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NO.367 JAN.2022
shutterstock_1882767883 1
封面故事實戰篇

內外環境變化莫測

迎向經貿新時代
企業八大趨勢重點

◎撰文/羅倩宜 攝影/黃鼎翔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美聯社

5G、元宇宙、循環經濟、淨零減碳、混合工作模式,各種創新題材崛起,影響企業營運與成長;本文分析2022年最新商業趨勢及國內企業的實戰案例,在面對內外部環境變化時,人才、供應鏈整合、永續經營將成為企業的重中之重。

當COVID-19疫情趨緩、疫苗覆蓋率提高,驚濤駭浪的2021年已安然度過,然而2022年對全球企業來說,仍是充滿黑天鵝和灰犀牛的一年。數位化發展成為不分產業的必經之路,永續經營則是一場已展開的持久之戰。

此外,全球商業巨擘也紛紛拋出新議題、制定新規則,例如臉書(Facebook)將公司名稱改名為「Meta」,宣示未來十年對元宇宙的投入;特斯拉的電動車題材持續發酵,市值破兆美元,創辦人馬斯克的一舉一動都蔚為話題。

電動車、5G、元宇宙、循環經濟、淨零減碳、混合工作模式等,2022年商業環境不缺創新題材,同樣要面對新挑戰與機會,如貿易戰與疫情、通膨及升息、碳稅課徵與環保、區域經貿整合、如何吸引人才等。

2022商業八大趨勢  大小企業有別

在這樣的局勢下,企業不分大小,都在力拚轉型,提升競爭力。那麼2022年最重要的商業趨勢有哪些?財經媒體《富比士》(Forbes)綜整專業管理顧問的看法,分析新的一年全球企業普遍面對的商業趨勢。本文根據這些重點趨勢,列舉國內外相關企業的實戰成功經驗如下:

永續、韌性的營運

新的一年,企業更迫切的任務是找到降低「環境成本」的營運模式,常見作法是供應鏈的去碳化,包括原物料的源頭管理、生產製程降低汙染、終端包裝的廢棄物等。然而更前瞻的永續管理,在於每一個經營細節皆具友善環境契機,從辦公空間減碳、空調照明節能、使用再生電力、到打造循環與共享的新商業模式等。

以國內企業來說,指標案例如台達電子,其永續的企業理念,便與產品及服務緊密結合,如LED照明、電源節能、智慧製造等;台達電多年來也不遺餘力推動綠建築,旗下有智慧樓宇部門呼應配合,企業所屬基金會更多次參與聯合國氣候峰會,成為台灣的民間代表,可謂國內傳統電子製造業轉型永續企業的最佳案例。

此外,「碳管理」也成為未來五年最重要的課題之一,2023年開始,歐盟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將針對鋼鐵、化肥、能源等排碳量高的進口商品課稅。

國內包括台積、中鋼、聯發科等均宣誓減碳目標。服務業則因產業特性,減碳指標較難量化,但也力求「淨零」。如國內電商富邦媒體科技(momo)便從物流規劃,採購高能源效率車輛、減少商品運輸里程等。

數位轉型與人機協作

大型企業愈來愈仰賴機器與人工智慧系統來執行傳統人力無法勝任的工作;因此企業主須面對幾個關鍵問題:如何找出機器與人力之間的平衡?應賦予機器何種角色?此外,自動化已是每個產業須迎接的趨勢,也是數位轉型的重要一環,企業主應為組織及員工做好培訓及準備,迎接全新「人機協作」模式。

中小企業由於資源有限,數位化尚未全面推動,但未來十年的成功,取決於今天能否有效運用數位及雲端科技來協助營運。近兩年快速興起的會議軟體如Teams、Zoom便是最好的例子,未來兩、三年很可能還有全新雲端/數位工具出現。快速導入、並跟上數位浪潮,成了中小企業的競爭力關鍵。

國內成立逾40年、專營紡織品進出口貿易的逸祥國際便積極投入數位轉型,以「流程效率」及「數位行銷」為兩大重點,導入台灣通用紡織所開發的Frontier平台,將布樣建檔放上雲端,擴建布片資料庫,再結合CRM客戶管理系統,不僅讓客戶能輕鬆瀏覽產品,並可分析點擊率及瀏覽軌跡,同時還能縮短設計流程、解決庫存問題。

