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化衝擊,外在環境變化日趨激烈,傳統貿易商莫不積極轉型,以迎接未來更艱鉅的挑戰。而「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未來的貿易人才除了應具備「語言力」,還須具備 「證照力」、「行銷力」、「溝通力」,才能夠符合業者眼中所需的貿易新人才,並能夠真正地脫穎而出
。 |
人才為企業之本!」根據 104 人力銀行發布的「誰是職場不倒翁?最具競爭力的職務分析報告」指出,近年工作機會以「業務貿易」的需求最大,可見國內廠商對於「業務貿易」的工作需求持續走高;而連續 3 年舉辦的「國際貿易大會考」,也吸引上萬名考生報名參加,顯示國內貿易人才的需求孔急。 面對全球環境的快速變化,貿易業者近年已遭受不小衝擊,目前貿易產業已經走向「大者恆大」與「去中間化」的趨勢。面對此一轉變,貿易業者當如何因應,貿易人才又當如何自我調整,以符合市場需求呢? |
|
國內大型專業貿易商,因財力雄厚,所以能整合產業的上、中、下游,或發展垂直或水平分工關係,逐漸朝提供多元加值服務的方向發展,並致力於產銷整合。相形之下,中、小型貿易廠商由於缺乏規模經濟與通路優勢,搶占市場不易,業者面臨比以往更為艱困的挑戰。 對中、小型貿易商而言,雖具有信用良好、產品具獨特性、客戶關係管理能力佳、薄利多銷、價格及付款條件富彈性等利基,但面對全球化競爭,經營卻日益困難。國內貿易廠商「零實績」廠商比率,已由 2001 年的 46.7% ,增加至 2005 年 64.1% ,可見整體景氣之低迷、競爭壓力之大,中、小型貿易商經營之困難,可見一斑。 |
|
貿易商本身如果沒有不可取代的優勢,便容易被客戶與供應商給淘汰。因此「整合」的能力很重要!目前國內進出口商有九成以上為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小,習慣單打獨鬥,很難在國際上與國際大廠競爭,因此讓貿易商納入國際供應鏈體系,並創造其價值,已是未來趨勢。 「藥燉排骨」是貿易通路商崇越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郭智輝經常舉的例子。一碗本來只賣 25 元的蘿蔔排骨湯,拿掉了蘿蔔,成本降低了 5 元,再加入 5 元中藥材,就成了「藥燉排骨」,一碗就可以賣到 50 元。從 25 元至 50 元,正是因為創新,帶來的附加價值之提升。 所以貿易商必須體認到,目前貿易業不再只是「資訊的提供者」而已,而必須明確定位,自己的主力產品與服務為何,並透過專業組織與人才,累積的經驗與合作關係,讓自己的實力持續提升,才不至於在全球化的洪流中被淹沒。 除了貿易商必須有所轉變,貿易人才又該具備哪些專業能力,符合企業主的需求,不被市場所淘汰呢? |
|
貿易商在向外拓展全球市場時,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找到買主?泛台實業董事長暨執行長李錫山建議,這得靠整個團隊的持續努力,包括與當地的外貿與商會等機構,保持密切聯繫與合作,投入成本蒐集全球的商情資訊,並積極參與各地的國際性展覽,持續累積當地人脈,透過口碑行銷與介紹。 「只要有 10 個機會,就通通要去嘗試,那怕到頭來只有 2 個可用,也算值得!」他指出,「找對人很重要,有時候當地的 1 個人抵過 10 個人!」如今,泛台實業有不少老供應商與老客戶,就是在那個時期建立起來的。直到今日,這股精神仍然存在於泛台實業,公司員工來自各種國籍與領域,而且每個月都會有多名員工出國參展拓銷。 |
|
