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NO.378 DEC.2022
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378期・Cover Story 影響篇

美國經濟恐衰退

堅持鷹派升息路線

◎撰文╱陳玉鳳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376mainpics 1

令人聞之色變的通貨膨脹,2022年出現愈演愈烈的趨勢。在美國聯準會帶頭下,全球先進國家央行無不祭出升息政策以打壓通膨,持續升息至今的效果有限,全球經濟發展前景則面臨挑戰,顯見除升息外,需使用更多工具削減通膨,以拉抬全球經濟。


在國際情勢一片壞消息中,少數幾個好消息,格外令人振奮。美國日前公布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7.7%,低於市場預期的8%,較前值 8.2%大幅下降。在美國聯準會(FED)堅定不移升息下,打壓通膨終出現成效,全球額手稱慶。

11月3日,美國聯準會宣布連續第四次升息三碼的決策,將基準利率上調至3.75%~4.00%區間,這也是2022年三月來第六次升息,累計升息幅度高達15碼或3.75個百分點(1碼為0.25個百分點)。

既然通膨有降溫跡象,外界理所當然期待美國聯準會將因此放緩升息腳步。美國聯準會升息步調一向是左右全球經濟前景關鍵,而持續升息將導致經濟衰退,令許多國家憂慮。

美國帶頭升息  窮國貨幣緊縮

日前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曾示警,美國聯準會與其他央行若持續升息,全球經濟恐將面臨衰退,甚至陷入長期停滯,其中又以開發中國家受創最深。

根據UNCTAD發布年度「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聯準會每調高基準利率一個百分點,將讓其他富國經濟產出在接下來三年減少0.5%;窮國則將減少0.8%。UNCTAD指出,美國聯準會截至10月的升息動作,已可能讓窮國未來三年經濟產出減少3,600億美元,繼續緊縮貨幣將讓情形更為惡化。印度央行日前也表示,富裕國家央行大舉升息,恐讓全球經濟面臨繼疫情和烏俄戰爭後的第三波重大衝擊。

據統計,2022年全球約有90個發展中國家貨幣兌美元貶值,其中逾三分之一貶幅超過10%。烏俄戰爭導致食品和能源價格飆漲,強勢美元更加據惡化程度,發展中國家首當其衝,威脅低收入族群生存。

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莊奕琦說明此一連動關係:美國升息同時帶動強勢美元,美元對大部分國家貨幣升值,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商品與能源價格上漲,造成各國輸入性通膨,與美國利率差距擴大和趨避金融風險,均會造成本國資本外逃美國,美元計價外債也增加,更加速本國貨幣貶值壓力,一連串的負面連鎖效應,以貿易開放的開發中國家將首當其衝,全球經濟貿易也將會受到嚴重傷害。

在日內瓦的新聞發布會上,UNCTAD秘書長Rebeca Grynspan呼籲,升息無助緩解能源和糧食短缺,政策制定者應聚焦抑制物價上漲的直接措施,包括課徵暴利稅或解決供需瓶頸等其他降低通膨的方法。

377pics 1-1
UNCTAD秘書長Rebeca Grynspan表示升息無助緩解能源和糧食短缺。

然而,這個呼籲沒有帶來改變。在市場欣見美國CPI回落之際,為了不給予外界對現階段升息放緩、甚至降息有任何一絲想像空間,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毫不遲疑地出聲表態,他重申堅持「鷹派」路線。

借鏡前人經驗  堅定升息打壓通膨  

引述外媒報導鮑爾的談話,一如往常,他首先強調致力於降低通膨的決心,並表示在某個時間點,放慢升息速度將是合適的。之後,就是令人期待落空的談話:「終端利率水準將高於此前預期」、「我們沒有過度升息,現在考慮暫停升息為時過早,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沒有跡象顯示通膨正在下降,短期通膨預期上升,非常令人擔憂」。結論就是聯準會將不會改變升息方向。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的堅持,來自有前人經驗可借鏡。1970年代,美國出現嚴重通膨,史稱「大通膨時代」,CPI年增率一路從1970年的5.8%上升至1980年的13.5%。

為何出現如此嚴重的通膨?肇因包括1973年第四次以阿戰爭爆發,OPEC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禁運石油,造成油價飆漲213%,從每桶3.56美元漲到11.16美元;以及1979年伊朗革命爆發,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油價從每桶14.85美元漲到39.5美元;加上當時美國定調救經濟為先,因此聯準會大肆實行貨幣量化寬鬆。種種因素相加,終於導致超級通膨。