擴大僱用管道、提升員工體驗

疫情使工作模式大幅改變,更多人選擇遠距工作、自僱、自由接案,以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甚至因此引發一波全球的「大辭職潮」,許多勞工離開原本工作的城市,移居他處成為遠距工作者。

換言之,傳統全職工作將成為過去式,企業僱用員工可望以「約聘」為主流,由於約聘人員的遠距工作比重高,打破僱用國界,更加速全球人才自由移動。

全球人力庫的重新洗牌,對中小企業而言,所面對的挑戰比大型企業更艱鉅,因此須積極擴大召募管道,打造更彈性的公司文化,提出明確目標及清楚價值,才能在當今「搶人大作戰」環境下,吸引最佳人力,成為公司的寶貴資產。

舉例來說,矽谷的科技業者,招募人才近期大多採視訊面試、並改變聘用策略,以「不用進辦公室」的彈性工作模式爭取人才。美國FlexJobs網站即以專為遠距求職者設立的平台,提供遠距職缺的企業都可登錄,再媒合求職者。例如金融科技新創公司Brex Inc.便在FlexJobs平台上提供遠距職缺,包括會計專員、藝術總監、稅務經理等,皆可100%遠距工作,且大多為全職性質。

shutterstock_460197502
數位時代下,「人機協作」成為轉型、提升供應鏈效能的關鍵,結合人力及平台數據優勢,可大幅改善供應鏈流程。
news_20211103_pic1
Volvo汽車目前迎合敏捷管理企業趨勢,導入專屬管理架構與工具,並將經營細節延伸至供應鏈夥伴。
產品服務敏捷、組織平坦

以往大企業組織架構,層級分明、分工嚴謹。但這種模式正在改變;許多企業已體認到,更平坦、更敏捷的組織架構,才能快速整隊、即時對外部變化做出回應;而這樣的組織架構,也可迎合前述提到的遠距約聘趨勢。換言之,組織架構簡單平坦的時代已到來,以「高度彈性」取代由上而下的金字塔結構。

此外,不論對大型企業或中小企業來說,推出產品或服務,快速又準確迎合市場,保持高度敏捷性才能維持競爭力,建立被認可的品牌價值。

在國際上,包括Volvo汽車、生活用品集團聯合利華等,在研發新車款、推出全新洗髮精、洗手液等,都已導入行業專屬的敏捷管理架構或工具,不僅員工接受相關培訓,甚至也延伸至供應鏈夥伴。聯合利華因此得以在COVID-19疫情爆發之初,短短六週內便開發七種洗手液上市,並機動調整產能,營收應聲大增。

真誠溝通

當今消費者注重的是與品牌更有意義的連結;因此企業在顧客溝通時,可採取更真誠、人性化的作法。誠信、可靠、同理心、熱情、謙卑,甚至些許脆弱,都是重要的人性化特質,顧客期待品牌及其領導者能重視這些,不僅是獲利而已。

國內近年的成功案例就是響應全球潮流的B型企業,以「Benefit」為精神,發揮對社會及環境的正面影響力。初期以具備環境理念的新創企業為主,近年已擴展至大型企業,如全球最大戶外服飾品牌Patagonia、市值250億歐元的法國達能(DANONE)集團等。國內的王道銀行,也爭取加入B型企業行列,接受五大指標的檢視,包括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區照顧及顧客影響力。

對中小企業來說,對外溝通不只經營公司品牌,更須建立個人品牌。許多台灣傑出的中小企業,領導人較低調,往往隱身品牌背後,鮮少展露人性化及平凡的一面。然而,爭取顧客同理心及忠誠度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透過情感上的溝通與接觸,以真誠建立連結,將企業背後的故事向外傳播,才讓顧客有機會認同。

同樣為B型企業的台灣保養品牌綠藤生機,善用社群平台,由創辦人現身說法,分享個人及企業的重要里程碑,如產品研發心路歷程、原料有機契作甘苦談;同時分享環境知識如包裝減碳及海洋汙染現況等,種種品牌經營,讓消費者對品牌的定位不再只是購買「保養品」本身,更是日常生活顧問及好朋友,市場不斷擴大,甚至獲得國際集團青睞。

