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篇》從亞太、歐美和永續視角 探討市場趨勢

剖析經貿體質 共迎變動中的未來

◎撰文/周郁芬 圖片提供/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疫情、烏俄戰爭和美中對抗等外在因素,讓全球經貿面臨重新洗牌的局勢,永續也成為各國政府、企業無法迴避的議題。對台灣來說,唯有將種種挑戰視為機會,才能據此迎來下一波成長轉型。

3年的新冠肺炎、持續中的烏俄戰爭、美中對抗和推陳出新的科技,世界的變化快得令人措手不及。《華爾街日報》便指出,受到烏俄戰爭影響,去年俄羅斯到歐洲的出口銳減,中國大陸對疫情的控制也擾亂了供應鏈。為了因應這些風險,各國企業正在移動貿易版圖,進行鏈結與重整,全球經貿局勢面臨重新洗牌的局勢。

而要如何應對外在變化,經貿秩序如何調整,「永續」也成為現今政府、企業都要共同面對的議題。包括去年3月,國發會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今年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都象徵因應氣候變遷挑戰的重要性。

對此,在IEAT舉辦的「全球經貿論壇」中,特別邀請來自美加、歐洲、亞太、台灣的3位大學校長級學者、6位產業巨擘和6位智庫大師,分別從亞太、歐美和永續的宏觀視野,分析未來全球應對經貿、永續議題的可能走向、商機與願景。

連結全球 綜觀亞太經貿

在「鏈結.重整:亞太經貿大未來」論壇中,邀請政治大學名譽教授周行一擔任主持人,日本筑波大學副校長金保安則、亞太商工總會會長PeterMcMullin AM、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和夏威夷智庫全球風險管理基金會執行長Elizabeth Chan擔任專題演講和與談人。

在鏈結歐美經貿交流論壇中,講者均強調台灣應分散風險,積極趁勢東進,建立關鍵供應鏈位置(圖右為美光科技前段製造副總裁鍾聯彬,圖左為夏威夷智庫全球風險管理基金會會長DavidDay)。

考量在地供貨 分散地緣政治風險

對於現今亞太的經濟模式,孫明德指出,過去亞太依循著日本經濟學家赤松要,提出的「雁行理論」發展,強調單純的產品移轉,例如日本先生產服裝,為了提高效率,便將基地轉移到高雄服裝加工區,後來又移轉到東南亞國家,包括鋼鐵、電視機等其他產業,都以這樣的模式運轉,但現在半導體產業卻非這樣運作。孫明德強調,觀察現今產業分布,日本主要掌握上游設備和材料,台灣則著重晶圓代工,最後再賣到東南亞組裝成手機、電動車等產品,「現今強調供應鏈的價值,每個環節分開來看價值小,但組合起來價值就大。」

同時,近來紛紛傳出「製造業去中國化」、「金融去美元化」、「半導體去台灣化」等說法。實情是為因應地緣政治風險,企業在地供應愈來愈明顯,現今全球工廠被拆分成中國大陸和印度、美國和墨西哥、歐洲等區塊,「現在正好是分散布局時,就地供應產品可以躲避關稅問題,就算發生戰爭,也不會中斷供貨。」

孫明德建議,台灣業者也可以向烏克蘭學習,在一年多烏俄戰爭後,根據麥肯錫調查指出,烏克蘭倒掉的企業只有2%,儘管60%的公司營收掉了3至5成,但仍有98%在營運中,關鍵是烏克蘭確保員工和資訊安全,讓所有人能繼續工作,「打造彈性管理制度、建立公司營運韌性,也是重要議題。」

排出優先順序 和值得信任的夥伴合作

致力協助中小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ElizabethChan認為,如今認知基本的地緣政治風險,是企業重要課題,「因為不是你科技好、產品好,就能完全克服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例如台灣是島國,一旦海底電纜被切斷,海運、空運被封鎖,許多事務都將停擺。

她提醒,在地緣政治風險下,企業首先要思考自己手上有多少資源?能在每個區域、國家運作,還是只能挑一個地方?是以經濟愛國主義思考生意,還是追求短期效益?「企業須列出優先順序和項目,再依據獲得的答案做出決策。」其次,政府、企業間還要共享資訊,尋求值得信任的國家、夥伴,再與之共事。

在灰色地帶尋求空間 建立夥伴關係

新上任的Peter McMu l l i n AM則認同Elizabeth Chan的看法。他強調,過去幾年的全球劇變,並非「零和遊戲」,其中存在灰色地帶,而像管理風險,強化溝通、打造永久的關係格外重要,企業須了解自己的夥伴是從哪裡來,對方想要什麼、彼此間的共同利益為何?「現在許多國家已和台灣有經貿往來,建議大家掌握參與、互動的機會,勤做國民外交,在灰色地帶中建立彼此間的關係。」例如亞太商工總會的會員遍及亞太地區26國,所屬會員皆為該國的重要工商團體,彼此間維持密切合作、交流,就有助於帶動整體區域發展。

