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57/ MARCH. 2021
回首頁

策略篇綠色策略決選全球夥伴永續五策略
決勝疫後新局

疫情肆虐後百業待興,全球疫後經濟復甦聚焦ESG永續發展;除關注「企業社會責任」(CSR)外,大家更看重企業營運策略有無精確、前瞻ESG前景,運用風險管控,替投資項目獲取長遠報酬可期性。
◎撰文/賴郁薇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隨著全球環境惡化、疫情肆虐,產業亟需綠色策略做為發展基礎,實踐「永續」以符合時勢所趨。

談起ESG,投資人不單想了解「企業社會責任」(CSR),更看重ESG有無融入企業整體策略。分析師指出,亞洲企業ESG認知還有推廣空間,亟需企業間密切、有效交流,彼此激盪出可行的ESG目標。

政府新政》政策助長ESG走勢

歐美大國ESG發展策略引領亞洲趨勢,尤其,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任後,顛覆前朝「川普」石化產業擴張政策,率先宣布重返巴黎協定、遏止全球暖化,並強調美國當局將致力疫情、經濟復甦、種族平等、氣候變遷等議題,引發全球矚目。

過去,川普不相信全球暖化,始終認為減碳政策害美國工商界、納稅人肩負不公平經濟負擔,一口氣直接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又讓能源政策「大轉彎」,大肆補貼業者開採石油,短短四年就讓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全球譁然;身為巴黎氣候協定策動成員之一,拜登上任首要任務就是「急踩煞車」。

拜登不只帶領美國重返巴黎協定、「喊卡」美加Keystone XL輸油管計畫,他更清楚「低碳經濟」絕對是大勢所趨,任命歐巴馬時代國務卿克里擔任氣候特使,計畫性投入2兆美元執行「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包括挹注4,000億美元發展綠能科技、零碳工業政策。

拜登政府設定目標,將一步步靠風力、太陽能取代燃煤發電廠,承諾在2035年讓美國發電廠達成「零碳發電」。其終極目標就是,率領美國成為「100%再生能源經濟體」,勢必帶動全球ESG投資趨勢。

碳排放量》有效翻轉企業形象

如今美方當局拋出永續循環經濟藍圖,全球百大標竿企業如蘋果(Apple)、谷歌 (Google)、微軟(Microsoft)、耐吉(Nike)等紛紛喊「+1」投入永續經濟行列,並要求下游供應鏈「有所作為」,想順勢拉抬企業形象。

循環經濟扭轉過往傳統工業模組,注重產業共生、系統合作,期許開創資源效益,一來盡可能達成「零廢棄」,二來創造高經濟循環。舉例來說,Nike想顛覆製鞋皮革廢料窠臼,擬訂「循環經濟指南」,從產品耐用性、設計拆解性、商品循環力,甚至原料回收等面向切入分析,前陣子推出「Atsuma」新款球鞋,將廢棄皮料重新拼裝成鞋;或將暢銷鞋款Air鞋底所剩餘的皮革塑料重製成新鞋底。如今,Nike有意翻轉「環境殺手」形象,自許朝零廢棄、零碳排目標努力。

跨國科技龍頭微軟,也在2020年初歐盟頒布「綠色新政」之際,宣示將在2030年落實「負碳排放」,且在2050年中和過去碳排放量。

綠色供應鏈》打造新跨國合作

時下跨國企業也逐漸體認到,單憑調整內部營運還不足以將「減碳排」效益極大化,須同步整合上下游供應鏈,擬定可落實的綠色計畫策略,才能讓「減碳大計」事半功倍。

例如,微軟想打造「綠色供應鏈」,訂定「供應商行為準則」,要求合作廠商在2021年7月前,採用新採購流程、設備,合乎規範的廠商才能取得合作權。除了微軟,蘋果也發表2020年環境進度報告,清楚表達內部「碳中和」目標,未來將嚴格管控供應鏈、產品碳排放量。消息一釋出,台積電、鴻海兩大產業龍頭紛紛正面表態加入蘋果綠能計畫。

蘋果在庫克的領導下,未來將嚴格控管供應鏈與每一產品的碳排放量,全力推動蘋果綠能計畫。

台灣在供應鏈體系運作下,也被納入永續經濟重要環節,因此被稱為「台灣史上永續發展行動跨領域協同合作值得紀念的一年」。蔡英文總統今年初與太陽光電公會會談時表示,台灣若能在這一波國際供應鏈重組過程中,繼續站穩腳步、提升再生能源占比,將有助企業打進蘋果、微軟、亞馬遜、Facebook等綠能供應鏈,強化產業競爭優勢。蔡英文允諾,政府將積極推動太陽能光電「多元複合利用」,帶領台灣接軌國際供應鏈。

分析師樂觀認為,全球在新一波循環經濟攻勢下,上市上櫃大企業得面臨主管機關、資本市場要求,中、小型企業則要符合供應鏈及客戶端需求,兩兩合作勢必能開創新局,市場商機可觀。

綠色債券》金融業主導投資走向

全球大型供應鏈前仆後繼投入ESG行動,其中,金融業將是ESG永續發展引領指標。為順應國際投資趨勢,證券交易所近年來積極說服上市企業公開ESG資訊,並在2020年8月修正「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清楚寫到:「機構投資人評估、決策投資時,應考慮ESG相關風險、機會,並了解被投資公司永續發展策略。」定調未來ESG投資走向。

櫃買中心也在2017年建立綠色債券櫃買制度,激勵企業發行綠債,從中接觸到更多元投資人。根據櫃買中心統計,綠色債券在2017年發行之初,發行總量僅九檔、新台幣206.63億元,但2020年最新數據顯示,綠色債券發行19檔,發行總額翻倍達新台幣566億元。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10月才推出的可持續發展債券,發行不到一季,發行總額就達三檔、新台幣58億元。櫃買中心預計在2021上半年度推出「社會責任債券」,協助資金引流ESG正向發展投資項目。

金融圈也瀰漫ESG氛圍,滙豐總部在2020年10月底公開宣示,將在2030年底前,達成內部業務「淨零碳排放」目標;同年,預計提供7,500億至一兆美元綠色融資,協助企業客戶ESG轉型,展現永續金融決心。

「E」思維》企業價值創新局

打從ESG概念升溫發酵,企業界大多鎖定可量化的環境永續「E」數據,而社會「S」指標充其量不過配角,靜靜陪襯這波趨勢,企業頂多塑造社會責任理念。然而,疫情爆發,企業、甚至外界重新省思社會弱勢關懷、員工福利,使得ESG主軸慢慢從「E」轉向「S」。

這股趨勢可在2020年「天下企業CSR公民獎」榜單中窺知一二;聯發科、和泰汽車、台灣水泥、中華電信「大躍進」,而躍進理由就是,他們積極投入社會參與。尤其,台泥2020年在社會參與、環境永續面向都搶下關鍵高分。

台泥以花蓮和平廠當作創生基地,發展Daka市集,優先聘用當地太魯閣族青年,更協助當地和平村、澳花村居民創業輔導,邁出社會參與第一步。台泥也讓水泥廠、自家集團飯店與周邊和平、和中、和仁部落連結,打造和平地區旅遊地圖。工業與社區共存共榮生態系悄然成形。

永續「S」動力正在醞釀,產業界評估,若企業能聚焦「地方創生」,透過企業力量替凋零鄉鎮創造新生計,將可望開創ESG新局,於疫情中再創產業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