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雜誌標準字
貿易知識庫標準字 1-2
NO.407 MAY 2025
407期・企業領航

從餐飲出發  轉進高端肉品市場

軒榮科技成功打造  和牛品牌「滋賀一世」

◎撰文/張煥鵬 攝影/陳正國 圖片提供/軒榮科技
407mainpics 7

日本和牛以細緻均勻的油花、入口即化的口感與獨特風味,成為饕客心中的頂級美食。近年來,台灣餐飲市場對日本和牛的需求持續升溫。軒榮科技憑藉穩健的供應鏈管理與專業服務,成功打造自有品牌「滋賀一世」,在肉品市場迅速占有一席之地。


軒榮科技成立於2019年,從初期的3人規模成長至二十餘人團隊,年營業額突破新台幣2億元,去年和牛進口量高達130餘噸。軒榮科技創辦人謝德立的創業之路,與美食有著密切的關係。原本從事電腦系統相關工作的他,因為喜愛美食辭去工作,在內湖開了一間小餐館,堅持使用最好的食材。而「滋賀一世」品牌的誕生,源自於一次日本美食之旅。一次改變人生的旅行,讓謝德立與日本和牛結下不解之緣。

美味驚艷味蕾  日本旅行啟發創業靈感

2018年的冬天,謝德立帶著太太謝宜庭前往東京旅遊,兩人循著美食雜誌的指引,來到一間隱身於社區靜巷內的餐廳。謝德立點了一份燒肉,嘗了一口後,豐盈的油脂、細緻的肉質與濃郁的香氣,在味蕾間層層綻放,讓他驚艷不已。用餐結束後,謝德立懷著對美味的讚嘆,特地向店內的主廚致意。由於主廚不會說英文,便請來餐廳老闆與謝德立交流,兩人相談甚歡,更進一步得知餐廳老闆是近江牛輸出協會的理事,對於近江牛的養殖與品質管理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而且餐廳只賣近江牛的腿肉。

熱情的餐廳老闆還帶著謝德立夫妻前往牧場參觀,親眼見證近江牛的飼養過程。在牧場裡,他見到日本職人對近江牛的極致用心,從血統管理、精選飼料、細緻飼養到最終的屠宰,每個環節都經過嚴格控管,確保牛肉達到最佳風味與品質。這種對細節的極致講究,讓他深深震撼。謝德立開始思考為什麼台灣市場沒有這樣的頂級和牛?為什麼台灣消費者無法品嘗到這樣純正的美味?這趟旅程結束後,引進日本和牛的念頭始終縈繞在心。

回到台灣,謝德立與太太深入討論後,決定由餐飲業轉戰至肉品市場,並且創立「滋賀一世」品牌。公司成立初期,還請日本專業師傅來台駐點3個月,親自傳授整頭牛的分解過程。謝德立說,一頭牛中有200多公斤的部位是他從未接觸過的。在師傅的帶領下,他學習如何切割不同的部位,也認識各部位肉品適合的料理方式和切割技巧,從牛排到壽喜燒、火鍋、紅燒肉,每一種料理的切法都有所不同。經過3個月的密集訓練,謝德立笑說自己是全台灣最會切肉的CEO。

疫情打亂銷售布局  轉型零售帶來轉機

從餐飲業轉戰進口肉品供應商,過程充滿挑戰與學習。雖然謝德立的餐飲經驗使他對食材與烹飪有一定的了解,但從零開始創立品牌,將食材的銷售與分切處理進行有效運作,無疑是一場全新的冒險。軒榮科技成立初期,每個月從日本進口的和牛數量約400至500公斤,主要銷售對象為餐廳和飯店。

然而,甫創業未久,就遇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亂整個布局。疫情最嚴峻時,幾乎所有餐廳生意都受影響,軒榮科技的和牛訂單大幅下滑。所幸,少了餐廳的訂單,卻多了許多零售業務。因為三級警戒,讓每個人都宅在家,愈來愈多的家庭自己料理三餐,宅配需求逐漸增加。謝德立開始提供零售業務,這一決策也為品牌帶來轉機。

「疫情期間,只要有餐廳叫貨就送,有親朋好友想買少量的和牛,也會分切包裝出售。」在公司成立初期,謝德立就設置一個小型分切場,加上日本師傅的密集訓練,使他和員工在處理全牛各部位都十分得心應手。因此,面對突然暴增的零售訂單,也能輕鬆應對。疫情改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宅配需求激增,加上大家逐漸習慣在家中烹飪,進一步推動日本和牛在台灣的市場需求。