產學合作 有助於解決社會課題

金保安則提到,在鏈結、重整的時代,「產學合作」可是各種社會問題的解方。早在2014年,筑波大學便設立產學合作本部,期望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日本邁向「超智慧社會」的社會5.0理論結合,設法解決如高齡化、勞動力不足、能源短缺等社會問題後,再將研究成果投放到社會,「在全球化時代,筑波大學也要廣泛與社會、企業人士合作,共同思考如何解決社會課題,這是大學的使命之一。」

事實上,筑波大學做為日本知名學術型大學,有藝術、體育、醫院、數位、智慧城市等各類型前瞻研究計畫,並與KDDI等許多大企業合作。像是筑波大學教授山海嘉之研發、被稱作「行走用機器人」的外骨骼動力服(HybridAssistive Limb,HAL),有助於訓練身體障礙兒童的行走,以及脊髓損傷、中風患者的恢復,目前已開發到第五代;筑波大學也和TOYOTA合作,探討自駕車該如何順利在都市中行駛等議題,「對缺乏資金、無法進行共同研究的中小企業,筑波大學會盡量提供協助,期望研究能活用,進而讓企業成長茁壯。」

周行一總結指出,台灣是海島國家,一旦發生戰爭,水、電、對外交通都會被阻斷,將對企業營運產生影響。因此,有鑑於地緣政治已成為企業要面對的最基本風險,儘管是無法全然由自己控制的外力,對內仍要積極做好管理、加強韌性,對外則要強化「接觸」,「和美國、中國大陸都要接觸,做到台灣、美國、中國大陸的『三贏』,就有機會將地緣政治的風險降到最低。」

掌握全球化 鏈結歐美經貿交流

在「鏈結.重整:歐美經貿大未來」議程中,則由台北商業大學校長任立中擔任主持人,美光科技前段製造副總裁鍾聯彬、倫敦商工會議所執行長Richard Burge、夏威夷智庫全球風險管理基金會會長David Day和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曹添旺參與專題演講和與談交流。

任立中首先指出,台灣經濟相當倚賴國際貿易,過去尤其有大部分貿易比重來自中國大陸,但這幾年受到美中對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讓經貿業者須重新思考在其他市場的布局,其中,歐美便是可著墨的區域。同時,台灣半導體產業做為經濟骨幹,不僅在GDP中占比幅度大,對進出口也相當重要,更是世界樞紐,去年占全球整體產業產值的28%,因此,半導體產業同樣是經貿重整中的一大重點。

國安來自經濟安全 業者應持續擴展新連結

David Day提到,近三年多來,新冠肺炎、烏俄戰爭接連爆發,為全球貿易體系帶來諸多變化,西方企業看到中國企業紛紛前往美國上市櫃、影響美國,也看到中國大陸對台灣、澳洲發出限制措施,形成「貿易武器化」局勢,等於業者向外鏈結時,可能會遇到「國安問題」,「一個國家的國安建立在哪裡?是來自經濟安全。沒有經濟安全,就沒有國安。」他進一步解釋,業者出口或進口商品,聘用員工、打造事業、創造利益對本國經濟有益,但過程中須要有「鏈結觀念」,「企業要進出口商品,是出口到哪裡去?進口來源又是哪裡?身為領導人,須要思考在哪裡創業、與誰做生意,都會影響母國安全。這是在風險光譜上的重要議題。」

David Day建議,台灣業者要分散風險,盡快伸出觸角,持續在世界各地建立新連結,「當企業做到全球化、多元化時,不僅強化台灣的經濟,也強化台灣的國安。」

留心在地化發展、法規和永續經營

遠從倫敦進行視訊連線的Richard Burge則認為,台灣企業持續展現經濟實力,在全球開花結果。但值此大環境變動時期,業者在從事國際貿易時,建議可多加留意在地化發展、法規和永續經營等層面。他提到,區域、各國間簽訂貿易協定並非單純把餅做大就好,如今,全球普遍存在勞工和人才短缺問題,在各地從事經濟活動,要多思考在地化發展,包括為當地創造工作機會,及減少對環境衝擊等。其次,在法規層面,由於美中兩大集團成形,以半導體產業來說,有各種限制,「法規應要促進國際貿易,而非變成妨礙。」

至於企業要投入ESG、邁向永續經營,有許多面向可以努力,Richard Burge特別強調「透明度」的重要,「『永續』不只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垃圾、使用天然資源,每間公司都應全面建立資訊,不能有所隱瞞。」

