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NO.383 MAY.2023
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383期・Cover Story隱憂篇

從成本監控到漲價調整  小心至上

價格策略攻防  暴露經營地雷

◎撰文╱陳怡寧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376mainpics 1

全球通膨所帶來的成本壓力,幾乎是公開的祕密,利潤危機持續主導貿易鏈,使得上下游產業關係因成本結構變調而逐漸瓦解。伴隨著利潤銳減的暴風圈逐漸擴大蔓延,稍有不慎,可能接連引爆成本預警不力、價格調整遲鈍的經營地雷。


全球通膨風暴愈演愈烈,尤其歐美國家首當其衝,由於烏俄地緣衝突,導致歐洲鋼鐵廠和鋁冶煉廠接連關閉,天然氣管線也被阻斷,義大利北部高級家用紡織品牌Martinelli Ginetto執行長阿爾貝托(Albeeto Paccanelli)嘆,短短一年內,天然氣價格飆漲6.3倍,布料製造商無力承擔,也難轉移給買家客戶,看不見的成本壓力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

光是能源成本占生產成本比例,就從5%急遽增加至25%,企業墜入超乎預期的成本黑洞,甚至得預先取得銀行擔保或現金墊款,合作供應鏈廠商才願意運作。危機來得措手不及,吞噬紡織製造商的利潤率,就連GAP、H&M、Gucci中下游供應鏈廠,也不得不另謀出路。

轉嫁成本守住獲利?  企業經營難度增

已有品牌商布局,重新評估、縮減資本投資計畫預算,或將生產基地外移至東南亞、東歐,想在生產成本飆漲之際,維持合理範圍內的利潤水準。

但投顧諮詢巨擘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預警,如今面臨睽違40年的成本高點,目前透過庫存議價,還能煞住利潤雪崩,只是當聯準會升息、抑制物價,間接增加企業取得資金成本,也增添轉嫁成本難度。

原先,供應鏈廠的生產成本,還能因大宗商品價格浮動而有理由反映漲價,但今年初以來,消費者物價回歸,乍看通膨緩降,實則進出口貿易商所感受到的的壓力截然不同。

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年度首季財報就顯示,儘管營收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但卻被高漲的成本侵蝕利潤,尤其是食品與燃料成本超出預期,獲利遠遠不如預期,2023年全年每股獲利展望下調1%。

以供應鏈廠商的視角來解讀,貿易成本壓力沒有緩解,反而和消費物價走勢背道而馳,後續能否轉嫁成本?中小企業實在不敢過於樂觀。

瞬息萬變的價格戰  3隱憂決定勝負

因已知供應鏈通貨膨脹,相對應的既定價格慣性操作策略疲乏,換算扣除成本後,利潤拉鋸逐漸縮小,隱憂接連浮上檯面,香港亞太策略研究所(APIFS)的觀察幾乎如實反映了產業棘手現況:

隱憂1》成本監控預警不足

德國金屬工業工會(IG Metall)的製造商的大宗原物料成本較2020年翻漲逾10倍,牽動產量下修,預期今年將再降低5%,對於中小企業而言,適應新的成本結構變化,將是生存關鍵所在。

就連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CSCMP)也提示,物流運輸成本在兩年之內遞增22%,間接導致零售商持有存貨的連帶成本(inventorycarrycost)墊高26%,盤根錯節的製程物料清單(BOM)價格調整令人細思極恐。

而亞太策略研究所細究,也許整體成本結構僅增加5%,但採購部門疏於精細核算物料單項採購價,可能誤判某項原物料實際價格已翻倍,卻仍執行原定採購計畫,將錯失產品調漲的時機點,不利於企業的利潤競爭。

隱憂2》價格調整週期太長

採購成本預警一旦遲鈍,拖累定價調整步調,跟不上市場價格波動,只能間接壓縮獲利空間。尤其眼前大環境處在價格急劇起伏,從預警成本上漲到決定調整價格策略,往來過程中,價格可能又改變。種種不確定的價格因素,不斷壓縮議價空間。

針織布料成衣廠「冠星-KY」第一線壓力尤為強烈,今年第一季觀察到原物料價格還在上漲,雖持續與下游客戶洽談訂單報價,但成本轉嫁存在時間差,得等到下半年重新商議訂單價格時,才能再反映成本。

