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NO.407 MAY 2025
407期・Cover Story 台灣篇

戰略產業成形  開啟製造業新局

提升自主國防實力  帶動軍工產業新動能

◎撰文/陳玉鳳 圖片來源/中央社、Shutterstock
407mainpics 4

全球局勢持續變動,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台灣在這波趨勢中積極建構自主軍工體系,從過去依賴外援轉向本土研發與產製,逐步建立起涵蓋航太、資通訊、材料與無人機等領域的產業鏈。此外,烏俄戰爭帶動的戰後重建需求,也可能為台灣製造帶來嶄新風向。


台灣發展軍工產業的歷史,始於冷戰時期的國際戰略環境壓力與國內安全需求。自1970年代與美國斷交後,台灣失去美國的軍事援助與直接支援,迫使政府開始思考國防自主的可能性,並投入研發本土武器與系統。當時,中山科學研究院於1969年正式成立,成為台灣推動軍事科技發展的中樞,開啟台灣軍工科技的初步發展。

1980~1990年代是台灣軍工產業逐步走向制度化與專業化的重要階段。同時,政府開始與民間企業合作,建立軍民共同研發與生產的模式,讓機械、電子、精密製造等產業進入軍工領域,打下軍工供應鏈的基礎。

進入21世紀後,隨著全球地緣政治局勢升溫,國防自主的戰略重要性日益凸顯。2017年,時任總統蔡英文首次提出「國防自主三原則」,強調「國機國造、國艦國造、資通電自主」作為政策方向,不僅提升台灣的國防能力,也帶動相關產業升級轉型。

2024年,賴清德總統提出「五大信賴產業」,正式將軍工納入未來發展戰略重心,並計劃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 3%。同時,政府也鼓勵「非紅供應鏈」合作,尋求與美、日等民主盟國在軍品研發、生產及標準上協作,朝向建立符合國際法規與戰略互信的軍工出口能力。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變化的背景下,台灣積極推動「非紅供應鏈」策略,強化與民主盟國的合作,提升自身在國際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這一策略不僅有助台灣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也鞏固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基礎。

「非紅供應鏈」指的是排除中國大陸因素的供應鏈體系,強調供應鏈的安全性、透明度。台灣積極參與非紅供應鏈的建構,例如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打造無人機與半導體的非紅供應鏈,強化雙方在高科技產業的合作。此外,台灣也與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建立無人機產業合作平台,促進雙方在無人機科技與貿易商業方面的合作。

國造勇鷹高教機  整合百家協力廠 

根據行政院於2024年8月22日通過的「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我國2025年國防預算總額達到新台幣6,470億元,較前一年增加7.7%,國防預算占GDP的比重約為2.45%。如今,台灣的軍工產業已不再只是單純的國防支援部門,更是融合科技、製造、材料、電子等多領域的戰略性產業。

在國防自主政策的推動下,台灣軍工產業供應鏈正迅速擴展,涵蓋從基礎材料到高端零組件的各個環節。鋼鐵、鋁合金、碳纖維等結構材料廠商,以及半導體、電子元件、光學器件等核心零組件製造商,紛紛提升產品規格,積極投入軍工市場。

其中,漢翔航空工業公司在「國機國造」政策下,積極參與無人機和軍機的研發與製造。作為台灣唯一具備飛機整機設計與製造能力的企業,漢翔不僅主導多項國防專案,還積極整合國內供應鏈,提升整體產業的自主性與競爭力。

由漢翔主導的新一代高級教練機T-BE5A「勇鷹」,是台灣國機國造計畫的核心代表。漢翔穩定陸續交機中,而根據目前規劃,漢翔預計於2026年完成共66架勇鷹高教機全數交付空軍,全面接替服役逾40年的AT-3「自強」機型。

另根據2024年2月2日的政府電子採購網公告,未來5年空軍將投入新台幣22.95億元,委由漢翔提供勇鷹高教機各式機身零附件,以支援空軍持續的換裝計畫,並同步強化國內航空工業的製造與後勤維修量能。這項政策將進一步拉動台灣在地航太供應商的長期投資與技術升級。

勇鷹專案串聯起超過100家國內協力廠商,涵蓋航太結構件、航電系統、動力模組、飛機地面測試系統、材料處理與特殊製程等領域,成功建立橫跨北中南的軍工供應鏈,為台灣國防工業打下堅實基礎。事實上,為強化產業鏈協作,漢翔於2016年發起「A-Team 4.0」聯盟,廣邀國內供應商共同加入,目標在於提升製造能力與產品品質,導入智慧製造系統,並推動技術交流與流程標準化。

此外,在F-16V戰機升級計畫方面,漢翔則獲得美國洛克希德馬丁的正式授權,成為亞太區唯一授權維修中心,也同步引進相關系統整合與檢修技術,進一步強化本土航太維保實力,供應鏈業者也因此間接受惠。

407pics-4-1
F-16V戰機升級計畫方面,漢翔獲得美國的正式授權,成為亞太區唯一授權維修中心,同步引進相關系統整合與檢修技術。

國際認證樹立門檻  推動技術升級

中小企業進入國際軍工供應鏈,須導入航太級品質規範(如AS9100D、NADCAP),樹立市場競爭門檻。業者普遍反映,過去民用零組件利潤薄、競爭激烈,軍工專案雖對品質要求高,但毛利率穩定,並有助企業長期技術升級與跨足外銷市場。例如,茂詮應用密封元件(Applied Seals)、繼茂橡膠(GMORS)作為航太密封解決方案供應商,已通過AS9100D航空工業品質管理系統認證,並被漢翔選為台灣航太產業A-team 4.0聯盟的主要密封零組件供應商。

