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越科技是全台灣第一家通過 ISO 9001 檢驗認證、也是第一家上市的貿易通路商,靠的是不斷的創新與發展。董事長暨執行長郭智輝表示,「高科技是無法回頭的創新企業!」台灣不能再賺「勞力財」,應該要賺的是「智力財」,從「 made in Taiwan 」轉型到「 design in Taiwan 」! |
崇越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郭智輝把兩隻手併在一起,圍成一個圈,十根手指頭往上揚,做出一個「捧」的手勢。「這是企業經營之道,也是人生經營、婚姻經營之道!」他形容說,你不能掐住它,也不能不管它,唯有捧著它,才能走得遠! |
|
憑著一股衝勁與幹勁,加上老闆提攜,郭智輝反而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從業務員做起,學到的東西反而多,從下訂單、算單價、決定賣價、負責進倉、自己打電報向日本訂貨,都要自己來,當上老闆以後,反而沒有時間去插手管到這類的細微瑣事。由於經常要向日本訂貨,日文不強的他,就逼著自己再學日文, 2 年之後,他已經可以與日本人溝通,當時會講日文的年輕人並不多,這項專長日後也成為他的優勢。 他回憶說,從民國 65 年至 70 年這段歲月,等於是一場再教育訓練,他經常有機會穿梭於大街小巷,接觸到大客戶及家庭式工廠,也把他從初生之犢歷練到成熟足以依靠的棟樑型人物。「在我月薪還只有 6,000 元時,就曾幫公司創下 100 萬元的業績,是公司第二個突破業績的人!」 |
|
|
|
以前的他經常對著員工拍桌子,同時破口大罵,把員工罵得狗血淋頭,他也曾在開會場合,拍完桌子後氣得走掉,留下一群錯愕的同仁。而他著名的「射飛標」更是一絕!他會把員工交給他的報告,射出辦公室外,當沉甸甸的報告「碰」的一聲落地時,報告也隨著被丟出去的速度散落一地;他還會對著門外喊著,「把寫報告的×××找來,我要親自教訓一番!」 不過,郭智輝自有不同的解釋:「從事高科技行業,每分每秒都是戰鬥狀態,只有邊打邊教!」尤其,「半導體客戶一向要求細膩與快速,要細膩就快不了,要快速就會粗糙,這是兩相矛盾的觀點。」但既然服務的是半體導廠商,就只能盡全力做到符合他們的需求,不然就等著被淘汰!「我從來都是對事不對人,罵人時絕不涉及人身攻擊,這是基本原則!」 但崇尚老式帶人風格的郭智輝,如今也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做法,「現在的 E 世代有自己的生涯規劃,做不下去就不想ㄍ一ㄥ了,寫給我的感謝卡片上,經常有『樹大就要分枝』這些話!」現在他已經看開了,反而認為員工來來去去是自然法則。最大的轉捩點是,之前為了拚上櫃,員工與老闆都在苦撐,他要求的特別嚴格,有些人受不了走了,有些人還是留下來。最後總算上櫃,很多留在崗位上的人,尤其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員工,拿完股票就走人,帶給他很大的衝擊。 郭智輝說,以前他是用情感綁人,要求員工一起奮鬥,現在則是不走都不行。如今公司實施新制度,只要考績在全公司最後 5% 的人就要被淘汰,為的是要迎接下一波更嚴苛的挑戰,不願意向上提升的員工,只得離開!只要公司的獲利不斷提升,並提供給員工更好的工作環境,「就算員工把我恨得牙癢癢,他們也會願意繼續留下來服務!」 。 |
|
「 MBA 學的是專業技巧, EMBA 學的是運籌帷幄!」他認為,當整個公司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同事之間也會見賢思齊,產生再學習的動力。因此崇越公司內部也會組織小組讀書會,鼓勵員工進修,只要達到一定職等以上,考上國立大學的 EMBA ,公司將全額補助,考上私立大學的 EMBA 則補助一半,平均下來,公司每年花在每位員工身上的學習費用約為 2 至 3 萬,每年的教育訓練費用約數百萬。 同時,公司還設計一本「學習護照」,要求員工進行專業類、管理類及通識類課程的在職進修,員工可以到大專院校修課,或選修公司特別外聘講 師 教授的課程,公司的人事升遷,則視「學習護照」修了多少學分而定。他認為,只要這些上過課的主管,能少做一個錯誤的決策,或多做一個正確的決定,這些投資就值得了。 |
|
郭智輝認為,以往透過貿易立國,靠的是國與國之間的資源互換;如今,台灣在半導體、光電、太陽能、 LED 照明、甚至精緻農業、生技製藥(特別是漢方製藥)等方面,皆扮演重要角色,未來更應該把握這類優勢,繼續創新。 台灣不能再賺「勞力財」,應該要賺的是「智力財」,從「 made in Taiwan 」轉型到「 design in Taiwan 」,絕對不能再走回頭路了! |
![]() |
||
![]() |
||
![]() |
||
203期 •2008年5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