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NO.382 APR.2023
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382期・Cover Story復興篇

淨零排放趨勢  成推動經濟火車頭

捍衛貿易自主權  歐洲強化供應鏈韌性

◎撰文╱陳怡寧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376mainpics 1

雖然景氣迷霧尚未消散,不過國際上淨零趨勢興起,賦予經濟復興的契機,而歐洲重新振作的關鍵,全掌握在貿易自主權。遠眺未來,歐洲產業綠色轉型蓄勢待發,在多邊貿易布局下,步步奠定經濟復甦的重要基石。


全球供應鏈轉移浪潮餘波盪漾,歐盟不敢貿進,卻悄悄開始低調布局「經濟自主權」,鴨子划水般調整全球供應鏈生產基地,分散貿易市場風險同時,各國有默契地欲以優惠政策拉攏製造商回流,鞏固本土供應鏈的自主產能,裡應外合發展多邊貿易關係。

據商業發展研究院(CDRI)解讀,歐洲國家有意提升在地供應鏈自主性,畢竟當前國際貿易角力,指望電動車競賽中決勝負,半導體供應戰一觸即發,關鍵鋰電池、晶片及半導體零組件攸關貿易鏈安全。然而,目前全球逾8成車用電池生產重鎮集中在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歐洲生產量僅占3%,供應鏈比例懸殊失衡,多少激發歐洲的危機意識。

歐洲關鍵貿易鏈  困境難題待解

歐盟於是高喊要在境內建造38座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專門大規模製造電動汽車、電池儲能系統的鋰電池,就地供應歐洲產業鏈。很快地,英國與法國能源廠商Oxis Energy、Zinium率先投入研發航太領域所需的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無奈後來因資金缺口問題而被迫終止。

而法國化工材料供應商Macaware以及Carester瞄準貴金屬原料需求,有意回收電池關鍵金屬及電動馬達稀土磁鐵,也得再挹注5,000萬歐元,才能真正進入工業製程。

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引擎伺機而動,卻不能空有樂觀衝勁,法國產業聯盟(France Industrie)很現實地道破歐洲產業困境;一是資金不足,二是缺乏鋰、鈷、鎳等金屬原物料。尤其在2030年前,產業預期歐洲的鋰電池金屬原料自主率很難超越30%。

在歐洲構想的經濟框架裡,須按部就班實現復興大夢,短期內先動用歐盟復甦基金2,250億歐元餘款,加速補貼、振興內部產業基礎建設。但權宜應變過後,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終究要穩扎穩打檢視產業根基,才能在風向轉變之際奮起直追。正如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所說,歐洲首要任務是,務實調整經貿體質,替歐盟各國創造投資誘因,活絡中小企業廠商回流。

務實改善經貿體質  綠色新政主導產業布局

隨著全球產業邁入淨零轉型關頭,碳邊境稅等措施讓貿易環境的挑戰更嚴峻,供應鏈遷徙意願取決於綠色資金補貼,市場融資通暢是一大利多。歐盟於是大破大立,在2023年2月上旬通過「綠色政綱產業計畫」(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回應國際綠色補貼競賽遊戲。

381pics 2-1
隨著國際淨零趨勢興起,綠色新政將主導產業布局。

雖然現階段歐盟尚未具體表明綠色補助額度,但歐盟執委會全力推展「臨時國家補助危機與轉型框架」(Temporary State aid Crisis and Transition Framework),補貼援助企業天然氣和電力成本,並有限度放寬融資管道,簡化申請與審查機制,協助企業更快速爭取資金,盡可能減少融資障礙。

顯而易見,綠色新政強勢主導產業布局,中小企業無不趨之若鶩,紛紛競逐融資補貼、關鍵原物料出走。歐盟展現先見之明,拍案通過《淨零產業法》(Net-Zero Industry Act)以及《關鍵原物料法》(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設法突破製造產業鏈過度依賴中國大陸進口關鍵原料稀土、鋰的窘境。

也因此,法國產業聯盟(France Industrie)前理事長Philippe Varin建議,歐洲應盡快籌備金屬投資基金,在非洲礦區持有股權,與境內汽車製造商與電池超級工廠建立密切的供應關係,確保產業鏈安全無虞。

歐洲各國了然於心,經濟復興契機寄望電動車及晶片半導體藍海,產業回流不只考量投資環境紅利,還須重視未來競爭潛力,故歐盟執委會初步規劃「淨零產業學院」,考量實質「技能優先」(Skills-first),鼓勵引導別國技術人員進入歐盟鎖定的主力產業勞動市場。

歐洲產業巨頭布局綠色版圖  捷足卡位供應鏈

復甦希望在歐洲大陸隱隱萌芽,富蘭克林華美潔淨能源ETF預期,歐盟此舉形同宣誓加入全球淨零能源競爭,將搶攻能源產業市場占有。德國汽車巨頭福斯(Volkswagen)敏銳察覺趨勢關鍵,打算在歐洲建立6家大型電池工廠,於是積極收購、拓展版圖,並與瑞典電池製造商Northvolt攜手,共同在德國建造超級電池工廠,預計提供福斯旗下汽車廠牌使用,成為歐洲電動車產業的堅實後盾。

