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NO.406 APR.2025
406期・特別企劃

2025數位貿易博覽會即將登場  數位營運、國際市場一次到位

突破貿易業六大困境  數位營運展現台灣新競爭力

◎撰文/何楷平 圖片提供/IEAT
406mainpics 5

數位貿易浪潮來襲,還沒數位化的企業,已經落後一步!台灣企業面臨市場競爭、技術門檻、成本壓力等挑戰,該如何突圍?「2025數位貿易博覽會」將於4月23、24日登場,一站式提供即戰力數位解方,為企業打開數位貿易新捷徑,讓成長不再受限!


數位貿易不僅是全球趨勢,更是企業競爭新常態。OECD調查顯示,2020年數位貿易占全球貿易的四分之一,規模突破5兆美元,成長速度是傳統貿易的1.3倍。Thomson Reuters調查發現,56%貿易企業已啟動數位營運,40%處於數位科技導入初期,僅不到4%完全未數位化。這意味著,仍在觀望的企業,已落後市場一步。

作為全球貿易重心,亞洲占全球進出口額超過三分之一,但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挑戰和高物流成本,讓企業面臨極大壓力。台灣企業想拓展海外市場,卻普遍缺乏精準行銷策略;想要數位轉型,卻面臨技術與人才斷層;關稅不斷變動,供應鏈成本飆升,也讓經營環境日趨嚴峻。

406pice5-4

企業面臨六大困境  數位貿易刻不容緩

市場不會等待,競爭者不會停下。數位導入的速度,將決定企業能否存活。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哪些障礙,正在成為台灣貿易企業的絆腳石?」

困境一》技術導入卡關  難以整合 

許多企業在導入新技術時,面臨資源不足、缺乏IT人員等問題。例如,AI技術可以提升客戶服務與市場分析能力,但企業須先確保內部系統與AI能順利整合。此外,若企業內部流程不夠清晰,即使導入數位工具,跨部門協作推動時不夠順暢,也難以發揮最大效益。

困境二》行銷表現力不足  市場開拓困難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秘書長黃文榮觀察,許多貿易企業想要進軍海外市場,卻不確定該選擇哪個電商平台、如何制定行銷策略,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數位工具提升品牌曝光與轉單率。在網路上與其他品牌競爭時,也因為缺乏數位行銷能力,導致品牌難以被目標客群發現。對進口商而言,維持國內客戶與通路關係也不容易,缺乏數據分析與有效互動管道,導致行銷成效有限。

困境三》營運效率低下  內部流程繁雜

傳統人工接單方式效率低,特別是針對少量多樣的市場需求,流程緩慢,繁瑣的文件資訊也增加出錯風險。企業內部累積的大量數據,分散在不同部門或系統中,缺乏有效的管理與分析方式,導致決策變得困難。

困境四》人才短缺,企業專業能力不足

貿易進入數位時代,企業不僅需要傳統的貿易專業知識,還須具備數位與AI應用能力。然而人才供不應求,中小企業更難找到合適的專業人才;找不到人才,就培育既有員工,但Ematic台灣區總經理周芷逸發現,多數企業內部員工對於數位工具的學習與適應能力相當有限,導致在導入新技術時,因為不熟悉或抗拒,反而缺乏效率。

困境五》全球貿易政策與法規變動,風險難測

國際間貿易政策持續變動,川普關稅風暴來勢洶洶,降低進口免稅額、增加關稅或變更清關流程,都可能對企業帶來衝擊。尤其跨境交易需面臨不同國家的稅制規範,企業若沒有及時調整價格或合規策略,可能導致獲利下降,甚至市場萎縮。

困境六》跨境營運成本高,供應鏈風險升溫

全球運費持續上漲,企業在進口原物料或出口產品時,物流成本占比愈來愈高,造成企業的毛利空間受壓縮。

此外,地緣政治衝突等變數,也進一步加劇供應鏈的不確定性,企業需要額外的資金與資源來應對突發狀況加上近年來愈來愈多國家,要求更嚴格的商品溯源碳排或供應鏈透明度,企業必須投入更多成本。

全台最大數位貿易展  助企業加速轉型

面對各種困境與挑戰,企業如何才能擺脫絆腳石,真正加速數位轉型?如何挑選符合需求的最佳方案,放大數位貿易的價值與效益?與其花時間埋頭摸索,不如直接走進全台最大的數位貿易生態圈!

由IEAT擴大舉辦的「數位貿易博覽會」集結貿易全鏈路服務商,涵蓋市場開發、跨境供應鏈、經營管理與數位行銷四大主題,設有50家參展商及30場專題講座,為貿易業者提供一站式數位轉型資源與合作機會。

IEAT秘書長黃文榮表示數位貿易是未來趨勢,而企業的成功關鍵,在於是否願意擁抱數位化。「數位貿易博覽會」不只是展覽,而是一場全方位的數位應用、升級與轉型指南,幫助企業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案,站穩國內外市場。

406pice5-1

全球貿易新趨勢  企業如何突圍?

