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務快訊

破解美國「關稅迷宮」 掌握三道原產地關卡

您是否已準備好,讓貨物順利通過美國海關的「關稅迷宮」?

面對美國嚴格的原產地認定規定,出口商務必謹慎掌握原料來源與生產製程,才能避免遭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或商務部(DOC)補徵稅款、罰款或扣押貨物。

欲深入了解更多美國關稅與原產地實務策略,請詳見 ▶【貿易知識庫】5月號貿易雜誌https://lihi.cc/xhTTm

5月號《貿易雜誌》「法律放大鏡」專文指出,美國原產地認定就像三道關卡:

第一關:完全當地生產──商品從原料至成品生產,僅在一國內完成。

第二關:特定商品規則──依CBP既有案例,特定品項按專屬標準認定。

第三關:實質轉型──產品在名稱、特性或用途上須有顯著變化,方符合要求。

CBP 嚴查含外國原料的產品有沒有「變身成功」(實質轉型),若不符,將面臨補徵反傾銷稅、平衡稅,甚至適用301/232條款;DOC 也可對「偷渡」行為展開反規避調查。

要聰明過關,專家建議您:

  1. 盤點大作戰:把原料、製程、紀錄全都妥善紀錄。
  2. 通報有理:提前向 CBP 申請原產地預審。
  3. 追蹤不手軟:定期回頭檢視產銷鏈,別讓任何環節偷跑。

 

更多關稅戰報導,詳見《貿易雜誌》、《貿易知識庫》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