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0/ Feb. 2018
回首頁

特別企劃虛實整合的「全通路零售」來了商業4.0時代  決勝大數據

從亞馬遜、沃爾瑪,到屈臣氏、全家便利商店,都正在打破電商與實體通路的二分法,透過物聯網、行動科技取得數據,更有效的滿足消費者,這場「新零售」革命,正全面席捲你我的生活,也宣告「商業4.0」時代的來臨。
◎撰文/商周編輯顧問採訪組 圖片提供/商周圖庫

市場一年逾20兆美元的零售產業,已經來到關鍵轉折點。20年前,電商的出現把零售業切分為線上(online)與線下(offline)兩塊相互競爭的市場;20年來,電商平台加速顛覆傳統商業世界的面貌:在零售業,虛擬通路嚴重侵蝕實體通路市場,讓中國大潤發願以折價24%,拱手賣給阿里巴巴集團,美國梅西百貨(Macy's)去年關閉近一成門市;在金融業,Fintech(金融科技)讓韓國花旗銀行決定關閉80%的實體分行;在旅館業,萬豪國際集團出手購併喜達屋(Starwood),打造全球最大酒店集團,以對抗每天吃掉超過25萬間房的Airbnb。

傳統業種不轉型,就淘汰!從超市、銀行、旅館到賣玩具的樂高,無一倖免。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早已宣判:未來將不再有電子商務,只有「新零售」。而新零售所定義的「商業4.0」,正逐步接管全世界!

從商業1.0到4.0 進化為「全通路零售」

商業服務演進歷程

傳統商業模式,從過去以人為媒介的銷售管道(商業1.0),進化到建立物流及實體商店的銷售系統,再導入品牌及服務的行銷觀念(商業2.0)。在網路電商出現後,人們不用出門也能消費,客製化成為可能,同時拉動了金流與物流的再升級,造成線上與線下的激烈競爭(商業3.0)。如今商業4.0,則演化到新的境界,線上線下由分而合,更加入大數據技術,商品與服務由客製化走向個人化、也更即時。而消費者的一舉一動,則將成為大數據的關鍵因子。

商業4.0的內涵,是以消費者需求為起點的客製化生產與銷售的C2B(Consumer to Business)模式,C2B這個概念是2010年由馬雲在集團內部提出。當時人在阿里總部會議現場的盧希鵬教授,在《C2B 逆商業時代》一書中解釋,C2B中的2=to,在這裡強調的是「參與」的意思。透過消費者需求探索、驅動、購買,再整合商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個人化訂製商品或服務的商業模式。而這,就是馬雲在2016年所說的「新零售」,由來自消費者端的大數據分析,決定生產內容和數量。

盧希鵬進一步解釋:當大數據、物聯網與自動化生產技術成熟、整合並交融,過去,工廠大量標準化生產後,才決定銷售與通路怎麼做的模式已然離去;未來,以消費者需求為起點,反過來決定個人化生產與銷售該如何達成的模式,才是新王道。

此外,傳統B2C商業模式少樣多量,生產端的思維是以彈性化生產與無庫存生產為目標;但到了商業4.0的世代,C2B商業模式改以「多樣少量」、「個性化行銷」和「價值感」為主旋律。在這樣全然的變革下,我們的商業服務思維都必須同步革新。

而新零售的目標則是做到「全通路」(Omni-channel),指的是消費者根本不用理會通路在哪裡,對Online(線上)還是Offline(線下)根本沒有意識。盧希鵬舉例,未來你只要直接跟Siri人工智能助理說,「幫我買咖啡,外送。」Siri就會分析關於你的大數據,然後投你所好,自動幫你完成後續的購物流程。你根本不需要去分辨,這是線上消費還是實體購物,也不需要思考通路在哪個地方,這就是商業4.0的新境界。

虛實整合大趨勢 龍頭企業紛紛動起來

正式提出全通路策略的,正是亞洲的零售業龍頭—日本7-ELEVEn母公司Seven &i Holdings Co.。《物流致勝》一書指出,在Seven &i Holdings的全通路定義中,「賣場」已不只是店面,而是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進行購買行為的平台。

過去,電商的搶食,讓傳統實體零售業者無力招架,如今「新零售」時代,卻凸顯出實體零售業者的優勢。這是因為,蒐集消費者在實體店面的行為數據,將帶來重大價值。

以美國實體零售龍頭沃爾瑪為例,十多年來面對亞馬遜的進擊,屢敗屢戰。但這兩年,沃爾瑪一口氣購併5家電商公司及物流新創公司,更採用店倉合一模式,讓實體店面也成為電商的「出貨倉」,使消費者在線上下單後,可自行到線下的4,600家門市取貨,反將亞馬遜一軍。這招策略,讓它的電商業務比前一年大大增加54%。

過去,實體店家在評估投入虛擬通路時,最擔心自己人打自己人的「自蝕效應」,這已經不是考量重點,現在不僅要去做,而且要把網路與實體之間的界線模糊掉,只圍繞客戶去做設想,這樣一來,企業轉型的腳步也愈跨愈大。

例如,美國化工業龍頭拜耳,原本向全球賣農藥,現在轉型為提供全套式解決方案的農夫顧問;Google一腳跨入服飾業,與Levi's合作推智慧衣,為的是蒐集身體的大數據;中國家電大廠海爾,跨入C2B製造,從代工冰箱到客製化烘衣機與空調,客製化家電的銷量,一年內成長6倍。這些都顯示,全球大企業都看到了新零售的趨勢和商機,並採取了重大轉型行動。