台灣業者因勢利導 爭取美國精準脫鉤下的機遇

對於近來的美中競爭和地緣政治紛擾,曹添旺分別剖析美國、台灣的情形指出,美國目前對中國大陸進行「精準脫鉤」,同時「廣義」讓境外資本回到本土,包括到鄰近的墨西哥、友善盟國和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等國家設廠。

而美國的精準脫鉤,讓台灣企業能「選擇性東進」。護國神山台積電便改變以台灣為主的經營模式,前往美國、日本設廠,近來也傳出考慮在德國建廠,「不同國家間有投資差異,和美國、日本、德國在終端需求的國際競爭力有關。」曹添旺舉例,台積電在美國鳳凰城導入3奈米和5奈米先進製程,能應用在CPU、高速運算、先進AI晶片、高階智慧型手機等領域,日本和德國的投資則為成熟製程,主要用在汽車、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上,「台灣應因勢利導,爭取能互蒙其利的國際合作。」

台灣半導體優勢 創新技術、產業聚落、人才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布局上,鍾聯彬指出,隨著科技快速演進,記憶體已在人類生活中帶來無限可能,也彰顯半導體對世界的重要,這讓許多企業正重新打造半導體供應鏈,「在此情形下,我認為台灣半導體優勢可維持數十年。」

他強調,從IC設計、矽處理到設備材料的供應,台灣半導體生態系是用近40年的知識與技術創新、卓越製造累積而成,像是台積電的先進邏輯晶片,便無法在短時間內被複製取代。其次,台灣還有產業聚落效應,1天就能從北到南,將產業鏈一網打盡,他舉例,近來美光便向客戶華碩展示領先全球的DRAM製程節點1β技術,「因和客戶距離近,所以能展開密切合作。」更重要的是,台灣還有數十年累積下來的人才庫,且持續透過產學合作、成立半導體學院的方式,培養產業所需人才,「產業生命週期有限,但只要有具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便能為產業注入新的活水。」

從獨善到共好  ESG永續發展未來

對於現今企業的營運,不論要如何因應外在變化,在哪個區域進行鏈結、重整,「永續」已是全球政府、企業都要共同面對的議題。在「從獨善到共好:ESG永續發展未來」論壇中,邀請到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擔任主持人,台灣經濟研究院研一所所長陳彥豪、台灣萊雅總裁Eva Leihener-Stefan、海尼根台灣供應鏈總監Pieter van der Meulen和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代理代表Ed Jager,則擔任專題演講和與談人。

ESG已成為企業經營重點,台灣須確保未來能在全球綠色供應鏈中,持續扮演關鍵角色(圖左至右為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代理代表EdJager、海尼根台灣股份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Pieter van der Meulen、台灣萊雅股份有限公司總裁Eva Leihener-Stefan、台灣經濟研究院研一所所長陳彥豪、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

從CSR到ESG 確保在綠色供應鏈中的角色

陳彥豪率先分享當前全球永續、ESG浪潮。他透露自己前幾天前往台南時,搭乘計程車的司機還高興說,曾文水庫的水位終於到了二位數字,但這是一陣暴雨換來的解渴,甚至還引發地下道淹水,代表極端氣候已成社會常態,缺水、淹水可能會同時存在,「隨著各國領袖都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但極端氣候並非哪個政府的責任,而是會影響到每一個人,甚至是企業經營的面向,因此企業、個人也要承擔責任,共同面對氣候挑戰。」

他進一步指出,也因此過去許多企業營運時,關注的是企業社會責任(CSR),但現在最重要的趨勢,會從CSR轉向ESG邁進,「台灣許多產業是隱形冠軍,嵌入全球各個供應鏈裡,當趨勢來臨時,也要確保未來在綠色供應鏈裡,能扮演一樣重要的角色。」例如當2050年淨零碳排成為政府、企業的共識,許多新法規會相應出爐,今年10月,歐盟便將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徵收碳關稅;今年1月,台灣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金管會同樣正在草擬適應上市櫃和其子公司的ESG相關準則。

陳彥豪認為,儘管目前金管會的ESG相關準則尚未出爐,歐盟對於CBAM實施的細節、造成的影響力,也仍在摸索中。但做為進出口貿易商,內部團隊首先一定要深入了解議題、評估可能帶來的影響;同時,企業也要和供應商一同討論這些變化,甚至思考能否影響供應鏈也往永續發展,他解釋,碳排未必直接來自貿易商本身,可是一旦商品要跨過邊境,這些排放都是企業需要承擔的責任。

