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貿正面臨新湧起之交錯潮流:中東的地緣政治與能源博弈,以及美國重啟的對等關稅。前者牽動石油價格、資本流向與新興科技競逐;後者則直接影響台灣出口成本與市場拓展策略。
在中東,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風險,導致能源供應安全的不確定性,海灣國家也正以資本換取技術影響力,加速經濟轉型。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酋透過龐大主權基金投入AI、資料中心與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企圖在後石油時代重塑全球競爭版圖。對以高科技及專業製造為主的台灣而言,這既是壓力,也是合作與投資的新機會。本期封面故事「變局中東:戰火、能源與AI賽局的交錯未來」深入探討在此發展下,台灣如何尋找新的成長空間。
同時,美國自8月起對各國啟動對等關稅,台灣輸美商品則暫時加徵20%,在此背景下,政府與美方持續談判,並提供產業支持方案,而IEAT也同步啟動應對行動:邀請知名專家與律師辦理多場研討會,包含解析川普政策對經貿影響、匯率避險技巧、解讀美國原產地認定與貿易協定法,蒐集會員意見提供政府談判參考;同時協助企業評估市場多元化與美國在地化布局,導入ESG與AI升級諮詢;提供會員免費AI經營管理與財務課程等,協助會員在關稅壓力下強化韌性與競爭力。
面對多變局勢,IEAT持續推動國際經貿與人才發展。7月舉辦的「永續貿易教育成果展」回顧50年來培育數十萬名專業貿易人才的歷程,並啟動「貿易業綠領人才研究」,聚焦淨零、ESG與AI應用等跨域能力,為產業提供即戰力人才。同時透過產業交流促進國際資源連結,包括9月舉辦的「台美城市產業商機媒合會」,邀集全台企業與18個美國州政府代表對話商談,了解美國10大產業供應鏈情況,協助會員開拓美國及全球市場商機;同時也赴日本,拜會大阪、姬路商工會議所,接待來自美加領袖人才參訪團等,以城市外交拓展雙邊合作機會。
無論是中東的能源與AI賽局,還是美國的關稅壁壘,對台灣貿易業都是挑戰。但挑戰的另一面即是機會,唯有不斷強化韌性、靈活調整市場布局,並積極參與全球多邊合作,台灣才能在變局中找到新定位,開創下一波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