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32/ Feb. 2019
回首頁

總論篇2019《IEAT調查報告》公布掌握五大時代變遷 勇於迎接轉型挑戰

2019年全球經貿依舊詭譎多變,再加上數位轉型之必要,台灣企業必須就經貿轉移與數位變革的雙重挑戰,找到因應的最佳策略方程式。對此,2019《IEAT調查報告》以五大時代典範變遷的脈絡,以及美中貿易戰的演進與變局,描繪出未來時代的具體輪廓,作為企業迎向未來,邁向轉型升級的起始點。
◎撰文/劉麗惠 圖片提供/法新社、Shutterstock
英國脫歐、美中貿易戰、南海衝突,國際間頻繁的政治角力,導致全球經濟局勢更顯混沌不明。

美中貿易戰、英國脫歐、南海衝突、各國升息政策等經濟黑天鵝與灰犀牛,導致全球經濟發展陷入高度的混沌不明中,再加上「數位經濟」議題持續延燒,對商業經營帶來劇烈變革,也凸顯台商必須宏觀全球經貿發展走勢,同時也得積極利用資通訊科技,推動一場加速度的數位轉型戰略。

為協助台商走向國際並掌握數位經濟浪潮,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精心執行的「2019全球重要暨新興市場貿易環境與發展潛力調查」(後簡稱2019《IEAT調查報告》),以「數位+貿易整合」為主題,提供涵蓋全球經貿趨勢、全球市場排名與發現、企業數位轉型的豐富內容,為企業在全球經貿新局中,找到整合運用數位與貿易資源的成功方程式,期能協助更多台商開創新契機,提升台灣貿易競爭力。

世界正進入VUCA時代

2019《IEAT調查報告》計畫主持人呂鴻德表示,公會自1947年成立以來,72年不斷追求創新,引領台灣貿易業者找到迎向未來的新方向,2008年有鑒於金融海嘯對全球經貿帶來變革,開始執行《IEAT調查報告》,協助貿易商掌握趨勢、挖掘創新策略。

2019年,世界正式進入「多變(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複雜(Complex)與混沌不明(Ambiguous)」的「VUCA」時代,因此2019《IEAT調查報告》先提出五大時代典範變遷的看法,描繪出未來世界樣貌,讓台灣政府與企業迎向未來,都有清楚脈絡可依循。

典範變遷1》從「重覆」到「顛覆」

「在無限創新時代,若不自我顛覆,就只能等著被別人顛覆。」呂鴻德指出,科技改變世界的速度、規模與影響程度驚人,不管是阿里巴巴顛覆零售業、Uber顛覆出租車業、微信顛覆通信產業、特斯拉顛覆汽車業、蘋果顛覆手機業、Netflix顛覆電視產業,都顯示出企業已從「『穩定』是典範」移轉到「『持續變化』才是常態」的環境,意味著企業必須不斷自我變革、創新顛覆。

典範變遷2》從「定格」到「破格」

隨著科技不斷演進,世界轉變的速度愈來愈快,因此企業必須脫離固有思維框架,轉而以破格思考突圍。呂鴻德舉例,早年蘋果的「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創新精神,帶領蘋果開創新局;之後又有IBM從硬體製造商轉型為雲端服務商,成功突圍;一度競爭力弱化的微軟,近十年也以雲端智慧之姿成功轉型,這些國際案例都凸顯出:「破格思考」,是企業成功挑戰未來的關鍵。

典範變遷3》從「漸進」到「躍進」

呂鴻德進一步指出,Alphabet執行長Larry Page說:「人性都喜歡做不會失敗的事情,但一次一小步改進的模式,已經式微,現在只有跳躍式進步,才會成功。」因漸進式的改善,強調的是改變現在,很容易讓企業失去自覺,也會讓企業陷入「溫水煮青蛙」的險境中。面對這個以10倍數突變的時代,企業要勇敢躍進,才能以創意跳脫窠臼。

阿里巴巴以電商顛覆零售產業,顯示當代企業已經從「追求穩定」移轉到「持續變化」的狀態。

典範變遷4》從「已來」到「未來」

「從『已來』到『未來』,現在你不活在未來,未來你必然要活在過去。」呂鴻德引述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的話指出,到了當今數據時代,雲端運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帶來的即時化、智慧化、普惠化、開放化、加速化,將對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跳躍。是以企業應具備前瞻視野,思未來、謀未來,提早5年想、提前10年做,以「預應思維」取代「因應思維」,企業才能維持競爭優勢,永續經營。

