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37/ Jul. 2019
回首頁

總論篇台灣政府與產業共謀突圍之道五大策略 完美抵抗貿易戰

美中貿易戰開打延伸到科技戰,此外,美國又可能隨時對中國大陸輸美3,250億美元商品,開徵25%關稅。愈來愈激烈的美中爭霸戰,對台灣經濟與產業的影響持續擴大,台灣從政府到產業界都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採取適當的因應策略,正面迎接這個前所未見的大挑戰。
◎撰文/劉麗惠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路透社、中央社
美中兩國協商狀況受到全球高度關注,美國對中國大陸最後一輪3,250億美元輸美商品一旦開徵,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影響。

近來在許多台商聚會或是產業論壇的場合,美中貿易戰始終是大家熱烈討論的焦點。美國對中國大陸最後一輪3,250億美元輸美商品一旦開徵,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影響,這也讓全球產業供應鏈更加速重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一場公開演講的場合提到,未來世界沒有G20、只有G2,台灣如何發揮既有產業實力,重新定義自身在全球新局勢的角色定位,「現在」,正是關鍵的時間點。

關稅開徵項目增加 市場衝擊大

首先,觀察美中貿易戰發展至今對台商造成的影響,工研院以占台灣出口貿易50%的資通訊產業為例分析,目前美國對中國大陸輸美的2,500億美元商品課稅,項目尚未擴及手機、筆電、電視資訊等終端產品,若扣除生產資訊電子終端產品所使用的中間財、原物料後,台灣出口至中國大陸商品多為供應中國大陸內銷市場,因此現階段美中貿易戰對台灣製造業者「直接」影響有限。

不過,一旦美國對中國大陸3,250億美元輸美商品開徵25%關稅,由於課徵項目包括智慧型手機、NB、電視等終端產品,勢必加速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與價值鏈的移轉,由於台灣資通訊廠商在全球電子供應鏈一直扮演要角,受到的衝擊勢必很大。

蘋果(Apple)iPhone手機高度仰賴中國大陸代工廠,且占美國手機市場達4成,受到的影響最劇。

以手機產品為例,科技產業研究調查機構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林俊吉表示,一旦3,250億美元商品進入課稅階段,手機是各項目裡金額最高的商品,達448億美元,而由於蘋果(Apple)iPhone手機高度仰賴中國大陸代工廠,並且占美國手機市場達4成,受到的影響最劇。

再看NB,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蕭聖倫指出,中國大陸出口到美國的NB,占3,250億美元中的387億美元,僅次於智慧型手機,因此目前NB品牌及代工夥伴都已啟動因應做法,短期廠商先爭取開徵前時機,增加中國大陸出貨為主;中長期來說,台系NB代工廠多視台灣生產為緊急支應而非主要替代方案,東南亞產能最快第三季將可量產。

電視方面,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羅惠隆指出,以代工出貨為主的台廠如冠捷、瑞軒、仁寶與群創,都有自中國大陸整機出口美國的機種,將須透過新的產線規劃來因應,否則將無法協助品牌客戶維持競爭力。DIGITIMES Research觀察,若25%關稅開徵,台廠TV生產線可能多往墨西哥、越南、泰國等地轉移。

五大策略 因應貿易戰衝擊

面對山雨欲來的衝擊,台商無不繃緊神經,謹慎以對。根據《2019資誠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顯示,「貿易衝突」已成為台灣企業執行長(CEO)們認為的第一大威脅,44%的台灣CEO認為,全球經濟勢力變化是影響台商營運最重大因素。如進一步綜合工研院、台灣政府推出的因應政策,以及台商的具體作為,可具體歸納出台灣因應美中貿易戰的五大策略。

策略1》依客戶與市場需求重新布局

「因應貿易衝突,40%台灣CEO將進行調整供應鏈、39%的台灣CEO轉移市場重心。」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稅務服務會計師曾博昇指出,由於眾多台商利用中國大陸生產商品,然後銷售給美國客戶,因此台商成為美中貿易戰的重大受災戶。

「隨著傳統『台灣接單、中國大陸生產、外銷美國』的商業模式無法延續,台商必須依照客戶及市場需求,重新布局。」曾博昇強調,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台商深刻體會分散風險的重要性,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變革,積極進行供應鏈調整與市場重心轉移,包括增加台灣及東南亞的製造布局。

另一方面,台商也應分散對各別市場的依賴,同時加強拓展美國、歐洲、中國大陸或東南亞。例如,研華就因為市場分散世界各國,不受這波美中貿易戰的影響。研華執行董事何春盛指出,過去幾年研華在轉型為物聯網(IoT)平台商時,其中一項戰略就是分散市場;如今客戶遍及全球,研華不會受單一市場需求減少而導致營運不佳,所以近一年來,美中貿易戰雖然導致研華在中國大陸市場營收衰退10%,但美國市場因需求起飛,成長17%。

