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NO.382 APR.2023
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382期・特別企劃

專訪總談判代表鄧振中

解讀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撰文╱葉惟禎 攝影/賴建宏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376mainpics 1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二輪談判於2023年1月17日順利落幕,雙方就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等五大議題上取得共識,若有好的進展,不排除可能就部分項目先簽署協議。未來也將採取更多透明化措施,建立多項雙邊機制平台,有效促進雙方合作。


我國與美國政府同時宣布,將共同發起和成立「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雙方繼2022年11月於紐約會議後,陸續就草案進行逐條討論,在台北舉行的第二輪談判於2023年1月17日順利落幕,且已就部分條文達成共識。

「就整體方向而言,台美貿易將有更多簡便通關、驗證等程序,未來也將採取更多透明化措施,建立多項雙邊機制平台,可適時有效促進雙方合作、分享彼此成功經驗並反映困難,促使雙方政府更有效率解決各項貿易與投資問題。」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明確表示洽談成果。

五大議題具體洽談成果   法規環境與中小企業為主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主題包括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農業、標準、數位貿易、勞工、環境、國營事業、非市場政策和作法等12項議題。此次會議則聚焦在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等五大議題,具體倡議內容如下。

議題1》貿易便捷化

兩邊政府皆同意未來在貨品的通關與證件核發上,盡量做到便利與簡化透明,以利彼此貨物能儘快通關,節省通關費用,為企業創造更方便的經商環境。

議題2》良好法制作業

所謂打造良好的法制作業,亦即政府在制定法規的過程中,須讓民間的企業或社會團體有充分表達意見的權利。「過去政府在頒布法規常見的問題,就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制定法規,令企業界適應不易,甚至造成企業很大的負擔,因此雙方政府都同意,若要制定法規,政府應尊重企業與民間團體的意見,若是不能接受,也要明確說明不能接受的原因,甚至提出數據來佐證不能接受的理由,而非憑感覺來制定政策。」

議題3》服務業國內規章

服務業國內規章議訂的產業包括一般服務業與金融服務業,其中主要考量在金融服務業的範疇。金融業是高度管理的行業別,每一項工作或業務範圍皆須政府許可,而金融業最常面臨的困境為「送件後石沉大海沒有下文」。

「過去台灣金融業者遞送申請書卻遲未核發,甚至沒有下文,往往令業者不知問題所在。一旦有了本次的協定,企業可要求政府單位說明目前審核進度,及允許或不允許的原因,目的在於提供企業界一個可預測的經營環境。」鄧振中指出,此協定將可令政府單位的作業環境更加透明,避免黑箱問題的發生。

議題4》反貪腐

雙方皆同意制止貪腐行為,因貪腐妨害公平競爭,故政府須建構更有效的法律體系來制止貪腐發生,並透過法律防止與制裁從事貪腐的政府人員,以徹底根絕貪腐行為。鄧振中指出,「台灣雖非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會員,但早已把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內化成為台灣的法律,所以我們在此方面確實也能做到反貪腐的要求。」

議題5》中小企業

扶植中小企業是雙方政府重視的一環,尤其台灣中小企業無論經濟產能或是雇用勞工的比例,皆占極大比例,可謂重中之重,美國也是如此。因此雙方政府皆同意,應提供中小企業更多的幫助,包括中小企業應有更多的機會能見面討論,及政府應透過倡議內容,令彼此的中小企業將來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倡議同時針對婦女與弱勢團體等族群,給予其應有的協助。

鄧振中表示,上述五大議題中,尤其是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中小企業等3項議題,是本次倡議與中小企業有關的重點。「一個國家發展到相對成熟的階段,必定發展出相當多法規,中小企業對於這些法規的形成方式與重點,常常無所適從。當中小企業逐漸布局國際市場,法規是否更尊重民意或企業界的意見,顯得相形重要。」有鑑於此,雙方政府特別針對資訊來源較受到限制的中小企業給予更多的協助,「儘管未必能完全解決企業的所有問題,但至少從此倡議開始建立一個溝通的基礎。」

