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53/ NOVEMBER. 2020
回首頁

寰宇聚焦提升企業實力之必要「逆全球化」聲浪起 貿易戰略再晉級

貿易戰、疫情兩大變數,導致全球化供應鏈風險逐一浮現,隨著保護主義、地緣政治衝突愈演愈烈,「逆全球化」觀點開始受到重視。但是逆全球化真的會取代全球化嗎?而這又會如何牽動全球貿易布局戰略?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撰文/楊迺仁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中央社
近年受貿易戰、疫情影響,全球化的「世界工廠」生產形式將產生改變,「逆全球化」戰略成為關鍵。

彼時90年代吹起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風潮,透過減少或消除關稅、資金控制及各國對當地產業的補助等,大大降低國際貿易的障礙,以達到公平貿易的目標,也促成國際間的產業分工,帶動發展中國家的出口貿易、經濟及就業成長。

但另一方面,全球化也歷經不少挑戰,許多新興經濟體都曾遭受資本市場衰退的重大打擊,即使曾被視為「經濟奇蹟」的東亞經濟體如韓國、泰國、馬來西亞,也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受到重創,就連歐美先進經濟體,也因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及2010年歐債危機而蒙上陰影。

再加上已發展國家製造業「空心化」、中產階層萎縮和貧富差距不斷加大等,讓全球化效應備受質疑,掀起「反全球化」(antiglobalization)浪潮,許多以民粹主義為訴求的政治主張浮上檯面,包括保護本土製造業、驅逐移民、針對特定國家掀起貿易戰等,甚至不少學者指出,各國因全球化導致的相互依賴及整合,已開始出現倒退事態,形成「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的可能性大增。

疫情推進「逆全球化」現象

疫情的蔓延,為全球化浪潮帶來重重一擊。面對這場罕見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全球多數經濟體無不採取邊境封鎖、區域隔離、商業停歇等應對措施,但這種各自封閉、自我停擺的狀態,也讓「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的聲勢更加高漲。 首先, 疫情造成全球製造業在產業鏈和供應鏈出現斷層,顯現許多產業對全球供應鏈的過度依賴性,高度全球化的產業鏈其實脆弱不堪。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吳靖指出,相比於工業化早期,如今全球產品供應鏈日趨複雜化、網路化,雖換來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但也導致對風險的抵抗能力降低。

iPhone供應鏈散布全球,只要其中一個工廠因疫情無法動工,將影響整體供應鏈進程。

以iPhone為例,螢幕、攝影鏡頭的供應商在韓國、日本,組裝在中國大陸,股票上市在美國,商品在全球各地銷售,產業鏈上每個國家及背後資本方都可因此獲益。但只要有任何一個國家疫情爆發,導致交通阻斷、工人無法到廠上班、工廠被迫停工,iPhone的供應鏈就會中斷。

今年最早爆發疫情、並祭出「封城」策略的武漢市,在封城2週後,就讓現代汽車在韓國的工廠被迫停工。原因是武漢為中國大陸運輸中樞,卻因春節後返鄉交通受阻,導致現代汽車在青島的零部件供應商復工人數不到15%,隔海相望的韓國車廠只好無奈停產。

「逆全球化」帶動再工業化

由於供應鏈受干擾,許多業者紛紛在本地尋找其他供應商,價錢雖高也在所不惜。歐美各國製造業也開始將部分海外生產線轉回本土,「外包回流」(re-shoring)演變成「再工業化」的趨勢已然成形。

「再工業化」指的是為重建工業而組織國家資源的經濟、社會和政治過程,而這波疫情導致的「逆全球化」現象,就可能引發「再工業化」趨勢。世邦魏理仕(CBRE Group)發現,台灣已有不少製造業者加速調整全球產線布局,將部分產能遷回台灣。

根據世邦魏理仕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台灣工業地產市場報告」,2020上半年全台工業地產交易活動熱絡,總成交金額達396.2億元,其中工業土地交易占47%,較上年同期成長21%,占上半年不動產市場總交易金額(含土地、商用不動產)的21%。

