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NO.404 FEB.2025
404期・產經情勢

出口管制風險拆彈  安全突破戰線

戰略性高科技貨物戰  狼煙四起

◎撰文/陳怡寧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404mainpics 11

烏俄戰線蔓延,將國際撕裂成兩大陣營抗衡,主戰場就在「戰略性高科技貨品戰」。歐美國家有意削弱俄國軍火實力,戰略攔截所有機械零件設備流向俄羅斯,不斷擴充的「高科技貨品清單」(又稱,兩俄清單),真實反映這場戰事規模。隨著美國首次派任「出口管制官」常駐台灣,顯然戰線延燒至台灣,俄羅斯風暴還在擴大中。


在由歐美發起的「兩俄清單」當中,已具體指出其鎖定的唯一目標,即,戰略性高科技貨品(Strategic High-Tech Commodities,SHTC)。任何最終用途可能用於生產、發展核子、生化、飛彈等軍事武器的貨品,都在出口俄羅斯、白俄羅斯管制範圍。

不久前,經濟部才發布一道緊急公告令,宣布配合國際盟友對俄國、白俄羅斯擴大出口管制,將管制範圍涵蓋了塗料常見原料「纖維素」(稅則391212、391231、391290),以及工具機零件(稅則846693)、電動機馬達(稅則850110)相關產品,隨即在2024年12月初生效,違規出口罰則提高至新台幣100萬元。

這全因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與烏克蘭深入調查俄國火炮供應鏈,發現俄羅斯前五大供應國分別為中國大陸、德國、南韓、台灣以及土耳其。尤其台灣是工具機重要供應來源,所以昭告將可用來製造炸藥、軍事武器、戰場無人機關鍵零組件,擴大納入管制範圍。

預測「高科技貨品戰」 影響範圍擴大

細數過去一整年,頻頻接獲來自歐盟、美國等「國際盟友」出口管制禁令。先是鎖定45項可用於製造戰場武器的廣泛電子、機械零件及設備,與歐美同步禁止輸出,接著繼續檢討更新「實體清單」(Entity List),追加禁止硝酸纖維產品(稅則391220),以及放電加工機等77項工具機對兩俄出口。

持續擴大管制範圍,這場「加時延長戰」,遲遲望不見盡頭。但眼前已知,2024年3月將77項工具機項目納入出口管制後,台灣工具機銷往俄羅斯的出口貿易額歸零。

綜觀全局,自從烏俄戰爭爆發以來,台灣對俄羅斯出口貿易衰跌逾3成5,2024年12月前,出口額約5.9億美元,許多電子廠商大舉撤離原先在俄國的據點,不再接單。

沒人能預測風暴範圍多廣,只能預見對精密工具機衝擊甚巨,車床、銑床、磨床、金屬加工中心機等廠商均不敢大意。

中小企業險踩雷區  風險係數升溫

畢竟美國曾經大動作徹查,先是新竹一間IC設計廠商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消息曝光後,上游廠商為自保,便停止供貨,試圖從供應關係抽離,廠商陷入周轉泥淖。之後「集盛實業」(Aleksey Bredikhin)也被警示,涉將精密機械出口俄羅斯企業 I Machine Technology,貿易額逾2,000萬美元,被列入美方觀察名單。

然而,俄羅斯的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Lebedev Physical Institute)明明已被美國列入制裁,但「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卻存在資訊落差,讓清單列管對象在2023年還能乘隙向台灣廠商採購工具機。

至於台中專門製造金屬切削工具機廠商「達佛羅」(Buffalo Machinery),原本在瑞士有經營代理商,沒想到代理商將機器輸往俄羅斯,被美方列入實體清單。達佛羅險些誤觸貿易地雷,隨即迅速中止與瑞士代理商往來互動。

儘管台灣廠商都尚未有「具體」違規出口事證,但目前美國對台灣出口俄羅斯的列管實體名單超過1,900家。而致使達佛羅在事發後不定期檢查海外所有代理商情況。就連護國神山「台積電」(TSMC)也置身高風險地雷區,半導體研究機構TechInsights拆解華為機體,聲稱昇騰910B處理器是使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幸好台積電保留出貨資料,證實2020年9月中旬起就不再向華為出貨,主動與美國商務部溝通,才安全下莊,未被列入調查對象。

出口管制官進駐  亞洲查核力道加劇

隨著烏俄地緣角力態勢愈演愈烈,不免聯想到冷戰期間,日本東芝(TOSHIBA)將高階工具機賣給蘇聯而被美國制裁,還有近在眼前的美中晶片貿易戰,出口貿易管制的歷史可能再重演。如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式重返白宮,連曾任川普時期國安顧問的約翰‧波頓(John Robert Bolton),言談間都透露替台灣供應鏈處境擔憂。

