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講堂掌握三大現象 注入三大思維解析全球經貿新局 領台商找出新策略

世界政治與經濟局勢變化難測,企業經營也因此充滿挑戰,政治領域中,不管是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南韓總統文在寅的「世紀之握」、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都彰顯政治格局的詭譎多變;經貿領域中,中美貿易大戰山雨欲來可能引發貿易保護主義的同時,以日本為首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也即將上路,足見全球貿易走勢變化多端。
面對各種變局,台商唯有不斷追求轉型升級,才能走在時代之前,創造新競爭優勢,以因應全球政經的快速變異。有鑑於此,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國貿學苑甫開課的「第四屆將帥班」,特別規劃「八大模組」課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從企業領導者的內心開始,為其根本思維注入新的管理DNA。
第一模組「全球布局策略」與第二模組「全球經貿新局」的授課內容已於4月28日與5月12日完成,涵蓋產官學的多位重量級講師,無一不透過精采的演說,為學員在充滿變局的經貿競爭中,點燃迎向未來的明燈。
將帥班+將帥會 為企業注入嶄新思維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呈琮在開課典禮致詞時指出,台灣經濟以中小企業為主體,近年來面臨全球劇烈變革,許多企業都急迫追求轉型升級,因應各種挑戰。公會作為中小企業全球布局的重要推手,積極肩負起協助台商轉型升級的角色,以優質硬體環境並整合軟體資源,精心籌畫「將帥班」平台,集結產官學重量級大師擔任講師,至今舉辦四屆,已為超過百位企業領導人,注入創新創意的嶄新思維,日前更籌設「將帥會」,讓各界學員可更深入交流及獲得公會提供的資源,時時刻刻維持跟上時代變化的靈活應變能力。
將帥班顧問、也是「台灣管理學之父」的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許士軍指出,自己是華人第一個取得MBA畢業證書的人,MBA主要訓練「專業經理人」,談的是預算架構與營運績效,如今企業經營追求的是「創新升級、組織改造與不斷轉型升級」,這部分必須仰賴企業領導人的勇氣與決策,找出維繫企業與周遭夥伴的社會關係,所以為領導人籌設的「將帥班」,從經營者的高度出發,期能培養企業領導人兼具「身心靈」的創新思維模式,進而為企業開創嶄新未來。
同為將帥班顧問的統一集團前總裁林蒼生,則呼應許士軍的說法指出,MBA是訓練經營管理者的短期戰術,而「將帥班」則把構面拉大,從企業建立長期策略思維的角度,來培養具宏觀思維的企業領導人。這是將帥班之所以從「身心靈」出發的緣故,希望把學員從資本主義習以為常的「二元對立」競爭模式,拉回到身心靈平衡追求共贏互利的「一元平衡」世界。啟發企業領導人成為左腦、右腦都發達的經營者,讓企業不再只是一味追求賺錢,而是在獲利的同時,也能為世界帶來貢獻。
「知行創道」+「身心靈」 開啟新未來
承接許士軍與林蒼生的話,將帥班顧問呂鴻德指出,「MBA+CEO=EMBA」、「EMBA+身心靈=將帥班」。所謂的「身心靈」要兼具「真善美」,以此為出發點,「將帥班」透過跨產業、跨產官學,集結全台灣最優秀的產官學導師,目的是帶領大家看到未來世界經貿的局勢變化。
呂鴻德強調,「將帥班」以「知、行、創、道」四大中心思想規劃課程。「知」包含理論建構、知識汲取、新知孕育與邏輯優化;「行」就是智慧轉換、實作體驗、親歷感悟與標竿分享;「創」包含思維轉變、模式升級、變革再造與創新顛覆;「道」則指道法自然、正念順行、堅守正統與心法傳承。期望藉此提升企業領導者的「身、心、靈」,「身」的部分提供宏觀全球視野;「心」的部分則希望促進台灣企業優勢開創與價值整合;「靈」的部分則要建立企業領導人的正向思維。在首發的第一、二模組,講師先以強化「身」的部分為主,讓企業能夠與時俱進地與世界和諧脈動。
呂鴻德以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所言的:「記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頭看腳下。」作為借鏡,呼籲台商不能只埋首苦幹,而是應該試圖的掌握時代變化,是以「將帥班」透過八大課程模組的課程架構,引領企業領導人深入觀察世界變化,為企業經營下出正確判斷,進而做出符合時局的策略布局。