381pics 2-1
德國汽車巨頭福斯敏銳察覺趨勢關鍵,將在歐洲建立6家大型電池工廠。

另外,法國汽車大廠雷諾(Renault)也與中國大陸的新興綠能源供應廠商「遠景」(Envision)合作建立大型電池工廠,供應鄰近的Renault Electricity電動車生產中心的躍進動能,預估在2030年創造4,500個直接就業機會。

381pics 2-1
法國汽車大廠雷諾預計建立大型電池工廠,可望在2030年創造4,500個直接就業機會。

種種利基加乘下,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終於決定在德國柏林設立電池生產基地,盼能成為全球第四家超級工廠,逐步量產電池,預計每年供應50萬輛電動車使用,聘雇員工數將高達12,000人。

欲戰還休的貿易攻防  歐美聯手拉攏盟友

歐洲各國的產業布局箭在弦上,歐盟執委會終於等待到適當時機,暗自盤算在今夏重啟「歐洲主權基金」(European Sovereignty fund)話題,回應市場結構性投資需求,預期更多共同融資的雛形將逐漸明朗。

上述復興戰略手段步步進逼,劍指遠大目標,意在國際供應鏈站穩一席之地。歐盟執委會尋求廣納自由貿易協定(FTA)合作關係,想捷足拓銷綠色產品市場,更深層的意義在於,強化貿易鏈的穩定韌性,尤其是把持重要原物料供應命脈。

因此,歐盟格外重視磋商會議桌上的「關鍵原物料俱樂部」(Critical Raw Materials Club)可行性。近期,歐盟執委會與美國拜登政府如火如荼推進「關鍵礦產貿易雙邊協議」,很顯然地,歐洲受美國《通膨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補貼優惠牽制得幾乎喘不過氣,與其雙方正面交鋒廝殺,不如轉念「化敵為友」,重建貿易互動關係。

2023年初以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密切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往來,檯面下反覆沙盤推演,欲拉攏7大工業國(G7)形成礦產買家俱樂部,將觸手伸入新興的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爭取穩定礦產原料供應鏈,同時避免G7經濟體間無謂的惡性價格競爭。

此舉對歐洲國家而言,可視為對美國《通膨削減法案》的反制。一旦歐盟成功打入「關鍵原物料俱樂部」,等於與美國形成自由貿易協定關係;未來若以貿易合作夥伴身分出口電池零組件關鍵原物料,歐盟國家便擁有稅收優惠,無形化解美國電動車的補貼爭端。

也由於「關鍵原物料俱樂部」事關重大,可能牽動全球貿易合縱連橫走向,須從長計議,歐美雙方於3月上旬的協商尚未有定論,歐洲各國企業只能靜觀其變。不過可篤定的是,在馮德萊恩再三強調下,歐盟經濟新成長策略主軸定調發展綠色淨零產業,接下來「綠色政綱產業計畫」(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目標就是重新規劃既有資金、放寬歐盟成員國政府補助,引領歐洲各國躋身重要供應鏈環節,而能與美中抗衡。

歐洲利益導向   建立安全韌性貿易關係

為弭平地緣動盪衍生的貿易不安全感,歐洲懷有強烈的自我保護動機,而歐盟執委會於2021年9月發表的「歐盟印太合作戰略」(The EU Strategy for Cooperation in the Indo-Pacific)的確埋下某些經濟合作復甦伏筆。

381pics 2-2
歐盟執委會於2021年9月發表的「歐盟印太合作戰略」(The EU Strategy for Cooperation in the Indo-Pacific),埋下經濟合作復甦伏筆。

在該戰略思維裡,言明世界經濟中心正移往印太,涵蓋非洲東海岸到太平洋島鏈的廣闊地區,對於歐洲具有重大利益,故歐盟極力在印太建立區域貿易夥伴關係,為供應鏈奠定安全且強而有力的基礎。

從此之後,歐盟與紐西蘭實現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允諾雙方貿易與經濟合作關係。至於歐亞經濟聯盟與印尼間的雙邊貿易協定,也可望在2年內簽署。現階段歐盟鎖定專業技術人才紅利優勢的印度,加速雙方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更將確認彼此技術合作夥伴關係,加深貿易投資關係。

歐盟復興的野心在望,產業補貼優惠政策頻頻,更暗中運籌帷幄,加強區域多邊貿易關係,捍衛原料供應鏈、技術合作鏈、進出口貿易鏈的韌性安全,可預見歐洲產業陰霾總算露出一線曙光,帶來各國轉生再崛起的契機。

381pics 2-1
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預計將在德國柏林設立電池生產基地。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