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41/ Oct. 2019
回首頁

MBA學堂鼓勵員工自我管理誰還在乎KPI?谷歌、微軟都看OKR

績效關乎企業存亡,過去常聽到企業領導高喊KPI,但績效導向的KPI重結果而非努力的過程,往往讓企業背離創立初衷。1999年英特爾前CEO提出OKR,要求設立具挑戰性目標,卻不連結績效評估,而將評鑑重點放在「員工是否有動力」。
◎撰文/楊迺仁 圖片提供/美聯社、Shutterstock

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作為許多企業衡量組織或員工個人工作表現的參考,已行之有年。如網站將「流量」視為KPI時,組織及員工個人自然就會設法開始無限地「製造流量」。

但在「製造流量」的過程中,員工彼此有可能會為了達到KPI所帶來的獎勵而發生內部衝突。員工也可能會為達到KPI的「量化目標」,而忽略與KPI相關的「質化內容」。如網站只考慮「流量大小」,卻沒有考慮「流量品質」,真正創造流量的網友,未必就是網站期待的關鍵客戶。

追求量化的KPI盲點

KPI原本的設計初衷,是希望用客觀量化數據(維持公平),配合獎勵制度激勵員工主動完成目標,但由於KPI是以「結果」作為績效考核目標,因此如果僅在考核中檢討「結果」,忽略達成目標的過程,主管就很可能看不出員工為什麼成功或失敗。

在KPI制之下,員工與主管往往因績效考核讓雙方的關係產生摩擦,更過分注重結果,忽略了反應企業精神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因為看不到過程,主管在考核時可能會忽略員工是否已盡力,進而導致主管與員工發生衝突。《別讓績效管理毀了你的團隊》作者譚拉. 錢德勒(Tamra Chandler)認為,以KPI為主的績效考核,常常會把焦點放在員工做錯了什麼,至於員工為什麼做錯(如是否為因為嘗試挑戰新事物),主管往往是不關心的。

加上KPI往往會與加薪、獎金相互連結,員工為取得好考績,自然會以不出錯為前提,而非不斷挑戰新事物。碰到任何困難,也不敢讓主管知道,主管也難以得知員工需要什麼協助,或是所交辦事務其實不適合員工。

也因為產生結果需要一段時間,因此檢討KPI的時機點,多半會用月、季、半年或1年為週期,主管很可能會來不及幫助員工改正行為,結果員工達不到KPI,此時可能只會怪罪主管沒有及時出手協助,也讓績效考核往往淪為部屬抱怨、主管討厭的例行公事。

從MBO演進到OKR

但如果不以獎懲、評鑑制度為重,組織又該如何督促員工完成目標?包括奇異(GE)、微軟(Microso)、IBM、Adobe、Google、領英(Linked In)、推特(Twitter)、荷蘭國際集團(ING)等跨國大型企業,自2015年起都陸續開始採用「目標與關鍵結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OKR),OKR是否有可能取代KPI,成為企業用來管理績效的指標,一時蔚為風潮。

事實上,OKR並非全新觀念,是由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1954年提出的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理論演變而來。MBO強調以團隊參與方式建立目標,並在時限內完成,且每個人需為自己的績效負責任,由於運作方式公開透明,員工若能自動自發,確實有助於提高員工對團隊的歸屬感。

但MBO也有目標難以量化的缺點,導致員工可能會不清楚如何達成目標。而且組織在執行目標管理時,只是在執行主管「自己」的目標,員工因此缺乏自動自發的動力,加上組織擺脫不掉使用KPI的習慣,仍然以1年為週期檢視目標,往往無法跟上市場變化。

前英特爾執行長安迪‧葛洛夫提出OKR理論,大幅改善企業文化,舉凡主管、員工都能朝著適當的方向進步。

因此,前英特爾執行長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在擔任英特爾執行長時,改良MBO模型,提出OKR理論,曾在英特爾工作過的矽谷創業投資家約翰.杜爾(John Doerr),便將OKR引進Google,由於Google的成功,吸引許多企業開始嘗試OKR。

OKR中的「O」是指目標(Objectives)、「KR」則是關鍵結果(Key esults),有別於KPI重視的是達成的「結果」,OKR則更加重視達成目標的「過程」,如為了幫助所有人了解最新目標是什麼,先是由團隊討論出一個OKR周期,可以是1個月、1個季度或1年,然後設定周期內幾個重要的大目標,讓大家知道「我們現在要做什麼?」接著把每個大目標量化為2∼4個定量的關鍵結果,讓成員了解「如何達成目標的要求」,然後在OKR周期結束後,根據關鍵結果的完成情況進行檢討。

