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NO.405 MAR.2025
405期・產經情勢

成熟傳產靈活蛻變  創造「高毛利」新路

傳統零件帶頭! 逆風進軍電動車鏈

◎撰文/陳怡寧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鴻海
405mainpics 9

隨著美國再次由川普(Donald Trump)執政,不僅撤銷2030年美國電動車銷售須達成50%市占率目標,同時大幅加徵電動車高關稅,但凡中國大陸出廠的鋼鋁、電池、關鍵礦物,乃至電動車,將被課徵25%至100%不等重稅。面對全球電動車供應鏈重新洗牌,台灣廠商反而看見夾縫生存的契機。


電動車浪潮襲來,根據預測機構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指出,汽車製造商高度依賴中國大陸製造的車用零組件,像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指定中國大陸出產的電池零件。反觀台灣廠商,雖囊括大部分代工,卻未切入車用供應鏈核心。

直到這波亂流正面迎來,美國有意採取最嚴苛標準檢視產地,就算中國大陸出廠、通過紅海輸往歐洲「洗產地」,仍不一定能規避關稅地雷。大勢所趨,台灣反而靠著傳統零組件廠商,找到新的立足點,插足電動車用供應鏈。

電動車布局遇亂流  供應鏈重新洗牌卡位

以電動車廠品牌來說,台灣車系製造不及成熟階段,但若拆解車體,每一輛車配備的座艙外殼、面板儀、車充電源供應器、馬達、車燈等,背後是龐大的工具機、機械設備,以及金屬、塑膠加工等傳產製造鏈。

傳產製造商想爭搶電動車鏈訂單,企圖心顯而易見。像是以家用縫衣機起家的「慧國工業」(Elite)受日本豐田集團旗下愛信精機(AISIN)的牽線,算是早期布局進場車用供應鏈,投入車門鎖、汽車天窗、門框飾條等配件。

放眼現在,儘管電動車市遭遇短暫亂流,主要車廠仍加速布局電動車。信心來自標普全球汽車(S&P Global Mobility)預估,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愈可突破1,510萬輛,距目前仍有30%的成長空間,且市占率將較2024年增加3.5%,提升至16.7%。

不只特斯拉、通用、福特與日系車廠品牌豐田、本田、三菱、鈴木爭鋒角力,還有中國大陸車廠比亞迪(BYD Auto)急起直追,平價車款正在持續推陳出新。

「慧國」深知零組件需求潛力多大,要想站穩獨占大廠供應鏈體系,就得切入大廠的現實考量,無非要「打包」完整材料元件、設備模組。

所以「慧國」不斷向豐田母廠釋出台灣傳統零件產品模組雛形,同時也帶頭串聯鏡頭、線路和塑膠製造廠,欲整合車用鏡頭模組。

從傳統零件  開拓電動車鏈版圖新視野

「慧國」的另類策略思考,開啟傳統產業對車用供應鏈的想像。台灣要逆勢爭奪電動車商機,重點不在研發幾款電動車,最大優勢在於,中小企業廠商擅長「少量多樣」接單、快速生產,為供應鏈、採購方整合模組方案,發揮最大價值。

傳產巨頭所見略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以電腦產業軌跡比喻,台灣電動車供應鏈正在起步,朝「垂直整合分工」布局似乎可行,提供模組名單,讓廠商能「跨廠牌」提供零組件,參與重點車廠運作,推動車用供應鏈新生態萌芽。

除了施振榮提示的電動車底盤,愈來愈多傳統產業廠商亦極力爭取進入模組名單。

傳產轉身1》中鋼車用精緻鋼品  搶攻高毛利訂單

像是中鋼大規模投入冶金,有意發展精緻鋼品―電磁鋼片,目標在組成電動車的馬達鐵芯,從日本鋼廠搶下訂單。

開發0.2mm的電動車馬達用極薄板電磁鋼,可製造高扭力、低耗能的馬達鐵芯,連帶減輕車體荷重,被特斯拉馬達核心供應商富田電機(Fukuta electric&machinary)指定,供貨給Model 3、Model S、Model X、Model Y車款使用。

之後,中鋼變成電動車廠供應鏈名單之一,車用鋼板陸續有機會打入日系車廠馬自達,以及福斯、保時捷、寶馬等歐系車用供應鏈,取得海內外車廠實際訂單,概估電動車電磁鋼片在全球電動車馬達用鋼市占率超過20%。

中鋼靈活接單,可量產厚度0.35mm至0.2mm極薄電磁鋼的實力,再被馬達大廠東元(TECO)相中。在東元印度分公司(TEMICO)簽下5,000輛電動巴士直驅動力系統、以及50,000輛輕型商用車動力系統的交貨訂單,第一時間就決定「打包」中鋼自黏塗膜電磁鋼加入協力廠商。

按照交期,中鋼即將在今年第一季陸續供貨,加上其他電動車廠訂單,鋼品年銷量超過4,500公噸,並且中鋼還合作攜手東元,將會開發更多的電動車馬達產品,顯示出高端車用馬達模組成形。

在這模組關係牽線下,鋼品順利被帶入電動車供應鏈。對於傳產出身的中鋼,面臨鋼鐵景氣循環加速壓力,此時,來自電動車廠訂單增加,正好順勢調升「精緻鋼品」產品線比重,與車廠簽訂季約、年約供應鋼材,價格相對穩定,不受鋼市浮動影響,最重要的是,汽車鋼品毛利率近75%,相較一般鋼品毛利率25%,有大幅提升。

