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48/ June. 2020
回首頁

領導心法自己不能解決的 就應讓了解的人做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騰訊馬化騰的謙遜之道

保持謙遜、態度開放的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屢屢登上《財富》、《哈佛商業評論》等媒體評選的首富或領導者排行榜,但馬化騰的成功,其來有自。「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總是把目光放在產品本身,反而一步步打造出騰訊的資訊帝國。
◎撰文/楊迺仁 圖片提供/法新社、Shutterstock
騰訊主要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是騰訊科技的靈魂人物。

中國大陸的網際網路產業中,1998年11月由馬化騰、張志東、陳一丹、許晨曄、曾李青5位創始人共同創立的騰訊科技(Tencent),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角。騰訊不僅擁有中國大陸使用人數最多的社交軟體騰訊QQ和微信,以及最大的網路遊戲社區騰訊遊戲,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後,2016年9月5日首次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並於2017年11日成為亞洲首家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的公司,騰訊更首次躋身《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排行榜。

橫跨電腦與通訊憑跨界經驗創業

騰訊主要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可說是騰訊科技的靈魂人物,雖然外界往往關注的是他驚人的財富(2019年富比士億萬富翁排行榜中名列第二十位,資產達到388億美元)。但馬化騰在全球媒體的關注下,不但屢次被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領袖」,如《哈佛商業評論》「2017年全球百大CEO」、《財富》「2018年全球50位最偉大領袖」,馬化騰不但名列榜中,而且還是唯一入選的中國大陸企業家,由此可見馬化騰的全球影響力。

但回顧馬化騰的發跡過程,雖然他在1989年就讀大學,選擇資訊專業,也打下深厚的技術基礎,但畢業之際是中國大陸官方大力推動改革開放的時候,讓馬化騰確實有心創業,但他認為,缺乏職場經驗,創業過程將無法跟市場老手競爭,於是在同學推薦下,馬化騰畢業後進入當時中國大陸最大的民營電信企業潤迅工作,先到企業歷練。

但這段就業歷程,卻也開啟馬化騰創辦騰訊的契機。因為潤迅的主要業務是尋呼台,也就是台灣俗稱的BB Call(中國大陸稱為尋呼機),讓馬化騰就這樣接觸了通信技術,騰訊QQ其實最早的訴求就是網路尋呼機,馬化騰指出,騰訊QQ須結合資訊和通訊,當時懂資訊的人不太懂通訊,懂通訊的人不太懂資訊,馬化騰正好身處其中,跨界經驗也成為馬化騰創業中的有利條件。

騰訊QQ是中國大陸使用人數最多的社交軟體之一。

傾聽與溝通建立職場文化

騰訊的成功雖然世人有目共睹,但馬化騰認為這並非他一人的功勞。因為他一開始只是典型的程式設計師,根本沒有想過要開公司,他更多的心思,只是想做一個產品,讓很多人能使用。

所以馬化騰創業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能夠彌補他個人缺陷的合作伙伴,如張志東是學霸,實踐能力很強;陳一丹出身政府部門,雖然技術不強,但是他可以組建團隊,對行政、法律和政府接待都有經驗;曾李青則是因為看起來像老闆,負責市場銷售。至於馬化騰,擅長的是產品研發,名片上甚至不寫總經理,有時就寫工程師。

騰訊成功關鍵,在於這幾個人之間的互補性非常強,讓特長得以發揮。經營團隊難免會有爭議,此時馬化騰的謙遜性格就能發揮傾聽與耐心溝通的作用,引導大家思考。馬化騰覺得,騰訊的管理風格就是強調多元化,讓不同的聲音能夠出來,只有在決策的關鍵時刻,才會變得較強勢,讓經營團隊能基於信任相互合作。

做人低調、虛心溝通的性格,也讓馬化騰在面對年輕化的網際網路市場,更能掌握消費者需求。即使他已是在領導人中較年輕的70後,但由於騰訊的產品訴求常常都是給80後、90後,甚至現在是00後所設計,馬化騰知道自己已不像創業時年輕,對於產品的觸覺不見得能跟上年輕人的腳步。

所以他的做法,就是自己不能解決的,就應讓了解的人去做, 要多和年輕的用戶接觸、了解他們的需求,並透過投資扶植年輕人,或讓勇於創新、願意努力的年輕員工有機會出頭。騰訊相當鼓勵內部競爭,員工只要有很好的想法,都可以大膽地去試。

事實上,年輕、競爭也是馬化騰設計微信的理念,他將微信打造為開放平台,並藉由各公司開發的各種功能小程序,搭建起微信的資訊平台,以此也能開發出更貼近年輕人的產品,讓微信不至於老化。

每年騰訊皆在展會上展現其資訊產業上的創新動能,廣受市場青睞。

尋覓新模式積極維護經營

騰訊在創業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尤其在尋找能夠獲利的商業模式時,更是處處碰壁。如騰訊最早是想將開發出來的產品賣給大型網路服務供應商(ISP),但網路產品不像傳統電信產品的賣斷模式,而是要不斷創新、維護,不能賣了就走。當年騰訊QQ賣不出去,又因用戶數量狂漲,騰訊沒錢買更多伺服器,造成難以持續提供服務的營運壓力。

當時雖然包括IDG、香港盈科數碼都願意投資,但馬化騰一直沒有真正找到商業模式。原本的想法是將公司養肥後賣掉,但卻找不到願意併購騰訊的企業,如當時的新浪技術人員,就覺得騰訊QQ這種軟體,他們1個月就能做出來,不需靠收購。這些困難逼著騰訊不斷地尋找獲利機會,最後馬化騰結合行動科技,跟電信運營商合作開發移動QQ,讓簡訊可以和電腦上的騰訊QQ互動,人民幣5元的包月費,也成為騰訊收入的第一桶金。

馬化騰當時發現,中國大陸的網路環境相當複雜,且許多國外的產品不見得適合國內使用, 於是騰訊先是針對電信、聯通和教育3個特殊網路,做大量優化,讓這3個網路上的用戶網速最快,建立好口碑,再透過網路聊天室等帶動產品,用創新解決痛點,最終成功贏得市場青睞。

腳踏實地創業注意跨界需求

馬化騰認為,雖然時下的創業條件比當年創立騰訊好,資金、環境、人才一應俱全,加上包括百度、阿里巴巴及騰訊等大企業正打造生態平台,創業門檻大幅降低。但門檻降低,競爭也就更激烈。

創業者若想脫穎而出,馬化騰認為,首先應該專注解決一個痛點問題,不要想太大的計劃。例如能不能用手機解決找停車位的問題,找出生活中讓人覺得不方便的小痛點,再思考是否能用網路科技解決。

其次,跨界非常重要,時下最著重的便是各行各業如何結合互聯網跨界。如IT和醫療這兩個領域間的跨界是否有機會,一如馬化騰當年創業是跨資訊與通訊,只要能夠掌握兩個領域的知識,就是大優勢。

馬化騰相信,未來的創新是跨界創新,因為產業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能抓到機會,就會是創業的好方向。

馬化騰認為,創業首先要找到生活中的痛點,並以科技改善,行動支付就是案例之一。

留意創新浪潮積極向前邁進

馬化騰相信,研發創新還是需要靠近戰場,如果和QQ、微信這些平台資源離得太遠,很多創新基本就做不了。由於看好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馬化騰不但成立AI實驗室,大量招收相關人才,也積極和清華等頂尖大學建立聯合實驗室。

馬化騰堅信,「開放」才是騰訊,甚至是所有網際網路企業必須要走的路,因為注入開放與分享的元素,才能從本質上提升企業的格局,進一步開創另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