布料龍頭「儒鴻」更仔細核算,紡織主要原料尼龍、彈性纖維漲幅約30%,從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已連續兩次宣布調漲報價,但向來和客戶通路商約定半年議價一次,在下次合約議價時,得確保追趕上成本變化差距。

381pics 2-1
紡織主要原料尼龍,從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已多次調漲,造成紡織貿易商須審慎商議訂單價格,才能有效反映成本。
隱憂3》被價格剝削的產品價值

儘管產品調漲態勢明顯,下一步則是要確定,產品終端報價是否「真的」喊漲?市場與獲利間的拉拔權衡。畢竟市場銷售擔心影響訂單繼續合作,往往會「選擇性」忽視成本遞增的事實,當獲利空間緊縮,必先節省人事、店租、原物料開銷成本,直到成本實在扛不住,再試圖以利潤彌補,吸收實際成本與報價的落差。明明價格是影響獲利最重要的關鍵,卻是最後一步棋。

深究原因,廠商重視銷售市占,漲價是萬不得已的策略。亞太策略研究所甚至擔憂,部分供應鏈廠商可能衍生心理作用,認為要包裝產品價值,才有籌碼和客戶商談議價,於是逆向調整產品製程;但除非新產品是「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否則多餘的調整只是徒增成本。

在日本零售體系,一直有種「特殊存在」商品,就是「プライベートブランド」(PrivateBrand),縮寫成「PB」,是大型零售商獨家開發的自有品牌商品,在AEON、LAWSON、日系7-11超商都有類似概念商品,最早從1960年代就有雛型,只是當年由中小製造商生產,商品價值參差不齊,PB商品開發成本和實質效益不成正比。

直到1980年後,陸續有大型製造廠商爭取PB商品訂單,品質慢慢穩定,在第二次石油危機的原料成本通膨浪潮中逆勢崛起,用品質說服更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接受相對高價,一度霸占熱銷商品排行榜。

日系零售商的逆轉勝奏效,事到如今物價通膨再度上演,相同戰術能否再次成功?貿易鏈廠商沒有把握,還在拉鋸盤算。

漲價效應未明朗  企業應有的超前部署思維

眼見利潤隱憂還在膨脹,大部分廠商都採取預先接單制,首季財報尚未完全顯現報價調漲效應,且預計下半年有新一波報價調整潮,短時間內貿易成本壓力仍然探不到盡頭,企業紛紛預期漲價效應落點最快將在第三季財報才會明朗化。

在此之前,美元一再推進高點,且美國聯準會(FED)尚有1碼升息空間,變相造成新興國家貨幣貶值,光是日圓就持續委靡不振,企業營運成本不斷上升,愈來愈不堪成本負荷,市場已進入利潤風暴圈中。

日媒「共同通訊社」(KYODO)調查豐田(TOYOTA)汽車、任天堂(Nintendo)等日本107家企業的價格策略,當中有23%企業正在考慮漲價事宜,另高達半數企業還在猶豫不決,謹慎觀望燃料、運輸物流價格漲幅,保守預期漲價只能消化成本的70%。

381pics 2-1
由於日圓貶勢超乎預期,已衝擊營收,日本任天堂公司表示會謹慎評估漲價事宜。

瑞典品牌富豪汽車(Volvo)直言,今年還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尤其貴金屬原物料價格保持在高水位,車用半導體現貨採購的未知變數猶多,不足以鬆懈戒心。至於如何確保獲利水準,完全取決於產品價格漲幅、產品結構、銷量策略平衡。

有鑑於此,向來習慣採取「價先於量」策略的企業百事可樂(Pepsi)、沃爾瑪(Wal-Mart)也在檢討是否該調整應戰策略。

面對這場不尋常的貿易利潤爭奪戰,若只遵循價格框架思維操作,確實存在隱憂。但美國市場情報公司Corbu LLC跳脫傳統貿易邏輯分析,企業若能透過調漲價格,重新了解消費者取向,以及商品價值與價格的合理區間,便可從中探知市場對漲價的容忍力。

在成本結構撥雲見日前,企業能做的唯有及早布局,「等待貿易成本回歸正常化,利潤率就能隨時間的推移而走高。」Corbu LLC解析。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