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8/ Oct. 2018
回首頁

總論篇五大觀察 預見CPTPP未來在保護主義下 看見自由的曙光

力抗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浪潮,「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最快可望於2019年上半年生效上路,為全球自由貿易打下一劑強心針。究竟CPTPP與美國掀起的貿易保護主義,彼此之間將如何拉扯,後續全球經貿將向左走向保守,或持續向右走向開放,是台商必須關注的重要趨勢。
◎撰文/劉麗惠  圖片提供/美聯社、路透社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可望於明年上半年生效上路,為全球自由貿易帶來新契機。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高舉保護主義的大旗, 以及於今年7月正式開打的「美中貿易戰」,種種趨勢似乎對全球區域經濟自由化帶來衝擊。不過經濟自由向來是普世價值,因此在逐漸蔓延開的「逆全球化」浪潮中,前身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he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於2018年3月正式簽署,預估最快2019年上半年可望正式生效,為全球化自由經濟點燃一株新火花。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主導推動的區域貿易協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RTA),是美國勢力重返亞洲的重要戰略,一直以來都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相互抗衡。然而,川普總統在2017年甫上任後旋即宣布退出TPP,原以為將宣告TPP走入歷史,沒想到在日本的斡旋號召下,反以CPTPP為名完成簽署。然而CPTPP與TPP有何不同?對全球經貿又將帶來什麼影響?接下來透過5個面向進行深入觀察。

觀察1》美國回歸?短期無望

回顧當年TPP的成立過程,美國為了擴大陣容,軟硬兼施地找來日本當盟友加入陣營。當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國際競爭壓力為由,加速推動第三次「開國策略」,為此力抗國內強大的反對聲浪。最後,日本正式於2013年宣布加入TPP。

當美國宣布退出TPP後,反而變成安倍晉三急欲將美國拉回陣營,因此由日本主導的CPTPP,後續許多決策性決定與市場承諾事項,都以美國終將回歸為前提,保有接納未來美國重新加入TPP的架構。

具體而言,CPTPP與TPP的實質內容大致雷同,但暫時凍結不實施22項原依美國要求而納入的條文。不實施的內容涵蓋部分「投資人及地主國爭端解決機制」、「智慧財產權保護」、以及「政府採購」等議題。另外,CPTPP的11個成員國原本的市場開放承諾,都保持與美國仍在TPP時相同。

就美國立場來看,儘管川普總統一度在推特(Twitter)發文表示:如果獲得「更好的交易條件」,不排除重返TPP,但也很快又變臉說不喜歡這個協定。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觀察指出,川普總統多次強調不參加大型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堅持實施雙邊主義,在其任內參加CPTPP的機會非常渺茫。

惟至下一屆總統大選時,如果CPTPP運作順暢,甚至開放新會員談判,則美國重返CPTPP這件事可能會再度回到大選議題。然而以CPTPP可能生效的時間點2019年上半年來看,CPTPP對美國的吸引力恐怕相當有限。

儘管川普總統的態度看起來並未軟化,但CPTPP的11個成員國仍然持續懷抱希望。今年9月13日的一場地區性世界經濟論壇(WEF)上,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仍提出CPTPP對於美國民眾與農業都有很大的好處,鼓勵美國重返協定。

美國總統川普一上任就宣布退出由前總統歐巴馬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影響全球自由經濟的發展。

觀察2》全球觀注 會員國可望攀升

相較於TPP會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球比重高達37%,由澳洲、汶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以及越南等11個國家所組成的CPTPP,影響力較小。不過,這11個成員國的GDP也高達10.2兆美元、占全球GDP比重13.3%;貿易總值約4.7兆美元,占全球14.5%;會員人口規模將近5億,占全球7%,即使美國缺席,仍是一個大型的區域經濟整合。

再加上未來CPTPP在最終完成降稅後,絕大多數的貨品免關稅,服務業除了維持必要的監管措施外,也儘可能相互擴大開放政府採購市場,並將環境、勞工、政府控制事業、透明化與反貪腐、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納入協定。從GDP占比、人口數與開放程度來看,CPTPP對全球經貿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除此之外,包括泰國、韓國、印尼、菲律賓、台灣在內的亞洲國家,以及中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甚至是脫歐的英國都在評估是否加入CPTPP。未來一旦有更多國家加入,也將進一步擴大CPTPP的影響力。其中,泰國有鑑於該國與越南、馬來西亞在電子、海鮮與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升溫,已經決定在明年即提出加入CPTPP的申請。

根據路透社報導,泰國副總理頌吉(Somkid Jatusripitak)曾經表示,「這是一項重要議題,如果沒有其他問題,我們希望在今年之內加入。」另外,英國國際貿易部長福克斯(Liam Fox)在先前向英國中小企業聯盟(FSB)演說時,也表示將諮詢社會大眾意見,尋求加入CPTPP的共識。

韓國也於2018年6月15日召開「對外經濟部長會議」,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接著又於2018年7月召開「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專家論壇」,邀集該國產官學研各界專家學者,謹慎研議加入CPTPP的必要性。由此顯示,就算美國沒有決定重返,未來CPTPP極可能持續吸納其他成員國,來壯大CPTPP的全球GDP占比。

目前,我國也正積極爭取加入CPTPP。行政院院長賴清德已指示各部會機關,從各層面著手進行加入CPTPP的準備,並積極對外爭取現有CPTPP成員國的支持。目前除了就總體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面向進行評估之外,經濟部相關部會也正籌劃具體影響評估報告,力求能搭上這艘經貿大船。

泰國因與越南、馬來西亞在電子、海鮮與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升溫,已決定於明年申請加入CPTPP。

