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NO.403 JAN.2025
403期・企業領航

專注品質贏得客戶信賴 滿足企業電力需求

安葆國際實業 穩健邁向能源創新時代

◎撰文/張煥鵬 攝影/游家桓 圖片提供/安葆國際實業
403mainpics 6

從傳統電力設備供應商成功轉型為電力系統整合服務商,安葆國際實業30年深耕能源領域,持續專注創新,為企業提供多元化、高效率且可靠的電力解決方案,積極推廣更潔淨的電力技術應用。


安葆國際實業成立於1994年,主要業務為進口及銷售柴油發電機組與PLTC不斷電負載轉移控制系統。近年來,更積極投入潔淨能源的推廣與應用。2023年,安葆成功協助本地企業在台南建立全台首座氫氣發電系統,並取得再生能源憑證。憑藉對產品的品質堅持與卓越的技術支援,安葆贏得許多知名上市企業的信任。2024年,榮獲經濟部「國家磐石獎」肯定,正式完成興櫃,邁向新的里程碑。

提供全方位能源解決方案 持續推動創新與應用

安葆國際實業董事長陳志復擁有美國南加州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創業前在美國休斯頓工作,擔任專案工程師和專案經理。「1991年我受美國知名EPC工程公司派駐回台,參與一項重要專案。專案結束後,一起工作的夥伴鼓勵我留下來創業。」為了陪伴在台灣的雙親,陳志復最後決定留在台灣創業,毅然決然放棄美國的工作。

創業初期,中國大陸正值電力供應短缺之際。於是,安葆在福建設立辦事處,積極拓展市場,並在富士康昆山廠區完成緊急發電系統專案,為當地的台商提供緊急備援電力。之後,隨著台灣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安葆的電力系統解決方案獲得半導體廠商的青睞,而開始參與新竹科學園區8吋晶圓廠的建設工作。具有工程師背景的陳志復,以工程統包的整合理念,持續協助客戶在建廠過程中提出全面的解決方案。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那一年,成為安葆發展的重要轉捩點。「我們提供的電力備援系統,讓半導體客戶的工廠得以正常運作,並如期交貨,因此贏得客戶的信賴。」如今,該客戶早已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深獲信賴的安葆也隨著關鍵客戶一同走向國際,在海外建廠時提供電力系統支援服務。

2019年起,安葆積極投入潔淨能源的推廣與應用。陳志復表示,傳統的備援電力系統多屬重汙染類型,為了環境永續發展開始啟動轉型計畫。陸續完成台灣南科電子業沼氣發電首例、投資台東地熱發電廠、啟用台灣首座氫氣發電系統等。

5年前,安葆協助面板客戶在南部科學園區建立沼氣發電系統,首創台灣電子業沼氣發電的先例。在台東裝設的ORC(Organic Rankine Cycle)發電系統,是台灣首座民營地熱發電廠,並成功與台電電網併聯發電。此外,協助半導體和畜牧產業建立以廢水處理為基礎的發電系統,發電之餘還能透過躉售機制,將電力回售給台電。2023年,安葆進一步利用德國技術,協助客戶建立氫氣發電系統,並取得再生能源憑證,是台灣首例利用工業餘氫發電的創舉,再次展現其在能源創新應用的實力。

從設備供應商到系統整合商 深化技術創新與國際布局

安葆從電力設備供應商,逐步轉型為系統整合服務商,誠信經營與專業服務是成功的關鍵之一。「轉型過程最大挑戰是建立與客戶間的信任。」陳志復創立公司時,主要以買賣設備為業務核心。但身為工程師,並不甘於只是一個供應商或貿易商。因此,有機會和關鍵客戶合作後,便希望能成為系統整合者。「從設備供應商變成系統整合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客戶聽得懂安葆能提供的價值。」陳志復把轉型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歸功於關鍵客戶的信賴,因為在導入系統的初期,安葆和客戶都很擔心從未做過的事情能否成功,誰都沒有把握。所幸客戶有足夠的耐心,讓安葆去做全新嘗試,並且全然地信任。

