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NO.401 NOV.2024
401期・Cover Story 國際篇

從手機到衣服 舊物商機夯

搶進循環交易市場 兼顧環保及營利

◎撰文/陳玉鳳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76mainpics 1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提升,以及消費者考量經濟實惠的選擇,循環商品市場迅速發展,不再是低階市場的代名詞,而是成為時尚新潮流。全球企業正透過創新二手交易模式,致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各大品牌也親自進入循環商品交易市場,不將利益拱手讓人。


全球天災不斷,根據2024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未來10年內,前四大全球風險皆與自然環境相關,包括極端氣候事件、地球生態系統的重大變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及生態系統的失衡,以及自然資源的短缺。

面對這些挑戰,循環經濟被視為有效解方。隨著永續意識的提升,循環經濟發展日益迅速。根據WEF統計,2023年全球循環經濟市場規模已達到5,500億美元,且預計至2030年將成長至4.5兆美元,商機可期。

談到循環經濟,一般首先會想到「回收再利用」,也就是延長物料使用期限,然而,若從提升產品價值的角度來看,此方法未必最佳。以台灣將回收的寶特瓶製成環保紗為例,儘管這是一種有效利用,但是若考量技術和成本,這只是一種「降級再造」(Downcycle),也稱降級回收,意指原本物品在經過回收後,產生的新品、新材質價值較原件低。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林俊旭指出,製作一件球衣可能需7至8支寶特瓶,但這種技術未提升原料的單位市場價值,產品價值不斷下降,僅是在延長材料的壽命。相較下,能保持產品接近原狀的循環途徑,例如舊物交易,則被視為更佳的循環經濟模式。

以延續產品壽命為目標,美國戶外服飾品牌Patagonia即長期提供維修的售後服務,並在美國及歐洲的大學及旅遊景點巡迴舉行「Worn Wear」活動,邀請民眾將舊衣物帶至現場進行修復或更換。基於「Worn Wear」活動的成功,Patagonia於2017年設立二手服飾網路商店。

二手醫療設備的修復和銷售,也是一個活躍市場。一般來說,如核磁共振和電腦斷層掃描等大型醫療設備,醫院在使用8至10年後通常會更新汰換,這些設備更換部分零組件後仍可繼續使用。飛利浦會購買這些醫院的舊設備進行翻新,更換老舊零件,使設備煥然一新,再以新設備80%的價格重新銷售,省去原料的額外消耗,再創產品經濟價值。

交易平台形象轉變 吸引年輕人

全球最大拍賣網站eBay在2024年5月提出的「二手商務報告」中,高呼世界正處於在一個轉捩點,循環商品的買賣趨勢,逐漸在重塑人們的生活。

時代的確不一樣了,買循環商品不再等於貧窮。根據美國二手衣物網站ThredUp統計,現今二、三十歲的族群,約貢獻三分之二的舊物消費,而根據《經濟學人》指出,相較其他世代同齡時的消費力,這個世代堪稱「前所未有的富有」。事實上,二手商品所代表的形象已改變。從環境較髒亂、鎖定手頭不寬裕族群的傳統跳蚤商店,轉向主打年輕和時尚形象的網路平台,全球各國陸續出現二手交易平台。

美國循環商品市場規模龐大,尤其在服裝、傢俱、電器等類別表現出色。美國現有多個專業二手交易平台,如eBay、Poshmark、OfferUp、Craigslist和Facebook Marketplace等,這些平台讓消費者能夠輕鬆進行線上交易。

歐洲各國循環商品市場同樣迅速發展,尤其在北歐國家表現突出,其年成長率達到12%。在法國,Vinted和Le Bon Coin做為領先的二手交易平台,得到大量的使用者支持,法國政府亦積極推動循環經濟以支持舊物市場的發展。德國的情況也相似,其中eBay Kleinanzeigen是最大的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德國消費者對於購買循環商品接受度較高,且具有強烈的環保意識。英國市場也在持續成長中,服裝和傢俱類別特別受歡迎,Depop是一個受英國年輕人喜愛的二手服裝交易平台。

381pics 2-1
歐洲各國循環商品市場迅速發展,Vinted為領先的二手交易平台之一,專注於出售和購買服裝、鞋子、配件等二手商品。

日本的循環商品市場則以高品質和優良信譽聞名,尤其是二手奢侈品市場極為發達。Mercari和Yahoo! Auctions是日本最主要的二手交易平台。日本的循環商品交易模式往往強調物品的狀況和可靠性,這也反映日本文化對物品價值的重視。

循環商品交易 成為另類社群

在印度,循環商品市場近年來顯著成長,特別是在服裝和電子產品領域。隨著經濟的發展,循環商品成為許多中低收入群重要的選擇。OLX和Quikr是印度最受歡迎的循環商品交易平台。然而,印度的循環商品市場仍面臨物流和信譽問題,有待改善。

澳洲循環商品市場也穩定成長,研究和諮詢公司Fifth Dimension的數據顯示,澳洲二手市場的價值約為600億澳元(約新台幣1兆2,300億元),每年成長率大約是25%。交易平台方面,Gumtree和Facebook Marketplace是澳洲最常用的循環商品交易平台,二手車、家居用品和服裝成為最受歡迎的商品類別。