由於在1個OKR周期後,團隊不僅要檢視自己是否達成目標,還得進一步探究實施結果背後的意義,當結果不如預期時,必須拆解原因,如目標過大、人力不足,或是需要更多時間執行等。如此一來,才能在下個周期中,找尋更多突破機會。

更重要的是,為避免部門各自為政,只顧自身利益,OKR不會與員工的現實利益掛鉤。換句話說,就算關鍵結果不如預期,員工也不會因此受到懲罰,也使得員工會比較願意在自行設定目標時,願意嘗試更高的挑戰。

所以OKR針對不同難度的大目標,要設定不同的失敗率。如Google會把大目標分為2類,其一是難度不高、必須達成的承諾型目標,如產品發布、招聘等,允許的失敗率是0;另外則是難度很高的挑戰型目標,允許40%的失敗率,但只要做到60%就算完成,如研發新功能、開發前沿技術等,讓員工沒有後顧之憂,放手去做。

因此落實OKR時,很重視員工的參與程度,如在KR確定的過程中,員工可根據自己的分析和掌握的資訊,自行列出達成目標的方法,並與上司或同事討論。在執行過程中,員工也可以根據情況變化,在確保目標不變的情況下對KR進行調整。

與其說OKR是一套定義和跟蹤目標及其完成情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不如用「溝通」的角度來看待OKR。因為OKR為能確保員工緊密合作,主管不能只是反覆傳遞一個理念(或命令),要求員工「使命必達」而已。

KPI仍有存在價值

但OKR的價值,並不在於取代KPI,因為KPI是「別人要我們做的事」,OKR則是「我們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是說,KPI與OKR其實並不衝突,只要不把OKR視為績效評估工具,一個組織內,可以同時實施這2套體系。

OKR之所以在執行過程中,評估結果和獎勵不能掛鉤,目的是希望提倡一種勇於創新和嘗試的精神,所以要願意接受失敗。若產業類型要求高度創新,而且沒有歷史數據可以參照,如Google身處的網際網路服務產業,就比較適合推動OKR,而非KPI。

但KPI可量化且更客觀,因此適用於工作內容重複性高,結果可以預測的情況,如生產線的產品良率、出貨速度等。所以企業應該將OKR用來作為與KPI相輔相成的管理工具,要理解工具的目的,而不只是一味模仿。

持續溝通是OKR的靈魂

從某種角度來說,OKR確實解決KPI的種種缺陷,如它與績效考核分離,員工的季度結果不與獎金掛鉤,能讓員工把注意力放在公司或團隊的整體目標上,而非急功近利,只考慮個人利益。同時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溝通,有效激發員工的積極性,KPI是讓主管考核員工,OKR則是讓員工管理自己,自己提醒自己工作做得怎麼樣,自己評分、回顧及改善,讓每個人都是「領導者」,也更加適合作為自主性高,不喜歡被人管的員工。

為達到目標與方向一致,從而讓公司可以進行考核,持續溝通是OKR的靈魂。傳統績效管理比較強調個人,現在更多的則強調團隊。

OKR不只是一個管理工具,更是一個溝通工具,老闆不能總想著考核員工,更應多加思考如何幫助員工,鼓勵部屬激發創新想法,主管和員工必須坦率溝通,互相支援,即時檢視成效,隨時修正。

但不管是OKR還是KPI,在實際應用,都不能以偏概全,畢竟工具沒有好壞之分,關鍵是看誰在使用,怎麼使用而已。如果主管與團隊「選擇關鍵結果的能力」不夠精確,沒辦法精準對應問題,就算再怎麼努力和投入OKR或KPI,都不會有太大的成果,甚至還會造成反效果。

在主管需具備的各種能力中,工作根本原因分析的系統化能力,絕對名列前茅。更重要的,經營者或管理高層是否願意放下身段,下放部分權力,用公開透明坦誠的態度與員工溝通,才能帶領公司真正掌握OKR,並融合KPI,完成企業管理文化的轉型。

《 延伸閱讀 》
  • 保護主義、製造活動萎縮、供應鏈移轉、新興科技全球製造業四大現象
  • 家中有位綠色醫生苔球植栽的療癒魔力
其他精采內容下載本期網路版PDF網路版PDF僅提供部分單元文章,欲閱讀全文歡迎訂閱《貿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