進一步分析投資人布局,2020上半年自用型買方不畏疫情衝擊,積極搶進工業地產,上半年共投資近新台幣259億元購買工業土地、廠房及廠辦,占工業地產總交易額65%,其中以電腦及周邊設備業者最積極。如日揚科技以逾新台幣6.8億元購入台南樹谷園區9,600坪土地、萬海航運斥資

新台幣22.29億元買下內湖近4,000坪廠辦,以及和碩斥資新台幣13億元買下桃園龜山區萬坪廠房等,都是不動產重要的指標交易案例。

世邦魏理仕台灣研究部主管李嘉玶表示,疫情下全球供應鏈重整態勢日漸明顯,上半年共27家台商獲准回台投資,多數業者選擇於現有廠區內擴產,亦有部分廠商新購入土地或廠房,以滿足營運需求。雖然疫情2次爆發的隱憂居高不下,但在低利環境下,以電子業為首的自用型買方仍持續尋找適合的擴廠地點,預期將刺激更多台廠加碼投資台灣。

政府提出相關政策措施,台灣已有不少業者加速調整全球布局,將部分產能遷回台灣。

創新、資本是戰略新焦點

但其實歐美各國推動「再工業化」,不只是為復甦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創造就業機會,更希望鞏固全球產業主導地位並永續發展,進而在全球貿易競爭中,尋求更有利的競爭基點。

尤其是擁有廣大內需市場與製造規模優勢的國家,更可能誘發相關創新與製造技術回流。如美國製造業的人力與物流成本雖高於中國大陸,卻擁有較大市場消費力優勢,尤其如航太、化學、機械、醫藥設備、半導體、網路應用等產業, 多半已藉由擴張投資規模、累積智慧財產權、培養高技術性人力及與顧客建立密切連結等方式,創造出全球性競爭優勢,是美國在貿易戰中的王牌,如中興通訊、華為、中芯半導體、騰訊微信因此成為制裁目標。

但要達到「再工業化」,本土創新能量是否足以影響製造回流,將是至要關鍵。然而因歐美多數廠商的製造布局,往往取決於財務報酬率,只將製造視為成本,而非企業營運的一環,導致許多製造外移的業者,缺乏將創新發明轉換為高品質、且具價格競爭力商品的能力,進而無法將製造據點移回本土。

吳靖認為,未來產業鏈可能會變得愈來愈本地化、區域化,但仍會透過資本和技術進行全球化、網路化的聯結。如為了避免美國制裁,中國大陸許多工廠的產能可能轉移至東南亞國家,但中國大陸母公司仍可通過資本聯結產能。

求取成本、風險的平衡

自「逆全球化」趨勢抬頭以來,許多國家對將關鍵技術和核心產品的生產「回遷」,甚至採取更多貿易保護性措施來維護本國利益,防範未來可能發生類似公共危機。但為維持穩定的貿易運作,跨國企業勢必要在成本和風險間尋求平衡,第一步須讓供應鏈不能過於依賴單一國家。但以目前最主要的「世界工廠」中國大陸為例,許多製造業為將供應鏈轉移到中國大陸,已花了幾十年, 要將供應鏈移出中國大陸,絕非是短短幾年時間就可辦到,過程勢必痛苦又耗時。

事實上,這波疫情同時也證明,當發生全球流行病時,供應鏈風險難以分散,沒有一個國家可獨善其身,唯有加強多邊合作才能共體時艱,然而,多邊主義必須更有效地回應新時代下的全球挑戰。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認為,全球化再融合的力量仍大於裂解的力道,只是以不同樣貌持續演進中,必須要從更廣闊的角度觀看世界經濟的發展態勢。

尤其在數位經濟時代,更需要關注虛擬世界的非實體商品跨境交易、去中心化生產與消費連結,以及繞過傳統金融機構與支付系統的跨境網路金融活動。如全球跨境電商帶來的國際包裹的數量,從2007到2017年,成長率超過150%。這些商品價值在官方貿易統計中往往無法正確顯示。

朱雲漢認為,全球化在制度安排上確實有脆弱的一面,但不能因此低估非西方世界或開發中國家等廣大潛在受益者對全球化的擁護,不可低估支撐全球化運作的各種機制的韌性。面向後疫情變動局勢,誰也算不準全球化、逆全球化是否成為未來既定格局,企業唯有保持不被外在改變侵蝕的實力,才能贏得勝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