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47/ May. 2020
回首頁

MBA學堂善用品牌資源共創三贏面對疫情危機品牌如何絕處逢生?

面對全球重大災變,從大品牌到小商店皆遭受巨大衝擊,各行各業該如何因應?看西雅圖老餐廳如何改變經營策略,帶著員工、供應商度過難關?新創鞋品牌OESH SHOES如何轉做口罩生產,帶動產品銷售?麥當勞、漢堡王用創意做行銷卻慘遭滑鐵盧,又帶給行銷人哪些反思?
◎撰文/許惠捷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Canlis Restaurent Facebook、OESH SHOES Facebook

今年2月開始,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 讓全世界陷入恐慌,許多人被迫在家工作,情緒難免鬱悶。美國電玩遊戲開發商美國藝電(Electronic Arts,簡稱EA)在「模擬市民」這款遊戲App中,結合Snapchat拍照App及運用虛擬實境(AR),讓玩家在家工作時,彷彿被一群小貓小狗圍繞,苦悶心情也能暫時拋開。

這場全球性疫病災害,令許多人因此失業、放無薪假,不只受雇員工遭殃,生產鏈上的供應商、小農也受到牽連,讓餐飲業、製造業等各行各業都有不小損失。有餐廳選擇暫停歇業,但有些品牌或公司選擇不同態度面對這場災禍,西雅圖老餐廳勇敢改變商業模式,帶著員工、商業夥伴一起共體時艱,度過這場危機;流行品牌利用本來優勢轉作口罩研發,並維持銷售成長。

本文將分享公司扭轉逆境的案例,如何透過他們的創新及創意找出突破困境的策略?此外,也透過分享品牌失敗的經驗,提醒行銷人在這時刻行銷產品,該注意哪些問題?

高級老西餐廳變身速食漢堡店

Canlis景觀西餐廳在疫情期間推出每日不同組合的餐盒,並設計減少碰觸的取餐路線,讓好味道能送到每位顧客手中。

Canlis是一家位於美國西雅圖經營了70年的高級景觀西餐廳,原本都只提供內用,強調讓顧客體驗在最舒服的環境享用美味佳餚,但這幾個月受到疫情衝擊,他們決定改變商業模式和限縮菜單。從3月中開始,每天早上改賣貝果和三明治,晚上則提供漢堡、沙拉和冰淇淋,只提供一種餐點且每天不一樣。這些餐點都可透過「得來速」取餐,客人把車開到餐廳門口,服務生就會把餐點從車窗送進顧客車內,以減少顧客和服務生接觸機會。

自從推出這項服務,他們最高紀錄一個早上在90分鐘內賣出500個貝果,因此他們的餐廳可繼續跟小農、供應商採購食材,維持供應商生計,餐廳的115位員工,沒有人被裁員,餐廳甚至決定要多雇用一些員工,幫助不幸被裁員的人獲得工作。

Canlis經營者Williams表示,「因為花了很長時間經營這些供應商、農民,所以我們須負起責任,努力找到因應策略,也並沒有放棄餐廳原有的堅持,即使是三明治、漢堡,我們的廚師也苦心研究如何推出新口味,堅持繼續把70年餐廳的好味道送到顧客手裡。」

餐飲業受到的衝擊遠比其他行業大,因此也出現許多有創意的網站,協助這些小商家度過難關。例如,美國芝加哥新網站Virtual Dining Chicago會提供當地餐廳最新的外送選項;紐約網站Goodhang則鼓勵朋友透過虛擬方式,選擇當地的咖啡館當作場域進行聊天, 或購買禮品卡片和透過GoFundMe捐款支持在地酒館、咖啡館等,讓人們即使在社交隔離狀態也能維繫情感。

流行品牌轉做口罩研發帶動銷售

  

疫情延燒,消費者開始樽節開支,造成許多流行品牌的銷售下降,因此這些品牌乾脆加入口罩生產行列,一起解決口罩短缺問題。如AmericanGiant、Laws of Motion和Under Armour都開始在自己的工廠製作醫療口罩,也有一些新創品牌,改良現有的口罩材質和設計,希望提供大眾不一樣的口罩解決方案。

美國新創鞋子品牌OESHSHOES,創辦人凱西‧凱雷根(Casey Kerrigan)在2011年從醫生轉行自己創業做鞋子,創業核心是為鞋子訂做屬於自己的舒適鞋底,因此她投入3D列印,用各種不同的彈性纖維材料做實驗;這次遇上口罩不足的問題,她立刻想到可利用3D列印來製作口罩。

OESH SHOES創辦人凱西有從醫背景,在疫情之下投入3D列印口罩研發,除採用100%可回收材質,更可清洗再利用。

凱西首先請公司的設計師重新改良口罩造型設計,因她曾在醫院擔任醫生,清楚醫院挑選口罩的原則是成本考量,而非戴起來的舒適度或防菌效果,故改良口罩造型,致力做出舒適的口罩,也因為她曾成功研發柔軟鞋墊,知道哪種材質最適合做口罩,因此OESH利用3D列印做出的口罩既舒適又貼合人臉。

