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本正式進入「高度不確定」時代,通膨未歇、利率居高、地緣風險加劇,企業主不僅要思考「怎麼賺」,更要懂得「如何守」。近年亞太地區「家族辦公室」快速崛起,成為連結財富傳承與全球布局的關鍵樞紐。
美中角力延燒、供應鏈重組、高利率局勢,地緣政治與全球金融環境的急遽變化,不僅加速重塑企業資本版圖,也讓不少高資產人士意識到,財富管理不再只是單純的金融議題,更是牽動家族永續與國際布局的關鍵戰略。
以亞太區為例,根據花旗銀行發布《全球家族辦公室調查見解》(Global Family Office Insights 2024),亞太區企業主將「利率走勢」(52%)與「美中關係」(52%)並列為未來12個月最關鍵的市場風險,也有高達45%關注「市場估值過高」,反映全球科技股漲勢脫離基本面的潛在隱憂。
傳統上,企業資產布局以傳統股債配置為主、且較集中於單一市場;如今,地緣政治風險儼然已成為最難以預測的「黑天鵝」,使得資產避險與多元配置,成為抵禦市場波動的核心戰略。
因此,愈來愈多亞洲企業家族開始導入專業治理架構,建立跨市場風險模型,透過多幣別配置與法律信託架構,打造具韌性的財富保全系統「家族辦公室」,逐漸取代傳統私人銀行與理財顧問的角色,成為地緣風暴下的新型「穩定器」。
美中科技戰延燒、區域供應鏈再分配,迫使亞洲企業對地緣風險有更高的敏感度。根據法國巴黎銀行與Campden Wealth共同發布的《亞太區家族辦公室報告》(Asia-Pacific Family Office Report 2024)指出,高達65%亞太區家族辦公室,已制定完整的跨國傳承與投資計畫,比歐洲與北美高出近2成,且普遍將「資產避險」與「多元配置」視為首要任務。
此外,相較於歐美家族辦公室,亞洲家族對「永續傳承」的重視程度也更高,因此,近年來亞太地區的家族辦公室,也逐步從「財富管理機構」進化為「家族治理中樞」,建立正式治理機制,例如家族憲章、理事會與決策委員會等,以達到更明確劃分權責、規範決策流程的目的,同時透過專業顧問或信託機構,確保其運作透明,讓家族辦公室的功能,不只局限於資產管理,更擴展至傳承、教育與策略決策,形成一個跨世代運作的「家族治理生態系」。
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形塑各區域家族辦公室在治理上的優先順序;歐美普遍將「投資績效」置於首位,而亞洲家族則更重視「家族溝通與和諧」、「照顧年長成員」以及「維護家族聲譽」,恰好反映出亞洲文化重視倫理、家族責任與共識凝聚的特質,也讓「軟性資本」(家族成員間的信任、價值觀、情感連結)成為家業永續的重要基礎。
舉例來說,愈來愈多家族辦公室導入「使命導向資本」(mission-driven capital)的概念。《亞太區家族辦公室報告》顯示,55%亞太家族辦公室已將ESG納入投資策略,更有75%積極參與慈善與社會影響投資,展現「投資即傳承」的思維,讓資本不只是財務,也是家族理念的延伸。
從傳承的角度來看,家族辦公室也成為跨世代治理與決策的創新平台:上一代透過制度化機制,將經驗與價值觀具體化,下一代則在治理架構中,學習專業與策略思維,形成「治理—教育—投資」的傳承模式。
既然家族辦公室已成為連結世代、統整決策的治理平台,那麼,面對全球金融秩序重新洗牌,亞太家族辦公室又是如何調整資產配置,確保財富延續?
根據花旗銀行發布《全球家族辦公室調查見解》,超過6成亞太家族辦公室重新檢視資產結構,並採取「現金比重提升、固定收益回歸、另類資產擴張」的三大主軸。報告指出,隨著利率環境維持高檔,亞太家族辦公室的現金持有比率平均上升至18%,並同步增加持有短期債券與投資等級公司債,強化資產流動性與防禦力,對股票市場的配置則轉趨謹慎。
另一方面,「另類資產」也成為亞太家族辦公室的重要配置方向。調查顯示,約7成受訪家族辦公室已投入私募股權或創投領域,此外,對科技創新、綠色能源相關標的的關注也持續上揚,凸顯資本配置正從被動投資,轉向主動參與產業生態,展現亞太家族在資本運用上的策略性轉變。
除了資產結構的重新配置,透過「地理性」分散,也能降低政策與市場集中風險。
近年來,由於中國與美國市場的不確定性升高,加上香港監理政策與資本流動限制,讓亞太家族資金出現「南移與分散」趨勢。
調查顯示,不少亞太高資產家族逐步轉向東南亞市場,像是稅制透明與政治穩定的新加坡,是許多亞太地區設立家族辦公室的首選城市;此外,受惠於日圓貶值與企業改革的日本,吸引大量資金流入,也成為亞太高資產家族設立辦公室的新選擇。
以新加坡為例,政府自2019年明確界定家族辦公室的法律框架後,便吸引大量跨國家族設立據點,讓新加坡迅速成為亞太財富中心,也在亞洲地區形成明確的示範效應,推動亞太家族辦公室的快速成長。
當全球資本持續尋找新的避風港之際,亞太家族辦公室已逐步邁向以「降低波動、分散風險、提升韌性」為原則的「避險穩定器」,從資產類別、區域市場到貨幣組合,透過更靈活的資產配置與跨境治理,為企業建構更穩固的永續基石。
在亞太地區家族辦公室快速發展的同時,台灣也急起直追。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發布《全球財富報告》(Global Wealth Report 2024),台灣高資產族群(資產超過1億新台幣者)人數已突破12萬人,整體可投資資產規模超過新台幣30兆元。隨著高資產族群增加、企業傳承議題升溫,加上政府積極推動「財管2.0」與「亞灣高資產聚落」等政策,家族辦公室也逐漸成為台灣企業主關注的熱門議題。
相較新加坡以稅制優惠與專屬法規為主軸,吸引國際資金與跨國家族集中設立,台灣的家族辦公室發展,則結合既有金融體系與企業傳承需求為特色。
目前多數家族辦公室依附於銀行的財富管理部門或信託架構之下,透過既有金融管道進行資產配置與傳承規劃,並穩定朝向「專責化」與「制度化」的轉型趨勢,隨著政策推動、專業服務與法制建構持續完善,可以想見的是,未來台灣家族辦公室生態,將不再只是資產管理平台,更將成為企業傳承與社會責任並行的核心制度。
地緣風險與金融震盪,成為全球資本秩序新常態。對台灣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隨著高資產族群成長與政策架構完善,如何結合在地企業精神與國際治理經驗,建立屬於台灣的家族辦公室模式,將決定未來10年的競爭力;可以確定的是,唯有以制度為錨、以傳承為本,才能讓家族財富在風險時代中,建立可持續、可延展、跨世代累積的資本永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