身處在擋不住的全球化浪潮中,想在未來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貿易人更需要具備全方位的新能力。 對一位貿易人來說,「語言力」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通常英語的基本聽、說、讀、寫能力是必要條件,一般貿易公司會要求通過多益測驗( TOEIC )或全民英檢等公認的英語檢測合格,尤其是負責海外業務、報關,或主管秘書等職務,要求的標準會更為嚴格。某些公司的員工如果通過多益測驗超過 800 分,每月還可領一份技能加給。 此外,日語能力也相當重要,尤其是在日系管理的公司裡,或來往客戶以日商為主的貿易商,更要求具備日語能力。根據統計,國內需要精通日文的工作占 5% ,但真正精通日文的求職者,卻只有 1% ,造成日文人才的就業市場供需不平衡。因此若能以日文為求職工具,每個人平均有 4 、 5 個工作機會可供選擇。 建台豐這家日商貿易公司,也相當注重員工的日語能力。公司內部除了日籍主管之外,已有高達七成以上的員工,都能使用相當流利的日語。公司也提供各種學習外語的管道與補助,協助員工在語言能力上,繼續加強與增進,對語文學習的補助費用,公司會加以鼓勵與支持。崇越科技全體員工皆具備基本的日語溝通能力,對某些業務屬性的職等,更要求須通過日語檢定 2 級或 1 級合格。 ◎證照力 「證照力」代表的是專業知識與技術能力,目前最具公信力的貿易類證照是由國內三大進出口公會合辦的「國際貿易大會考」,從 2006 年開始舉辦,今年已經是第 3 屆考試,去年還增加了「貿易經營師」證照考試。此外,行政院勞委會去年也開辦了「國貿業務技術士檢定」,並參考美日等先進國家作法,同步編訂貿易業務技術士乙級與丙級規範,該項國家級的檢定也可供作參考。 廠商指出,這兩項檢定考試都代表著貿易人才的專業能力,透過這項全國性的國貿大會考,代表考生對於國貿法規與實務運作,已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可做為貿易業選聘人員的參考指標。 以崇越科技為例,由於內部頒以獎懲辦法要求員工須通過檢試,因此有 105 人報考第一屆「國貿大會考」,合格人數高達 94 人,合格率高達 94% ,平均成績也高達 81.35 分(遠高於全國合格率 40% 與平均分數 50 分),其中還有一人榮列全國第 2 名,員工涵括了進出口部、聯合採購中心、營運管理部、及各單位秘書及儲訓人員,後來更擴及業務人員及新進人員,甚至是幕僚人員,目前公司內部已有四分之一員工通過該項大會考。 就拿最基本的談判與簽約為例,崇越科技營運管理部經理李漢洲指出,如果第一線的業務人員,對相關的法規、關稅、運送等基本條件並無概念,在談判時就可能會簽下對本身較為不利的交易條件,所以公司要求 150 名業務人員及秘書都須通過該項大會考,目前通過率已達 9 成。 ◎行銷力 「行銷力」在現今全球市場上更是不可或缺,畢竟,「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貿易人才必須熟悉當地的市場及相關政策,並磨練本身國際行銷的能力。 根據 104 獵才顧問中心的分析,目前行銷人才的職缺數,相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2.6 倍之多。 104 獵才顧問中心副總經理晉麗明認為,台商在全球面對的是全面競爭的機會與挑戰,在跨國集團強塑品牌行銷的效應帶動下,具備品牌、行銷的台灣人才,將是幫助台商在全球各地站穩陣腳的最佳武器。 為了因應全球化的高效率時代,晉用「即戰力」的員工也是企業用人的趨勢,用人時錙銖必較,有如將士用兵,無不期望新人上任後,能縮短適應期間,盡快上到戰場的最前線,發揮職場戰鬥力。企業通常認為新進員工平均 8.8 週就該發揮所長,不僅對企業有實質幫助,也節省了人事訓練成本,迅速為企業帶來效益,更能藉此培養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共創雙贏局面。 104 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也認為,未來的職場將會特別強調「專業力」及「銷售能力」,因此無論身處哪個產業,只要能成為「專業力」與「銷售力」一把抓的「顧問型業務」,必定是職場不倒翁。 ◎溝通力 在「溝通力」方面,由於現今的貿易業務相當強調團隊合作,「 team work 」(團隊合作)模式早已取代過往的「 individual 」(一夫當關),因此溝通協調能力相形重要。根據 1111 人力銀行調查,高達八成五的企業在招募新人時,首重「溝通能力」,尤其以「業務/貿易」職務最為需要。若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縱使擁有再多的技能也難有好的團隊表現,效率自然無法提升。 