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進軍生物科技產業,當然要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東西,而紅樟芝正是台灣特有的國寶級產物。從 1993 年前栽培靈芝開始,偉翔生技就全心投入紅樟芝的栽培,一直到 2002 年正式宣布栽培成功,一路走來,除了對生技產業的堅持,更多了一份為台灣生技產業盡心盡力的責任感。 |
撰文/
任中龍
|
走進位於南港科學園區的偉翔生技,辦公室雖然不像一般的生技公司般氣派,但卻讓人感到異常的溫馨,「也許偉翔生技專精的不是那麼高深的科技,我們想做的只是把事情做得更好,讓民眾可以得到更好的健康保障!」還不到 40 歲的執行長藍蒼洲守護著父親交給他的事業,希望慢慢將之發揚光大,讓紅樟芝成為台灣另一項最具代表性的特產。 |
|
「為了這些原料,父親想破頭,才在友人建議下試著把這些原料進行提煉濃縮,很奇怪,每次到了第三天凌晨,黴菌就會出現在蒸餾桶內,整整兩天的努力就毀於一旦。」從小就在工廠幫忙的藍蒼洲還記得,大家想盡辦法就是無法突破,後來才在家傳的中醫古書集中,發現紅樟芝的妙用。 有了這個依據,嘗試將紅樟芝加到靈芝萃取過程,果然一試成功,也創造出第一批的產品;沒想到知名度慢慢打開後,開始有人大量收購紅樟芝,讓原本是山中常見的植物被大量囤積,藍蒼洲說,一開始野生樟芝一斤才 4,000 元,但是現在 一兩 的樟芝卻要價 7,000 元,價格變動之大令人咋舌。 為了不讓不肖盤商剝削,藍蒼洲的父親決定自力更生,自己研究如何栽培養植樟芝,但是周遭親朋好友不斷提醒,要種植樟芝不是那麼容易,小心因此而傾家蕩產;但父親不為所動,除了找來藥理、真菌、種植等專家外,還特地把藍蒼洲送到日本就讀日本東京農業大學生化系,就是希望他能學到更科學化的理論,進一步提出對樟芝更科學化的研究。 「我記得父親跟我這麼說,做代工很辛苦,你如果能把生化念好,利用科學化實驗證明東西的好壞,讓人吃得更有安全感,這就是屬於自己的東西,別人絕對搶不走。」於是已經大學畢業的藍蒼洲,又重新去念日本東京農業大學生化系,也因此學到了一輩子享用不盡的寶藏。 |
|
當時,他並不以此為滿足,栽培成功之後才是挑戰的開始,為了讓食用安全無虞,更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針對栽培成功的樟芝進行遺傳毒、急性毒、慢性毒等確認,確定沒有安全疑慮之後,才在 2001 年正式對外宣佈,偉翔生技已經成功栽培出紅樟芝。 然後在 2002 年又進一步完成 DNA 定序鑑定,與野生樟芝相似度超過 99.7% ,是最接近野生樟芝的人工栽培樟芝子實體,這時似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栽培成功之後,通路在哪裡呢?」藍蒼洲必須面對這個難題,於是他一家一家的拜訪,讓大家知道樟芝的好處,起初只有一些小廠下單,偉翔生技也沒有急在一時,慢慢從代工然後轉成 OEM 為主,終於在 2003 年,正式取得日本厚生省准許輸入樟芝子實體的證明,並在東京成立公司,踏出拓展海外市場的第一步,成為第一個將紅樟芝外銷到國外的公司。 「要拿到日本的輸入許可絕對沒想像中容易,即使我是留日的,也費了一番工夫才能得到日本人的認同。」為了拿到這個證明,藍蒼洲從研究下手,證明紅樟芝不僅三帖類有效成分是靈芝的 10 倍,而且具有賀爾蒙前驅物的特質,服用之後可以調整生理機能,讓體內循環達到平衡,自然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除了日本之外,美國也是偉翔生技發展重鎮,銷售量甚至還超過日本,經過一番努力,偉翔生技也在 2006 年取得美國 FDA 准許輸入證明,整體營業額從 2004 年的 4 、 5,000 萬,一直成長到去年的突破億元,藍蒼洲有信心,可以把台灣的樟芝帶向國際舞台,為台灣在國際生技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
|
根據日本食品化學新聞調查分析, 2005 年台灣樟芝市場規模約 15 億新台幣,這幾年將可達到百億元,國際市場甚至突破千億台幣的規模,這顯示樟芝非常有機會代表台灣登上國際生技舞台,而藍蒼洲也已經做好準備,有計畫拓展原料產能,因應即將到來的市場需求。 「這是父親留給我的寶藏,這是我必須背負的責任,此外,紅樟芝是台灣特有的寶貝,既然我有這個能力,拓展紅樟芝的使命感就更重了!」藍蒼洲認為,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像台灣一樣可以出產紅樟芝,所以台灣應該更有機會成為這個產業的龍頭。 身為紅樟芝的重要生產者,他希望未來能訂下更嚴謹的制度,像是紅樟芝的定義、檢驗標準值、正確的分級等,有了更完善的制度,才能讓這個產業走得更遠、更久。 他也不打算在中國大陸上市,最主要是看好兩岸開放觀光之後,樟芝會像成名已久的台灣茶葉一樣,成為最受歡迎的伴手禮。所以他也打算積極與觀光業合作,讓樟芝成為活絡兩岸經濟的活棋,觀光業者也能從中分得紅樟芝的經濟效益。 而除了繼續專研紅樟芝的科學研究,藍蒼洲還打算發揮生化專長,推出一系列的發酵製品。「很多東西經過發酵,價值就翻了好幾倍,這正好也是偉翔生技的一個優勢。 藍蒼洲以黃豆為例,一般黃豆只要幾十塊,但是變成黃豆卵磷脂、或是異黃酮,身價就大不相同。」他打算應用在茶葉發酵上,如果能製造出一個讓人喝了能放鬆的茶,這可又是另一個等待發光的璞玉。 |
|
|
![]() |
||
![]() |
||
![]() |
||
200期 •2008年2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