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NO.388 OCT.2023
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388期・名人講堂

第九屆將帥班  與時俱進的數位腦

AI轉型未來  改寫逆商業的遊戲規則

◎撰文╱陳玉鳳、賴郁薇 圖片提供/郭阿賓、李林謙
376mainpics 1

AI人工智慧橫空出世,等同昭告全球,當物聯網(IoT)與AI、雲端大數據形成元宇宙,大環境結構正發生轉變。身處數位轉型節點,全人類如何站在此時此刻的時間軸,思考還不存在的未來產業?第九屆將帥班課程邀請數位科技先驅巨擘,結合企業參訪,領航學員「有能力站對位置」。

從前認知的電腦科技,擁有強大計算能力,但人類大概不曾想像過,在未來的某一天,電腦居然會像一顆真正的腦袋,有學習能力的同時,還能不斷與時俱進。第九屆將帥班第七模組藉由實際企業參訪,帶領學員掌握數位時代致勝關鍵策略。

iKala以AI賦能為使命  打造個人及企業競爭力

iKala經營初期主打線上KTV服務,之後成功轉型為人工智慧科技行銷新創公司,提供以AI驅動的數位轉型及數據行銷整體解決方案。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表示:「iKala秉持『AI 賦能』的公司使命,以AI技術做為核心,助力客戶事業轉型和創新。」iKala提供的服務包括iKala Cloud、KOL Radar等。KOL Radar為專業的AI 網紅分析媒合平台,使用機器學習模型建構「粉絲受眾樣貌分析」功能,可準確分析網紅的粉絲特性,透過漲粉率、互動率、觀看率、粉絲數和發文頻率這五大指標,品牌商能根據網紅行銷預算和專案目標,以更科學、量化的方式進行網紅行銷決策,迅速找到最適合的網紅合作夥伴。

針對今年開始席捲全球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浪潮,關於「部分工作是否會被 AI 取代?」、「未來我們應如何與 AI 共舞?」等問題,程世嘉分享他的看法:「未來工作不會完全消失,但必將兩極化,唯有能順應技術潮流的人,才能在這時代受益且不被淘汰。」iKala已將Chatgpt的使用,視為公司內部工作流程一部份,以此提升同仁工作效率。程世嘉建議企業應立刻開始深入了解AI、在日常工作中習慣使用AI並積極提升AI技能,他強調:「AI能力,將是未來工作者的競爭力關鍵,從AI出發的使用者體驗和創新商業模式,是企業必須從現在開始正視的發展重點。」

台灣FUJIFILM顧問服務助企業提升經營效率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中,一家公司若想要持續發展下去,就必須適應時代和技術變革並採納新策略,富士軟片(FUJIFILM)是很好的示範。

彩色軟片市場自2000年後急遽衰退,促始富士軟片總裁古森重隆領軍的決策高層正視結構轉型的迫切性。台灣富士軟片資訊營業本部長王重祥梳理該次集團總部的轉型策略,「因應軟片市場的下滑並確保財務穩定,勢必需調整經營規模,但要在全球市場保持競爭力並彌補軟片事業造成的營收及利潤損失,開展新的核心業務是不可或缺的策略。」於是,除了強化數位影像、光學元器件、數位印刷系統、文件處理等既有事業外,富士並開拓醫療保健、化妝品、高性能材料等新領域。

王重祥強調在企業轉型過程中,「人」始終是決定成敗最關鍵因素:「從領導層到基層,每個人都應明確知道目標為何、如何達成,且形成共識,才能確保戰略徹底執行。」他並分享古森重隆激勵同仁的格言:「行動果斷、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直到成功。」台灣富士軟片資訊隸屬於日本富士軟片集團,自1970年設立以來,率先將普通紙複印機引入台灣市場。

一路伴隨台灣產業成長,台灣富士軟片資訊現今為台灣各型企業提供完善的列印解決方案與服務體驗,以及專業顧問服務,持續助力台灣企業提升效益和控制成本,該公司資訊數位事業推廣處處長王輝華表示,「我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方案,可協助客戶優化各種工作環境下的商務流程,建立有效活用資訊和知識的業務流程,進一步強化組織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富士軟片資訊非常重視ESG價值,日前與工研院合作研發廢棄碳粉的新回收機制與應用,能擴大廢棄碳粉的應用範圍,並貢獻於循環經濟。