典範變遷5》從「連接」到「聯結」

「未來的時代不是『連接』的時代,而是『聯結』的時代。」呂鴻德強調,「連接」是點對點的單向互動,「聯結」是點線面的多面互動,所以台灣從政府到產業界都應該思考,處在這個數位時代,台灣與全世界聯結了沒?自己啟動跨界整合思維了沒?唯有確定驅動「聯結力」後,企業才能創造「供應鏈」,進一步完成「關係鏈」。

掌握美中貿易戰的演進與衝擊

大變遷時代對企業帶來多重考驗的同時,全球各大研究機構與媒體對2019年的看法,也普遍傾向悲觀。高盛集團表示:「2019年將是全球經濟成長疲軟的一年」、國際貨幣基金(IMF)認為:「2019年是全球貿易摩擦不斷的一年」、經濟學人提到:「2019年是暗流多且不平靜的一年」、金融時報報導:「2019年是灰犀牛與黑天鵝交疊共振的一年」。

綜合各大研究機構看法,2019《IEAT調查報告》分析,今年全球經貿動盪劇烈,最大關鍵因素絕對是「美中貿易戰」的持續延燒。在這不平靜的一年,台灣必須掌握美中貿易大戰的前因後果與後續發展可能性,才能找出具體因應之道,讓企業在充滿不確定、高度不穩定的2019年,走得平坦順遂,甚至跳躍翻轉。而針對美中貿易戰,呂鴻德以「遏止崛起論」,提出美中貿易戰發生的三大起因。

起因1》60%紅線陷阱

自1984年美國登上世界第一經濟體後,當世界上有其他國家的GDP達到美國GDP的60%,美國就會打壓遏制這一個快速崛起的競爭對手,藉此繼續維護美元霸權、主導多邊規則,獲取最大經濟利益。過去,蘇聯、日本都一度超越60%紅線,因此受到遏制,而中國大陸2015年的GDP達到美國的63%,成為美中貿易戰的起因之一。

呂鴻德分析,美國在貿易戰中擅長以其絕對優勢的國際地位與科技水準,採取多維打擊方式,進行經濟制裁與技術封鎖,確保美國國家利益最大化。

起因2》修昔底德陷阱

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新書《注定一戰》提到的「修昔底德陷阱」概念,主要引用希臘古典史學家修昔底德闡述雅典與斯巴達的戰爭由來,論述當新霸權崛起導致權力平衡改變時,既有統治強權為了捍衛權力、維護既有地位,可能促使兩國走向戰爭。

如今的美中貿易戰就是如此。因此,美中貿易戰不僅只是貿易戰,更將是一場匯率戰,並且已升級為科技戰,未來更將走向主權保衛戰。呂鴻德說,未來誰會成為世界霸主,變化難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場戰局將對世界帶來很大衝擊。

美國全面防堵華為、中興等中國大陸企業,足見貿易戰火已延燒到科技領域。

起因3》科技超美陷阱

隨著中國大陸在5G、量子通訊領域超英趕美,甚至5G已居於領先,因此華為、中興通訊受美國調查與封殺,顯示美國為保住科技霸主地位,已將貿易戰升級為科技戰。由美國白宮在2017年發布的《國家安全策略報告》(NSS)、2018年發布的《國防策略報告》(NDS)與《中國經濟侵略策略報告》等,都顯示美國在經貿與科技領域,要對中國大陸採取更強硬的態度。

貿易戰對全球、美中與台灣
帶來的經濟衝擊

面對從2018年延燒至2019年的美中貿易戰,全球經濟景氣因此受到極大影響。貿易戰兩造美國與中國大陸,受到的衝擊更是不容小覷,而與美中有緊密貿易關係的台灣,當然也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行政院主計總處報告顯示,中國大陸GDP每降1.0%,台灣GDP就下滑0.29%;美國GDP每降1.0%,台灣GDP就下降0.07%;日本GDP每降1.0%,台灣GDP就降低0.04%。

呂鴻德分析,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參與率極高,高達67.6%,也就是在100項產品中,有將近68項有台灣的影子,凸顯台灣與全球貿易連動甚深,因此美中貿易戰導致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下滑,台灣也絕對不可能置身事外。

從2019《IEAT調查報告》的五大時代典範變遷,以及全球經貿競爭格局中,可發現當國與國經貿競爭更劇烈、科技以超倍數往前推進,今日世界轉動的速度快得令任何國家與產業都必須嚴肅以對,也凸顯貿易商一定要儘速開啟「數位+」的思維,才能迎接智慧時代的全球經貿挑戰。

《 延伸閱讀 》
  • 描繪全新台灣文字風景justfont打造新時代中文字型
  • 踏尋達爾文足跡 一探野生動物天堂世界最棒的小島─加拉巴哥
其他精采內容下載本期網路版PDF網路版PDF僅提供部分單元文章,欲閱讀全文歡迎訂閱《貿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