觀察3》生效運行仍有變數

區域經濟協定從完成簽署到生效,通常需要經年累月的時間,因此為使CPTPP儘速生效,11個會員國特別做出彈性安排。徐遵慈指出,此前TPP的規範是在協定簽署後,需要6個會員國完成國內批准程序,且這6個國家須占所有會員國GDP的85%以上,協定才正式生效。不過CPTPP僅要求6國以上完成國內批准程序,即可以對這些國家生效,這個條款可避免因單一國家程序延宕而拖累大局。

截至2018年8月底止,包括墨西哥、日本、新加坡都已完成國內批准程序。另外,秘魯外貿觀光部長Rogers Valencia接受外媒訪問時也表示,秘魯可望於2018年底前完成CPTPP國內法定程序。只要再增加2個國家完成相關程序,CPTPP就可進入實際運作階段。

不過,徐遵慈分析,目前包括越南、馬來西亞、加拿大、紐西蘭、澳洲等國家,國內社會對CPTPP的重要性都傳出雜音,這些國家是否能迅速達成社會共識,仍有待觀察。因此,也有國外智庫、專家研判估計,CPTPP最快要到2019年初,才可能生效。

CPTPP只要求達到6國以上完成國內批准程序即可生效,目前已有3國完成相關程序,秘魯也可望於2018年底前通過國內批准。

觀察4》加速其他經貿協定的完成

事實上,CPTPP的簽署與快速生效,對於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自由化路線,帶來了催化效果。尤其向來被拿來與TPP相提並論的RCEP,也可能因此加速談判腳步。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指出,因RCEP是由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等東協10國,邀請與東協簽有自由貿易協定的日本、中國大陸、韓國、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等6個國家參與。這16個會員國占全球GDP比重達31%,對全球經貿影響甚大,不過由於印度、中國大陸對於關稅、非關稅等議題採取高標準的原規持保守的態度,因此RCEP自2013年開始談判以來,屢屢陷入膠著,原訂於2015年完成的協議,至今仍未完成談判。

然而,隨著CPTPP簽署與即將生效,儘管美國已經宣布退出,但仍不排除重返的可能性,再加上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各種因素都將驅使中國大陸在內的RCEP會員國,更想加速推動RCEP的談判進程。2018年7月,RCEP完成第22回合談判,成員國共同宣示將於今年底前完成實質性談判,不過各成員國對於何謂「實質」目前仍無共識,其中最為關鍵的貨品及服務貿易市場進入,尚在磋商之中。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徐遵慈認為CPTPP與其他區域貿易機制間的競合關係,如RCEP或「亞太經濟合作」(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接下來將推動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都可能會對CPTPP的未來發展投下變數。

觀察5》自由經濟仍插旗全球

從美國重返CPTPP的消極態度,及美中貿易大戰愈演愈烈,顯見川普總統以「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路線沒有改變。自從2018年開始的貿易保護主義煙硝瀰漫,致使延燒20多年的區域經濟談判略微降溫,未來世界經貿是否會往左走向貿易保護主義路線,或是自由經濟路線仍將持續盛行,備受全球矚目。

在貿易保護主義的面向上,目前以美中貿易大戰最受關注。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指出,2018年7月,中國大陸與美國展開經濟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貿易戰。先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依照《301調查》結果,於7月6日向中國大陸輸往美國818項、相當於3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進口關稅;中國大陸商務部馬上進行反制措施,對美國大豆農產品、汽車、水產產品等商品,課徵對等的懲罰性進口關稅25%。對此,美國也加大力度,後續課徵關稅的金額增加到500億美元,川普總統甚至決定向中國大陸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進口關稅。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包括美國與中國大陸在內的國家所掀起的貿易戰爭,將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成長率在未來一年半之內下降0.5%,這對於高度依存中美貿易的台資企業而言,將有不小的影響。

不過,深入觀察美國與世界各國間的貿易走勢,儘管中美戰火激烈,但這並不代表未來保護主義的浪潮,會持續席捲全球。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認為,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逆差每年高達3千多億美元,美國啟動關稅保護措施,只是要把不公平的現象消除,並沒有要把世界經貿引導到保護主義的一端。

誠然,觀察美國與其他國家在貿易談判上的互動,川普總統顯然只想針對美國對外的既有貿易協定,進行重新談判與協商。像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的重新談判即將完成,已有25年歷史的NAFTA預計將在修訂後繼續走下去,這也正如同川普總統對於重返CPTPP的態度,先考慮重談再說。

自1990年代後期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解體以來,自由經濟發展如日中天,世界各國包括單邊與多邊在內的貿易協議簽訂數量不斷增加,期間雖然偶有貿易保護主義的聲音與舉措,但絲毫抵擋不了自由貿易浪潮。

如今,由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所掀起的貿易保護主義路線,雖然可能導致逆全球化的現象發生。不過從中國大陸、日本等經貿大國,一再強調自由經濟主義的可貴,以及東協10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紛紛加速推動經濟自由化,再加上CPTPP的簽署與即將生效,從這些種種現象來看,「自由經濟」仍是多數國家未來發展經濟的主要路線。高度仰賴出口貿易的台灣,勢必也得持續追求自由經濟,才能維持經濟成長動能。

《 延伸閱讀 》
  • 不只省錢更能賺錢未來10年 創新營收就靠AI
  • 我們賣的不只是產品 是價值!價值行銷 引發消費者共鳴
其他精采內容下載本期網路版PDF網路版PDF僅提供部分單元文章,欲閱讀全文歡迎訂閱《貿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