今日的通膨也是由戰爭、能源危機、貨幣寬鬆這三大因素釀成,只是發生順序不一樣。這次的通膨危機出現,第一個因素是新冠病毒疫情間的貨幣寬鬆政策,而當大家期待迎接疫後復甦之際,卻又爆發烏俄戰爭,後因制裁俄羅斯而導致能源價格飆升。

2023年  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性高

樂觀的是,既然前次超級通膨可以解決,此次通膨危機想必也能度過。究竟之前此一局面是如何結束的?1980年,聯準會主席伏爾克(Paul Volcker)採取激進緊縮貨幣政策,將聯邦基金利率拉到20%,終於在1982年壓制通膨,但也付出美國GDP在1982年衰退1.8%的代價。

在這個年代,鮑爾同樣採用激進貨幣緊縮政策,堅持大舉升息。以史為鑑,鮑爾發言提到要師法前聯準會主席伏克爾的作法,並要避免政策反覆造成的錯誤。可以預期美國聯準會下定決心將通膨率降至2%的目標,他們將繼續努力,直到完成任務。

針對美國聯準會堅持升息的作法,《華爾街日報》在2022年10月7日至11日對66位經濟學家進行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美國經濟在未來12個月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為63%,高於7月調查的49%,創下2020年7月以來新高。此外,預估美國經濟衰退機率在50%以上的經濟學家中,平均預期衰退時間為八個月。

經濟學家目前平均預測,2023年第一季美國GDP將萎縮0.2%;第二季預估萎縮0.1%。有30%的受訪經濟學家預期美國聯準會將在2023年的第四季開始降息,28.3%預期要到 2024年第一季才有望降息。

377pics 1-1
美國聯準會升息步調一向是左右全球經濟前景關鍵,而持續升息將導致經濟衰退,令許多國家憂慮。

總需求受到抑制  全球經濟面臨下行風險

美國經濟衰退,聯準會的高利率政策也迫使各國央行跟進升息,對總需求帶來抑制效果,其他國家也難逃經濟衰退命運。

以歐洲國家來看,美國升息不停,將導致歐洲第四季經濟衰退更明顯。歐元區公布第三季GDP季率為0.2%,雖略高於市場預估的0.1%,但卻遠遠低於上一季的0.8%。

在歐元區的19個會員國中,主要國家例如德國、法國都維持正成長,但包含比利時、奧地利和拉脫維亞在內的三個國家,率先出現GDP負成長,幾位經濟學家認為,歐洲經濟放緩前景是顯而易見的,並預測將在2022年第四季見到歐元區GDP成長出現更明顯收縮。

在歐洲貨幣政策的部分,歐洲央行(ECB)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歐洲央行不會依照美國聯準會作法,一味地激進升息打壓通膨,因為歐元區19國的經濟狀況不同,須考量政策實施後所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對金融市場造成的衝擊。

內需小的出口型導向國家  受美國經濟衰退牽制

亞洲方面,根據CNBC引述經濟學家說法,如果美國發生經濟衰退,亞洲國家很難躲過,泰國、新加坡、台灣及南韓都在危險名單上,其中泰國與新加坡影響最大。

377pics 1-2
貿易依賴美國、內需市場小的出口型導向國家易被美國經濟衰退影響,其中新加坡的影響非常大。

報導提到,貿易依賴美國、內需市場小的出口型導向國家易被美國經濟衰退影響,反之,印尼或菲律賓此類以內需為主的國家,受到的影響較低。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08至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印尼與菲律賓的GDP成長率高於新加坡與泰國。

馬來西亞銀行高級經濟學家Chua Hak Bin指出,由於新加坡相當依賴美國,又是出口導向國家,過去的GDP成長與美國商業周期有高度吻合,因此將受到高度影響。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學家Selina Ling持相同看法,他指出比較開放且依賴貿易的亞洲經濟體會受到明顯影響,如新加坡、台灣、南韓,或許還有泰國。

至於美國經濟衰退對非洲國家經濟影響,分析認為美國經濟衰退意味著市場需求萎縮,非洲國家可能因出口減少而面臨更大挑戰。此外,美國聯準會為抑制通貨膨脹而收緊貨幣政策,這勢必影響國際資本流動,增加非洲國家的融資和投資成本,影響經濟復甦進程。

更令人擔心的是,在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下,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將要面對高利率、美元飆升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破壞性組合,可能出現進口商付不起以美元定價的商品。國際貨幣基金(IMF)組織警告,這場糧食危機至少與2007至2008年的糧食緊急情況一樣嚴重,許多國家人民的生存受到威脅。這樣的情況,令人對未來難以樂觀期待。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