全球經貿變局的三大現象
聚焦全球發展策略,許士軍、前陸委會主委暨富美興集團副總裁夏立言、前行政院秘書長暨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前金管會主委暨新光金融控股公司副董事長李紀珠共4位講師,為學員鞭辟入裡地提出全球經貿發展的重要趨勢與現象觀察。
現象1》公司「統領」成為顯學
透視全球經貿變化長達50年的許士軍指出,因應全球經貿競爭格局的轉變,企業經營知識也不斷推陳出新,從早期「產、銷、人、發、財」的經營管理走到今日「公司統領」成為顯學,企業領導人必須掌握到,當「統領」取代「治理」,公司的「權」與「能」必須分開,其中「權力者」是經營者,擁有決定目標、價值與利益分配的權力;而「能力者」是經理人,在獲得權力者的責任交付時,必須充分取得權力者的授權,因為有權才有辦法做事,才能真正發揮能力為公司創造價值。
現象2》中美全球貿易角色互換
繼許士軍以「統領」思維點出企業經營的內部策略轉移後,夏立言則針對中美貿易戰深入剖析其對台灣帶來的衝擊。夏立言指出,當美國川普啟動前所未見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大陸習近平仍舊加快中國大陸自由開放的步伐,美國與中國大陸在全球化經濟的角色互換,將對台商帶來巨大的影響。
無論是崛起的中國,或是改變中的美國,兩國都是台灣最重要的外銷市場,當兩者角色互換並進行劇烈的經貿角力,加上兩岸關係的緊繃,未來台商除利用新南向政策與藉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採取更多符合台商利益的合縱連橫戰略,以爭取更多商業契機,也必須找出避險之道,減少海外布局之風險。
而魏啟林也就中美貿易新局,提出了精闢的預測。「企業領導人作為將帥,一定要懂得在各種局勢中找出問題點(Why),然後對其產生的衝擊提出戰略(How),最後具體提出戰術(What)。」魏啟林以此思維觀察美國稅改與保護主義對台灣帶來的衝擊,強調川普在全球造成貿易衝突,目標在解決美國經濟問題,並預期中國大陸將持續與美談判,可能提出每3年∼5年減少對美貿易順差的長期計畫,以及尊重美國智慧財產權。在此情勢下,台灣必須在中美談判發展中找到自己的策略與戰術,以降低衝擊。
前金管會副主委暨新光金融控股公司副董事長李紀珠則認為,全球貿易政策已從「世界是平的」自由貿易,轉向「保護主義」,這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帶來挑戰;其次,「美國製造」的再次啟動,對於信奉「雁行理論」與深處於全球供應鏈體系的台灣,同樣衝擊甚深;再者中國大陸經濟力與政治力的持續崛起,以及兩岸關係的轉變等,諸此種種變化都是未來台商全球布局,必須緊密關注的重點。


現象3》科技引爆的破壞創新
呂鴻德也從全球經貿現況與將帥班課程安排的角度談到,面對人工智慧(AI)、區塊鏈(Blockchain)、雲端(Cloud)、設計與文化(Design)、生態鏈(Eco-System)、金融科技(Fintech)的「ABCDEF」時代,即使企業打敗所有競爭對手,最後仍可能被時代所擊倒,面對時代劇變,企業若仍以舊時代的思維面對未來,必敗無疑。
李紀珠亦表示,AI、區塊鏈等破壞式科技創新,對各產業之企業都帶來廣泛的衝擊,並且進一步改變生態系的運作,台灣必須透視科技帶來的改變,乘著潮流,才能迎接智慧時代。
台商全球布局的三大新思維
從全球新局進一步探討台商布局全球的現況與思維,綜合將帥班顧問與講師的看法,著眼於市場的全球布局、掌握經貿變局,及科技帶來的破壞式創新等,都是台商迎向未來的關鍵思維。
思維1》著眼於市場的全球布局
前經濟部部長暨中原大學企管系講座教授施顏祥指出,過去台灣製造業以製造代工為主,全球布局往往只是被動跟隨客戶,前往海外設廠,談不上真正的全球布局。之後愈來愈多台商擺脫代工,才真正落實全球布局戰略,如巨大機械生產基地在台灣、中國大陸,組裝在荷蘭,並以「捷安特」在全球行銷,展現企業強大競爭力。
事實上,台灣許多中小企業也如巨大機械,在世界各地、各產業打下成功戰局。施顏祥舉例,無論是俄羅斯海參崴自創避震器品牌的台商,於澳大利亞最南邊島嶼塔斯馬尼亞島的台商養殖場,或是來到非洲史瓦濟蘭的南緯紡織,都展現出台灣中小企業的實力。
思維2》自創品牌與服務品牌
呼應施顏祥主動式全球布局戰略思維,巨大集團前執行長暨自転車新文化基金會會長羅祥安表示,早期巨大機械也是以代工為主,1981年開始從製造走向自創品牌,以「捷安特」品牌進行全球行銷體系,打造跨價值鏈的策略。不同於製造代工,跨價值鏈的經營模式複雜程度相當高,但是企業遇到問題時,因為可以在很多環節進行調整改善,所以在經貿不斷變革的洪流中,生存下來的機會也增加許多,形成巨大機械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至今捷安特在台灣、中國大陸銷售第一,在歐洲市場也名列全球前三大品牌。
成為全球「知名品牌」後,巨大機械進一步朝「服務品牌」邁進,藉由把台灣打造成為自行車島,友善台灣騎乘自行車的環境,成功發展自行車旅遊產業,同時也讓捷安特在創新產品時,可以深入消費者需求,讓產品更能優化使用者的騎乘體驗。
思維3》台商南向 掌握新趨勢
品牌戰略之外,加深南向布局也是未來台商因應全球經貿變革的重要手段。夏立言指出,很多人習慣說台商第一次南向布局失敗,事實上不然,只是當年西進中國大陸的台商很多,相對之下顯得台商南向偏弱。回顧過去幾十年,成功部署東南亞的成功企業也不在少數。
不過,夏立言說,不同於第一次南向,這一次台商新南向將面臨4個新現象。首先,中國大陸崛起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掠奪與政治影響力,成為台商南向的強勁對手;其次,東南亞經濟崛起,如印尼有20%中產階級,及五千萬人口買得起車與房,消費力強勁,意味著南向國家不再是生產基地,而是「市場」;再者,台商在東南亞市場的競爭對手是新的,包括中國大陸、韓國、日本、印度、澳洲、美國,相較於台商第一次南向,競爭對手多出許多;最後,台灣政府可給予台商的資源,相較於過去卻少了許多。
綜觀來看,不管是川普掀起的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兩岸緊繃的政治與經濟關係,或是創新科技對產業帶來的「破壞式創新」變革,都對台商經營帶來迥異於以往的挑戰,經營領導者必須從思維上蛻變創新,再落實於改變企業戰略,才能因應新時代的新競爭格局,穩步走在劇烈的世界變局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