381pics 2-1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台美間第一項正式經貿協定,若與美國順利簽署,對台灣企業的長遠發展可期。

倡議三大指標  有助於台灣企業擴展國際發展空間

儘管本次倡議沒有關稅減免與市場開放,但「台美21世紀倡議」可被視為一個讓各國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自由競爭的貿易規範。一旦台美率先針對達成共識的5項議題簽署協議,對台灣而言,具有三大重要指標性意義。

指標1》雙方成立共同委員會,成為官方與民間橋樑

鄧振中指出,科技與產業變化急速發展,政府的任務身具多重目標,既須協助企業發展,亦須保護消費者,致使法規可能會有衝突之處,令民眾無所適從。

「一旦協定順利推動,未來將就眾多議題成立聯合委員會,不只雙方可定期針對倡議內容交換意見,隨著解決問題的機制更加完善,倘若中小企業遇到問題,可向聯合委員會反映,透過聯合委員會的管道取得解決之道,為雙方企業建立一個更友善的經營環境。」也就是說,當企業拓展國際活動的能力愈來愈高,雙方政府應該要有一個聯繫方式,以解決企業界(特別是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問題。

指標2》與美簽署,建立我國加入國際貿易協定之典範

台灣企業在貿易戰與疫情中,充分展現自身的硬實力,更獲得國際日益重視,全世界都深刻感受到台灣產業的強項。此次與美國之倡議,雖未談及降低關稅,然這是台美間第一項正式經貿協定,若與美國順利簽署,對台灣企業的長遠發展可期,原因如下。

其一,美國是科技大國,尤其台灣很多技術來自於美國。其二,美國投資資金龐大,台灣需要更多美國的資金。其三,美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台灣企業也需要持續耕耘,擴大其市場面。其四,美國是民主社會的領導國,與台灣的體制吻合,「大家都是民主國家,透過各種管道能夠與美國確保投資往來,其實也是確保台灣國際化的空間,對於台灣企業界在國際上發展是一大利多。」

其五,鄧振中不諱言,我方期盼透過此協議的達成,在國際社會建立一個範例,「無論政府或民間,大家都有一個很大的困擾就是國際孤立的問題,一旦此倡議簽署完成,或將有助台灣參加更多的國際經貿協定,建立更完備的經貿網絡。」

指標3》友岸外包機制若形成,有助台企在供應鏈創造優勢

供應鏈風險與轉移,是目前許多企業勢在必行之舉。隨著美國打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概念,亦即讓美國的友好國家作為美國合適的離岸生產者,避免讓潛在競爭者獲取美國所需的戰略資源。「一旦台美雙方順利簽署,得以證明我們是友善的,對各國而言都是可靠的供應鏈夥伴,對台灣企業界在接單上是一大利多。」鄧振中明白地表示。

劍指美加墨市場  強化競爭力因應未來挑戰

鄧振中指出,美國政府近期對外簽署的大型自由貿易協定《美墨加協議》,是規模最大且對美影響最深的協議,「現在我方與美國洽談的基礎,會參考《美墨加協議》,儘管正式談判還沒開始,但我們的準備工作已陸續展開。」因此現階段的主要目標是盡快將以上5項議題之條文確定並趕快簽署,即可進入下一階段議題的開展。

下一階段的議題,或將談及農產品。鄧振中表示,台灣農產品的外銷已是出超國,「未來農產品的要求須遵守國際規範,而非台灣內部訂立的標準,因此從現在開始,台灣農產品的競爭力要培養起來,及早因應轉型。」

381pics 2-1
下一階段或將談及農產品,台灣農產品的競爭力要培養起來,及早因應轉型。

在自由貿易下,反映企業或產業的競爭力,有意進軍美國市場業者,現在就要盡快了解美國市場,掌握提早準備的契機。「自由貿易勢在必行,此倡議的目的是將來創造更公平的經營環境,台灣企業應用更正面的角度來看待此倡議,持續強化競爭力,一旦市場更開放,才能從中獲取更大的經貿利益。」

381pics 2-1
鄧振中指出,自由貿易勢在必行,此倡議的目的是將來創造更公平的經營環境。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