「溝通力是正確的表達、文雅的表達與順暢( smooth )的表達!」李漢洲指出,對內部,貿易人才必須承上啟下,能夠瞭解主管的要求,並適當轉達給部屬,對外部,尤其是業務人才,不只需要瞭解自家的產品,更需要主動瞭解客戶的需求,讓需求與供應之間能夠達成平衡,讓供應商與客戶之間能夠達成交易。 貿易商目前最亟需的是以業務類工作為主,無論是針對設備或材料供應廠商、或針對下游的採購廠商客戶,都需要進行雙向銷售或採購的交流,首要條件就是必須溝通能力,才能扮演好居中協調的角色。因此,溝通力往往與情緒管理( EQ )息息相關,他建議「在溝通的這個過程中,必須具備:解碼→編碼→表達的能力!」 |
|
一般來說,貿易商比較需要的是「客戶導向」與「成果導向」的業務人員,肯吃苦耐勞,並勇於接受挑戰,「會講話不見得會溝通。」即使口才不是很好,也可以再來訓練,公司也會針對非專業科系畢業的新人,安排緊密的專業課程訓練,讓他們盡快進入狀況。 近來許多人資主管皆發現,來應徵的新一代人才,穩定性不夠,因此「人格特質往往比學歷更重要!」近來不少公司在徵才時,相當重視職能測驗、邏輯測驗與實際面談等部分,因為從面對面的談話中,可以瞭解員工的個性與成長歷程,看看適不適合公司的文化。「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再提升,但個性卻很難改。」 在晉用人才方面,通常人資主管最希望求職者具備積極性、抗壓性、獨立自主等人格特質。在職能方面,企業主及人資主管則偏好責任感、主動積極、以及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 1111 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吳睿穎建議,想在職場上脫穎而出,擊敗眾多求職者,成為萬中選一的佼佼者,「知識為基礎、技能是門檻、態度則是最大的職場競爭力!」 「態度」( Attitude )可說是決定一個人在職場上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因此,職場上 K + S 的理論(專業知識 knowledge 與技能 skill ),近來已轉換成為( K+S )× A 程式,成為人資市場的主流,也就是「知識」加上「技能」括弧乘以「態度」次方。 根據 1111 人力銀行調查,超過六成的人資主管最重視 A ,也就是求職者的「態度」;其次為技能,佔三成。只有不到 3% 的人資主管將專業知識列為求職時最大考量。 而在中、高階經理人方面,根據 104 獵才顧問中心的分析,人才本身的專業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企業希望經理人能精通兩種以上語言的優勢、具有跨領域的協調能力、能夠擴展國際視野以及培養創新思考的習慣。因此,中、高階經理人除了固守本業、加強專業之外,更需要提升國際化能力,才能真正成為企業願以高薪禮聘的經理人。 |
|
針對中、高階主管也提供 MBA 與 EMBA 的長期進修計畫,只要申請通過,公司皆給予公假時間與學費上的補助,目前公司員工具有碩士學位者已有三成;並有 15 位高階主管攻讀 EMBA ,已有 8 位取得學位,公司等於以每人補助 50 萬元,讓每個人在上班之餘,還多修了個學位。透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提升幹部的向心力,也能夠為公司留住人才。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而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才!面對全球化市場的艱鉅挑戰,貿易商莫不積極吸引與留住人才;而想投身貿易產業,闖一片天空的人才,也必須加強本身的語言力、證照力、溝通力、行銷力等各種能力,才能夠符合業者眼中所需的貿易新人才,並能夠真正脫穎而出,一展長才 。 |
![]() |
||
![]() |
||
![]() |
||
203期 •2008年5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