改變已發生,創造了新的形勢,1991年諾貝爾獎經濟學家寇斯早就預言,一旦交易成本趨近於零,那麼一個產業即將解構消失。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將帥學院「第九屆將帥班」第八模組,特別邀請4位業師指引學員未來的數位變革再造新路。

台灣FUJIFILM向將帥班學員分享如何順應時代和技術變革,制定新策略。

全世界談論「循環經濟」行之有年,以永續創新思維,打造產品、服務、及商業模式,想把循環經濟變成一門好生意。

但循環經濟之所以成功,循環管理名師陳家麟認為,必須跳脫自利系統策略(Ego-Systems)的單維思考,不只要滿足企業單方面追求最大化利益的目標,更要涵蓋生態系統策略(Eco-Systems),將所有跨領域、跨產業的利益關係人納入價值鏈的共同思考。

在「製造―使用―循環」的商業模式,重新設計資源效率,依照陳家麟的思考,這突破「開採―製造―消費―拋棄」線性經濟思維,就有機會用更少資源來創造更多價值,發揮生態系價值鏈最大利益。

陳家麟深信,循環經濟必須和市場機制、商業模式接軌,將能源物質的循環流,擴大到環境生態、甚至在地創生的永續發展,才能可長可久。

沒有市場就談不上真正的循環(Nothing is truly recyclable if there is no market.),陳家麟一語道出產業永續價值的真諦。

「沒有市場就談不上真正的循環」,循環管理名師陳家麟一語道出產業永續價值的真諦。

終於,人類成功實現AI,這一顆真正的「電腦」擁有學習能力,透過大量資訊累積建構思考模式,徹底改變人類既定認知。2000年以來,數位轉型大致圍繞在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Big data),卻在一夕之間進階成AI轉型,世界從此變得不太一樣。

簡立峰見證AI的從無到有,生成式AI某種程度介入現實生活的工作模式,賦予一個新名詞叫做AI轉型(AI transformation),可以直接命令它執行工作,網路世界充斥150億張AI產生的圖像,甚至執行翻譯問答、文案產出、合約草擬、程式編寫,可以預見5年後AI將能夠生成30%數位內容。

明明AI轉型正在改寫全球,但很奇怪地,真實世界感受異常薄弱,事不關己的像另一個宇宙發生的事情。簡立峰很直白地說,若對AI無感,應進一步反思AI之於現實的存在意義。

至於意義是什麼?就社會環境大趨勢來說,全球產業即將面臨超高齡、少子化社會,工作人口正逐漸消失。簡立峰引述麥肯錫(McKinsey)調研結果,若半數美國企業採用AI人工智慧技術,未來10年內,平均勞動生產力約可逐年提升1.5%至1.7%,並刺激潛在GDP成長7%。

如果AI創造的生產力,剛好與消失的勞動力達成平衡,將是機會藍海。儘管如此,大多數的辦公室工作者,即所謂依靠「敲鍵盤」產出數位內容的「鍵盤白領」衍生世代焦慮感,自工業革命以來藍領階級被取代後,白領階級首次成為新時代受災戶,擔心在「大外包」趨勢下,被生成式AI取代工作。

面對AI轉型新賽局,一派人唯恐被AI打敗,另一派反而覺得從此可以隨心所欲,在簡立峰看來,這就是「員工級思維」和「老闆級思維」差距。

站在老闆級思維看待AI轉型,簡立峰認為必須善用這顆「好腦袋」。這波生成式AI轉型主要受轉移學習(Transform Learning)模型驅動,變成可深度學習的變形金剛,可在多語言(Multilingual)系統內大量轉移學習(Transform Learning),成為企業家人腦神經網絡的延伸,等於在巨人肩膀上學習的「國際級腦袋」。

生成式AI大量累積知識,的確可能超越人腦知識庫,但AI系統無法和現實世界串聯。相反地,人類擁有邏輯推理、聯想力、決策力、規劃力、判斷力,是無法被AI取代的珍貴能力。

台灣還不算高度數位經濟化,直接從數位轉型著重的(1)公司產品、(2)公司營運模式優化、(3)員工能力提升、(4)顧客深度連結,銜接AI技術,可以更細緻優化數位轉型應用,這場新賽局才有制勝機會!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心中沒有管理,卻融會「形、勢、策」心法。決策前判斷形勢,看清世界變化,及大勢之所向,決策方能不偏不倚。

