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NO.390 DEC.2023
390期・產業趨勢 國貿署

經濟部組織再造

國際貿易署  台灣經貿商機推動引擎

◎撰文/魏茂國 圖片提供/國貿署
376mainpics 1

在政府組織改造政策推動下,經濟部的組織調整工作已於2023年9月26日完成;其中與進出口業者關係密切的「國際貿易署」,即由原國際貿易局納入國際合作處和貿易調查委員會整併而成,署長一職也由原國際貿易局局長江文若續任,並於此次特訪中談到國際貿易署的改變與重點工作。

對於國內市場規模有限的台灣來說,對外貿易向來是我國的經濟發展命脈,也使得隸屬經濟部的國際貿易署,成為肩負推展經貿的重要機關。並歷經此次組改後,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署長江文若指出,原先國際貿易局的工作多屬執行層面;然改制為國際貿易署後,則更具備政策擬定的功能,並可有效串接工作執行,使國際貿易的政策更能落實。

隨著國際貿易署的組改,江文若還提到單位英文名稱亦更改為「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加上新的組織標誌以2個「T」來表示「Taiwan Trade」,因此組合為國際貿易署的簡稱「TITA」(即Taiwan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同時也象徵國際貿易署的4項核心工作與價值。

國際貿易署署長江文若表示,國際貿易署的簡稱「TITA」,象徵著國際貿易署的4項核心工作與價值。

掌握經貿發展趨勢  開拓國際貿易機會

首先第一個「T」除了是「Taiwan」(台灣)之意,同時也代表「Trend」(趨勢),反映的是國際貿易一定要了解全球重要經貿趨勢、走向,以及影響國際貿易的各項議題,例如氣候變遷、數位科技等;這也包括廠商前往不同的國家做生意時,也要能獲知當地重要的產業相關政策,以及市場環境、法令規範等資訊。這些都是國際貿易署持續整理分析的工作,以幫助國內企業掌握最新政策動態及各國因應策略,爭取商機。

江文若以當前熱門的減碳議題為例,不僅許多國家都已宣示達成淨零排放(Net Zero)的時程,並加強產業減碳措施,連帶也使得多家國際大型品牌企業,皆對其上游供應商提出減碳要求;歐盟也已自2023年10月起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相當於對出口至歐盟地區的產品徵收碳關稅,初期並以鋼鐵、鋁等排碳量高的產業為主,未來更將擴大至其他產業。

也就是說,當國內企業出口相關產品時,就須符合當地或供應鏈的減碳規範。為此,國際貿易署特別於「綠色貿易資訊網」上建置「淨零排放專區」介紹碳知識、蒐集國際新聞動態、商情商機及提供「碳顧問」線上諮詢;「歐盟CBAM專區」提供完整的法案中譯本、精選問答集、申報懶人包等資訊,同時也設置0800免付費服務專線,回答企業對CBAM申報的各種疑難雜症。

此外,邀請國際品牌商來台參加研討會,說明其減碳目標與做法;甚至因應歐盟CBAM的實施,除了多年持續與歐盟相關部門會談、追蹤政策發展,同時也輔導國內出口業者進行申報、舉辦說明會、出口減碳工作坊等,強化企業減碳能力,協助廠商面對國際貿易挑戰。

串聯創新與科技  好產品、推出國

而「I」所代表的,則是「Innovation」(創新),也顯示在變化快速的全球環境情勢下,須要有更創新的策略與做法,才能有效推展國際貿易。比如近年受到全球通膨、主要國家持續升息,加上俄烏戰爭等因素,使得國際間終端消費需求降溫,也影響我國出口動能與經貿成長。

因此2023年9月國際貿易署特別推出「好產品,推出國」計畫,加碼20億元經費並藉由分散出口市場、吸引買主對台採購、爭取MIT商機、擴大貿易金融支援等措施,以提高補助、增加貸款、增辦拓銷活動等方式多管齊下,使國內的好產品能有更多機會推廣至海外。另如甫於日本東京舉辦的「日本臺灣形象展」,也是跳脫傳統的商展形式,並以智慧永續生活為主軸,經由一日情境結合生活、交通、零售、醫療等面向,以創新模式展現MIT的優質產品,光是3天展期就吸引超過2萬人次參觀。

與創新息息相關的,就是「T」所指的「Technology」(科技)。江文若表示,從政府的角度,科技不僅是國際經貿往來的一大主力,更是協助推展國際貿易的利器。像在2021年經濟部就與美國商務部共同建立「台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Technology Trade and Investment Collaboration,TTIC)架構,聚焦5G、半導體、電動車等多項科技產業,透過雙方廠商的互補強化供應鏈韌性,深化雙邊經貿連結。

此外,近年國際貿易署也積極發揮台灣特有的科技實力,好比針對會展活動的「EXPO-TECH數位展覽領航計畫」,就促成國內會展與科技業者合作,導入5G應用、數位節能看板、AI雙向即時翻譯、3D人流熱點偵測等技術;並透過展場機器人,做為買賣雙方的視訊媒介,營造創新的參展與觀展體驗。

建立國內外聯盟關係  以經貿合作開創經濟成長

最後的「A」所凸顯的,則是國際貿易中「Alliance」(聯盟)的重要性。就像國際貿易署強調不只要與國內的產業及公協會結成更緊密的夥伴關係,也要和各個理念相近的國家結盟,協助建立雙邊的貿易管道。比如在新南向政策下,我國就持續推展與新南向國家的經貿往來;同時從掌握「趨勢」開始做起,像是近年泰國就相當注重BCG(Bio-Circular-Green,生物、循環、綠色)經濟的發展,或是馬來西亞要著重推動的智慧城市及工業4.0等。

相對於我國的產業特性,明顯都可在這些相關發展領域中,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並且運用「創新」、「科技」的貿易模式,例如促成國內廠商與國外買家,先透過網路視訊彼此認識,互相了解在地需求及產品服務,然後再經由實地的參訪或展覽深入商談。因此像是2023年9月,江文若就帶領廠商前往泰國及馬來西亞交流,媒合國內業者與當地買家簽約獲取訂單。

江文若說,以國際貿易署的角色,就是要為國內業者降低貿易障礙、暢通貿易管道,進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海外商機,達成經濟成長的目的。因此國際貿易署也鼓勵想要做國際生意的廠商,都能夠來找尋適合運用的資源或協助,並與國際貿易署成為好夥伴,共同為台灣的經濟打拚。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