澳洲消費者對循環經濟的接受和支持尤其明顯,這不僅是考量經濟上的選擇,更是一種環保的生活方式。法國戶外運動商店Decathlon在其澳洲門市推出全球循環計畫,其中包括兒童單車回購,極受歡迎,允許顧客將舊自行車退回並換取新車或其他新產品的購物券。

401pics 3-2
法國戶外運動商店Decathlon在門市推出全球循環計畫,其中澳洲消費者接受度和支持度特別明顯。

中國大陸的循環商品交易市場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預計至2025年將突破3兆元人民幣的規模。根據艾瑞諮詢的報告,2023年中國大陸的二手交易電商市場規模已接近3,000億元人民幣,且未來仍將持續成長。在眾多平台中,閒魚、轉轉和拍拍為領先業者。

在中國大陸這股二手交易熱潮中,被稱為「Z世代」的年輕人為消費主力,這代表一種明顯的文化和經濟變化。根據蘇州大學傳媒學院講師林晶珂撰文指出,Z世代是「數位原住民」,信任並依靠網路平台做為交易媒介。此外,對Z世代來說,循環商品交易不僅是買賣行為,更是一種社交活動,中國大陸年輕人透過舊物做為媒介連接具有相同興趣的人群,例如漢服、羅莉塔(Lolita)服飾、唱片、模型等。

循環商品性價比高 市場成長勝過新品

從產品類別來看,手機為最受歡迎的循環商品之一。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報告,2023年全球二手智慧型手機數量已達約3.1億支,相較2022年的2.8億台,成長9.5%。IDC進一步預測,至2027年,全球二手手機市場規模將超過4.3億支,市值達到1,097億美元。2022年至2027年,二手手機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8.8%。

另一頗受歡迎的循環商品為衣物。隨著全球經濟面臨通膨壓力,消費者愈來愈重視如何在節約成本的同時維持生活品質,二手交易市場因此獲得更多關注。根據市場分析公司ThredUp報告,到2028年,全球舊衣市場的總值有機會達到3,500億美元,其成長幅度預計將是新衣市場的3倍。此數據清楚指出,舊衣市場的成長速度已領先新衣市場,顯示消費者趨勢的再次變動。

在日本,舊衣買賣的熱潮已使得二手業者2nd STREET的店鋪數量超過快時尚龍頭Uniqlo,迫使後者在東京推出全新的二手快閃店以因應競爭。在歐洲,法國國會正立法遏制部分像SHEIN的「超快時尚」,對那些未達到永續標準的時裝公司徵收生態足跡附加費,這些措施進一步提升循環商品市場的吸引力。奧地利、芬蘭、荷蘭等國也支持類似的環保措施。

據了解,每生產一件全新T恤需耗費2,700公升的水,而每件循環商品的再次使用,可減少25%的碳排放,這不僅降低製造新商品所帶來的汙染,也減少碳足跡及水資源浪費。總而言之,二手服飾的流行,不僅是一種經濟選擇,更是善盡環保責任,反映出全球消費者對於永續生活方式的追求。

時尚品牌投入 肥水不落外人田

隨著消費者愈來愈將二手市集視為尋寶的最佳去處,各大時尚品牌也開始積極投入二手交易市場。美國CNBC統計顯示,大多數平台會抽取售價的1至2成做為手續費,未加入的品牌,等於是將這些潛在收益拱手讓人。

國際知名服飾品牌包括Zara、Lululemon、H&M等都已在多個國家推出各自的循環商品計畫。例如,Zara在2022年推出Pre-Owned二手計畫,提供商品的整修和轉售服務,並已將此計畫推廣至歐洲16個國家。H&M則在2015年買下二手平台Sellpy的7成股份,並在2021年宣布將其轉售服務擴展至歐洲逾20國。Lululemon也不甘落後,於2021年推出Like New二手店,並提供以舊換新的服務,從2022年底開始,這項服務已推廣至所有美國店鋪。

401pics 3-3
許多國際知名服飾品牌,包括Zara、Lululemon、H&M等,都已在多個國家推出各自的循環商品計畫。

在奢侈品領域,勞力士在2022年啟動官方中古認證計畫,獲得認證的手錶不僅可在正規店銷售,還可獲得2年的全球保固。開雲集團則在2021年投資法國二手平台Vestiaire Collective,並讓旗下的Gucci和Alexander McQueen與該平台合作,推出以舊換新服務。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與Vestiaire Collective合作,賣家將舊商品賣給平台後,可獲得Burberry的代金券,這不僅增加顧客的黏著度,也使品牌能夠掌握二手商品的定價權。

這些動作表明,如果品牌商不掌握二手通路,那麼商品賣出後將與品牌無關,而交易平台可能會進一步壓縮購買全新商品的預算。

二手交易模式已成為許多歐美品牌的常規做法,顯示出時尚產業致力迎合當代消費者對於永續和經濟實惠選擇的需求。這些品牌業者正逐步進行創新和調整,以新模式擴大市場版圖,成功爭搶商機。■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