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34/ Apr. 2019
回首頁

大陸觀察社群經濟╳電子商務的零售新格局中國大陸社群電商全面崛起

中國大陸電子商務走過20週年,正面臨「人、貨、場」的重構,近年「社群電商」以風起雲湧的態勢,快速改寫中國大陸電商勢力版圖,其驚人的成長速度,彷彿不斷向世人預告,它即將成為中國大陸電商邁向下個20年的第一道領航旗。
◎撰文/林丞閎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法新社
社群電商近年來以驚人的成長速度,快速改寫中國大陸電商勢力版圖。

去年7月, 擁有3 億使用者,成立僅3年的中國大陸社群電商平台「拼多多」,以市值直逼300億美元的姿態在納斯達克風光上市,揭起討論熱潮。上市4個月後,拼多多更因市值即將迎頭趕上電商巨頭「京東」,再次引發關注。

在中國大陸,不只有像拼多多這樣的電商快速竄起,自2013年開始,各類社群電商如貝店、雲集微店、小紅書、什麼值得買等具規模的新型態電商不斷出現,呈現爆發式成長。《2018中國社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預估,2020年中國大陸社群電商市場規模,將上看3兆人民幣,占整體網路零售額的三分之一。這些中國大陸社群電商是如何在短短幾年內以橫空出世之姿,挑戰傳統電商勢力版圖?它們又是如何運用不同操作模式,在網路流量紅利耗盡的「後電商時代」裡,成為絕地大反攻的「電商新物種」?

「去中心化+貨找人」 社群電商引領零售新變革

首先,透過中國大陸一位年輕媽媽賣檸檬的小故事,可以更快理解社群電商如何改變零售生態。

中國大陸社群電商平台「拼多多」快速竄起,去年7月以市值直逼300億美元的姿態在納斯達克風光上市。

陳英來自四川安岳縣,是個90後的年輕媽媽,平時熱衷經營微信公眾號,也時常和一幫為人母的好姊妹群聊,分享育兒大小事。某天,陳英發了一則自家阿姨檸檬收成訊息至微信群裡,幾個好姊妹看了黃橙橙的檸檬很是心動,便委託陳英訂購。幾次下來,陳英與阿姨建立起供貨、賣貨的分工關係,也漸漸在朋友圈打響了口碑。不久後,阿姨的檸檬被陳英引介進一個當地水果拼團微信群,開始將這些檸檬賣到更多、更遠的地方去……。

這種以「微信」等社群媒介做為場域的商業模式,是社群電商與傳統電商最大的差異之處。它是人類自古即存在的社群經濟網絡,與現代電子商務技術兩相結合的產物。近年傳統電商如淘寶、京東不斷遭遇流量紅利消失、品項過多導致顧客選擇成本提高,以及平台信任破滅等難解問題,「社群+電商」模式的橫空出世,正大大撼動以往傳統電商的穩固格局。McKinsey & Company諮詢報告指出:「1個忠誠用戶能替平台帶來20位新用戶。」好產品的使用經驗,加上親友間推薦而產生一傳十、十傳百的「社群裂變」效果,讓社群電商能獲得更準確、優質的流量與轉化率。用戶在哪,商機就在哪,此種用戶即通路的社群電商零售模式,展現出「去中心化」和「貨找人」兩大特色,突破了傳統電商無法克服的痛點。

傳統電商集結所有商品分類、買賣規則和流量分配,它統一控管網路商家的流量增長,並依靠廣告、品牌號召力和健全網站功能,建立用戶信任。用戶透過搜尋的方式在平台內尋找商品, 屬於「中心化、人找貨」的零售模式。而社群電商的商品則滲透進微信等各式社群平台中,經由身邊親友或他人推薦分享,轉化為消費行為。可以說,每個社群用戶都能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的銷售通路,是「去中心化、貨找人」的電商模式。

以購買牛仔褲為例,以往我們會打開電商網站,在搜索欄中輸入「牛仔褲」,接著從琳瑯滿目的搜尋結果裡,比較價格、店家服務和品質等資訊後,才決定購買。而現在,中國大陸消費者可能在午休時刷一下微信對話群,發現朋友推薦一條覺得很好穿的牛仔褲,便不假思索地按下購買連結,這就是社群電商所帶來的零售模式新變革。

重構「人、貨、場」 社群電商的三大主流模式

人( 顧客+ 賣家)、貨(商品)、場(通路)這個零售業亙古不變的3元素,在社群電商世界裡已被轉化成新的銷售情境,即是親朋好友間透過社群軟體、社群而產生購物行為的模式。這當中,因使用社群與銷售切入點不同,讓社群電商的「人、貨、場」面貌各有差異。目前中國大陸社群電商大致可分為「拼團」、「分銷」與「內容」這三大主流模式,且每種模式都有其特殊優勢,展現出社群電商的多變樣貌。