貿易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光是要克服眼前的陡坡和逆風,就讓企業吃盡苦頭,但貿易局勢詭譎多變,比賽規則說變就變。掌握最新趨勢,才能迎頭趕上,超前競爭者。2025年有哪些貿易企業必知趨勢?

趨勢一》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加速數位物流發展

2025年最劇烈的貿易震盪,莫過於川普關稅政策。DPD宇迅國際首席物流策略發展顧問彭峻寬分析,隨著美國等國家逐步降低免稅額、歐洲全面取消免稅門檻,貿易保護主義的升溫,將提高跨境物流的關稅成本壓力。

因此,數位化與智能化物流,將成為強化貿易實力最後一哩路的關鍵。「2025年跨境電商將進一步借助AI和自動化等技術,提升物流運營的效率,實現智能化的庫存管理、配送路徑規劃及實時追蹤系統。」亞馬遜全球開店總經理謝孜希表示,無人機、智能倉庫等新興技術的應用,將逐步解決貿易企業跨境物流的痛點。

趨勢二》無縫接軌終端需求,數據驅動靈活供應鏈

全球貿易從TradeTech 1.0(供應鏈導向的B2B)轉向TradeTech 2.0(價值鏈導向的B2B2C),在強調數據決策與市場需求導向下,企業更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

阿里巴巴國際站資深業務協理陳慧君指出,數位貿易與跨境電商的成熟,讓製造商跳過中間商直接掌握買家喜好與市場數據,走向依市場需求即時調整生產的「按需生產」模式(Customer-to-Manufacturer,C2M),更快速回應市場,減少庫存風險,提高資源利用率,打造靈活供應鏈。

尤其對B2B貿易業來說,「去中間化」不僅降低交易成本,也提高產品客製化能力,讓企業更具競爭優勢。過去在供應鏈扮演「隱形工廠」、專注OEM代工的傳統製造業,也能直接面對市場,向全球買家展示實力,增加國際市場的信賴度,進一步邁向品牌化經營。

趨勢三》「AI 多代理生態系」成為下一個戰場

Google發布《2025年AI商業趨勢》指出,「AI多代理生態系」(Multi-Agent Systems)被視為企業AI應用的下一個戰場。這不僅提升企業營運效率,也成為貿易業再次突圍的契機。

「AI多代理生態系」跳脫碎片化的數位應用,透過AI強化整合各種數位工具。讓AI已不再局限單一情境,而是串聯各種數位工具。台塑網電子商務處副處長黃振益舉例,透過ERP串接AI,連結生產、物流、財務等數據,就能幫助企業更即時掌握營運狀況,降低營運成本。此外,透過系統支援,企業可即時更新原物料行情,串接Reuters、ASPEN等API數據,掌握市場趨勢,並藉助AI技術,有效進行商情管理。

AI也加速CRM系統的優化,由AI分析客戶數據,精準判斷客戶的類型和潛在需求,提供自動化的再行銷策略;或是串聯SEO生成AI競爭排名模型,定期爬取產業和競爭對手資料,快速掌握市場趨勢和重要關鍵字,甚至還能再進一步串聯RPA,由AI自動發布SEO內容。

全球科技顧問公司Capge-mini調查,高達82%企業計劃在未來3年內整合AI代理,逐步邁向「AI多代理生態系」;而隨著AI代理的普及,如何無縫串聯各種數位工具、將AI代理整合至核心業務,提升人機協作效率,也將成為「AI多代理生態系」崛起後的新課題。

貿易數位化五大優勢  企業強勢突圍全球市場

然而,根據中國生產力中心調查,台灣中小企業(營業額新台幣5億元以下)僅3成導入數位相關工具,營業額新台幣1億元以下的貿易企業甚至大多尚未啟動數位化。

但市場從不等待,當競爭對手加速前進,停在原地就是落後,錯失數位化的時機,最終可能被淘汰出局。數位轉型為企業帶來實質效益,掌握以下五大優勢,在全球市場超前領先!