其實轉型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透過長期的技術提升與客戶的磨合逐步實現。30年來,安葆與客戶間已培養合作默契,跨越多個技術世代合作,建立標準化與模組化的系統架構,確保不同時期的電力設備能無縫整合,進一步鞏固客戶的忠誠度與信任。即使在業界占有一席之地,陳志復坦言,市場競爭依舊激烈。隨著再生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更多企業加入,對安葆形成巨大的挑戰。他認為,未來競爭關鍵在於能否提供更具價值的整合解決方案,而非僅僅銷售單一設備。面對競爭,安葆以深化技術創新與國際布局因應。

403pics 6-1
安葆轉型為系統整合服務商,誠信經營與專業服務是成功的主要關鍵之一,服務也包含安排資深講師為晶圓廠工程師提供專業課程。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保挑戰,陳志復深刻體會到柴油發電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並積極尋求更環保的能源解決方案。像是採用天然氣與柴油混合使用的雙燃料系統,不僅成功降低碳排放,也在市場上贏得高度肯定。氫能作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技術,安葆也積極展開相關布局。陳志復表示,雖然以再生能源生產氫氣的「綠氫」是最終目標,但在過渡階段,以工業副產品生產氫氣的「灰氫」與「藍氫」是更務實的起點。2023年,安葆成功完成以工業廢氫作為燃料的發電系統。未來,安葆計畫進一步推動相關技術通過國際認證,結合更多供應鏈夥伴,逐步讓台灣氫能技術邁向國際市場。

協助醫療機構永續發展 新能源系統為醫院節能減碳

安葆以技術領先和專業服務為基石,致力與客戶建立誠摯且互信的長期合作關係。多年來,安葆在醫療、金融、半導體及數據中心等高耗能產業中,累積豐富經驗,建立穩固的合作基礎。近期更與醫療機構攜手合作,打造全新的能源系統,透過整合天然氣熱電聯產系統與吸附式冷卻技術,協助醫療機構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峻的挑戰,能源效率與碳排放問題成為不可忽視的課題,尤其在醫療機構中更為明顯。醫院的碳排放量甚至超越航空與航運業,台灣的情況尤為顯著。如何在確保穩定運作的同時,推動節能減碳,已成為醫療產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安葆為醫療機構量身設計解決方案,導入天然氣發電機與吸附式冷卻系統,打造出高效率的熱電共生系統,顯著降低醫院的營運成本與碳排放,每年節省超過新台幣700萬元的電費與200萬元的天然氣費用,同時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此案例不僅展示醫療機構如何成功以技術創新驅動永續發展,也為整個產業提供節能減碳的可行路徑,為台灣的醫療產業在能源轉型中奠定新標準,展現企業成長與環境永續共存的巨大潛力。

403pics 6-2
安葆團隊以技術領先和專業服務為核心基石,近期更與醫療機構攜手合作打造全新的能源系統,協助醫療機構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實踐多元化在地能源生產 堅持永續能源信念

「台灣或許不缺電,但現在的電力結構較難應付夜間的用電需求。」陳志復指出,每天下午5點過後是用電最吃緊的時段,因為太陽下山,太陽能的供應就歸零了。根據台電的規劃,2024年至2030年夜間用電需求將從3,700萬千瓦上升至4,700萬千瓦。「增加的1,000萬千瓦電力要從何而來?」陳志復分析台灣現階段的電力硬需求。

台灣的電力結構須迅速調整升級,因此安葆的目標是將台灣內需市場作為重心,聚焦在台灣實現可行的能源解決方案。陳志復計畫運用Microgrid微電網(利用再生能源「當地發電,當地使用」的小型發配電系統),建構許多小型發電廠。一座2千瓦的小型發電廠,建置時間約6~9個月,透過此模式來解決夜間電力吃緊的問題。

多年來,安葆致力於實踐多元化的在地能源生產,積極與國際原廠合作,將週邊設備改為台灣製造,進一步完善在地供應鏈布局,提升國內能源自主性。展望未來,陳志復期許安葆不只是承接專案的公司,而是能提供綜合能源服務的企業,為客戶量身打造專屬的電力系統,結合穩定的能源供應與高效率的儲能設備,實現兼顧環保與經濟效益的智慧電網方案,建立友善環境又符合經濟效益的電力系統,邁向永續發展的新時代。■

403pics 6-3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

403pics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