全牛靈活分切  打造冷門部位新價值

近年來,日本和牛在台灣市場成長快速。2020年,台灣每年進口約400噸日本和牛,到了2022年,進口數量已達到1,200噸。軒榮科技從初期每年進口數千公斤的日本和牛,成長至130多噸。謝德立表示,雖然軒榮科技是肉品市場的新進者,但由於疫情影響,幾乎所有的肉品供應商都面臨相同挑戰,反而為自己創造難得的機會。

過去,消費者對高端食材的線上購買並不普及,但疫情期間,消費者養成在線上選購肉品的習慣,這使「滋賀一世」藉此讓更多消費者認識這個頂級和牛品牌。疫情結束後,美國牛肉價格暴漲,對餐飲業者是一大挑戰,許多過去從未使用日本和牛的餐廳,開始轉向使用高品質的日本和牛,這也是公司業績成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謝德立指出,進口日本和牛與美牛和澳牛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無法指定部位。以進口牛小排為例,美牛和澳牛每箱都是單純的牛小排,日本和牛則是與牛腹肉一起裝箱,20公斤的腹肉中只有2公斤的牛小排。但對許多餐廳而言,它們只需要特定部位,所以很多業者都以進口美、澳牛肉為主。

軒榮科技進口的日本和牛是全牛模式,這也意味著除牛小排、牛五花外,其他餐廳較少使用或是消費者不熟悉的部位,將面臨銷售困難。「之前跟日本師傅學習分切整頭牛,對於牛肉的各個部位都非常熟悉。」謝德立前往餐廳推廣業務時,都會研究他們的菜單,並推薦最合適的部位。廚藝甚佳的他,也會把較為「冷門」的部位帶回家研發,開發許多冷凍加工品,包括和牛香腸、和牛蔥燒包、和牛湯包、和牛貢丸、和牛餡餅等,突破傳統和牛銷售模式,讓各部位都能創造經濟價值。

407pics-7-1
廚藝甚佳的謝德立,會把較為「冷門」的部位帶回家研發,開發許多冷凍加工品,包括和牛香腸。

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  為客戶創造價值

「創業初期,對肉品市場完全不了解,所以認為每件事都是應該做的。」謝德立說,初期因為對產業不熟悉,所以默默做了競爭者都不願做的事情。例如進行所有肉類相關檢驗,就連政府沒有規定必要檢查的項目,也額外自費檢驗,嚴格控管肉品的品質。即使「近江牛」並非獨賣商品,仍花大量時間和心力推廣,藉由舉辦推廣餐會、參加各大食品展與酒展等,讓更多消費者了解並認識近江牛。

如今,近江牛在台灣的市占率逐年攀升,至2024年,軒榮科技每年進口的近江牛數量已達到20噸,市占率約75%。謝德立認為這個過程就像練功,成為公司快速成長的基礎。

軒榮科技的成功心法之一便是「從零開始,不畏艱難」。謝德立回憶,創業初期並沒有客戶資源,每天早上分切牛肉後,他便拜訪餐廳與飯店,從零開始拓展客戶。起初,80%客戶群來自餐廳與飯店,剩下20%來自零售市場。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謝德立逐漸發現,和牛消費者的口味在變,許多消費者開始偏好油脂較少的部位,促使他不斷調整進口策略,引入不同產地的和牛品牌,滿足市場上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軒榮科技與業界其他競爭者的最大區別在於他們的專注與選擇。許多業者在美國牛肉價格上漲後,才開始尋找其他來源的牛肉市場,但軒榮科技從一開始便專注於日本和牛,並引進來自不同產地的和牛品牌,無論是油脂豐富、肉香濃郁的和牛,還是高端餐廳需求的頂級部位,或是更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中低端部位,他都能提供多樣的選擇,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軒榮科技的成功來自對市場的深刻洞察與不斷創新的努力,積極應對每次市場的變化。在過程中不斷調整策略,逐步積累經驗,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成功地將「滋賀一世」品牌與頂級和牛畫上等號。■

407pics-7-2
軒榮科技的成功來自於對市場的深刻洞察與不斷創新的努力,在過程中不斷調整策略,逐步積累經驗,積極應對每一次市場變化。
407pics-7-3
30771_公會LOGO%20W%20[轉換] 01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Importer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of Taipei
中華民國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350,Sung Chiang Road, Taipei, 04 Taiwan, R.O.C

403pics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