多億元的預算規模,建立了「長庚養生文化村」。 這座養生文化村除了應有的軟、硬體設施之外,同時還結合了長庚集團本身的醫療與照護資源,整合為一個豐富多元且自給自足的退休養護體系。

在長庚養生文化村的基本理念之中,是希望協助長者能過著獨立自主的尊嚴生活。「退休之後應該是積極的經營生活、而不是被動的接受養護。」李陳菁淵表示,整個規劃是朝著建立一個可以再學習、再發展,並且做出貢獻的場所;同時也希望藉由連續性的照護體系,讓退休之後的生活沒有後顧之憂。 全村面積廣達34公頃,包括各項硬體的建築大樓、應有盡有的公共設施,以及戶外十分寬廣的綠化山林。其中A棟已於2005年起完工,目前已有近400戶入住,像是近期寫出暢銷作品《巨流河》的前台大教授齊邦媛、本土畫家廖未林等人,還有不少醫師、將官、媒體人都是長期住戶。而C棟的住宅與E棟的活動中心也將於近期陸續完工,全村預計將提供四千戶約八千人的容量,讓更多熟年族及銀髮族入住。

「退休之後,其實很渴望人際關係!」李陳菁淵表示,入住之前,養生文化村會先評估長者的健康狀況,然後主動介紹鄰居給他(她)認識,並安排相同語言或省籍的人認識,同時也讓不同背景的人可以交流。當然,親情的維繫也很重要,養生文化村也歡迎親人們經常前來陪伴長者,像每年過年期間,餐廳也經常接受辦桌,一擺就是數十桌,相當熱鬧。



◎ 對「住」的需求不一樣  處處細心用心


李陳菁淵分析,這群熟年族對於「住」的需求也跟上一代不一樣,他們對環境也比較挑剔,所以養生文化村內的環境規劃與室內設計,必須朝著健康舒適的方向來發展。 熟年族最重視的就是安全與健康,因此村內配有完善的健康管理,環境安靜而不偏僻,擁有良好充足的陽光,也有足夠的戶外活動場地,交通也相當方便,讓親人可以經常來探訪。

在這裡的建築設計與空間規劃,處處顯現出細心與用心,室內外皆設有無障礙設施,比方說樓梯及行人坡道都安裝了扶手欄杆,樓梯平台處會設置休息區。門廳與通道的地面也採用防滑的材料,並刪除所有的門檻和絆腳物。 每個樓層的中央走廊相當寬敞,足供各種協助式設備通過;而刻意挑空的天井可以讓空氣更為流通;每個房間外面還設計了低台度的檯面,供長者互相串門子。此外,遍佈山間小徑上的休憩亭及廁所,讓在戶外運動的長者沒有後顧之憂,而且廁所門口皆裝設有緊急電話。四處都看得到電腦連線的血壓量測機,供長者每天量血壓。

像餐廳提供的各項餐飲,都是經由專業營養師調配設計的有機養生餐,以便符合長者的身體健康需求,也避免偏食而造成營養不均衡。還有廣闊的有氧自然生態區,擁有500種各式植栽與200多種原生樹木,還有五色鳥、繡眼畫眉等20幾種鳥類來棲息。 以休閒步道來說,隨著坡度設計出低氧、中氧、高氧等三種步道,各需要不同的肺活量。沒想到後來發現,「高氧步道最受到歡迎!」而可以親手栽種的「農耕區」,也讓長者們很有成就感,農耕區的高度甚至也依據長者而有所調整,讓不適合彎身的長者也可以站著種菜。



◎ 活到老、學到老  自給自足的文化社區


像是「長青學苑」就是本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而設立,有許多長者每天都持續到才藝教室來上課,甚至也願意提供他們的專業來授課,讓經驗可以傳承與交流,智慧得以薪傳;村內也經常舉辦素描、水彩、油畫、紙雕、攝影、刺繡等展覽,讓學員可以展現學習成果。 「目前最受歡迎的是麻將室與卡拉OK室,經常客滿」,從籌備期就加入的資深專員李章維指出,「所以都得要事先預約!」此外像是國劇、胡琴、太極拳、槌球、國際標準舞、瑜伽、書法,畫畫等課程,也相當受歡迎。村內也不定期舉辦各種學習成果發表會,讓參與的人更有成就感。

室內外各種設施應有盡有,戶外設有賞櫻等休閒步道與觀景區、野趣農耕區、遊戲區及運動場等各項健身設施;室內從SPA、美食街、健身房、音樂廳、麻將室、卡拉OK室、各種才藝教室、舞蹈教室、電腦教室、烹飪教室、撞球間、圖書室、餐廳、教堂、佛堂、洗衣乾衣間等。 社區內還設有各種醫療資源與照護服務,並提供專業醫師及健康管理師駐診;而且設有證券公司與銀行提供的理財服務,在宅服務中心也提供各種付費的家事清潔服務,可說是一個自給自足的文化社區。



◎ 獨特的經營模式 無障礙設計


長庚養生文化村的每種房間,就像是一間設備完善的五星級飯店套房,不僅配有獨立衛浴設備,地面也沒有高低落差,完全是無障礙設計。 房內一切設備也都是為長者設計的,像是冷暖氣、免治馬桶、溫度調節器等、而且在床邊或浴室都設有緊急鈴,有急事只要按鈴,24小時都有人緊急救援。進出皆使用感應卡,感應卡也與終端電腦的主機連線,如果長者有一天都足未出戶,管理中心馬上就會打電話並派人關切,每月定期也都有免費健康檢查。而為了讓更多熟年族群可以住進來,目前養生文化的入住資格,已經從初期設定的年滿70歲降低至60歲。

目前長庚養生文化村已經慢慢建立一套獨特的經營模式,而且也成為國內唯一有能力整合智慧型住宅、健康照護與醫療護理等資源的團隊,不僅逐漸吸引每月10多位常住長者與數10位試住者來入住,並吸引中國大陸等地的業者前來觀摩參訪。



◎ U-care科專計畫  產業鏈還有可發揮空間


「這塊領域,可以做的事還很多,希望大家一起來努力!」李陳菁淵表示,像是智慧型住宅、安全防護系統、遠距照護的軟硬體產業、休閒旅遊及交通服務等,還有很多可以發揮之處,但人力與人才的不足是個隱憂。他也建議,政府與民間一起往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長庚養生文化村近期也參與了經濟部的「U-care科專計畫」,成果相當豐碩,透過數位化與智慧化的健康照護資訊管理系統,可以讓長者入住之後,享有更完善的照顧;若發生任何異常狀況時,也可發揮即時通報與緊急救援的功能。未來長庚養生文化村也不排除採取會員制度,並在台灣各地、甚至海外再設立其他據點,讓會員可以隨季節或心情易地居住,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儘管長庚養生文化村也必須面臨「公益」與「營利」的兩難,還必須克服傳統必須與子女同住才是孝順的刻板觀念、以及父母靠子女的經濟援助一旦中斷時必須退租等阻力,但他也相信,未來大家將會逐漸接受這種模式,這塊市場也會逐漸成熟,等他準備退休之際,他將會像大家一樣,是個幸福的熟年一族。

 
     
     
 
 
   
 
 
 
 
 
 
 
 
     

220期 •2009年10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