反映在財報上,受惠接單電動車用馬達需求,中鋼集團去年出貨1,082萬噸,比2023年略減2.2%,但高毛利的精緻鋼品銷量119萬公噸,占總銷量11.1%,獲利反而有機會超越。

傳產轉身2》東陽塑膠配件大整合  追乘「電動車輕量化」需求

除了鋼鐵,電動車需求同樣為塑膠廠帶來新路。包括電池外殼、儀表板、門板,甚至保險桿、飾件、車燈底座、充電槍插頭/插座,為減輕整車重量,車身內裝通常會選擇塑膠材料。全球市調公司Coherent Market Insights判斷,電動車塑膠市場持續以27%年複合成長率擴大,直到2031年產值逼近225億美元。

以2024年電動車廠採購塑膠配件取向,亞洲的市占率超過55%,領先歐美、拉丁美洲,甚至中東、非洲,毫無疑問地,亞洲已是電動車用塑膠重鎮。

塑膠大廠「東陽」很早就進場車用配件供應鏈,與車廠原本就存在互動關係。現在電動車需求崛起,東陽掌握的龐大塑膠產能,接軌特斯拉、奧迪、福斯電動車用訂單,去年電動車配件在代工(OEM)占比超過15%,帶來營收占整體OEM的23%。

東陽在車用領域已成熟到,大型產線設備囊括塑膠與複合材料的模組,可處理玻璃安裝、鐵件組裝。預期將會迎來新一波電動車用塑膠零件需求高峰,現在東陽更是積極投入量產輕量化尾門板,有意搶先插旗電動車供應鏈廠。

傳產轉身3》遠東新、新纖、力麗纖維   啟動充電樁、車飾件訂單雙引擎

至於紡織大廠遠東新,切入特斯拉(Tesla)供應鏈,製造尼龍66工業絲,作為聚酯型安全氣囊供應給休旅車款Model Y,可減少車體2成重量。去年遠東新投入車材創造的營收超過新台幣1,547億元。

同為紡織廠,新纖、力麗則將目標鎖定電動車充電樁供應鏈,將化學纖維投入開發電動車充電樁,以及車內裝飾配件相關車材,紛紛預期會帶來雙位數的訂單成長。

上下游零件串聯  提升「被指定資格」勝算

不少傳統製造鏈廠,打入電動車供應鏈名單。像是台達電,原本只是電源供應器代工廠商,靠整合充電系統平台,延伸掌握汽車充電裝置核心,現在變成國際車廠倚賴的能源解決方案商,主宰各車廠可行的充電樁系統規格,等於搶灘占領未來台達電能源產品的出海口。

同樣的,電子塑膠配件商「廣華-KY」雖有座艙按鍵配件成熟製程,然而未來,傳統按鍵會被淘汰,對於電動車需求的地圖燈、閱讀燈、踏板,卻還缺少關鍵拼圖。於是廣華-KY向上游LED廠整合開發觸控發光飾件,才由第二供應商(Tier 2)升級為第一供應商(Tier 1),站穩比亞迪、本田車廠供應商地位。

當全球掀起電動車整車製造角力,鴻海看見台灣中小供應鏈廠商的機會,其實是在整合零組件模組,尤其要串聯上游鑄造、沖壓、鍛造加工廠。盤點台灣傳統汽車零組件大廠,車燈廠堤維西(TYC)、大億及帝寶,鈑金廠有東陽,電源線束大廠貿聯-KY,車用傳動零組件廠「和大」已是全球最大純電動車減速箱供應商,成為特斯拉的指定合作商之一。

鴻海集團採取行動,聯手電池材料大廠「碩禾」合作,目標是爭取「電池能源」供應廠商資格,並及早卡位未來二輪、四輪電動車訂單的入門票。台泥旗下也有能元科技(Molicel)發展電芯,與法國天然氣蘇伊士集團(ENGIE SA)簽約,以補強電動車快充裝置、電池儲能等產品項目,企圖牽線導入更多的車廠客戶。

405pice9-1
鴻海近年整合零組件模組串連上游廠商,目標攻下電動車市場。

鎖定電動車布局  打破車鏈既定廠商框架

在經濟部工業局揮軍電動車市的策略藍圖裡,若要漂亮贏得這棋局,桃園汽車傳產重鎮絕對是關鍵。既有國瑞、福特六和、中華汽車三大車廠,以及上百家協力零組件廠商,串聯周邊的新竹科學園區ICT半導體優勢,有利於與供應鏈強敵—韓國競爭電動車市。

特別是美國出手,後續是否牽動整車製造、零組件採購走向,甚至充電樁跟隨整車轉移?電動車可能再度面臨供應鏈重組,產業正在密切觀察,於此之際,台灣供應廠商逆風搶占電動車鏈的決勝點。

其中最重要的契機在於,放眼國際間,現在崛起的特斯拉、蔚來(NIO)電動車品牌,大多來自科技領域起家的新創車廠,比起通用、福斯這些傳統車廠,供應夥伴體系還沒成熟。台灣經濟研究院認為,如此現況反而能為台灣零組件市場帶來新的想像開發空間。

看著不少傳統零組件成功打入特斯拉供應鏈,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台灣經濟研究院一致將長遠目光對準傳統零件廠商,積極搶先布局電動車市場,會是台灣在汽車供應鏈翻身的轉捩點。■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

403pics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