波頓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BIS)開始派任「出口管制官」林安杰(Ariel Joshua Leinwand)常駐台灣,駐點美國在台協會(AIT),負責協助台灣、韓國、日本企業符合華府出口規定。可見亞太供應鏈列入管制重點區域,尤其台灣,更是「重中之重」。現在全球各地共派駐11名出口管制官,打算加強亞洲各地查核力道,確保美國產品出口後,最終用途不會流入管制名單廠商。

貨品戰延燒  戰略點名:工具機產業注意

這些大動作挑起供應鏈廠商警覺心,台積電、聯電等幾家台灣先進供應商,都派高階代表與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BIS)接觸,想更了解美國對於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的法規遵循。

雖然名為「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卻不只高科技產業如臨大敵,經濟部情蒐歐美最新的制裁消息,初步判斷歐美接下來即將擴大管制對象,瞄準工具機、汽車以及無人機零組件產業,可能影響台灣工具機、機械與螺絲零組件出口。

儘管台灣對俄羅斯出口工具機的貿易額早已歸零,2024年在全球市場仍維持23.9億美元產值,8成工具機產品倚賴出口,且重心放在中國大陸、美國、土耳其、印度、越南,尤其對中國大陸出口額達5.7億美元。這讓工具機產業相當擔心,整機產品或相關零組件產品不見得列在出口管制項目,但很可能因終端客戶用途不明或被不當使用,而誤踩出口管制界線。

特別是工具機這類構造複雜的精密機械,且有「軍民兩用」特性,就連海關人員現場拆解,也很難完全確定零組件合規與否,增添出口風險。甚至有工具機廠商考慮,若出貨地點位在管制地區,不排除立即停止整機產品、零組件銷售行為。

從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TMBA)密集釋出管制訊息,一再提醒第三方盡職調查,可見產業處於高度焦慮,內部共識以技術掌握機台流向,以免無法掌握貨品流向而牴觸國際規範。

404pics 11-1
由於現代無人機也能被廣泛利用於軍事用途,歐美恐將擴大管制對象,瞄準工具機、汽車以及無人機零組件產業,可能影響台灣工具機、機械與螺絲零組件出口。

管制官指示法遵重點  廠商拆彈自保

在這場出口管制危機裡,被警示為下一波管制海嘯襲來的熱點。經濟部雖允諾參照聯合國、歐美各國實體清單更新資訊,並依清單完成產業評估,不可否認,資料更新仍有時差。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風險係數更高。相對於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查核貨品終端流向能力有限,很容易誤踩管制紅線:

美國》出口管理條例(EAR)

若貨品涉及美國技術、設備,刑事罰責最高可處100萬美元或貨品總價5倍之罰金;民事罰責最高亦可處30萬美元或貨品總價兩倍罰鍰。違規企業可能被列入實體清單,限制使用美元交易,且不得和美國公司進行業務往來,甚至喪失在美國境內出口權利。

台灣》出口管理條例

假如出口貨品沒有美國技術成分,則受台灣「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管制」規範,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罰金最高新台幣300萬元,並可能喪失進出口資格最高1年,或遭廢止出進口廠商登記。

一旦被列入制裁強度最嚴厲的「特別指定國民和被封鎖人員」(SDN清單),任何美國境內企業、以及在美國有業務營運的外國企業,皆不得與清單上的對象交易。美國駐台出口管制官林安杰建議中小企業,參考以下法規遵循策略避雷。

法遵策略1》送交戰略性高科技貨品鑑定

廠商可將貨品送交工研院進行「戰略性高科技貨品鑑定服務」,進一步確認貨品是否列於「兩俄清單」。若在清單管制範圍內,須向國際貿易署申請輸出許可證,再出口俄羅斯。

法遵策略2》留意可疑警訊

◆ 首先比對買家地址與實體清單廠商。
◆ 確認貨品最終目的地是否位於物流公司。
◆ 留意買家購買貨品與所屬產業相關性。
◆ 掌握買家提供的產品最終用途與流向。

法遵策略3》多管道查核清單

◆ 透過美國「綜合篩選名單」(Consolidated Screening List)核對廠商名稱及地址。
◆ 免費系統Wayback Machine查詢買家過去的業務範圍及交易對象。
◆ Google Map街景服務查核登記地址有無廠房、倉庫等設備。

法遵策略4》保存出貨紀錄至少5年

由於美國對出口管制的法律追訴期為5年,所有查核過程、以及與廠商溝通紀錄,至少保存5年。萬一面臨美方調查,可舉證「善盡調查義務」。

顯然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戰線延燒,台灣被推上火線,中小企業廠商無法再置身事外。■

404pics 11-2
工具機這類構造複雜的精密機械常有「軍民兩用」特性,就算海關人員現場拆解,也很難完全確定零組件合規與否,為了避免出口風險,廠商須透過多管道策略避雷。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

403pics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