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法斯今年7月所發表的2009《世界貿易信用風險手冊》看來,有不少國家的信用評等被下修,遭列入負面觀察名單者也不少。新興亞洲成長率持續下探,多國政府以擴張性財政及貨幣政策來挽救;北美區則因擴張性政策失效,失業率攀升,經濟成長率呈現緩慢下滑;歐洲則深受金融風暴影響,受創甚深,經濟表現欲振乏力。 |
整理/ 許慈倩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從美國燃起星星之火,隨即延燒到全球主要經濟市場,包括日本、西歐和美國都呈現哀鴻遍野的景象。和美國同位於暴風圈的英國和西班牙,受到房產泡沫以及家庭過度舉債所累,而受創甚深。連同未受此類因素影響的國家也遭遇巨大衝擊,例如義大利就因信心崩盤而令原本疲軟的經濟更為無力;而墨西哥和葡萄牙則因在經濟上過度依賴美國和西班牙而相繼被波及;即便遠在南非、俄羅斯和中歐國家的企業,也無法倖免於難……。 2008年全球經濟表現無疑是悲慘的一年,至於2009年,我們可以有樂觀的理由嗎?從科法斯發表的2009《世界貿易信用風險手冊》看來,有不少國家的評等被下修但未降級,遭列入負面觀察名單者也不在少數。 在全球景氣持續探底的2009年,科法斯認為:因市場需求減少加上信貸枯竭兩者相互作用而形成惡性循環,唯有恢復信心才能打破經濟頹勢。因此,我們需要正確地認識此次危機,既不低估其規模程度,也不無謂誇大其影響。 因此,本文特別摘錄科法斯2009《世界貿易信用風險手冊》中有關亞洲、歐洲、美洲三大洲重要國家的貿易風險評估,除了闡明對全球國家風險的預期觀點,也期使經濟參與者能夠因為意識到風險,而做出適當的因應之道,並能安度此次金融危機。 |
|
一、貿易冷清。首當其衝的是出口分別高達GDP165%和156%的新加坡與香港。同屬開放型經濟體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菲律賓在2008年因就業前景惡化、海外勞工僑匯減少和不斷加劇的通貨膨脹,導致消費(主要經濟引擎)不振。2009年,由於油價回落且預期農產品豐收,通膨將緩解。但出口將持續下滑,對經濟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斯里蘭卡可能因人權問題而被取消對歐盟市場的優惠輸入權,這將導致出口受挫。除北部和東部重建項目外,其他投資都停滯。唯服務業(電信、港口、金融服務)依然有活力;但旅遊業則受累於政治動亂,產值不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 |
|
美國在2008年第一季的財政刺激計畫主要對象為家庭,此一政策方向和活躍的出口,將惡化的經濟頹勢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但住宅投資持續下滑,導致房價下跌,造成待售屋存量激增。下半年,房地產及金融資產價格下跌致使財富驟減、失業率攀升及抵押貸款、汽車和消費信貸枯竭,使得家庭信心降至歷史新低。儘管7月開始實行反通膨措施,但美國家庭已背負高達可支配收入133%的債務,因此不得不削減消費(占GDP70%)。國家風險評級去年3月下調至A2。2009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0%,新政府推行的刺激措施也只能緩和衰退程度,「救市計畫」將擴大公共部門赤字。 加拿大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經濟略有下滑,這一趨勢在2009年初還將繼續,國家評等從A1評級被列入負面觀察名單。