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56/ FEBRUARY. 2021
回首頁

寰宇聚焦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中貿易戰及疫情影響
「長鏈」變「短鏈」

近年來,隨著美中貿易戰、疫情的推波助瀾,全球製造供應鏈由「長」變「短」的趨勢愈來愈明顯,對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而言,全球製造基地的遷徙所帶來的影響為何?又該如何因應?這是企業必須思考的課題。
◎撰文/陳玉鳳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時下全球製造供應鏈逐漸轉向短鏈布局,以科技的協助將產線拉回母國生產,降低受政經局勢或疫情的影響。

全球疫情至今仍起起伏伏,不見收尾跡象,但許多關於後疫情趨勢的分析和探討已紛紛出現,其中最常見的用詞就是「回不去了」。也就是說,即便疫苗施打有效、疫情全面結束,某些改變仍將長久存在,其中,對全球產業而言,供應鏈的縮短是大家關注的重點之一。

供應鏈的縮短(短鏈)是相對於全球化(長鏈)而言。過去數十年間,全球化幾乎被認為是不可逆的趨勢,一如知名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其撰寫的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紀簡史》的第五章所言:「相信開放,別以為壁壘有多少幫助⋯⋯,看到印度、中國大陸工資那麼便宜,人那麼多,那麼雄心萬丈,我也不禁為我小孩的未來感到擔憂。仔細想過,我卻還是贊成開放⋯⋯」,作者也在該書提到,「世界被鏟平,你也感受到鏟過來的那股力量時,請找一把鏟子向自我的內在挖進去,千萬別想要築牆。」

過去,許多企業堅信「世界是平的」理念,全球無數製造業拉長供應鏈戰線,將生產基地放在能提供低成本勞動力、土地及服務的中國大陸和印度等,藉以建立無遠弗屆的跨國企業帝國,這就是長鏈模式。然而,在近幾年,有愈來愈多企業、國家政府、社會人民,開始省思全球化是否真的對人類全體有益?

技術大幅進展 啟動短鏈模式

此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等製造技術的進展,或總括來說「工業4.0」革命的崛起,使製造業不一定需以便宜勞工和土地作為布局首要考量,近年發達國家如美、德、日、韓、英等國便積極推動製造業回流,新材料、3D列印、智慧製造等技術創新的快速進展,更加深其國內生產鏈分工模式。

整體來看,愈來愈多企業及國家開始思考以「短鏈」取代「長鏈」,也就是「在地化」和「區域化」取代「全球化」生產的可能性。根據美國科爾尼諮詢公司(A.T. Kearney)等機構調查,自2010年起,已有不少國際企業因考量到縮短交貨期、降低總成本、供應鏈長度、提升品質、減少運費,工資與改善客戶體驗等因素,開始啟動「回流」策略,將生產線轉回母國生產。

導入智慧製造,讓國際分工不再受限於人工成本考量,可將產業鏈拉回母國生產。

疫情影響之下 保護主義崛起

製造技術的進展為短鏈革命拉開序幕,美中貿易紛爭造成的磨擦持續擴大,日、韓、台與其他歐洲國家被牽涉在內,進一步牽動全球供應鏈發展,短鏈趨勢更明顯,而疫情驟然來襲且無止境地蔓延,為短鏈之火更添薪柴,猶如宣告「供應鏈縮短」已是不可中止的進程。

過去,各國可能還不敢將保護主義宣之於口,如今疫情給了各國政府實施保護主義的正當藉口─為防止傳染擴散,築起國際障礙被視為理所當然。顧問機構Asian TradeCentre執行董事Deborah Elms日前就曾指出,「各國政府為遏制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短期內勢必升高「貿易保護主義」色彩,嚴重程度更甚貿易戰,目前已出現在醫療用品方面的出口限制,遲早會延燒到糧食等其他領域⋯⋯。」

然而,既然築起國際障礙,就必須有本事在自家國境內生產所需產品,才能確保國內運作無虞,這種基於國安層面的考量,更進一步確立短鏈生產的正當性及必要性。

克服挑戰 材料供應分散化

美中貿易戰與疫情,無疑正加速供應鏈的重整,不過須注意的是,「短鏈化」並非一體適用,由於原物料等上游產業難以分散,因此要實現「在地化」或「區域化」生產較困難,反之,下游製造則傾向短鏈化,世界工廠模式將轉換成發展區域製造中心。