拼團模式》鼓勵親友團購 以量制價

以「人」為核心,加上社群媒介為場域的模式,是社群電商與傳統電商最大的差異之處。

拼團(台灣稱團購)是糾集多人對同件商品一起下單,達到以量制價,甚至C2M(客對廠)反向訂制的消費模式。它可說是首波撼動傳統電商的社群電商模式,而拼多多正是其中的領頭羊。

拼多多的成功,在於它利用中國大陸最為廣泛使用的社群平台—微信,做為分享拼團的管道。將那些只會用微信,卻幾乎沒網購經驗的用戶(多為長輩),以及三線城市以下的廣大農民、工人全囊括進來。拼多多讓這些被傳統電商排除在外的消費者,透過微信就能買到比線上平台、線下商店更便宜的商品。

一樣以購買牛仔褲為例,陝西咸陽李大哥在微信上收到好友發來的拼團訊息,寫著只要湊滿10件,即可用低於百元,購買到平常動輒破百的牛仔褲,超過20件還能讓工廠繡上客製化標誌。這對手頭不寬裕的李大哥來說相當具有吸引力,他立刻轉發給更多好友,希望能成功湊足件數。

分銷模式》好人緣也能帶來新商機

分銷模式則是結合S2B2C(供貨商→店主→顧客)與關鍵意見領袖KOL(Key Opinion Leader)的另一種社群零售模式。在微信成為中國大陸最普遍的社群媒介之際,線下的個人影響力也正在線上朋友圈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好人緣不但能讓人在線下廣受歡迎,更能在線上激發出銷售商機。

以貝店平台店主陳姐為例,貝店(S)開放供應鏈體系與店主們共享,並設立銷售佣金制度,激勵貝店店主陳姐(B)向親友們(C)分享銷售。原本陳姐在鄰里媽媽群裡就是位人緣極佳的意見領袖,她向媽媽們推薦一款在貝店供貨平台銷售的顯瘦牛仔褲,成功讓許多人掏錢購買,貝店因此賺進了流量與訂單,而陳姐也得到一筆貝店給予的銷售佣金,兩方皆大歡喜。

這種分銷模式與拼團模式在社群形態上存在著很大差異,貝店總經理顧榮曾形容拼多多的社群像一片草原,裡頭人人平等;而貝店則是用森林式社群,依靠每個小店主的好人緣影響他人, 壯大平台流量,因為「人群和人群是有差異的,中間可能長出來以意見領袖為核心的一片森林,所以我們叫做森林式社群電商。」

內容模式》經驗分享就是最好的行銷法

內容模式社群電商是以經營用戶原創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和專業生產內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來激起用戶的購物慾。

內容模式社群電商則是以經營用戶原創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和專業生產內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來激起用戶的購物慾,透過他人分享的文章,產生經濟效益。這就像是我們上網購物前,習慣先搜尋各大論壇網友的消費體驗、使用心得與評價,看這項產品口碑好不好,CP值高不高。或是其實沒有想買東西的念頭,但看到偶像在臉書分享一篇他使用某款耳機的心得文,便激起想跟他用同款耳機的購物慾望,進而前往他分享的網站下單購買。

小紅書與什麼值得買,正是此種內容模式的電商佼佼者。小紅書以女性用戶為主,可說是時尚達人們的心得文大本營,裡頭從美妝、穿搭、旅遊、娛樂,甚至是藝術評論等內容都有,特別深受大批95後年輕女性的喜愛,是中國大陸最大消費口碑類購物分享社區。而什麼值得買則是以3C、家電產品的使用心得為主,用戶會特別強調產品的性能實測、比較等專業面向。

例如,陳姐女兒小莉就是小紅書重度使用者,她尤其喜歡一位筆記作者KK的穿搭分享文。某天小莉看到KK展示一件牛仔褲穿搭,好看到令她立刻循著KK分享文附上的購物連結,滿心歡喜前往小紅書商城下單購買。小莉弟弟則是因為需要印表機,不斷在什麼值得買平台上來回搜索網友的使用心得。經過比較不同品牌間的性能、價格後,小莉弟弟最後鎖定了某款被評為「CP值爆表」的型號,並直接在什麼值得買商城裡買下了它。

上述這3種主流社群電商模式,以各異其趣的操作邏輯,讓電子商務得以從冰冷「搜索」,解凍至溫暖「推薦」的情境中。未來,隨著科技與社群經營模式不斷推陳出新,中國大陸社群電商會怎麼變?是否又會有更新、更酷的新零售方式產生?值得持續關注。

《 延伸閱讀 》
  • 藍色經濟╳行動產業 國家轉型湧現商機孟加拉的新藍海策略
  • 突破地心引力的極速移動上天vs.下海 個人化交通工具
其他精采內容下載本期網路版PDF網路版PDF僅提供部分單元文章,欲閱讀全文歡迎訂閱《貿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