但由於加國金融系統嚴格監管,且未出現嚴重過剩的存量水準,住宅投資雖略有下滑,但不若美國的慘況,唯對西部大城的住宅投資下滑顯著。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程度稍低)的製造業與美國經濟密切相關,建築和汽車業儘管有著原物料價格下滑和加幣貶值的利多,仍易受衝擊。而西部各省,特別是亞伯達省,因原物料跌價使其嚴重受創。家庭消費將保持較強勁的態勢,且實際工資繼續成長,失業率雖上升但仍處於歷史較低水準。公部門財政良好,公共支出強勁,將繼續成為穩定經濟的一大支柱。經濟成長在年底前可望溫和回升。 |
|
所幸當下各國財政已大有起色,推估此次拉美表現會更具韌性。包括智利、巴西、墨西哥、秘魯、阿根廷等國,都有數十至上百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尤其此次政府部門高度動員,在新興國家算是創舉。但諸如巴西和阿根廷的公共債務頗為可觀,限制了實施財政刺激方案的空間。 智利的A2評級被列入負面觀察,該國經濟形勢及企業付款行為預計會因國際經濟環境影響而惡化。墨西哥是A4評級,原因是美國經濟衰退對其經濟和對外收支帳戶造成負面影響,同時私營企業的困境加深以及付款行為的惡化,都使得墨西哥的評等受影響。而巴西雖因經濟成長放緩、對外付款風險重現、部分當地企業付款表現轉差,但因其力抗國際金融衝擊的能力而保住A4評級。哥倫比亞因成長緩慢、經常帳戶和財政雙赤字、付款表現輕度惡化等問題,停留在A4評級。秘魯則保持在B,在危機中仍保持令人滿意的經濟與財政狀況。 |
|
受限於對市場信心不足,信貸緊縮,加上優先減少債務的大趨勢,使得消費力道疲軟無力,預估年底前經濟難有起色。公共部門的投資成為唯一的經濟支柱,但寬鬆的經濟政策只能緩衝經濟衰退。 西班牙和冰島是風險評級下調幅度最大的國家:西班牙主要是因為房地產泡沫化,目前是A2負面觀察;冰島則受挫於銀行系統崩潰,導致消費和投資下滑,而下調至A3。兩國的經濟成長衰退均達2%以上。 英國和愛爾蘭均被降級至A2。英國因日趨脆弱的金融系統與房地產泡沫破裂,壓制了國內需求;愛爾蘭的經濟則延續2008年的頹勢,繼續下滑,所有和經濟成長有關的因素均不見起色。 葡萄牙、義大利和希臘均被列入A2負面觀察名單。葡國主要貿易夥伴如西班牙(占海外銷售的30%)的需求減緩令出口大為受挫;義大利企業付款表現不佳,並受制於低利潤,情勢可謂每況愈下;希臘則因歐元升值,海外出口需求減少以及國際貿易下滑而使得出口(旅遊和商業海運)備受打擊。 丹麥、法國、德國和比利時都是A1負面觀察。它們都從2008年就陷入經濟衰退,且以丹麥最早,不過,受益於海事貿易及石油和天然氣的銷售表現,出口維持成長;法國則因遭遇歐洲整體經濟衰退(歐盟占海外銷售65%)使得出口裹足不前,加上進口疲軟,投資緩速,前景難以樂觀;德國則因出口和投資這兩大成長引擎陷入泥淖,導致經濟衰退;比利時因出口減少,投資減速,家庭消費持續低迷,生產成本卻顯著增加(高於歐元區平均水準)而嚴重影響其經濟競爭力。 |
|
|
|
例外的是,哈薩克外部金融狀況良好,遭受的衝擊較輕;而烏茲別克由於經濟體系相對封閉,可能逃過一劫,並繼續從高金價以及銷往俄羅斯天然氣價格的哄抬中獲益。 俄羅斯為B評級負面觀察,原因是企業很難承受原物料價格跌落的衝擊和信貸緊縮。2008年秋開始的盧布貶值、股指下挫以及銀行同業市場停滯,令背負沉重外幣債務的企業雪上加霜。而隨著避險情緒推升,種種不利局面很可能繼續影響企業的發展。近十年來最主要的經濟驅動力——家庭消費,也將出現大幅下降。 |
![]() |
||
![]() |
||
![]() |
||
219期 •2009年9月1日出刊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