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NO.403 JAN.2025
403期・亞太視角

韓企甩包袱 亞太供應鏈新關係

短命戒嚴的幕後亂流 直視南韓「低成長恐慌」

◎撰文/陳怡寧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403mainpics 8


亞洲遭遇亂流,來自南韓總統尹錫悅一道僅存續6小時的短命戒嚴令,使韓元兌美元急貶2%。儘管後來戒嚴令中止,全球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 Global Ratings)亦宣布,不會因此調降南韓信用評級,但,經濟警報真正解除了嗎?

尹錫悅已被韓國國會以204票表決通過彈劾,據韓國憲法,尹錫悅隨即被停職,全案進入憲法法庭最後裁決程序。正式裁決前,懸空的總統職務由國務總理韓悳洙暫代。如尹錫悅確認被裁決下台,最快將在2025年5月改選新政權。

亂流危機不只如此,南韓有超過1,380家企業在2024年宣告破產,件數較2023年增加27.7%。南韓國內瀰漫不安情緒,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將可能迅速啟動高關稅壁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示警,這恐怕增添南韓出口阻力,連能否達成2%經濟成長率,都存在變數。

觀察南韓變局 經濟低成長觸發焦慮

IMF一秉慣例,對南韓啟動一年一度例行的「第四條款磋商」,評估其經濟表現。而這次磋商結束後,IMF對南韓經濟體總結以下觀察:南韓即將面臨的貿易阻力擴大,且貿易夥伴間的經濟放緩、地緣政治緊張、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風險,考驗南韓的經濟穩定性。

首當其衝的,是好不容易回溫對美國出口市場。自2023年底以來,憑藉半導體、汽車產業兩大支柱,帶來強勁出口動能。半導體出口成長52.2%,電腦出口增幅逾43%,顯示器、家電、汽車產品也有3.5%至16%不等的成長,2024上半年南韓對美國出口總額超過533億美元(約新台幣1.73兆元),讓美國躍升韓國最大出口國。

韓國汽車以電動車、休旅車等高附加價值車款大力帶動銷售量,車用電池需求僅次於船舶、汽車零組件及面板,半導體業也開始恢復向上成長。

2024上半年,南韓貿易順差231億美元,態勢延續到川普勝選的11月,單月貿易順差突破56億美元。然而,貿易表現與強勢美元強碰,市場換匯後效益大打折扣,南韓國內生產總值(GDP)一直停留在1.7兆美元左右波動。

這成了南韓總統尹錫悅執政2年多來,始終無法突圍的困境,使南韓經濟不見起色,正式進入經濟低成長時代。

原先南韓擁有輝達(NVIDIA)大訂單,銷售特定人工智慧(AI)處理器HBM元件,還能穩定出口優勢。但隨著川普企圖對加拿大、墨西哥課徵25%嚴厲關稅,不少韓國企業嚴陣以待。

畢竟支撐起韓國經濟根基的重要財閥集團,包括三星(Samsung)、現代(Hyundai)、起亞(Kia),早就陸續在墨西哥、加拿大插旗設廠生產。而韓企EcoProBM、SK On也才剛與福特汽車(Ford Motor)結盟,決定投入8.87億美元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建置電動車電池材料廠。若美國提高關稅,一定會讓南韓出口短線承受龐大壓力。

難怪尹錫悅在頒布戒嚴令前夕,總統辦公室還為此召開緊急會議。

403pics 8-1
韓國電動車、休旅車,包括Kia等重要集團,早在墨西哥、加拿大插旗設廠生產,課徵嚴厲關稅,將承受龐大壓力。

南韓政變強碰「川普新政」 財閥集團共體時艱

IMF駐韓國代表團長拉胡爾.阿南德(Rahul Anand)保守認為,現在要猜測川普2.0對南韓經濟影響,還言之過早,但美國即將上路的關稅政策,某種程度削弱經濟學家對南韓未來出口動能的信心。

彭博(Bloomberg)反倒大膽斷定,川普的貿易政策絕對會威脅南韓出口。內部報告推估,若美國關稅維持在20%,那麼3年內,恐怕衝擊南韓對美國出口縮減55%。歐美顧問機構TS Lombard、梅隆銀行(BNY)同樣擔心,面對2025年全球經貿局勢丕變,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南韓,還能複製過去的成功模式嗎?