有目標、有意義的經營

此一趨勢與上述的真誠溝通互相呼應,企業若是為更有意義的目標存在,而不只是替股東賺錢,更能獲得市場及客戶的高度認同。「有意義的目標」指的並非企業營運內容或替誰服務,而是能帶來轉型,讓世界更好、執行方式更完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軟,2014年印裔美籍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後,徹底翻轉微軟原本IT軟體公司的定位,從微軟內部「數位轉型」及「雲端化」的成功經驗出發,大舉投入雲端市場,整合旗下Azure、微軟365、Teams等多樣產品,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協助有意投入數位轉型的企業。微軟的企業使命也重新定位為「賦能」(Empowering),並訴求「科技平權」、「讓全球每個人、每個組織成就更多」。近五年微軟成功攻下企業雲端市場,以後進者之姿,搶下雲端大廠Amazon不少市占,並與零售、製造、金融、能源等各行各業的企業夥伴攜手合作,不僅成功創造營收,也發揮社會影響力。

shutterstock_357419000
法國達能集團爭取加入B型企業行列,並接受五大指標的檢視,發揮對社會及環境的正面影響力,全力提升品牌形象。
shutterstock_207908968
微軟在納德拉的領導下,成功翻轉微軟IT軟體公司的定位,藉由數位轉型、雲端化,整合旗下產品,提供客戶全方位解決方案。
競爭又合作、相互整合

如今的時代幾乎所有任務都可以外包,因此全球商業環境出現前所未有的新式整合;這是一種良性的發展,讓不同產業的夥伴、甚至相同產業的對手,為解決營運挑戰、或更重大議題如氣候危機,而須攜手。

英特爾與台積電近期的代工合作便是競合的典範。此外,台積電近兩年也成立「開放創新平台」(OIP)的雲端聯盟,邀集上下游夥伴建立整合電子設計自動化、矽智財、晶圓製造與封裝、下游終端應用的完整生態系,成果有目共睹,不論在先進製程或全球市占率均更上層樓。

新的募資形式

企業籌措資金的方式也在改變,新平台與新機制崛起,成為企業與投資人的橋樑,如群眾募資或眾籌平台,可為創新產品或服務模式更輕易取得資金,許多大企業新興產品部門已透過群募,將新概念付諸實行並測試市場。其他募資方式包括ICO、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如國內獨角獸企業Gogoro日前宣布赴美上市,就是採用SPAC模式,透過一間沒有商業營運行為,而以協助企業IPO為主要目的公司來達成上市募資的目標。而促成SPAC模式的最大推手,就是疫情,讓募資困難的業者以SPAC併購來順利上市。

把握機遇  再創轉型突破

綜合上述2022年商業趨勢及國內外成功案例,可發現不外乎是「數位轉型」、「綠色永續」、「供應鏈整合」三大重點,許多國內企業早已積極投入,備妥新時代的競爭力。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教漳率新任理監事團隊於2021年十二月中會見總統蔡英文時,總統指出,「台灣正處於非常難能可貴的機遇期,應把握機會,展現走向世界、解決貿易問題、拓展國際市場的決心。」多年以來,民間企業始終是台灣競爭力最大支柱,面對當前大環境的難得機遇,將有什麼樣的轉型突破及豐碩成果,十分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shutterstock_597052055 1

Cover Story 總論篇

解析2022
全球經貿風起雲湧

閱 讀 更 多
shutterstock_653878420 1

Cover Story 策略篇

全球景氣反轉
企業轉型關鍵時刻

閱 讀 更 多
shutterstock_1567215445 1

焦點企業

堅持深耕
駿瀚生化打造未來競爭力

閱 讀 更 多
shutterstock_1469224163

名人講堂

擘劃顛覆世代
成就經營新使命

閱 讀 更 多
shutterstock_1469224163

美貿焦點

好山好水好生活
蒙大拿州匯集
高科技產業

閱 讀 更 多
shutterstock_367728287 1

產業趨勢

原產地據實以報
維護台灣企業聲譽

閱 讀 更 多
shutterstock_367728287 1

數位貿易

供應鏈+客戶管理
實現多元生產銷售機制

閱 讀 更 多
shutterstock_1567215445 1

領導之力

瞄準50+四大需求
掌握未來銀髮族商機

閱 讀 更 多
其 他 精 彩 內 容


placeholder image

隨時獲取新知,掌握趨勢脈動,
經貿多元課程盡在「國貿學苑」。

台北市進出口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