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世界變得更為動盪不安,烏俄戰爭持續,導致ESG的經營考量更為複雜。節能減碳外,企業社會責任表現將受到更多檢視,且左右投資人的決定。在ESG壓力罩頂下,企業亟需尋覓ESG領域人才,才能在跌宕起伏的時代永續經營。
全球氣候變遷、貧富差距現象愈趨嚴重,2004年聯合國全球盟約(UN Global Compact)首次提出ESG概念,從環境保護(Environment,E)、社會責任(Social,S)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G)等三大指標來評估企業表現。
「E」涵蓋減碳和保護自然環境;「S」則針對改善工作環境、促進多元;「G」是指公平、透明的管理,並主動揭露訊息。
近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烏俄戰爭持續影響下,ESG愈受重視,投資方更加在乎企業營運是否符合ESG指標,以此檢視企業在面臨外在環境變化及新法規挑戰時,是否擁有足夠風險控管能力和準備。若準備不足的產業,可能會因其投資風險太高而被資本市場拋棄。
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2021年〈全球投資人ESG調查報告〉指出,若企業未在ESG議題上採取足夠行動,49%的投資人將進行撤資。
如今企業任何經營決策須同時考量商業利益及社會影響,否則將危及企業永續。例如2021年三月於英國倫敦上市,但首日股價重挫26%的美食外送平台「戶戶送」(Deliveroo),就是因為投資人對「戶戶送」對待員工的方式、雙重股權架構和公司治理有疑慮所致。「戶戶送」將外送員歸類為承包商,而不是僱員,根據非營利傳媒機構新聞調查局(TBIJ)搜集到的數千張發票數據,「戶戶送」最低收入的外送員,時薪僅兩英鎊,其三分之一的外送員收入低於最低工資,種種表現引起爭議。
如今世界局勢詭譎多變,可想見企業接下來面對的ESG挑戰將更為嚴峻,因此,提升企業所有員工的ESG意識及招募專業ESG人才,已是當務之急。
以烏俄戰爭帶來的ESG難題為例,隨著戰爭時間拉長,對於ESG實現的影響日漸浮現。國際投資界及產業界無可避免地思考:是否須切斷與俄羅斯的來往,才符合ESG原則?
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400家跨國企業撤離或減少、凍結在俄國的業務。相對的,猶豫不決的企業則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遭受嚴重的聲譽損失,甚至失去投資人青睞。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週後,全球主要指數供應商明晟(MSCI)與富時羅素(FTSE Russell)快速將俄羅斯股票和債券,從新興市場指數中剔除,原因是俄羅斯市場長期休市,變成「不可投資」。
這場戰爭提醒企業及投資人需認真看待ESG風險,尤其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實現。企業應權衡若欲在法治薄弱、侵犯人權的專制國家裡經營,對財務和聲譽造成重大影響的潛在風險。
烏俄戰爭影響下,企業是否符合ESG原則的討論更為複雜難解。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企業談到ESG時,多將焦點放在環境層面,然而隨著更多社會議題浮出檯面,以及消費者和投資人積極透過消費行為和投資選擇,展現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外界對於一家企業是否認真看待社會責任實現,相關檢視愈趨嚴格。
ESG社會責任原則,強調企業營運需受到不同內外群體的支持,因此企業需妥善經營利害關係人關係,包含供應鏈上下游、員工、客戶及社區,才能確保經營的穩定和持續。
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也要求上市櫃公司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改為「企業永續報告書」,揭露企業落實環境、社會、治理的情形。到了2023年,需撰寫永續報告書的企業,將從現行規定資本額逾新台幣5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下修門檻到新台幣20億元,如此一來,ESG人才需求將大幅增加。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副總經理陸孝立指出,社會面向的管理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學問,一個錯誤決定影響的不只是企業形象,甚至更會影響到員工向心力和利害關係人對公司的認同與合作意願。
因此,ESG人才不僅要懂得節能減碳,還須了解社會正義、供應鏈管理等面向,企業欲轉型商業模式,正是需要這樣的跨領域人才。
根據媒體《GreenBiz》於2021年提出的報告指出,全球58%的大型企業在兩年內皆擴編永續相關職缺,其中「永續管理師」(Sustainability Manager)便是關鍵角色。根據美國職業資訊網《Glassdoor》資料顯示,美國永續管理師平均年薪為9萬548美元(約新台幣250萬元)。
不過,在此要特別提醒,目前相關職缺仍在發展初期,未來工作內容將有所不同,且薪資行情也因產業不同而有明顯差異。
一般來說,永續管理師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確保公司符合國際趨勢與法規變動、分析公司的ESG策略、與利害關係人溝通,以及撰寫永續報告書參與評比。以相關永續證照要求的技能來看,包括氣候變遷常識、調查報告能力、綠建築與能源設計等,皆列入永續專業範圍內。目前國外約有超過30種永續相關證照。
過去,有關ESG的落實,企業多交由環境安全衛生、公關或人力資源部門以兼任方式執行,而今鑑於ESG重要性及任務的繁雜困難,企業開始尋找更專業的人才。對於永續管理人才的期待,不只需熟悉各面向的法規及衡量指標,例如平衡碳排、計算社會投資報酬率、性別比與薪酬揭露等,同時,也需具備商業策略思維,分析如何將ESG與核心本業結合,才能進一步將風險轉為商機。
優樂地永續服務公司董事長朱竹元指出,企業實踐CSR,已從被動的責任承擔轉為價值創新。一個成功落實CSR的企業將能獲得三大利益,包括「顧客品牌」、「雇主品牌」和「創新商業模式」。實踐這些作為的關鍵,在於企業內部員工,若企業在發展CSR沒有策略、沒有主軸,不僅員工缺乏參與感、難以認同,股東也會質疑利潤被胡亂分配。
台灣近年開設多個永續人才培訓班,學員不乏董事長與總經理,畢竟企業領導階層自身須擁有足夠ESG知識及睿智管理能力,才能帶領企業因應外界的快速變化。
未來,在國際趨勢推動下,企業對於ESG人才的需求將水漲船高。事實上,已有不少公司在董事會、總經理室下設立直屬永續發展委員會或是成立企業永續辦公室,可預見永續管理師等ESG相關人才將愈趨熱門。■
隨時獲取新知,掌握趨勢脈動,
經貿多元課程盡在「國貿學苑」。
台北市進出口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