優勢一》提升營運效率,降低成本

數位化讓貿易流程更順暢,可直接觸及全球客戶,從報價、下單到交易付款,皆能線上完成,減少繁瑣的人工處理,提升作業效率。同時,自動化系統的導入,例如電子發票、數位報關與線上支付等,不僅降低行政成本,也減少錯誤發生。

貿易商億暉實業導入RPA自動擷取影像檔案的文字,透過系統自動比對訂單,將數據即時傳輸至ERP系統,大幅提升效率,業務每天僅需10分鐘即可完成訂單處理,時間成本減少超過90%。

優勢二》強化行銷,優化銷售策略

數位行銷幫助企業更有效管理品牌曝光,精準掌握市場需求與消費者行為,制定符合目標市場的行銷計畫。此外,企業能直接透過數位渠道接觸全球消費者,降低對中間商與實體展會的依賴,拓展海外市場。

例如出口商戴華國際導入AI建立SEO競爭排名模型,自動生成符合SEO規則的內容與個人化廣告,大幅提升網站互動率與品牌曝光。

優勢三》優化物流,提升供應鏈效率

企業可透過即時追蹤、電子簽收、智能倉儲與自動調度等功能,優化運輸資源的配置,減少貨運延遲與庫存積壓。例如台塑網開發的「SCM供應鏈管理系統」,可整合供應商資料,提升自動詢價與採購效率,確保貨源穩定,強化供應鏈靈活性與風險應變能力。

優勢四》跨境溝通,提升客戶體驗

透過AI智能客服與電子郵件自動分類等,不僅能縮短客服時間,提高交易效率與客戶滿意度。企業也能透過數據分析提供個人化的服務,例如針對客戶的購買記錄推薦產品,或是自動化安排售後維修與保養,提高客戶體驗,增強品牌忠誠度。

優勢五》拓展市場,提升企業競爭力

數位貿易讓企業直接觸及國際市場,尤其跨境電商不受限實體經銷通路限制,透過數據驅動的市場監測,靈活調整產品組合、定價策略與行銷模式,確保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

新創團隊自力耕生,透過蝦皮、Amazon、Coupang等電商平台,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打開市場,透過數據分析市場需求,做出差異化產品,成功打進國際,進軍美國一年就創下營收年增2,000%的驚人紀錄。

數位貿易成功關鍵  掌握七大指引  

數位轉型不只是導入新技術,而是一場全面性的營運升級。要讓轉型真正發揮效益,企業應避免陷入資源浪費、成效不彰的陷阱。掌握七大關鍵指引,加速邁向數位貿易!

指引一》以終為始,明確目標再選擇適合的數位方案

成功的數位轉型始於清晰的商業目標。IEAT秘書長黃文榮建議,企業應先盤點內部最需要改善的環節,例如提高供應鏈效率、優化客戶體驗或降低營運成本,再選擇最適合的數位工具。

指引二》 先優化流程,讓數位化真正提升效率

數位工具應該建立在清晰的內部流程上,企業應先確保關鍵業務流程順暢,例如訂單處理、內部協作、數據流通等,然後再利用數位工具提升自動化與效率,才能真正發揮效益。

指引三》 採取階段性導入,靈活調整策略

邁達特事業發展經理陳冠廷建議,企業可從較為輕量且單純的場景開始試點,如先在客服流程或物流管理導入數位工具,測試效果後再逐步擴展至其他業務,這樣能降低風險,確保資源投入更有效率。

指引四》強化內部協作,確保跨部門溝通順暢

數位轉型涉及多個部門的協作,不應該由單一部門主導,而是盡量讓決策者、IT團隊、行銷部門、供應鏈管理者等都能參與規劃,讓數位化能真正符合需求,減少後續執行時的阻力。

指引五》提升員工數位能力,讓技術真正發揮價值

再好的數位工具,員工不會用也是白搭。Ematic數位廣告部主管彭聖佳提醒,企業應該在確保數位轉型的同時,也提供員工足夠的培訓與支援,讓團隊能順利適應新技術,確保轉型能帶來價值。

指引六》 數位化不只是工具,更是營運模式的進化

叡揚資訊雲端及巨資事業群總經理胡瑞柔提醒,數位轉型的核心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如何讓數據、人才、流程、決策全面升級。企業應該思考如何利用數位技術提升營運效率、優化決策、強化競爭力,而不只是單純導入AI或自動化工具。

指引七》持續優化,讓數位轉型發揮長期價值

亞馬遜全球開店總經理謝孜希強調,持續強化營運能力,是企業穩健發展的關鍵。以跨境電商為例,由於市場變化迅速,各國關務政策與消費趨勢不斷變化,企業應靈活調整策略,持續監控與優化,才能讓數位工具才能發揮最大效益,發揮長期價值。

把握數位貿易博覽會  企業轉型不再遙不可及

找到對的數位戰略與夥伴,才能在全球市場站穩腳步,搶得先機!全台最大貿易生態圈「數位貿易博覽會」,集結數位貿易全鏈路服務商,從市場開發、數位行銷到供應鏈管理,一站式提供全球最新趨勢、關鍵技術與最完整的資源與合作機會。是企業加速轉型的最佳平台,更是讓數位貿易真正帶來競爭優勢的關鍵一步!■

406pics 5-2
2025「數位貿易博覽會」,集結數位貿易全鏈路服務商,從市場開發、數位行銷到供應鏈管理,現場可直接與參展商深入交流。
406pics 5-3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

403pics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