運用大數據 做陳列、預測購物

亞馬遜於2015年收購雲服務公司Amiato,以提升其分析能力,此外,還開了全球首家無人超市Amazon Go。

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蔦屋書店,十多年前就開始經營會員積分制度,現在掌握約全日本一半人口的會員大數據。在蔦屋書店裡,你看到家居設計雜誌旁邊,就擺了一台咖啡機、一台果汁機則和料理書一起陳列在書架上,這些都是大數據沉澱的結果。

亞馬遜電商服務全球約莫20億買家與超過200萬供應商,它在2015年收購雲服務公司Amiato,讓分析能力再進化,它還開起了全球首家無人超市Amazon Go。現在,它能透過數據分析出最佳配送途徑與倉儲分布,還申請一項「預測式購物」專利,根據消費者購物喜好提前將商品送往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在消費者下單後,以最快速度配送到家。它的個人化推薦系統,將非熱門商品的銷售量,從20%提升到36%。

《物流致勝》作者角井亮一點出,亞馬遜就是透過物流體系達到對貨物的價格支配力,形成價格吸引人流、人流吸引商流,再回過頭支配價格的正向循環。

屈臣氏》以大數據打造出7種店型

屈臣氏仰賴大數據打造7種分眾店型,讓營收創下近五年新高。

傳統零售商面對電商的大戰,近兩年,全台店鋪零售業績整體呈現停滯甚至衰退的勢態,但屈臣氏不只繼續擴店,營收甚至創下近五年新高,背後就是靠著一套大數據的全新戰法。

一般零售業者傳統做法,是憑公司的假設去設計店面風格;但屈臣氏從2010年開始透過分眾化的店型改革打造店面,依據跨店面的消費數據,用其超過500萬會員與25,000項商品,長年累積下來的大數據資料庫,藉此區隔不同客群,從中找出對消費者有吸引力的共通點,作為改造的依據。

「不是自己決定我要哪些店型,而是回歸顧客,由不同的客人與環境,來決定要提供什麼服務。」台灣屈臣氏總經理弋順蘭說。

目前屈臣氏區隔出目的消費型、遊客型、學校型、高價住宅、價值取向型住宅、商業區型、車站商場型等7種店型。內部陳列依不同店型,累計設計出約1,500種貨架陳列方式。以遊客店型為例,過去景氣好時,這能讓門市人員更快發現陸客已經開始注意台灣製造的面膜;當景氣轉變,商品當月銷售量走跌二到三成,它能比同業早2到3個月發現危機,進而開始因應調整,它們可以在一週內先完成貨量調整與店型布局,降低庫存風險,然後在一個月內完成包含進撤櫃等所有細節調整。

全家超商》利用會員集點做分眾行銷

全家便利商店於2016年將點數貼紙行銷改為App虛擬點數,以重新建立會員制度,新會員制推出1年半內,吸引逾420萬名會員。

2016年4月,全家做出了一件業界首見的大動作:取消做了十幾年的點數貼紙行銷,全面改成App虛擬點數,並砍掉累積10年的190萬會員,重新建立會員制度。2017年7月,推出App預售商品,可分批、跨店取貨,打破以往只能單店取貨的慣例。

這是全家在為蒐集數據做準備,因為過去沒有消費者的真實情報,使得後面的市場分析和預測都只是假設。於是,他們決定取消貼紙,全面改成「一元贈一點」,新會員制推出1年半內,就吸引了超過420萬名會員,高於原訂的300萬目標。消費者的集點參與率不降反升,而且每一點都可以追蹤成效,更有助於行銷的操作。

例如,全家根據會員數據,區分常買咖啡和不常買咖啡的族群,從而推播不同的促銷訊息,對不常來買的顧客祭出第二杯半價優惠、常買的顧客則用其他搭售。這檔活動只花了60萬元行銷費用,卻在4個月內創造出1.5億元營收,淨利提升3,000萬元。

多通路不等於全通路 關鍵在數據整合

關於「全通路零售」,有一點一定要釐清,那就是,雖然已有不少品牌同時擁有店面、網站或App作為銷售管道,但這還只是「多通路」,之間可能各行其事,互不相通。然而,「全通路」的重點是,各通路彼此並非獨立運行,而是讓不同通路間進行會員資料的共享、客戶消費訊息的傳遞連結、會員在不同通路上的行為分析情報等,做到這樣的緊密整合,方為所謂的全通路。

鴻海科技集團富盈數據執行長陳顯立指出,新零售的關鍵在於「縮短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的距離」,讓消費者更快、更即時做出消費判斷,採取消費行為。這背後包括了會員管理系統、消費者行為數據、線上線下通路及廣告等,都必須同步進行虛實整合。

但另一方面,以店頭通路為主的Nike,卻大刀闊斧放掉多數實體通路,計畫把經銷商從3萬多家降到只剩40家,好讓物流更順,並反向從直營門市中獲得大數據,來決定後續的生產內容,打造出消費者真正要的商品。

虛擬與實體的相互靠攏聚合,從客戶體驗活動和網路行為所取得的數據,彼此連結互動,開啟從商品設計、生產,到行銷及配送的一連串變革,已經是大勢所趨。未來,以客戶為中心的商業4.0時代,將帶動更多企業轉型變革,我們且拭目以待。

《 延伸閱讀 》
其他精采內容下載本期網路版PDF網路版PDF僅提供部分單元文章,欲閱讀全文歡迎訂閱《貿易雜誌》
  • 從代工到自有品牌建築本業再創新 鐵碳企業開闢經營新局
  • 勞資和諧 共創雙贏勞基法修正案有問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