察覺到材料供應被他人控制的危機,企業及國家相關政策也較以往更積極地將上游材料納入本國或區域生產範圍內。例如,針對製造半導體及顯示器所需的氟化氫、氟化聚亞胺及光刻膠等3個品類,日本政府於2019年7月加強對韓國出口管制。此後,為加強擺脫對日本材料的依賴,韓國政府擴大扶持半導體材料等尖端材料領域國產化的力道。

日本廠商感受到危機,在韓國當地生產半導體材料的趨勢也不斷擴大,包括ADEKA開始在韓國生產半導體記憶體的DRAM用電子材料、關東電化工業的韓國工廠開始生產原本只於日本生產的半導體製造用特殊氣體等。關東電化工業並曾表示,「在出口風險升高之下,『本地化生產』讓客戶很高興。」

(左)目前,全球已出現醫療用品出口限制狀況,疫情對進出口的影響遲早會延燒到糧食等其他領域。(右)日本、韓國在半導體記憶體所需尖端材料加強管制,積極透過本地化生產,降低材料供應受他國控制情形。

拉攏理念相近經濟體 同戰線抵抗變數

商業從來就與政治脫不了關係,在長鏈變短鏈的過程中,政治力介入供應鏈重組的態勢愈發明顯,台積電赴美設廠就是一例。事實上,自美中貿易戰以來,美國在很多層面上將台灣視為可信賴夥伴,有助於維持台灣供應鏈角色,並鞏固台廠與跨國企業、品牌商的合作關係。

在2020年9月間,美國在台協會特別邀請日本、歐洲駐台單位與台灣政府相關部門共同舉辦「重組供應鏈:促進理念相近夥伴之間韌性」論壇,旨在討論善用各項政策工具重組供應鏈,並同時確保商業和經濟能蓬勃發展,各方也將在這項共同優先事項上,積極拓展雙邊、區域以及全球的合作機會。

在會後鞏固供應鏈的聯合聲明中,更明確指出: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持續衝擊全球供應鏈,美國鼓勵合作夥伴將供應鏈布局於離本國或理念相近經濟體附近的位置。與理念相近的夥伴攜手合作,根據共享價值、標準及最佳做法發展新的供應鏈,以建立能應對危機的供應鏈網絡,確保供應鏈的安全,以及不受政治的脅迫。

其中,所謂理念相近的區域,包括印度、東協,以及捷克、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等維斯格勒四國集團(Visegrad Group)。在這些區域中進行的供應鏈韌性強化,可同時鞏固台灣的新南向政策,以及美國的印太戰略。在各方角力及合作等錯綜複雜關係的影響下,台廠過去的三角貿易,亦即台灣接單、中國大陸生產、出口美國的形式,勢必因此調整。

過去國際企業高度仰賴中國大陸廉價勞力、土地與服務,實行全球化的長鏈生產模式。

減少供應鏈節點 降低生產危機

過長的供應鏈意謂銜接的節點很多,這其中只要有一個生產環節中斷,則後續流程可能無以為繼,甚至造成供貨停止。在承平時期,供應鏈長度拉長的風險不太被重視,而在近幾年的政治、疫情風暴下,長鏈的脆弱暴露無遺,任一變數都可能對產業帶來重創。

情勢演變催生「去全球化」、「去集中化」思維逐漸躍為主流,帶動製造從「全球化」轉型為「區域化」,促進全球許多產業供應鏈從集中的「長鏈」轉變為分散的「短鏈」,藉以分散市場風險。 在重組供應鏈的過程中,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的台灣應該如何選邊才能將利益最大化及長保安康?選邊站隊加入美國重組供應鏈戰略是否為明智的決定?又該如何應對中國大陸積極強化的紅色供應鏈?想必這些問題讓許多企業主頭痛不已。

綜合專家建議,從產業全球供應鏈發展生態的角度切入,依據台灣個別產業條件,選擇接軌最具有利基的供應鏈,也許才是「亂世」的明哲保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