這款口罩有2個圓孔,可插入空氣過濾器,口罩為100%回收環保材質,並可清洗重複使用。OESH SHOES每賣出1雙鞋,就會捐出1片口罩,目前鞋子銷售持續成長,凱西表示:「這個策略相當奏效,且現在很多人都感到無助,只要能幫上一點忙,我們都很樂意。」目前OESH工廠所在地區的醫院口罩數量充足,因此口罩將捐給弱勢貧窮地區工作的人們,身處高風險區域的人更需要幫助。

全球品牌刷存在感不小心弄巧成拙?

麥當勞、福斯、奧迪,這3家全球品牌希望自己在這個時刻不會被顧客遺忘,因此將自己的logo加入保持社會距離的概念重新設計,麥當勞的「m」分開為兩個「n」;福斯的「W」上下分離成上面一個「V」,下面一個「W」;奧迪的4個圈圈,則成為各自獨立的圓圈。但這個做法似乎沒有得到太多的讚賞,反而讓網友諷刺說,品牌這時候應該做點更實際的幫忙。

這個標誌是好的行銷手法或是令人反感的噱頭?答案顯而易見,這場病毒危機前所未有,消費者在這個時刻只希望看到品牌能夠真心給予員工及消費者支持,共同對抗病毒傳播。巴西麥當勞在推出這個標誌時,承受了很大的輿論壓力,因他們擁有的51萬7,000名麥當勞員工都沒有帶薪病假,因此標誌一推出,反而遭到連環批評。

最後麥當勞在《紐約時報》中對大眾道歉表示,「對於提醒我們的顧客在這個時期做到社交隔離的重要性,所帶來的任何誤解, 我們深表歉意。」不久之後,巴西麥當勞也調整了病假政策,讓因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員工或是有接觸史而須隔離的員工,都有2週的帶薪病假。麥當勞釋出善意後,才稍稍挽回一點品牌正面形象。

漢堡王幽默廣告出擊贏得顧客心?

一位男士悠閒地躺在家裡沙發上看電視,拿起手機叫了漢堡王外送,突然間,氣勢磅礡的樂音響起,這位男士跟著沙發一起站立,心中升起一股榮耀感,在敬禮的瞬間,變身成令人尊敬的偉大戰士。

漢堡王用具幽默感的方式推出新廣告,請顧客好好待在家用App叫漢堡王外送,只要不出門就是偉大的抗疫英雄。為了讓顧客感受到漢堡王的誠意,所有外送費由漢堡王吸收,且捐款給美國護士基金會,幫助第一線抗疫的醫療人員們。

為了讓顧客能好好待在家,美國漢堡王加強App外送服務的廣告推播,並將外送費用全數捐給美國護士基金會,應援一線抗疫的醫療人員。

漢堡王結合公益行銷,做法看似比麥當勞周延,但同樣遭到網友批評,因漢堡王的外送員工是所有速食業者中薪資最低,為了滿足顧客不出門就能吃到漢堡王的需求,員工必須暴露在高危險中工作。此外,漢堡王對於受新冠肺炎影響而須居家隔離的員工,同樣沒有14天有薪假的保障,因此廣告不僅沒有帶來正面評價,反而成為網友群起圍攻的熱烈話題。

為此, 漢堡王母公司執行長Jose Cil在3月底寫信公開表示,所有被診斷出有新冠肺炎或由醫生要求必須自我隔離的員工,都有最長14天的有薪假;此外,母公司地區的員工在4月份能獲得額外的工作獎金,以感謝他們在這段困難的時期,繼續提供顧客優質的服務。另外,漢堡王也會每天幫員工量體溫,嚴格確保員工們的健康無虞,讓顧客安心。

但這項政策沒有帶來多大正面效果,因漢堡王在美國90%是加盟店,母公司無法要求加盟店比照辦理,因此加州地區的漢堡王員工,甚至計劃加入罷工行動,希望為自己爭取更多權益。

面對災變 品牌如何尋求機會?

品牌發揮同理心聆聽社群聲音

在這敏感時期, 品牌行銷必須更謹慎,真正與顧客站在一起,傾聽顧客及網路社群的聲音,以免帶來反效果。發生重大災害時,品牌除了思考如何幫助顧客解決當前困難,例如居家隔離帶來的不方便、食衣住行的問題等,也要思考如何盡可能運用企業本身的資源,幫助國家、社會一起度過難關。

若是想獲得顧客的認同,不只要因應環境變化,提供適合情境的優質產品和服務,更要肩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從照顧好企業自身員工做起,並給予員工應有的福利與報酬,員工也會更樂意配合公司政策服務顧客,進而擴展到社區、國家, 才能有效提升品牌好感度,創造顧客、員工、企業三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