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為導向: 和諧、團結、創意

名譽理事長 李棟樑

  過去六十年來,許多貿易先進點點滴滴為公會做了很多事,讓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在這段時間打下良好的基礎,不管是協助業者與政府單位溝通,或廠商之間的協調,最重要的是,創造了貿易業的前景與商機。

  我參加過不少社會團體,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社團,不僅是因為我在民國八十六年至九十二年間擔任過兩屆的理事長,更因為這個團隊非常優秀,協調促成許多便利會員廠商的服務。例如民國八十七年,在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的指導下,公會成立「出進口廠商聯合服務中心」,整合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工業局、標準檢驗局、財政部關稅總局等15個經貿主管機關,提供貿易業者單一窗口諮詢服務,協助中小型貿易商,在通關、檢驗、檢疫、稅務、貿易實務上,進行一些必須跟各部會協調的工作內容。

  另外,因為過去貿易商彼此之間,在協調溝通上比較薄弱,因此我在任內就透過由公會會員組成的29個行業與專案研究小組每兩個月召開一次的「小組召集人聯誼座談會」,提供彼此溝通協調、商機切磋的平台,同時邀請政府首長蒞會就經貿政策與業者代表進行面對面溝通。

  台灣加入世貿組織(WTO)之後,全球化效應加劇,貿易業更應當扮演積極的角色。過去貿易商做的只是仲介服務,未來應該提供更多面向的加值服務,例如協助客戶產品設計、驗貨、理貨、驗收等,提升業者本身的附加價值。不只如此,貿易商還應該結合中小企業做品牌,建立自己的產品形象。由於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是綜合性公會,加入公會的業者來自各種行業,因此,站在協助者的立場,公會應該依行業別把分類釐清,譬如食品業、成衣業、製藥業等各行業遭遇的問題與需求就有所不同,透過舉辦行業別研討會,扮演好協助貿易廠商轉型的角色。

  在公會服務期間,我一直強調「和諧、團結、創意」。「和諧」就是透過舉辦活動,把所有會員聚集在一起,凝聚大家的共識,更進一步變成生活的夥伴、事業的夥伴、經貿的夥伴,共同創造社會的繁榮。「團結」就是有事大家一起做,我時常勉勵會務同仁,要有「走到最前頭,做到最後頭」的真誠,不但要服務會員,還要服務同仁以及同仁的家屬。「創意」就是在未來無國界的時代下,貿易商要多想想,「什麼樣的服務是別人不能做,而我能做的」,這就是創意。

  期許公會未來能繼續朝「和諧、團結、創意」的方向努力,因為「團結」就有力量,「和諧」就有共識,繼續扮演業界與政府之間的橋樑,積極協助會員與國際接軌。公會所有的工作同仁,包括理監事的團隊,都能和業界變成是工作的共同體、社會的共同體、經貿的共同體,共同創造更繁榮的社會,這也是公會責無旁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