過去,南韓靠財閥集團撐起一片天,但2024上半年,南韓工業生產、零售銷售及設施投資首見「三重下滑」,市場節節敗退,包括機械設備、汽車、主要金屬等關鍵產業減少3%以上,暗示未來經濟成長曲線可能趨緩。

尤其戒嚴風波持續發酵,不過短短幾天,南韓上市公司總市值就蒸發了1,000億美元,且「弱韓元」一直在1,414韓元兌1美元來回震盪,瞬間變成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預期將帶來消費物價壓力,對經濟產生下行風險。49.7%的南韓企業打算撙節開支,像是三星嚴格控管差旅交通預算,SK海力士(SK Hynix)集團縮減公司餐敘,很顯然地,連財閥集團也「共體時艱」,設法熬過亂流。

政權動盪幕後 影響推進重大產業

總之,尹錫悅突如其來的「快閃」戒嚴操作,不利亞太地緣穩定,外資連3日撤離1.085兆韓元(約7.54億美元)資金,全球供應主要依賴南韓兩大廠SK海力士與三星,密切注意後續演變。此刻,韓國大廠正面臨「被轉單」連鎖效應,將是最嚴峻的潛在風險。

特別是SK海力士,手上握有輝達的AI伺服器關鍵記憶體關鍵元件HBM,一旦被轉單,勢必掀起全球供應鏈大洗牌,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被點名是最大受惠者,連帶台灣廠商,像是創意、台勝科、漢唐、聯詠、矽創,有機會順勢切入主要供應鏈。這樣一來,將再削弱南韓的經濟實力。

403pics 8-2
SK海力士手上握有輝達的AI伺服器關鍵記憶體關鍵元件HBM,一旦被轉單,勢必掀起全球供應鏈大洗牌。

全球寄望南韓政權的繼位者,儘快消弭動盪、挽救經濟。但政權變動的背後,還隱含一件事:尹錫悅任內主推核能、海上天然氣開發與半導體產業政策,恐怕嘎然喊停。最快影響到3月與捷克簽訂核電廠出口合約,還有「大鯨魚」東海深海氣田開發案都前景不明,影響層面擴及整個能源產業推進。

而尹錫悅啟動的《半導體特別法案》,為半導體廠商提供補貼、豁免工時限制的優惠,幾經推遲,現在更是未知數。眼看快錯失維持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契機,南韓財閥集團趕緊出手應變,試圖止血停損。

三星最先展開動作,近年陸續加強印度諾伊達廠的製造能力,2023年展現印度製造的三星中高階智慧型手機出口業績,明顯在歐洲及中亞市場有所擴張,帶動手機及週邊配件印度製造化,顯示印度供應鏈體系日趨完善,可以此為出口基地,進入歐洲市場。同時,三星供應鏈在孟加拉、巴基斯坦分散設廠,滾動式調整地緣策略。

403pics 8-3
三星近年陸續加強在印度諾伊達的製造能力,帶動手機及週邊配件印度製造化。

韓財閥改變供應鏈策略 誰是大贏家?

不只如此,面對大環境劇烈變化,韓國零組件效能、報價成本優勢不再,三星與SK海力士改變「一條龍」扶植韓系供應商的製造慣性,欲釋出善意拉攏台灣,擴大對台灣的零組件採購,再與陸系、美系品牌手機廠在市場上角力。

三星更挑明地透露,對於和三星以外的晶片代工業者合作抱持開放態度,首要瞄準的合作對象應是台積電。SK海力士更直接與台積電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預計在2026年合作投產高頻寬記憶體,即第六代HBM,企圖鞏固對AI供應鏈的影響力。

在韓國這波地緣亂流中,南韓產業巨擘率先甩開供應鏈既定包袱,亞太新的供應鏈夥伴關係正悄悄成形。

雖尹錫悅政權牽動的局勢變化還是「現在進行式」,但韓國供應鏈廠願意跨出第一步,法人樂觀看待,這樣的策略調整,能否為韓國、甚至亞太供應鏈帶來多贏成長,值得持續觀望。■

Keyword|HBM

所謂HBM(高頻寬記憶體)就是疊在一起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具有高頻寬、低功耗與體積小的優點,被視為未來AI加速器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

403pics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