策略2》加速升級轉型之路

調整產地與分散市場外,持續深耕技術與創新服務,更是重要。「台商應更注重高度客製化、少量多樣的市場需求,讓企業更加貼近市場、快速做出回應。」曾博昇指出,外在大環境變數不斷,企業若繼續複製低成本的生產模式、以低價作為自身的競爭力,在未來的時代將容易被淘汰,因此台商必須開始注重縮短產銷流程,設廠眼光也從低成本轉向終端市場,把物流成本、關稅、供應鏈、原物料等因素加總起來考量,找出最有利的生產基地。另一方面,台商也應加速從單純的代工走向高技術附加價值的設計代工(ODM),甚至早於品牌商看到市場變化趨勢,致力提升自身技術含量及競爭力。

策略3》建構台灣高附加價值產業聚落

面對全球供應鏈的再次轉移,台灣應藉此建構各種產業的高附加價值聚落,此為蔡英文總統率團參訪德州醫學中心新創基地,了解新創產業聚落形成的成功經驗。

當然,面對全球供應鏈的再次轉移,台灣也應藉此建構各種產業的高附加價值聚落。「美中貿易戰促使中國大陸境內外資廠商,開啟跨國供應鏈重新布局,也帶動新一波台商回流和外資投資。」工研院認為,針對有意來台的業者,政府可考慮策略性地重構高附加價值產業發展聚落,以發揮產業群聚效益;針對有意赴東南亞設廠投資的廠商,政府可結合新南向政策資源,建立統一輔導體系及窗口,協助業者展開跨國供應鏈布局。此外,由於中小型製造業在調整供應鏈布局的過程中,需較多的協助,建議政府與民間研發機構可共組科技服務團,為廠商提供客製化服務,將有助於台灣廠商加速累積競爭優勢,亦有利於促進台灣產業升級。

廠商部分,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副秘書長邱一徹指出,全球生產價值鏈分工體系與台商全球布局息息相關,未來廠商必須依據中國大陸新情勢調整生產策略,並且掌握新南向的布局機會,謀求與新南向國家共存共榮的合作契機,或是在審視五缺問題是否可以解決的狀況下,擴大投資台灣。

策略4》加強台美產業合作

由於目前適逢美國眾議院通過「台灣保證法」,台美將可能重啟「台美貿易投資框架協定」與「台美自由貿易協定」協商,工研院也建議,政府應先預作準備,透過盤點台美產業可合作的項目,及早研擬對內溝通與對外談判的因應策略,協助我產業開拓新興商機,深化與美國產業之鏈結與合作。

策略5》善用政府政策資源

隨著美中貿易摩擦趨勢,我國政府持續推出協助台商因應挑戰,包括「境外資金回台投資專法」,以及許多鼓勵台商回台投資的優惠及補貼,並積極為台商解決五缺問題;另一方面,政府也針對想要把工廠移往南向國家的企業,提供相對應的協助,台商應該善用這些政策工具與資源,加速移轉的腳步。

再者,針對美中貿易戰複雜的關稅問題,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也積極提供相關資訊給廠商。就課稅商品清單來看,國貿局官網「經貿議題」項下,設有美國301措施專區,包括美中貿易戰調查結果、採行措施及制裁商品稅則清單,都可在此查得,由於美中談判結果不定期更新,制裁清單內容不斷修改,國貿局提醒企業,必須隨時掌握最新資訊。

政府也積極協助廠商判斷哪些商品符合「原產地」原則:即企業從中國大陸進口半成品零組件,於台灣組裝成成品之後,再出口至其他國家的原產地判定。國貿局表示,根據「原產地證明書及加工證明書管理辦法」,輸出貨品以我國為原產地者,應符合以下情形:貨品的加工、製造或原材料涉及我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共同參與者,以在我國境內產生最終「實質轉型」者為限。而所謂「實質轉型」,除貿易局為配合進口國規定的需要,或視貨品特性、特定區域另為認定者之外,廠商貨品的加工或製造附加價值率需超過35%,或特定貨品已符合貿易局公告的重要製程者。

綜觀來看,在此貿易摩擦變局劇烈的時刻,台商如果因應得宜,不僅可化危機為轉機,甚至有機會在全球產業供應鏈轉移的過程中,走出一條新的康莊大道,翻轉台灣產業的新未來。

《 延伸閱讀 》
  • 歪國零食嘴 主打「零食訂閱」不用出門 一張嘴環遊世界
  • 做10%老客戶的生意賺更多放棄討好所有人 抓住「超級用戶」
其他精采內容下載本期網路版PDF網路版PDF僅提供部分單元文章,欲閱讀全文歡迎訂閱《貿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