產業巨擘詹文男向來以2M2C模型認知形勢,(1)總體環境(Macro)、(2)市場資訊(Market)、(3)客戶資訊(Customer)、(4)競爭者(Competitor)。顯然新世代總體環境、社會價值觀已改變,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女性族群也型塑「9034現象」(1990年代出生的女性預估34%沒有小孩),衍生不婚不生商機。

改變總體環境的關鍵字,從過去的市場、競爭、產品,變成更複雜的地緣政治、通膨、經濟、ESG、數位轉型。尤其是數位科技轉型,詹文男以I(IoT 物聯網)、A(AI / AR)、B(Blockchain)、C(Cloud / Cyber Security)、D(DataTech / Drone)、E(Edge Computing)、F(Fifth Generation)概括,將改變未來的10年。

形勢已預告數位科技轉型時代來臨,該如何思考決策?詹文男以「數位」和「轉型」拆開理解,數位只是工具,但轉型不見得只能靠數位,對企業而言,「轉型」遠比「數位轉型」重要,而認清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要採取(1)數位化、(2)數位優化或(3)數位轉型策略。

掌握形、勢、策心法,應變數位轉型趨勢,詹文男一再強調,企業家必須先有自覺,看清形勢,掌握技術,融會貫通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概念,評估目標方向再做決策,才是成功的管理方向。

在管理學界推崇「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t),然而在現實社會中,存活與否更可能取決於是否「站對位置」。

未來某天,若北極完全融冰,但北極熊沒辦法習慣在丘陵地上獵食野兔,恐怕便無法存活。資訊管理名家盧希鵬以此類比,企業一味發展核心能力,卻常忘記一件事:適合過去的核心能力,不見得適合未來,因為環境變化從未停止。

但未來明明還沒到,如何相信有未來?盧希鵬從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撰述的《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得到啟發:人類和猿猴最大差異,是從智人(Homo sapiens)發展出來的八卦能力,於是開始產生分界;人類能將抽象事物擬真,讓人類得以壯大。

就像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講解蘋果新品概念時,正在說一種看不到、名為「Apple」的符號,卻能說服10億信徒,向蘋果膜拜,這也正是賈伯斯的八卦力量。

「未來有這樣的世界。」往往創業家看見的未來根本還不存在,面對看不見的未來,有藍圖嗎?盧希鵬再三強調,未來對的事情有兩種:「所有人都認為對的對,和自己認為對的對」,後者商機無限,唯一要做的就是證明這是對的。

而在證明過程中會發現,「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只是偏偏多數人會死在明晚。」還沒來得及讓後天的美好成真,就先敗在現實殘酷,盧希鵬反而逆勢操作,從美好的後天看明天,就會清楚知道明天該做的事。

順著這套思維脈絡,未來40年是互聯網競爭時代,從B2C商業模式變成C2B逆商業時代,逆商業時代創新思維基本上由流量、流量成本和結構洞組成。透過計算流量成本,引爆結構洞,接觸到過去不曾接觸的受眾,創造更多流量,實現「數位轉型4.0」的真諦。

隨環境、人口結構持續改變,企業參考太多數據,卻忽略社會行為背後的行為數據。行為數據可構成周邊視野,「結構洞」於是有機會成形。

站在互聯網的新時代,盧希鵬強調必須有新思維「站對位置」,改變遊戲規則。他以「龜兔賽跑」故事說明:第一次龜兔賽跑,烏龜從後天看明天,確定夢想後憑藉恆心毅力贏得比賽。第二次龜兔賽跑,兔子不再偷懶,靠原本核心能力獲勝。第三次龜兔賽跑,烏龜提議改變賽道,在河域競爭獲勝。第四次龜兔賽跑,烏龜和兔子透過結構洞合作,合作結果遠比競爭效益大。

未來,誰能改變遊戲規則、決定新賽道,就能觸發結構洞,機會就存在於不斷的合作與穿越之間。身處將帥班這樣一個結構洞,融入各行各業的將帥菁英,將帥班頂尖名師期許學員以開闊的態度合作、幫助、嘗試,未來機會將漸漸在結構洞的因緣巧合中浮現,打造出開放的前景。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