漢翔總經理馬萬鈞曾表示,台灣發展國防產業的關鍵在於「從設計端到製造端全面在地化」,唯有厚植整體產業基礎,才能確保戰備能力與國防韌性。漢翔未來5年除持續生產高教機與F-16V升級工作外,也將啟動新一代戰訓機、自主無人載具與航太零件外銷三大方向,讓軍工產業從「政府專案」逐漸轉型為「產業鏈生態」。

406pice-4-3
漢翔主導的高級教練機勇鷹,是台灣國機國造計畫的核心代表,並預計於2026年完成共66架高教機交付空軍。

軍用無人機政策  啟動跨業聯手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軍用無人機崛起的趨勢,無人機成為台灣軍工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在台灣政府推動「無人機國家隊」政策及國防自主的背景下,漢翔亦加入國防部主導的「軍用商規無人機」計畫,與中科院、雷虎科技、中光電等企業聯手,從機體製造、航電整合、地面控制站到後勤維修,建立起完整的自主供應鏈。而漢翔負責中大型無人機平台設計與氣動系統開發,並結合原有測試與飛控經驗,讓傳統航太能量順利轉接到下一世代的國防裝備。

2024年,國防部公布首批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總金額達新台幣68.87億元,涵蓋微型、目獲型(目標偵獲)、監偵型、陸用監偵型、艦載監偵型等6款無人機。長榮航太與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分別獲得艦載型及微型、監偵型無人機的標案,預計於2025年至2028年間陸續交付國軍部隊。

長榮航太在無人機領域的發展,主要聚焦於機體製造與整合能力。2023年,該公司成功交付首架艦載型無人機原型機,並計劃於2025年起進行量產。此外,長榮航太與中科院合作,參與多項軍用無人機的研發計畫,推動台灣無人機產業的整體發展。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則專注於無人機的電子系統整合與自主飛控技術。該公司取得國防部微型及監偵型無人機標案,總計超過3,000架,總金額約新台幣22億元,預計2025年貢獻營收達18億元。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亦與美系客戶合作開發警消專用無人機,拓展軍工以外的應用領域。

406pice-4-2
台灣政府推動「無人機國家隊」政策,多家企業加入國防部主導「軍用商規無人機」計畫,預計至2028年陸續開發多款無人機交付國軍部隊。

烏克蘭重建  土耳其成台灣企業跳板 

在軍工技術加速發展的同時,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亦牽動著戰後經濟動能的轉向。烏俄戰爭持續超過3年,全球市場對於戰後重建的龐大需求展現高度關注。其中,鋼鐵作為基礎建設的核心材料,其需求預計將隨著烏克蘭的重建計畫而大幅增加。台灣的鋼鐵及水泥企業,被視為將受惠於戰後重建商機。

儘管市場對於戰後重建的商機充滿期待,但也需注意潛在的挑戰。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指出,烏克蘭重建應該會「就近取材」,台灣距離歐洲遙遠,運輸大量鋼鐵、水泥的成本不如歐洲當地產業,除非台灣企業前往歐洲投資布局。

在此前提下,於土耳其擁有廠房的台灣企業受到矚目。例如,台泥在土耳其的水泥廠可望就近支援烏克蘭的重建工作。台泥與土耳其最大水泥集團OYAK合資,擁有位於黑海沿岸的水泥廠,地理位置與烏克蘭隔海相望。董事長張安平指出,若烏俄戰爭正式停戰並啟動重建,該廠可直接供應烏克蘭,具備明顯的地利優勢。台泥與OYAK的合資公司在土耳其擁有7座水泥廠、11條熟料產線、兩條白水泥產線、67座混凝土廠、50個發貨站及一個港口。

同樣的,台灣最大不鏽鋼加工業者允強,早在2019年即布局土耳其廠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具備直接供應歐洲、中東與北非市場的戰略優勢。再者,烏克蘭已與土耳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將使土耳其成為烏克蘭鋼材採購的主要來源之一,預期允強也將因而受惠於烏克蘭戰後鋼材重建商機。根據土耳其2024年8月2日官方公報,該國已批准與烏克蘭之FTA。土烏兩國主要貿易項目包括鋼鐵、機械、能源、汽車及穀物等,且此協定的完成,將使俄羅斯以外的所有黑海沿岸國家,統一成一個經濟區域並共同互惠所有國家。

允強專注於不鏽鋼鋼管、鋼板與鋼捲的生產,產品廣泛應用於建築、化工、能源與醫療等產業,其外銷占比達78%,主要出口市場包括美洲、歐洲與亞洲。為突破國際貿易壁壘與反傾銷限制,決定於土耳其設立子公司YC INOX TR並興建生產廠。位於土耳其迪洛瓦瑟工業重鎮的廠區,距伊斯坦堡僅50公里,東連黑海、西接地中海,是歐亞大陸的重要貿易樞紐。

允強在土耳其的投資分為兩期:第一期包括鋼板、鋼捲廠及構造管廠,分別於2022年第三季和第四季投產。第二期的工業用配管廠於2024年第四季完成建廠,預計2025年第二季開始量產,初期月產能2,000噸,未來可擴充至3,000噸。

整體而言,台灣企業若能結合技術優勢與布局策略,未來更有機會參與烏克蘭重建帶來的長期需求,也能在地緣政治中把握經濟動能。未來,台灣若能持續強化國際標準認證、培育跨國人才、推動產學合作並擴大出口能量,有望在全球軍工供應鏈取得更具關鍵性的地位,提升在國際軍工市場的能見度與話語權。■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

403pics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