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加速改寫化妝品產業的競爭版圖。從產品研發、法規遵循到行銷互動與顧客體驗,人工智慧不再只是輔助工具,而是推動品牌轉型的核心力量。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邀集業界專家與企業齊聚一堂,探討AI如何在法規、輿情、體驗與行銷等面向實際落地,協助品牌以數位創新應對市場挑戰,開啟台灣化妝品產業以科技驅動創新的新篇章。
面對全球市場競爭與法規要求日益嚴格,化妝品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折期。從研發到行銷、從法規遵循到顧客體驗,品牌如何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競爭力,成為轉型關鍵。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數位創新研究小組」與「化粧清潔用品小組」於9月25日共同舉辦「未來共想沙龍-台灣化妝品數位應用小聚」,邀集50家會員企業,針對「AI+數位應用」的產業趨勢展開深度討論。
活動匯聚四大應用解方,分別聚焦於法規合規、輿情分析、虛擬試妝與 AI 行銷。現場不僅展示最新技術,也開放企業帶入實際痛點交流,讓 AI 應用不再停留在理論層面,而能真正落地於產業現場。
對化妝品企業而言,產品資訊檔案(PIF)是最耗時且最容易出錯的環節。元盛生醫執行長陳威宇指出,PIF涵蓋成分表、測試報告、毒理分析與法規比對等數十項資料,過去全靠人工彙整,常因版本更新或文件格式不同而延誤上市。
透過元盛生醫電子開發的「dermaGPT AI Compliance Solution」結合大型語言模型與法規資料庫,可自動完成文件分類、法規比對、毒理分析與風險提示,將原本需時數週的文件製作,縮短至30分鐘內完成。系統同時支援多語言與多國法規版本同步更新,大幅減少人工作業錯誤率。
陳威宇指出,AI並非取代專家,而是協助企業建立「持續合規」(Continuous Compliance)的能力。當法規調整時,AI系統能即時提醒與更新,確保產品在數月甚至數年後仍符合法規要求。未來計畫與國際實驗室串聯,建立跨境法規共用平台,讓品牌能以國際速度回應市場。
在行銷決策中,許多品牌常以「直覺」判斷市場反應,但真實情緒與網路聲量間往往存在落差。QSearch商務開發顧問蔡汶成分享,AI已能將龐大的社群資料轉化為可行洞察,協助品牌掌握即時趨勢與潛在風險。
QSearch系統可同時監測Facebook、Instagram、Threads、YouTube及論壇(PTT、Dcard)等平台,透過AI自動分類貼文內容、情緒傾向與關鍵字,幫助企業從「被動觀察」轉為「主動應變」。以防曬產品為例,AI分析發現近年「海洋友善」討論熱度逐漸超越傳統的「美白」訴求,代表消費者價值觀正轉向永續與健康。
蔡汶成強調,AI輿情不僅能協助品牌了解市場趨勢,也能鎖定與品牌理念相符的創作者與KOL,打造更精準的合作組合。同時,QSearch的跨市場分析功能也能支援品牌掌握東南亞市場的文化差異與消費者偏好,讓品牌在國際拓展前就能預先布局。
「過去美妝品牌比產品,如今比的是體驗。」玩美移動(Perfect Corp.)副理陳鈺婷在活動中指出,AI與AR的結合,正全面改寫美妝與保養產業的顧客旅程。
玩美移動開發的虛擬試妝與膚質檢測系統,可透過手機鏡頭即時辨識用戶臉型、膚色、膚質與五官比例,模擬不同妝感與產品效果。AI系統甚至能根據個人特徵進行「精準粉底推薦」與「保養建議生成」,使用者可預覽短期(1個月)與中長期(3至6個月)膚況變化。
該公司推出的「Skincare Pro」系統能檢測高達15項膚況指標,包含皺紋、毛孔、油脂分布、黑眼圈與膚色均勻度等,生成個人化保養報告。品牌導入後,網站停留時間平均提升30%,退貨率下降20%,顯示消費者更願意信任AI輔助的建議。
陳鈺婷指出,AI+AR技術已擴展至虛擬髮型、美甲、甚至醫美模擬應用。其核心價值在於讓消費者「先看到結果再決定購買」,縮短決策時間,創造更高互動率與滿意度。
在內容爆量的時代,行銷團隊常陷入「想法多、時間少」的困境。Accucrazy肖準行銷執行長吳威翰指出,AI已能透過多代理(Multi-Agent)系統協作,將行銷流程自動化,並快速生成多版本內容。
其平台結合多角色AI,包括「口碑大使Moana」、「輿情專家Pandora」、「SEO高手Leo」等,能同時負責社群貼文生成、輿情追蹤、SEO優化與成效回報。AI不僅能生成文案,更能持續監控風向、提出修正建議,讓行銷人專注於策略與創意。
吳威翰強調:「AI行銷不是取代創意,而是讓創意更快被看見。」他分享實例,一家品牌過去需要半天才能撰寫一篇貼文,導入AI後僅需10分鐘即可完成三種語氣版本,並可同時排程發布至Facebook、Instagram、LINE OA等平台,實現「全通路自動行銷」。
小聚最後以「World Café世界咖啡館」方式進行輪動交流,會員企業分組與不同AI主題講師面對面輪動討論實際問題。
在合規方面,業者普遍反映文件複雜、審查耗時,AI自動生成工具被視為提高效率的可行方案;在輿情方面,品牌代表分享過去因忽視負評而錯失補救時機,希望導入AI監測與警示機制;在體驗方面,討論焦點集中於虛擬試妝的真實度與色彩準確性,講師建議採AI色彩校正與真實樣本疊合方式提升精準度;在行銷方面,企業希望AI能維持品牌語氣一致,肖準行銷吳威翰建議建立「品牌語氣資料庫」,以確保生成內容一致性。
多位會員會後回饋,本次活動最大的不同在於「能真正聚焦自身需求,並找到可立即應用的解方」。活動結束後,已有多家會員企業與講師團隊進一步洽談合作,顯示產業對AI工具的實質需求正迅速升溫。
AI的核心價值,不只是自動化與效率,更在於幫助品牌重新理解人。從製造到行銷,AI 讓企業能以更貼近消費者的方式溝通、創作與服務,讓「科技」成為「理解人」的工具。
IEAT副秘書長蔡順達表示:「AI不是冰冷的程式,而是溫暖的夥伴,它幫助我們看見市場、看見人心。」未來IEAT將持續以「數位創新研究小組」為平台,串聯更多跨產業夥伴,推出不同主題的數位應用小聚,協助會員在全球化競爭中,以數位驅動創新,以創新擁抱未來。■