強化公私部門合作 了解彼此期待與動機

如同陳彥豪所說,與永續相關的規範正持續擬定中,Ed Jager也認為,企業必須在確保利害關係人的權利得到尊重,在負責任商業行為(Responsible Business Conduct,RBC)的基礎上獲利。例如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北陸能源(Northland Power Inc.),便在台灣有離岸風電計畫,培植在地產業鏈的出口能力,為台灣開創綠色能源的發展機會。

Ed Jager強調,目前加拿大正積極在貪腐、透明度等重點項目上立法,以便當地企業在全球發生問題時,能協助解決,「公私部門間的合作很重要,須了解彼此的優先項目和順序。」像是國家要發展永續政策,就要做到私部門能遵循,私部門也要理解政府的期待與動機、哪些事情能做和不能做,「唯有早期介入、早期參與,並進行深度溝通,才能推進目標。」Ed Jager透露,今年9月,IEAT要率領由會員組成的代表團,前往加拿大拜訪,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也會了解彼此的需求,這正是公私部門間合作的方式之一。

與廠商、KOL共同傳播永續理念 創造多贏

Eva Leihener-Stefan和Pieter van derMeulen分別分享台灣萊雅和海尼根台灣在永續經營、淨零碳排的投入。早在2013年,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萊雅便提出「美麗.與眾共享」(Sharing Beauty With All)永續計畫,針對永續創新、生產、生活等面向,設定2020年的永續目標,最終,集團於2020年達成減碳78%的目標。同年,集團再度提出「萊雅.迎向未來」(L'Oréal for the Future)計畫,從減碳、水資源、資源再利用和生物多樣性等四大面向,設定2030年前要達到的永續目標。

台灣萊雅為了做到「全球目標、在地落實」,最有目共睹的案例,就是成為台灣首間位於商辦大樓100%使用綠電的外商。EvaLeihener-Stefan指出,透過跨部門整合、考量財務規劃、訂出實質目標和建立全員共識等方式,像是舉辦多樣且常態性的教育訓練,讓永續觀念深植同仁心中,如此一來,公司上下便能逐步靠近目標。

但使用綠電僅讓公司內部有感,萊雅是面對廣大消費者的集團,台灣萊雅又如何將永續的觀念推廣給所有人知道?「消費者會看價格、促銷、折扣購買商品,但也會因為相信品牌是『綠色』而買。」Eva Leihener-Stefan笑道,近兩年來,台灣萊雅和零售通路合作舉辦空瓶回收活動,也和關注永續議題的KOL一同傳播宣導綠色觀念,「零售通路商、KOL喜歡參與這些活動,可表現他們對永續的重視,消費者也知道除了讓自己變美、變好外,還能夠為地球做更多事情,這是『多贏』。」

透過在地生產和採購 減少碳排

Pieter van der Meulen自35年前加入海尼根後,便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一路努力至今。許多人問他,為什麼願意花35年的時間在同一間公司,「因為海尼根很重視員工安全、產品品質,我們始終希望為下一代打造美好未來。」

因應永續趨勢,海尼根提出的是「釀造更美好的世界」計畫,預計在2040年達到整體供應鏈淨零排放的目標。2個月前才來到台灣就職的Pieter van der Meulen表示,即便海尼根光是釀酒,便會用到許多水,過程相當耗能,但品牌仍致力透過創新設備與技術、優化運輸車隊、永續採購等方式,減少能源消耗。

他特別提到,最令人興奮的是,去年海尼根台灣正式接管屏東內埔的龍泉鑽啤酒廠,成為台灣首家在地生產的國際啤酒釀造商,未來透過在台生產製造,每年能減少約一萬噸因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酒廠已於今年開始運作,預計年底或明年初將正式有產品上市,「所以從海外採購轉成在本地採購,是一定會發生的事!」Pietervan der Meulen透露,海尼根台灣正在積極查訪有哪些本地供應商,而好消息是,台灣有不少供應商能達到規格與要求。

黃正忠最後總結,現今人類面對氣候變遷、高齡化、少子化、貧富差距擴大等種種問題,唯有「合作」才能帶來更多投資與創意,能真正解決問題。而合作包括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間的合作,「發展出具體、有建設性的夥伴關係後,就能一同攜手邁進。」

「永續」是所有企業無法迴避的議題,而地緣政治、美中兩大集團成形,讓台灣、台積電成為國際鎂光燈焦點,《經濟學人》曾撰文指出,台灣是世界上危險的地方,但護國神山台積電和台灣在疫情期間防疫的表現,又顯示台灣是世界上的重要地方。對台灣來說,儘管面臨地緣政治風險、美中對抗和永續等挑戰,但危機就是轉機,應該將種種挑戰視為機會,據此迎來下一波成長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